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鸣笳怎么读

鸣笳怎么读

来源:华佗小知识

鸣笳的读音是:míng jiā。

鸣笳的拼音是:míng jiā。 繁体是:鳴笳。 结构是:鸣(左右结构)笳(上下结构)。 注音是:ㄇ一ㄥˊㄐ一ㄚ。

鸣笳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

笳笛。古管乐器名。汉时流行于西域一带少数民族地区,初卷芦叶为之,后改用竹。吹奏笳笛。古代贵官出行,前导鸣笳以启路。亦作进军之号。鸣笳[míngjiā]⒈笳笛。古管乐器名。汉时流行于西域一带少数民族地区,初卷芦叶为之,后改用竹。⒉吹奏笳笛。古代贵官出行,前导鸣笳以启路。亦作进军之号。

二、引证解释

⒈笳笛。古管乐器名。汉时流行于西域一带少数民族地区,初卷芦叶为之,后改用竹。引《六韬·军略》:“击雷鼓,振鼙、鐸,吹鸣笳。”⒉吹奏笳笛。古代贵官出行,前导鸣笳以启路。亦作进军之号。引三国魏曹丕《与梁朝歌令吴质书》:“从者鸣笳以启路,文学托乘於后车。”宋王安石《晏元献挽辞》之一:“萧瑟城南路,鸣笳上九原。”清昭槤《啸亭杂录·孝感之战》:“其垒外松棚下,餘贼方瞭望,余骤发矢伤数人,贼错愕间,江西兵展旗鸣笳以进。”

三、网络解释

鸣笳鸣笳(鸣笳),拼音míngjiā。解释1、笳笛。古管乐器名。2、吹奏笳笛。古代贵官出行,前导鸣笳以启路。亦作进军之号。综合释义:笳笛。古管乐器名。汉时流行于西域一带少数民族地区,初卷芦叶为之,后改用竹。《六韬·军略》:“击雷鼓,振鼙、鐸,吹鸣笳。”吹奏笳笛。古代贵官出行,前导鸣笳以启路。亦作进军之号。三国魏曹丕《与梁朝歌令吴质书》:“从者鸣笳以启路,文学托乘於后车。”宋王安石《晏元献挽辞》之一:“萧瑟城南路,鸣笳上九原。”清昭槤《啸亭杂录·孝感之战》:“其垒外松棚下,餘贼方瞭望,余骤发矢伤数人,贼错愕间,江西兵展旗鸣笳以进。”网友释义:鸣笳(鸣笳),拼音míngjiā。解释1、笳笛。古管乐器名。2、吹奏笳笛。古代贵官出行,前导鸣笳以启路。亦作进军之号。汉语大词典:(1).笳笛。古管乐器名。汉时流行于西域一带少数民族地区,初卷芦叶为之,后改用竹。《六韬·军略》:“击雷鼓,振鼙、铎,吹鸣笳。”(2).吹奏笳笛。古代贵官出行,前导鸣笳以启路。亦作进军之号。三国魏曹丕《与梁朝歌令吴质书》:“从者鸣笳以启路,文学托乘于后车。”宋王安石《晏元献挽辞》之一:“萧瑟城南路,鸣笳上九原。”清昭梿《啸亭杂录·孝感之战》:“其垒外松棚下,馀贼方瞭望,余骤发矢伤数人,贼错愕间,江西兵展旗鸣笳以进。”其他释义:1.笳笛。古管乐器名。汉时流行于西域一带少数民族地区,初卷芦叶为之,后改用竹。2.吹奏笳笛。古代贵官出行,前导鸣笳以启路。亦作进军之号。

关于鸣笳的诗词

《诗四首·鸣笳悲咽愁须绝》  《帝京篇·鸣笳临乐馆》  《山房对菊·芳筵高会听鸣笳》  

关于鸣笳的成语

鸣钟食鼎  牝鸡晨鸣  人头畜鸣  鸣鼓而攻  漏尽锺鸣  鸿雁哀鸣  鹤鸣之士  长鸣都尉  鼋鸣鳖应  鸣雁直木  

关于鸣笳的词语

鸣钟食鼎  漏尽锺鸣  鸿雁哀鸣  牝鸡晨鸣  鸣鼓而攻  人头畜鸣  鹤鸣之士  鸣珂锵玉  鸣雁直木  鸡鸣犬吠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