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五鹿的读音

五鹿的读音

来源:华佗小知识

五鹿的读音是:wǔ lù。

五鹿的拼音是:wǔ lù。 注音是:ㄨˇㄌㄨˋ。 结构是:五(独体结构)鹿(半包围结构)。

关于五鹿的诗词

《庆寿挽诗·史占书五鹿》  

关于五鹿的成语

鹿驯豕暴  鹿皮苍璧  三三五五  铤鹿走险  蠢如鹿豕  鸿案鹿车  十十五五  鹿裘不完  鹿走苏台  标枝野鹿  

关于五鹿的造句

1、君房下笔,言语妙天下,使君房为尚书令,胜五鹿充宗远甚。(查字典https://www.chazidian.com/zj-294202/造句)  

2、君房下笔,言语妙天下,使君房为尚书令,胜五鹿充宗远甚。[查字典https://www.chazidian.com五鹿造句]  

3、这里借指自己有夺席谈经的学问,决不是五鹿充宗那样依附权势、徒具虚名的人。  

4、通过对五鹿山自然保护区内白皮松林的调查,研究了不同郁闭度下白皮松的天然更新情况。  

关于五鹿的词语

五鹿  丈夫生不五鼎食死则五鼎亨  五鹿折角  五五乃定  鹿鹿鱼鱼  鹿鹿  五五  三三五五  五声五钟  五耕五耨  

五鹿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

春秋时地名。指西汉·五鹿充宗。复姓。

二、引证解释

⒈春秋时地名。(1)卫地。在今河南省濮阳县南。引《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晋公子重耳﹞过卫,卫文公不礼焉。出於五鹿,乞食於野人。”杜预注:“五鹿,卫地。”(2)晋地。即五鹿墟,又名沙鹿。在今河北省大名县东。相传穆天子东征曾舍于此。《左传·哀公元年》:“夏四月,齐侯、卫侯救邯郸,围五鹿。”杜预注:“五鹿,晋邑。”⒉后借指擅权倚势的人。后借指擅权倚势的人。引指西汉五鹿充宗。(1)《汉书·朱云传》载,充宗通晓梁立《易》。尝凭借权势与诸儒辩《易》,诸儒不敢与争,惟朱云多次将他驳倒。故时语曰:“五鹿岳岳,朱云折其角。”后借指能言善辩的人。清王涛《赠唐魏公》诗:“雄辩惊四筵,高谈折五鹿。”(2)《汉书·佞倖传·石显》:“显与中书僕射牢梁、少府五鹿充宗结为党友,诸附倚者皆得宠位。民歌之曰:‘牢邪石邪,五鹿客邪!印何纍纍,绶若若邪!’言其兼官据势也。”⒊复姓。

三、网络解释

五鹿五鹿是古代的地名。综合释义:春秋时地名。(1)卫地。在今河南省濮阳县南。《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晋公子重耳﹞过卫,卫文公不礼焉。出於五鹿,乞食於野人。”杜预注:“五鹿,卫地。”(2)晋地。即五鹿墟,又名沙鹿。在今河北省大名县东。相传穆天子东征曾舍于此。《左传·哀公元年》:“夏四月,齐侯、卫侯救邯郸,围五鹿。”杜预注:“五鹿,晋邑。”指西汉五鹿充宗。(1)《汉书·朱云传》载,充宗通晓梁立《易》。尝凭借权势与诸儒辩《易》,诸儒不敢与争,惟朱云多次将他驳倒。故时语曰:“五鹿岳岳,朱云折其角。”后借指能言善辩的人。清王涛《赠唐魏公》诗:“雄辩惊四筵,高谈折五鹿。”(2)《汉书·佞倖传·石显》:“显与中书僕射牢梁、少府五鹿充宗结为党友,诸附倚者皆得宠位。民歌之曰:‘牢邪石邪,五鹿客邪!印何纍纍,绶若若邪!’言其兼官据势也。”后借指擅权倚势的人。复姓。五鹿[wǔlù]春秋时地名。在今河南省濮阳县南。《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晋公子重耳﹞过卫,卫文公不礼焉。出于五鹿,乞食于野人。/杜预注/五鹿,卫地。汉语大词典:(1).春秋时地名。(1)卫地。在今河南省濮阳县南。《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晋公子重耳﹞过卫,卫文公不礼焉。出于五鹿,乞食于野人。”杜预注:“五鹿,卫地。”(2)晋地。即五鹿墟,又名沙鹿。在今河北省大名县东。相传穆天子东征曾舍于此。《左传·哀公元年》:“夏四月,齐侯、卫侯救邯郸,围五鹿。”杜预注:“五鹿,晋邑。”(2).指西汉五鹿充宗。(1)《汉书·朱云传》载,充宗通晓梁立《易》。尝凭借权势与诸儒辩《易》,诸儒不敢与争,惟朱云多次将他驳倒。故时语曰:“五鹿岳岳,朱云折其角。”后借指能言善辩的人。清王涛《赠唐魏公》诗:“雄辩惊四筵,高谈折五鹿。”(2)《汉书·佞倖传·石显》:“显与中书仆射牢梁、少府五鹿充宗结为党友,诸附倚者皆得宠位。民歌之曰:‘牢邪石邪,五鹿客邪!印何累累,绶若若邪!’言其兼官据势也。”后借指擅权倚势的人。(3).复姓。其他释义:1.春秋时地名。(1)卫地。在今河南省濮阳县南。《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晋公子重耳﹞过卫,卫文公不礼焉。出于五鹿,乞食于野人。'杜预注:'五鹿,卫地。'(2)晋地。即五鹿墟,又名沙鹿。在今河北省大名县东。相传穆天子东征曾舍于此。《左传.哀公元年》:'夏四月,齐侯﹑卫侯救邯郸,围五鹿。'杜预注:'五鹿,晋邑。'2.指西汉五鹿充宗。(1)《汉书.朱云传》载,充宗通晓梁立《易》。尝凭借权势与诸儒辩《易》,诸儒不敢与争,惟朱云多次将他驳倒。故时语曰:'五鹿岳岳,朱云折其角。'后借指能言善辩的人。清王涛《赠唐魏公》诗:'雄辩惊四筵,高谈折五鹿。'(2)《汉书.佞幸传.石显》:'显与中书仆射牢梁﹑少府五鹿充宗结为党友,诸附倚者皆得宠位。民歌之曰:'牢邪石邪,五鹿客邪!印何累累,绶若若邪!'言其兼官据势也。'后借指擅权倚势的人。3.复姓。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