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文身断发的读音

文身断发的读音

来源:华佗小知识

文身断发的读音是:wén shēn duàn fā。

文身断发的拼音是:wén shēn duàn fā。 繁体是:文身斷髮。

文身断发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

⒈ 古代荆楚、南越一带的习俗。身刺花纹,截短头发,以为可避水中蛟龙的伤害。后常用以指较落后地区的民俗。文身断发[wénshēnduànfā]⒈古代荆楚、南越一带的习俗。身刺花纹,截短头发,以为可避水中蛟龙的伤害。后常用以指较落后地区的民俗。基础解释:古代荆楚﹑南越一带的习俗。身刺花纹﹐截短头发﹐以为可避水中蛟龙的伤害。后常用以指较落后地区的民俗。

二、引证解释

⒈ 古代荆楚、南越一带的习俗。身刺花纹,截短头发,以为可避水中蛟龙的伤害。后常用以指较落后地区的民俗。引:《史记·周本纪》:“﹝古公亶父﹞长子太伯、虞仲知古公欲立季歷以传昌,乃二人亡如荆蛮,文身断髮,以让季歷。”裴駰集解引应劭曰:“常在水中,故断其髮,文其身,以象龙子,故不见伤害。”亦作“文身翦髮”、“文身剪髮”。《韩诗外传》卷八:“夫越亦周室之列封也……文身翦髮而后处焉。”汉刘向《说苑·善说》:“越文身剪髮,范蠡、大夫种出焉。”⒈古代荆楚、南越一带的习俗。身刺花纹,截短头发,以为可避水中蛟龙的伤害。后常用以指较落后地区的民俗。引《史记·周本纪》:“﹝古公亶父﹞长子太伯、虞仲知古公欲立季歷以传昌,乃二人亡如荆蛮,文身断髮,以让季歷。”裴駰集解引应劭曰:“常在水中,故断其髮,文其身,以象龙子,故不见伤害。”亦作“文身翦髮”、“文身剪髮”。《韩诗外传》卷八:“夫越亦周室之列封也……文身翦髮而后处焉。”汉刘向《说苑·善说》:“越文身剪髮,范蠡、大夫种出焉。”汉语大词典:古代荆楚、南越一带的习俗。身刺花纹,截短头发,以为可避水中蛟龙的伤害。后常用以指较落后地区的民俗。《史记·周本纪》:“﹝古公亶父﹞长子太伯、虞仲知古公欲立季历以传昌,乃二人亡如荆蛮,文身断发,以让季历。”裴骃集解引应劭曰:“常在水中,故断其发,文其身,以象龙子,故不见伤害。”亦作“文身剪发”、“文身剪发”。《韩诗外传》卷八:“夫越亦周室之列封也……文身剪发而后处焉。”汉刘向《说苑·善说》:“越文身剪发,范蠡、大夫种出焉。”国语辞典:⒈ 古代吴、越一带野蛮的风俗。也作「断发文身」。引:《史记·卷四一·越王句践世家》:「越王句践,其先禹之苗裔,而夏后帝少康之庶子也。封于会稽,以奉守禹之祀。文身断发,披草莱而邑焉。」文身断发[wénshēnduànfǎ]⒈古代吴、越一带野蛮的风俗。也作「断发文身」。引《史记·卷四一·越王句践世家》:「越王句践,其先禹之苗裔,而夏后帝少康之庶子也。封于会稽,以奉守禹之祀。文身断发,披草莱而邑焉。」成语解释文身断发其他释义:古代荆楚、南越一带的习俗。身刺花纹,截短头发,以为可避水中蛟龙的伤害。后常用以指较落后地区的民俗。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周本纪》:“长子太伯、虞仲知古人欲立季历以传昌,乃二人亡如荆蛮,文身断发,以让季历。”

关于文身断发的词语

断断续续  断断  断发文身  披发文身  断发纹身  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断断休休  祝发文身  断断继继  文身剪发  

关于文身断发的反义词

文身剪发  被发文身  

关于文身断发的造句

1、那时我国的一些少数民族有“文身断发”者,有“披发”者,与秦国人的发式有着较大区别。  

2、泰伯兴吴,虽文身断发却不减以德立邦之慷慨;锡商崛起,数人物风流亦不忘普惠桑梓之任重。  

3、初,周太王有子太伯、季历,太伯长而季历贤,太王欲立季历,太伯乃奔荆蛮,文身断发,示不可用,以避季历。查字典https://www.chazidian.com/zj-131848/  

4、季历贤,而有圣子昌,太王欲立季历以及昌,于是泰伯、仲雍二人乃奔荆蛮,文身断发。  

5、当时会稽还是荒凉而没有开发的地方,越王便"文身断发,披草莱而邑焉。  

关于文身断发的成语

断臂燃身  文身剪发  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当断不断  祝发文身  被发文身  藕断丝不断  断断续续  断发纹身  披发文身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