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端绪读什么

端绪读什么

来源:华佗小知识

端绪的读音是:duān xù。

端绪的拼音是:duān xù。 繁体是:端緒。 简体是:端绪。 注音是:ㄉㄨㄢㄒㄨˋ。 结构是:端(左右结构)绪(左右结构)。

关于端绪的词语

心绪不宁  一怀愁绪  思绪万千  千端万绪  心绪如麻  一锅端  茫无端绪  万绪千端  思绪云骞  三头两绪  

关于端绪的造句

1、甲骨学的沉闷,也就是中国史研究之消极停滞,茫无端绪了……  

2、够寻出许多新端绪来,但是我这《阿正传》到那时却又怕早经消灭了。  

3、甘宁眯起了眼,死死瞅着眼前的这位贤弟,想从他的脸上看出一丝端绪。  

4、这个思想体系因其“异”于传统而向来被哲学史所忽视,然而它事实上却构成明末清初以来一个新的思想“端绪”,并且对传统也并非毫无影响。  

5、生是死的同类,死是生的开始,谁能知道它们的端绪!人的诞生,是气的聚合,气的聚合形成生命,气的离散便是死亡。  

端绪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

端绪duānxù。(1)头绪;端倪;些微的认识或模糊的想法。端绪[duānxù]⒈头绪;端倪;些微的认识或模糊的想法。例谈了半天,仍然毫无端绪。英inkling;基础解释:头绪;端倪。

二、引证解释

⒈头绪。引《淮南子·兵略训》:“一晦一明,孰知其端绪。”宋周密《癸辛杂识前集·韩彦古》:“卷帙浩博,未见端绪,彦古常欲略观而不可得。”明方孝孺《与王修德书》:“吾兄前书有学无端绪之叹,甚见进学之篤。”清恽敬《与赵石农》之一:“诸事沓来,近日略有端绪矣。”⒉先例;渊源。引《汉书·淮南宪王刘钦传》:“既开端绪,愿卒成之。”《资治通鉴·宋文帝元嘉二十七年》:“吾欲为卿脱死,既开端绪;而卿终不从,激怒帝如此。”明宋濂《<曾学士文集>序》:“先生之裔,分自南丰。父祖皆宋进士,书诗之业,远有端绪。”

三、网络解释

端绪端绪,是一个汉语词语,综合释义:头绪。《淮南子·兵略训》:“一晦一明,孰知其端绪。”宋周密《癸辛杂识前集·韩彦古》:“卷帙浩博,未见端绪,彦古常欲略观而不可得。”明方孝孺《与王修德书》:“吾兄前书有学无端绪之叹,甚见进学之篤。”清恽敬《与赵石农》之一:“诸事沓来,近日略有端绪矣。”先例;渊源。《汉书·淮南宪王刘钦传》:“既开端绪,愿卒成之。”《资治通鉴·宋文帝元嘉二十七年》:“吾欲为卿脱死,既开端绪;而卿终不从,激怒帝如此。”明宋濂《<曾学士文集>序》:“先生之裔,分自南丰。父祖皆宋进士,书诗之业,远有端绪。”网友释义:端绪,指头绪;端倪;些微的认识或模糊的想法。语出《淮南子·兵略训》:“一晦一明,孰知其端绪。”汉语大词典:(1).头绪。《淮南子·兵略训》:“一晦一明,孰知其端绪。”宋周密《癸辛杂识前集·韩彦古》:“卷帙浩博,未见端绪,彦古常欲略观而不可得。”明方孝孺《与王修德书》:“吾兄前书有学无端绪之叹,甚见进学之笃。”清恽敬《与赵石农》之一:“诸事沓来,近日略有端绪矣。”(2).先例;渊源。《汉书·淮南宪王刘钦传》:“既开端绪,愿卒成之。”《资治通鉴·宋文帝元嘉二十七年》:“吾欲为卿脱死,既开端绪;而卿终不从,激怒帝如此。”明宋濂《〈曾学士文集〉序》:“先生之裔,分自南丰。父祖皆宋进士,书诗之业,远有端绪。”国语辞典:头绪。端绪[duānxù]⒈头绪。引《淮南子·兵略》:「一晦一明,孰知其端绪。未见其发,固已至矣。」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史传》:「至于宗经矩圣之典,端绪丰赡之功,遗亲攘美之罪,征贿鬻笔之愆,公理辨之究矣。」辞典修订版:头绪。《淮南子.兵略》:「一晦一明,孰知其端绪。未见其发,固已至矣。」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史传》:「至于宗经矩圣之典,端绪丰赡之功,遗亲攘美之罪,徵贿鬻笔之愆,公理辨之究矣。」其他释义:头绪:谈了半天,仍然毫无~。

关于端绪的成语

万绪千端  千绪万端  愁绪冥冥  茫无端绪  孤学坠绪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