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祥禫的解释

祥禫的解释

来源:华佗小知识

祥禫的词语解释是:丧祭名。祥禫[xiángdàn]⒈丧祭名。语出《礼记·杂记下》:“期之丧,十一月而练,十三月而祥,十五月而禫。”。

祥禫的词语解释是:丧祭名。祥禫[xiángdàn]⒈丧祭名。语出《礼记·杂记下》:“期之丧,十一月而练,十三月而祥,十五月而禫。”。 注音是:ㄒ一ㄤˊㄉㄢˋ。 结构是:祥(左右结构)禫(左右结构)。 拼音是:xiáng dàn。

关于祥禫的词语

吉祥如意  遵厌兆祥  祥麟威凤  祥风时雨  安祥恭敬  作善降祥  瑞彩祥云  麟趾呈祥  不祥之征  龙凤呈祥  

祥禫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引证解释

⒈丧祭名。引语出《礼记·杂记下》:“期之丧,十一月而练,十三月而祥,十五月而禫。”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终制》:“灵筵勿设枕几,朔望祥禫,唯下白粥清水乾枣,不得有酒肉饼果之祭。”《南史·王准之传》:“晋初用王肃议,祥禫共月,故二十五月而除。”《资治通鉴·齐和帝中兴元年》:“初,肃以父死非命,四年不除丧。高祖曰:‘三年之丧,贤者不敢过。’命肃以祥禫之礼除丧。”

二、网络解释

祥禫祥禫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xiángdàn,是指丧祭名。综合释义:丧祭名。语出《礼记·杂记下》:“期之丧,十一月而练,十三月而祥,十五月而禫。”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终制》:“灵筵勿设枕几,朔望祥禫,唯下白粥清水乾枣,不得有酒肉饼果之祭。”《南史·王准之传》:“晋初用王肃议,祥禫共月,故二十五月而除。”《资治通鉴·齐和帝中兴元年》:“初,肃以父死非命,四年不除丧。高祖曰:‘三年之丧,贤者不敢过。’命肃以祥禫之礼除丧。”祥禫[xiángdàn]汉语大词典:丧祭名。语出《礼记·杂记下》:“期之丧,十一月而练,十三月而祥,十五月而禫。”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终制》:“灵筵勿设枕几,朔望祥禫,唯下白粥清水乾枣,不得有酒肉饼果之祭。”《南史·王准之传》:“晋初用王肃议,祥禫共月,故二十五月而除。”《资治通鉴·齐和帝中兴元年》:“初,肃以父死非命,四年不除丧。高祖曰:‘三年之丧,贤者不敢过。’命肃以祥禫之礼除丧。”其他释义:1.丧祭名。语出《礼记.杂记下》:'期之丧,十一月而练,十三月而祥,十五月而禫。'

关于祥禫的成语

祥风时雨  祥麟威凤  龙凤呈祥  麟趾呈祥  作善降祥  威凤祥麟  和气致祥  安祥恭敬  遵厌兆祥  

关于祥禫的造句

1、对父祖的祭祀还大量集中在丧礼中,有奠、虞、卒哭、祔、小祥、大祥、禫等名目,相当复杂。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