摇车的读音是:yáo chē。
摇车的拼音是:yáo chē。 繁体是:搖車。 简体是:摇车。 结构是:摇(左右结构)车(独体结构)。 注音是:一ㄠˊㄔㄜ。
关于摇车的成语
整瓶不摇半瓶摇 鼓唇摇舌 摇摇晃晃 摇摇欲倒 拔地摇山 摇摇欲坠 前车已覆,后车当戒 地动山摇 飘飘摇摇 过市招摇
关于摇车的单词
handcar hand trolley trolley base
关于摇车的词语
心旌摇摇 摇摇晃晃 摆摆摇摇 摇摇 闲摇摇 飘飘摇摇 中心摇摇 摇摇欲堕 摇摇欲坠 摇来摇去
摇车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
1.草名。2.即摇篮。3.用手摇动坐车。摇车[yáochē]⒈草名。⒉即摇篮。⒊用手摇动坐车。基础解释:草名。即摇篮。用手摇动坐车。
二、引证解释
⒈草名。引《尔雅·释草》:“柱夫,摇车。”郭璞注:“蔓生,细叶,紫华,可食。今俗呼翘摇车。”郝懿行义疏:“即今野豌豆也。”⒉即摇篮。参见“摇篮”。引《元朝秘史》卷一:“帖木真九岁时……帖木仑方在摇车中也。”李诩《戒庵老人漫笔·摇篮》引郭晟《家塾事亲》:“古人製小儿睡车,曰摇车,以儿摇即睡故也。”《儿女英雄传》第三三回:“摇车儿里的爷爷,拄拐棍儿的孙子。”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二部九:“妯娌俩一个在里屋,一个在外屋,一个躺下了,一个正在摇动摇车子。”⒊用手摇动坐车。引《人民日报》1984.1.16:“我准备摇车走向讲坛,告诉人们我的访华观感。”
三、网络解释
摇车摇车,拼音yáochē,出自《尔雅·释草》。综合释义:草名。《尔雅·释草》:“柱夫,摇车。”郭璞注:“蔓生,细叶,紫华,可食。今俗呼翘摇车。”郝懿行义疏:“即今野豌豆也。”即摇篮。《元朝秘史》卷一:“帖木真九岁时……帖木仑方在摇车中也。”李诩《戒庵老人漫笔·摇篮》引郭晟《家塾事亲》:“古人製小儿睡车,曰摇车,以儿摇即睡故也。”《儿女英雄传》第三三回:“摇车儿里的爷爷,拄拐棍儿的孙子。”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二部九:“妯娌俩一个在里屋,一个在外屋,一个躺下了,一个正在摇动摇车子。”参见“摇篮”。用手摇动坐车。《人民日报》1984.1.16:“我准备摇车走向讲坛,告诉人们我的访华观感。”摇车[yáochē]摇篮的别名。参见「摇篮」条。植物名。草类。蔓生,叶细,开紫花,可食用。《尔雅.释草》:「摇车。」晋.郭璞.注:「蔓生,细叶,紫华,可食。」网友释义:摇车,拼音yáochē,出自《尔雅·释草》。汉语大词典:(1).草名。《尔雅·释草》:“柱夫,摇车。”郭璞注:“蔓生,细叶,紫华,可食。今俗呼翘摇车。”郝懿行义疏:“即今野豌豆也。”(2).即摇篮。《元朝秘史》卷一:“帖木真九岁时……帖木仑方在摇车中也。”李诩《戒庵老人漫笔·摇篮》引郭晟《家塾事亲》:“古人制小儿睡车,曰摇车,以儿摇即睡故也。”《儿女英雄传》第三三回:“摇车儿里的爷爷,拄拐棍儿的孙子。”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二部九:“妯娌俩一个在里屋,一个在外屋,一个躺下了,一个正在摇动摇车子。”参见“摇篮”。(3).用手摇动坐车。《人民日报》1984.1.16:“我准备摇车走向讲坛,告诉人们我的访华观感。”国语辞典:摇篮的别名。参见「摇篮」条。摇车[yáochē]⒈摇篮的别名。参见「摇篮」条。⒉植物名。草类。蔓生,叶细,开紫花,可食用。引《尔雅·释草》:「摇车。」晋·郭璞·注:「蔓生,细叶,紫华,可食。」辞典修订版:摇篮的别名。参见「摇篮」条。植物名。草类。蔓生,叶细,开紫花,可食用。《尔雅.释草》:「摇车。」晋.郭璞.注:「蔓生,细叶,紫华,可食。」其他释义:1.草名。2.即摇篮。3.用手摇动坐车。
关于摇车的造句
1、这种摇摇车在成都街头随处可见。
2、9月21日下午6时左右,家住岳麓区黄鹤安置小区的3岁男童凯凯乘坐摇摇车时右手的3根手指被夹,其中一根手指粉碎性骨折。
3、小小摇车轻轻摇,妈妈精心在照料,小小摇车轻轻摆,妈妈细心在捶拍,小小摇车轻轻推,妈妈耐心在抚慰。长大走向新生活,母爱深深嵌心窝。今天是母亲节,祝妈妈节日快乐!
4、摇摇车可锻炼孩子的平衡觉。
5、在路上,我们经常会看到放着儿歌而且还能摇摆的摇摇车,这种玩具对于孩子们有着致命的诱惑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