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十乱的读音

十乱的读音

来源:华佗小知识

十乱的读音是:shí luàn。

十乱的拼音是:shí luàn。 注音是:ㄕˊㄌㄨㄢˋ。 繁体是:十亂。 结构是:十(独体结构)乱(左右结构)。

十乱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

《书•泰誓》:“予(周武王)有乱臣十人,同心同德。”泛指辅佐皇帝的十个有才能的人。十乱[shíluàn]⒈《书·泰誓》:“予(周武王)有乱臣十人,同心同德。”泛指辅佐皇帝的十个有才能的人。基础解释:泛指辅佐皇帝的十个有才能的人。

二、引证解释

⒈十人,指周公旦、召公奭、太公望、毕公、荣公、太颠、闳夭、散宜生、南宫适、文母(一说指文王之后大姒,一说指武王之妻邑姜)。后因以“十乱”指上述十个辅佐周武王治国平乱的大臣。引《书·泰誓》:“予(周武王)有乱臣十人,同心同德。”孔传:“我治理之臣虽少而心德同。”孔颖达疏:“《释詁》云:乱,治也。”晋潘岳《西征赋》:“岂三圣之敢梦,窃十乱之或希。”《乐府诗集·郊庙歌辞十一·唐昭德皇后庙乐章》:“辰位列四星,帝功参十乱。”明李贽《答以女人学道为见短书》:“邑姜以一妇人而足九人之数,不妨其与周、召、太公之流并为十乱。”王紫诠《去学校积弊以兴人材论》:“周有十乱而国以兴,汉有三杰而基业以立。”⒉泛指辅佐皇帝的十个有才能的人。引明刘若愚《酌中志·忧危竑议后纪》:“文则有王公世扬、孙公瑋、李公汶、张公养志,武则有王公之楨、陈公汝忠、王公名世、王公承恩、郑公国贤,而有郑贵妃主之於内,此之谓十乱。”

三、网络解释

十乱泛指辅佐皇帝的十个有才能的人。综合释义:泛指辅佐皇帝的十个有才能的人。《书•泰誓》:“予(周武王)有乱臣十人,同心同德。”汉语大词典:(1).《书·泰誓》:“予(周武王)有乱臣十人,同心同德。”孔传:“我治理之臣虽少而心德同。”孔颖达疏:“《释诂》云:乱,治也。”十人,指周公旦、召公奭、太公望、毕公、荣公、太颠、闳夭、散宜生、南宫适、文母(一说指文王之后大姒,一说指武王之妻邑姜)。后因以“十乱”指上述十个辅佐周武王治国平乱的大臣。晋潘岳《西征赋》:“岂三圣之敢梦,窃十乱之或希。”《乐府诗集·郊庙歌辞十一·唐昭德皇后庙乐章》:“辰位列四星,帝功参十乱。”明李贽《答以女人学道为见短书》:“邑姜以一妇人而足九人之数,不妨其与周、召、太公之流并为十乱。”王紫诠《去学校积弊以兴人材论》:“周有十乱而国以兴,汉有三杰而基业以立。”(2).泛指辅佐皇帝的十个有才能的人。明刘若愚《酌中志·忧危竑议后纪》:“文则有王公世扬、孙公玮、李公汶、张公养志,武则有王公之桢、陈公汝忠、王公名世、王公承恩、郑公国贤,而有郑贵妃主之于内,此之谓十乱。”其他释义:1.《书.泰誓》:'予(周武王)有乱臣十人,同心同德。'孔传:'我治理之臣虽少而心德同。'孔颖达疏:'《释诂》云:乱,治也。'十人,指周公旦﹑召公奭﹑太公望﹑毕公﹑荣公﹑太颠﹑闳夭﹑散宜生﹑南宫适﹑文母(一说指文王之后大姒,一说指武王之妻邑姜)。后因以'十乱'指上述十个辅佐周武王治国平乱的大臣。2.泛指辅佐皇帝的十个有才能的人。

关于十乱的成语

一传十,十传百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乱碰乱撞  十战十胜  十荡十决  一人传十,十人传百  十全十美  十发十中  十年生聚,十年教训  乱乱哄哄  

关于十乱的造句

1、总的意思是说,皇帝不得已册立朱常洛为皇太子,但太子居住的东宫及其规制都不具备,因此储位未妥,国本未固,在“十乱”。  

关于十乱的词语

乱碰乱撞  乱乱腾腾  十目所视,十手所指  乱乱哄哄  十拿十稳  十目十手  十年  乱蹦乱跳  忙忙乱乱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