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主要针对遵义县南白镇城区9所中小学,15206名中小学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统计结果为:小学生患龋率为58.65%,6~12岁儿童第一恒磨牙龋病发生率随年龄增长而直线上升,下颌牙患龋率为75.20%,中学生患龋率为25.3%。另外在对县城区及郊区中小学生人群患龋率、刷牙知识测验及其行为综合分析得知:市区学生患龋率及刷牙率分别为68.5%和90.5%,而郊区学生患龋率和刷牙率分别为46.5%和25.7%。针对遵义县中小学生的口腔卫生情况,结合调查患龋率情况,对其老师、学生家长、学生及特定人群,加强了口腔健康教育,收到较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以学生为中心,学校为平台,全面带动家长和社会
为加强口腔健康教育,加深人们对口腔卫生的认识,我们制定了详细的口腔健康教育的计划和安排。制定了“以点带面,点面结合”的教育方针。为此,我们把学校作为口腔保健宣传的重要场所,首先对教师进行全面的口腔健康普查,使其从根本上充分认识口腔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将口腔健康教育纳入课程范围,利用学生在校期间开展一定的防治活动,培养学校口腔卫生保健员。以学校为基地带动学生、学生家长以至于整个社会,从而达到全民口腔健康教育的目的。
抓住重点,循循善诱,逐层,链式宣传
我们组织开办了“学校教师口腔知识培训班”,提高了教师们的口腔健康专业知识,有利于教师对学生开展口腔健康教育工作。利用开家长会的时机召集学生家长进行口腔健康教育,很多家长听完课后,对口腔疾病有了较全面的认识,不少家长听完课后“现身说病”,收到了良好的健康教育效果。
针对青少年的特点,提出了:听好一次卫生课,备好一支保健牙刷,带上一支含氟牙膏的“三个一”要求。。对于需要接受窝沟封闭的学生,也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讲清窝沟封闭的原理,消除心理误区,促使学生接受这项预防措施。各学校、班级还自编了刷牙操进行比赛,出爱牙墙报,排练相声、小品等,通过这些活动,涌现了“爱牙先进班级”、“爱牙先进学校”,从而吸引了省地(市)级领导和教师来参观、指导,达到了“以点带面”全面促进全民口腔健康教育,提高全民口腔保健知识水平。
健康教育,任重道远
现代社会人们对健康的要求越来越高,针对口腔资源严重短缺地区,如何将有限的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如何使牙病防治工作纳入每年议事日程;如何变被动服务为主动出击;如何把现代口腔卫生保健知识、方法、手段教给广大民众,让其成为口腔卫生的主人,增强人们的口腔保健意识的主动需求,这些都是值得深思和探讨的问题。
定位为“0―3岁宝宝早期教养的必备读本”的《母婴世界》杂志,不仅服务干新手妈妈的需要,同时也为刚刚怀孕的准妈妈们解决困惑。为了让更多的读者了解我们杂志,本刊以长三角区域为重点,全面铺开了2006年整体市场的推广工作。
10月刊杂志上市之际,我们携手爱护公司在上海、南京、杭州三地市场的各个报刊零售亭加大了促销力度,5天之内,报刊亭的杂志被抢购一空。与此同时,杂志还走进了各大妇保医院、亲子中心及妇婴童的专业渠道,赢得了准妈妈和新妈妈的一致认可。 此一市场促销活动将延续4个月的时间,相信现在的努力会成就本刊2006年的整体提升。
维护口腔健康,提升生命质量――9.20爱牙日主题活动
吕红梅 林 宏
9月20日――爱牙日。围绕今年的宣传主题“加强孕妇口腔保健,提高国民口腔保健意识”,杭州市口腔医院联合各相关单位举办了系列爱牙活动:
活动,9月18日,中秋节。天气反常,没有初秋的气息,有的却是艳阳高照。杭州市口腔医院联合杭州市口腔保健领导小组、杭州市预防医学会、杭州市妇幼保健院共同主办了“维护口腔健康,提升生命质量”的广场义诊活动。
天气很热,但也热不过主办方宣传与普及口腔健康知识的热情。活动现场设在杭州武林广场,在若干个帐篷下面,医生们带着全套器材准备就绪。活动没有人数,不管谁来都能够向医生咨询,接受检查。有的妈妈带着宝宝一到就冲到医生面前,医生们仔细查看宝宝的牙齿,耐心解答妈妈们的问题,忙得连脸上的汗都顾不得擦一下。有个家庭全家出动,老老小小来了一堆人,妈妈带着宝宝排队等候儿科牙医的检查,爸爸则带着家里的老人咨询另外的医生,真是―举两得、节约时间。
就半天时间,来咨询检查的人换了―拨又一拨。活动结束的时候,医生的嗓子都哑了,身边也多了一堆废弃的―次性用具。临走的时候,很多妈妈把摆放在咨询台的资料一抢而空:“拿这些资料回去好好研究。”看来这次的口腔保健宣传效果还真不错!
活动2 为了帮助更多的准妈妈了解口腔保健知识,9月24日,杭州市口腔医院再次联合浙江省妇幼保健医院举办了一场题为“孕妇口腔保健”的专题讲座。
早上9点左右,会场匣座无虚席,讲座正式开始。口腔专家从口腔保健的各个方面入手,全面细致地阐述了口腔疾病产生的原因及解决办法,告诫并指导准妈妈们怎样做好孕期口腔的卫生及护理。
【关键词】新战士;口腔健康教育;口腔卫生指数
【中图分类号】R7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3-0586-01
随着我国口腔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口腔卫生保健知识在社会上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宣传和普及,的工作性质和工作任务有其特殊性,但在口腔卫生保健方面依然应当紧跟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为此,本次研究对某支队2011年度入伍新战士进行口腔健康教育前后的口腔健康状况进行了调查比较,以期对今后口腔卫生保健工作的开展提供借鉴和帮助。
资料和方法
1.研究对象:选择某支队2011年度新入伍战士108名,均为男性,年龄18至22周岁,分别来自全国5个省及直辖市,初中文化程度19名,高中及相当文化程度78名,大专以上11名,所有新战士都已经通过征兵体检和入伍身体复查。
2.方法: 在新训开始前对108名战士逐一进行现场口腔健康状况检查并作记录,尔后有针对性的对108名战士进行为期3个月的口腔健康教育,口腔卫生健康教育的方式主要包括口腔健康知识宣传教育和发放口腔健康知识的小册子,之后再对108名战士逐一进行现场口腔健康状况检查并作记录。并对开展口腔卫生健康教育前后108名战士的平均简化口腔卫生指数进行对比分析。
3.调查标准和内容 :采用简化口腔卫生指数(oral hygiene index-simpliflied,OHI-S)作为调查标准,即检查具有代表性的6颗牙,包括16、26、11、31的唇(颊)面、36及46的舌面,简化口腔卫生指数包括简化软垢指数(debris index-simplified,DI-S)和简化牙石指数(calculus index-simplified,CI-S),检查器械为自带光源的光纤口镜和口腔专用牙周探针。检查软垢以视诊为主,按标准记分,检查牙石的方法是将探针轻轻插入远中面龈沟内,然后向近中轻轻做探诊,根据视诊和感觉到龈沟内牙石的量,按标准记分[1]。人群软垢及牙石指数是全体受检人软垢及牙石记分的平均值,人群口腔卫生指数为人群软垢指数与牙石指数之和。
记分标准:(Greene 和Vermillion 1960)
DI:0=牙面上无软垢
2=软垢覆盖面积占牙面1/3与2/3之间
3=软垢覆盖面积占牙面2/3以上
CI: 0=龈上、龈下无牙石
2=龈上石覆盖面积占牙面1/3与2/3之间,或在牙颈部有散在龈下石
3=龈上石覆盖面积占牙面2/3以上,或在牙颈部有连续而厚的龈下石
4.质量控制 全部检查诊断均由2名固定的经过严格培训的口腔专科医生检查,并在检查前进行标准一致性试验,Kappa值为0.80。在每次检查过程中,由组织者安排抽出10%的受试者作重复检查,2次检查的符合率为94%~95%。
5.统计学处理 将检查结果使用Microsoft Excel录入计算机,采用SAS10.0软件进行统计,应用卡方检验进行组间差异比较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开展口腔健康教育前,108名新战士的平均简化口腔卫生指数为2.384,其中的平均软垢指数为1.25 ,平均牙石指数为1.134 ;开展口腔健康教育后108名新战士的平均简化口腔卫生指数为2.024,其中的平均软垢指数为0.965,平均牙石指数为1.059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讨论
口腔健康教育是让人们理解并认可接受各种口腔疾病预防措施的一种教育步骤。在口腔疾病预防和诊治工作的开展方面,基层由于专业口腔医疗人员的有限和专业口腔科室设置的缺乏,导致该项工作开展水平不高,普及率不够[2],致使官兵普遍缺少口腔保健的专业知识,造成他们自我口腔健康维护能力不足,给口腔疾病预防和保健工作带来很多困难,这就要求我们的口腔医疗人员加倍努力去改善这种局面,以为基础的口腔健康教育方式使新战士的口腔健康知识、态度和行为有很大的提高和改善[3],今后在应有计划、系统、长期地推广口腔健康教育,更好地维护好广大战友的口腔健康。
参考文献:
[1] 陶伟、蒋勇。 促进农村地区AIDS患者及HIV携带者口腔健康措施的研究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011年5月,第46卷,第5期:293-296页。
长期以来,人们的爱牙意识不强,如,用牙咬硬物、瓶盖;患龋齿、牙周疾病不能及时治疗;缺牙后不去及时镶装;口腔粘膜病变等也一拖再拖而延误治疗。据近年来南京地区干部、知识分子、工人口腔健康普查资料显示:口腔疾病在中老年人群中发病率高达56%以上,其中龋齿、牙周疾病、口腔粘膜病最为普遍。另外,儿童龋齿充填率虽明显提高,但发病率仍呈上升趋势,存在着“重治轻防”的问题。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自我口腔保健意识也确在不断提高。“牙痛不是病”的错误观念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牙痛一般并不致命,但如果一个人经常牙痛、牙周发炎红肿、口臭熏人、一开口就露出满口坏牙,不仅不健康、不美观,而且也是一种不文明的表现。
19年,首届“爱牙日”就明确提出了“爱牙、健齿、强身”的主题。。在中、小学校要提倡“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牙齿”,并且通过“刷牙率”等指标对口腔健康教育进行监测与评价。在预防方面,可以逐渐推广氟化物防龋、窝沟封闭剂防龋等措施,以减少龋齿的发生。总之,大家都要认识到:爱牙才能促进健康。
教孩子学会正确刷牙
朱维建
从小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培养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必将终生受益,也是年轻父母应尽的职责。乳牙约在2岁半出齐,这时可由父母帮助孩子刷牙,然后,逐步过渡到自己刷牙。
关键词:医学生;口腔健康;口腔卫生习惯
研究[1]表明大学生在刷牙方法、刷牙时间、牙刷选择和牙膏等还没有正确认知,亟需加强相关的指导。口腔疾病是影响我国居民健康的常见病之一。调查医学生的口腔卫生习惯,可以更好地比较医学专业知识对大学生口腔卫生习惯的影响并提出宝贵意见。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湖北医药学院非口腔专业的大一与大四的医学生。共发放问700份,有效回收680份,大一419人,男生168人,女生251人;大四261人,男生74人,女生187人。
1.2调查方法与内容 随机对非口腔专业的大一与大四学生发放700份问卷,当场填写并回收。问卷包括:①常见口腔疾病:牙龈是否出血、是否有口气、牙齿是否对冷热酸甜敏感;②刷牙卫生习惯:每天刷牙次数是否≥2次、每次刷牙时间是否≥3min、牙刷的更换周期、是否采用竖刷法刷牙、吃完甜食是否漱口;③饮食习惯:是否爱吃刺激性食物、是爱常喝碳酸饮料、是否每两天至少吃一次甜食;④日常生活习惯:是否有磨牙的习惯、饮食时是否爱偏侧咀嚼、是否使用牙线、是否喜欢用牙齿咬非食物用品;⑤遇到口腔疾病的处理情况:牙龈出血、口腔溃疡时的处理情况及对口腔保健知识的了解程度。
1.3数据整理和分析 通过SSPSS17.0软件运用χ2检验对数据进行整理。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医学生部分口腔卫生现状的分析 大一牙龈经常出血(牙龈出血频率≥4次/w)比例为18.85%,大四为9.49%,大一学生所占比例高于大四,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9.740,P
2.2医学生在饮食习惯上的分析 男生每2d至少吃一次甜食的比例为15.29%,女生为23.88%,女生所占比例远高于男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801,P
2.3医学生在刷牙习惯方面的分析 大一学生中每天刷牙≥2次的人数的比例为81.62%,大四为91.19%,大四学生出现人数的比例高于大一,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1.730,P
2.4医学生在生活习惯上的分析 大一学生中睡觉经常磨牙的人数所占的比例为5.49%,大四为9.5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099,P
2.5医学生对口腔保健知识的了解及就医状况的分析 所调查的学生中了解对口腔健康有利的食物的一学生所占的比例为40.81%,大四为55.94%,大四学生所占比例高于大一,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4.788,P
3 讨论
所调查的学生当中大四学生每天刷牙次数≥2次的人数的比例高于大一,在软毛刷的选择上、采用45°斜刷法刷牙、饭后漱口、吃完甜食后漱口方面大四学生出现人数的比例均高于大一,大四学生中了解对口腔健康有利的食物所占的比例高于大一,可能是由于大四学生接受的医学卫生知识较多,对自身口腔卫生的保护意识较强。刷牙可以机械清除牙面堆积物和牙菌斑。早晚刷牙,每次刷牙3min能有效维护口腔健康;而牙刷应根据个人年龄和口腔状况进行选择,更换频率为3月1次[2]。在选择食物上,偏好甜食的女生比例较多,研究[3]已证实:较高的甜食摄入频率和较低的刷牙次数可以检测到较高的龋均指数。在所调查的人群中牙线的使用率偏低(男生2.48%,女生3.57%)男女生之间无差异,表明目前大学生对牙线的认识与使用比例教低。保护牙齿不仅仅要注重刷牙方法及牙刷类型,还应该注重保护牙齿避免不正常使用。仅有少部分学生使用牙线,需要在大学生中推广使用牙线。此次研究仅仅限于医学专业类的学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未来希望研究所有大学生的口腔卫生习惯状况,使研究结果具有普遍性Rise和Holund[4]认为口腔健康行为具体包括:①口腔卫生行为(刷牙行为、使用牙线、牙签行为);②自我口腔保健行为(自我诊断行为、自我预防行为和自我治疗行为等);③选用预防保健措施的行为(选用氟化物、窝沟封闭行为等);④口腔服务设施利用行为(定期口腔健康检查、求医行为等)。本研究表明,医学生口腔卫生习惯并不理想,因此,很有必要对医学生进行口腔健康检查和宣传,使他们认识到口腔健康和自我保健的重要性,减少口腔疾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马力扬,聂红兵,周海静,等.3516名大学生口腔健康状况调查[J].华西口腔医学杂志,2007,25(2):163-165.
[2]景欢,吴也可,李慧,等.大学生口腔保健意识和饮食习惯的调查研究[J].国际口腔医学杂志,2013,40(1):20-23.
【摘要】本文通过对口腔卫生保健的理念、理论指导以及工具和方法的介绍,提出了口腔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关键词】口腔科;口腔卫生与保健;研究
一 引言
口腔是消化管的起始部分,是直接与外界相通的不规则腔隙。保持口腔卫生是人的生理需求之一,良好的口腔护理可使防止口腔内细菌滋生,预防口腔感染,促进口腔正常功能。对于患者来说,要更加注意口腔护理,保持口腔清洁有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对预防肺炎等呼吸系统疾病有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口腔科中的口腔护理工作在临床上被加以重视,对于探讨有效的口腔卫生与保健工作方法的研究正在不断深入。
二 口腔卫生保健的理念
随着口腔医学的不断发展,对口腔卫生的要求也有所提高。口腔保健并不是简单的口腔清洁,作为单纯地预防口腔疾病的手段之一,而是保持并促进身体健康,改善康复治疗患者生活质量的一种科学技术。在新世纪提出了“口腔健康”是“生命质量”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作为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要素,从维持口腔清洁出发来达到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这是口腔卫生的新理念。
三 口腔医疗的理论指导
科学的医疗方法是口腔卫生保健开展的基础,理论指导就显得尤为重要。
第一,将护理程序运用于口腔医疗,摒弃传统的机械地执行医嘱的被动工作模式,取而代之的是全面评估、科学决策、系统实施、客观评价的主动过程,从而获得良好的效果。
。在开展口腔医疗及保健的过程中,医生需指导医护人员的工作,结合患者的感受做出效果的评估,并有针对性地选择调整口腔护理液及护理方法,有效提高口腔卫生的内在质量。
第三,运用自理理论指导口腔医疗,口腔疾病的治疗方法有很多局限性,较难满足患者需求。自理理论顾名思义强调自理能力,即人与生俱来具有照顾自己的能力,通常学习后便能达到自理需要。而应用自理理论指导颅骨牵引患者通过应用部分补偿系统和支持教育系统完成自我口腔卫生保健,让患者感觉到自身的力量,通过增强自信心产生良好的心理影响。
第四,在口腔医疗过程中灵活运用循证思维,需要接受治疗的患者情况各有迥异,应该适时地因人而异,制订不同的口腔保健指导原则。通过及时学习借鉴国外同行创造的证据,寻找符合中国国情的大量的科学研究,学习和运用循证医学,明确技术标准,选择合适的器械、设备和药物,指导口腔科中的科研实践并提升科研质量。探讨如何运用研究成果指导临床实践刻不容缓,应遵循的原则是运用循证思维的方式,重新认识口腔护理,在模仿口腔的生理清洁功能过程中使口腔卫生干预达到高度的个体化。
四 口腔护理的工具及方法
口腔护理是口腔保持卫生健康状态的最有效方法,科学的护理工具和护理方法的使用对抑制口腔疾病的滋生有着重要的意义,是口腔医疗的基础。
(一)口腔护理工具的研发:一次性清洁刷是最常见的口腔护理工具,其操作方便,安全有效,省时省力,非常值得临床推广。清洁刷是由一根白色细长圆形棒和长方形表面呈锯齿状的海绵体组成,每一块海绵体有5个清洁面,经环氧乙烷消毒后保质期为一年的一次性无菌物品。清洁刷的清洁面由于呈齿状结构,与牙齿咀嚼面吻合度很高,故有效接触面大,对痰液粘稠者,能更多地吸引口腔残液,去污效果明显。
此外,还有一些新型的护理用具,如三面牙刷、电动牙刷以及声波震动牙刷。临床专用三面牙刷是将市场上出售的三面牙刷适当的进行改造,牙刷挖凹槽,牙刷头部与凹槽两边留空间用于安拆棉球,更加贴合口腔,有助于减轻患者的痛苦,安全、高效、省时、省力。电动牙刷具有体积小、温和、转动灵活等特点,不仅可彻底清除堆积于齿龈缘软垢,对于嵌塞于牙间隙和龋洞内的食物和软垢也有清除效果,而且还可促进牙龈的血液循环,维护牙龈的健康。近年来市场新推出的声波震动牙刷,其工作原理是通过声波震动产生合适的刷力和频率,从而更有效地去除菌斑和口腔内其他物质。根据有关实验表明,声波震动牙刷对各牙面的菌斑清除有效率优于其他电动牙刷,尤其值得在口腔卫生依从性较差的儿童中推广应用。
(二)方法
1 含漱法。含漱法用于无意识障碍的患者较为合适。每日多次的含漱,类似物理性的冲洗,可清除大块残渣和分泌物,减少牙菌斑,而且对口腔周围肌肉的运动,口腔的自洁都有促进作用。具体操作为:把毛巾在患者颈下,用吸管或者注射器向患者口腔内注水,让患者用舌头上下、前后、左右分别进行5到6次含漱,把弯盘置于患者嘴旁让水从一侧口角流出。若有口腔感染也可使用药液含漱,嘱咐患者每小时含漱1次,药液在口腔内保留3~5分钟,其中数在早晨起床、饭后和睡前的含洗漱更为重要。
2 擦洗法。擦洗法对有出血倾向、无牙、开口困难、不能含漱、有意识障碍的患者更为适用。具体的操作方法是:准备清洁溶液浸湿的纱布球4~8个、弯盘、小剪刀、弯血管钳、压舌板、开口器等。用开口器打开口腔,用血管钳持纱布球擦洗口腔颊部、牙齿外、内侧、舌下、腭部。使用压舌板和开口器时动作切记轻柔,为防止纱布球遗留在患者口腔,用后必须清点纱布球个数。
擦拭法在临床原本是使用棉球,可近年来国内有学者采用纱球代替棉球,获得的效果也十分令人满意。研究发现纱球较棉球对清除牙面上的菌斑及软垢(P
3 冲洗法。是临床上应用较广的口腔护理法,其效果也十分显著。冲洗法适用于口腔损伤严重或口腔有夹板钢丝等固定物的患者。其方法简单来说是,操作人员左手持注射器缓慢注射漱口液,右手持负压吸引管进行抽吸,一边冲洗一边抽吸,直至口腔全部冲洗干净。
具体来说口腔冲洗法首先要准备无菌冲洗器、吸引器、漱口液、接水用弯盘等工具,双人操作, 接着需要暴露颊部,可用压舌板协助。使用生理盐水30m l 从磨牙后空隙开始,上下移动冲洗器头,由后及前进行冲洗,从左到右,由唇颊侧到腭舌侧。重复冲洗4 次,在冲洗的同时进行负压吸引。对于经口气管插管患者,冲洗液是生理盐水。插管气囊充气后,将患者头部调整到30度~45度高位,取出牙垫后一人固定气管插管, 另一人冲洗口腔, 强调使用软牙刷协助进行齿缝刷洗,再用50ml盐水自口角缓慢冲洗口腔,反复3个循环后再放入消毒牙垫, 固定插管,冲洗完成后注意抽出气囊内增加的气体。冲洗时保持负压吸引, 每天3次。
4 其它方法,例如咀嚼法、喉镜协助法在用于盲肠道术后口腔护理及在昏迷患者中的临床效果同样令人满意。
五 口腔的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旨在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教育活动,使人们自愿地接受健康的行为和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消除或减少影响健康的潜在因素。因此,加强健康教育有助于人们预防疾病,促进健康的生活习惯,提升生活质量。临床实践证明,大部分患者及家属在接受健康教育指导之后认识到了口腔卫生的重要性,积极主动配合,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达到了理想的治疗效果。此外,健康教育要防患于未然,拓展服务范围,由医院向家庭、社区、幼儿园和学校延伸,为易患人群提供一系列的口腔护理服务,如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口腔运动,正确的刷牙方法,保健牙刷、含氟牙膏和牙线、牙签的应用等知识。
参考文献
[1] 陈晓英. 临床口腔护理研究新进展[J]. 基层医学论坛, 2009 ,(13): 85
[2] 刘萍,席淑华,马静. 口腔护理工具与方法新进展[J].上海护理, 2009,(01):73
[3] 邵书琴, 宋国慧. 对口腔护理的认识现状[J].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09,(01):10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