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犯商业秘密罪案件的起诉权归被害人,但根据刑事诉讼法,如果可能判处三至七年有期徒刑,被害人只能选择由人民提起公诉。被害人对于轻微刑事案件有选择权,可以自行提起自诉或报案要求侦查机关立案。
法律分析
当事人提出的这个问题,实际想问的应该是对于侵犯商业秘密罪,应当由谁向人民提起刑事诉讼。
侵犯商业秘密罪由谁起诉的问题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我国《刑事诉讼法》第210条规定的自诉案件包括三类案件,分别是告诉才处理的案件;被害人有证据证明的轻微刑事案件;被害人有证据证明对被告人侵犯自己人身、财产权利的行为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而机关或者人民不予追究被告人刑事责任的案件。其中侵犯商业秘密罪属于上述三类案件中的第二种,即被害人有证据证明的轻微刑事案件。但由于刑法对于侵犯商业秘密犯罪规定了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和三至七年有期徒刑两个量刑档次,因此,如果侵犯商业秘密犯罪可能判处三至七年有期徒刑时即不符合刑事自诉的条件,只能是由人民提起公诉。
当然,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刑事诉讼法所规定的被害人有证据证明的轻微刑事案件本身就赋予了被害人选择权,也就是说被害人对于可能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侵犯商业秘密罪案件可以自行选择以自诉的方式自行向人民起诉,也可以选择报案要求侦查机关立案,以公诉的方式进行。
拓展延伸
商业秘密保护:诉讼程序和法律要点
商业秘密保护是企业发展中的重要环节。当商业秘密遭到侵犯时,诉讼程序和法律要点成为维护权益的关键。首先,提起侵犯商业秘密罪的诉讼需要准备充分的证据,包括秘密的定义、保密措施、侵权行为和损失证明等。其次,要了解相关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的商业秘密保护规定,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中的程序要求。此外,建议寻求专业律师的帮助,确保诉讼程序符合法律要求。综上所述,通过正确的诉讼程序和合理的法律要点,可以更好地保护商业秘密,维护企业利益。
结语
对于侵犯商业秘密罪的起诉,具体情况需具体分析。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侵犯商业秘密罪属于被害人有证据证明的轻微刑事案件,可由被害人自诉或由人民提起公诉。然而,若可能判处三至七年有期徒刑,不符合刑事自诉条件,只能由提起公诉。被害人在此情况下有选择权,可自行自诉或报案要求侦查机关立案并由公诉。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六条
人民认为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实已经查清,证据确实、充分,依法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应当作出起诉决定,按照审判管辖的规定,向人民提起公诉,并将案卷材料、证据移送人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一十条
自诉案件包括下列案件:
(一)告诉才处理的案件;
(二)被害人有证据证明的轻微刑事案件;
(三)被害人有证据证明对被告人侵犯自己人身、财产权利的行为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而机关或者人民不予追究被告人刑事责任的案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