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城市园林绿化管理办法范例

城市园林绿化管理办法范例

来源:华佗小知识

城市园林绿化管理办法范文1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古树,是指树龄在一百年以上的树木。

本办法所称名木,是指特别稀有的以及具有历史价值和纪念意义及重要科研价值的树木。

第三条本办法适用于*市规划区和风景名胜区内古树名木的保护管理。

第四条古树名木分为一级和二级。

凡树龄在300年以上,或者特别珍贵稀有,具有重要历史价值和纪念意义、重要科研价值的古树名木,为一级古树名木;其余为二级古树名木。

第五条市城市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古树名木的保护管理工作。

*经济开发区、袍江工业区、镜湖新区管委会负责做好本区域内古树名木保护管理的具体工作。

规划、、林业等有关部门应按各自职责做好古树名木的保护管理工作。

第六条市城市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应对古树名木进行调查,并按照下列规定进行鉴定和确认:

(一)一级古树名木,由市城市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组织鉴定,经市审定后报省确认,并报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二)二级古树名木,由市城市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组织鉴定,经市确认,并报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经确认的古树名木由市城市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统一进行编号、登记、建立档案,制作保护牌。保护牌应标明中文名称、学名、科名、树龄、保护级别、编号等内容。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移动或者破坏古树名木保护牌。

第七条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工作实行专业养护部门保护管理和单位、个人保护管理相结合的原则。

生长在园林绿化管理部门管理的公园绿地、生产绿地、防护绿地的古树名木,由园林绿化专业养护管理部门保护管理;

生长在铁路、公路、河道用地范围内产权归属铁路、公路、河道管理部门的古树名木,由铁路、公路、河道管理部门保护管理;

生长在风景名胜区内的古树名木,由风景名胜区管理部门保护管理。

散生在各单位、社区管界内及个人庭院中的古树名木,由所在单位、社区(物业管理公司)和个人保护管理。

第市城市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按实际情况制定古树名木养护、管理方案,并与养护责任单位或责任人签订养护责任书。

变更古树名木养护责任单位或者责任人的,应当向市城市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办理养护责任变更手续。

鼓励单位和个人以捐资、认养形式参与古树名木的保护管理。

第九条古树名木养护责任单位或者责任人应当按照市城市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规定的养护管理措施实施保护管理。

遇台风、严重旱涝和其它自然灾害时,养护责任单位或者责任人应当及时采取保护措施。

古树名木受到损害或者长势衰弱,养护责任单位或责任人应当以书面形式立即报告市城市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由市城市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组织治理复壮。

对已死亡的古树名木,应当经市城市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确认,查明原因,明确责任并予以注销登记后,方可进行处理,并按程序逐级上报备案。

第十条古树名木的养护管理费用由古树名木养护责任单位或者责任人承担。

承担养护管理费用确有困难的古树名木养护责任单位或者责任人,可以向市城市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申请养护补助经费。

市每年从城市维护经费中划出一定比例的专项资金用于城市古树名木的保护管理。

抢救、复壮古树名木的费用,市城市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可适当给予补贴。

第十一条市城市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城市古树名木的监督管理和技术指导。同时,积极组织开展对古树名木的科学研究,并实行定期检查。

第十二条集体或个人所有的古树名木,未经市城市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和市批准,不得进行买卖、转让,捐献给国家的,办理相关手续,给予适当奖励。

第十三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任何方式砍伐和擅自移植古树名木。

因特殊需要,确需移植二级古树名木的,应当经市城市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同意后,报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批准;移植一级古树名木的,应经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审核,报省批准。

移植所需费用,由移植单位承担。

第十四条严禁下列损害古树名木的行为:

(一)在树上刻划、张贴或者悬挂物品;

(二)在施工等作业时借树木作为支撑物或者固定物;

(三)攀树、折枝、挖根、摘采果实种子或者剥损树枝、树干、树皮;

(四)距树冠垂直投影5米的范围内堆放物料、挖坑取土、兴建临时设施建筑、倾倒有害污水、污物垃圾,动用明火或者排放烟气;

(五)其他严重损害古树名木的行为。

第十五条新建、改建、扩建的建设工程影响古树名木生长的,建设单位必须提出避让和保护措施。规划行政部门在办理有关手续时,须征得市城市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的同意,并报市批准。

第十六条生产、生活设施等产生的废水、废气、废渣等危害古树名木生长的,有关单位和个人必须按照市城市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和环境保护部门的要求,在限期内采取措施,清除危害。

第十七条违反古树名木保护管理规定的,由有关行政主管部门依法进行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城市园林绿化管理办法范文2

关键词:城市园林 绿化 管理

最近几年,城市园林绿化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发展,城市的绿化水平成为衡量文明城市的重要指标。城市园林绿化管理在城市管理当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规模越来越大,城市园林绿化也遇到了许多新问题。城市园林绿化管理的主要内容有:城市生态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城市园林绿地规划、各种绿地的开发建设、园林事业管理等。主要由组织管理城市园林绿化工作,利用自身职权对公共资源进行有效的管理。

一、我国城市园林绿化管理现状

1.规划设计缺乏长远性与科学性

因为目前的城市绿化工作缺乏可以学习的样板,用于自身发展的案例很少,园林绿化管理工作没有长远性和科学性的规划。城市园林绿化工作对城市环境水平有直接的影响作用,城市绿化质量决定于城市建设中的主体规划。利用合理的规划,使园林绿化在城市工作中占有一定的地位。城市绿化主要有:道路绿化带、居民小区绿化和公园绿地等,使城市绿化规划做到科学性和长远性,使广大居民能有一个安静、良好的工作学习环境,一直是城市绿化工作追求的目标。

2.城市园林绿化管理的监督功能有待提高

在我国范围内,很多城市的绿化管理部门还没有形成有效的监督和考核机制,城市园林绿化工作也没有进入城市主要领导的业绩考核内容,有的还没有形成工作报告,虽然也实行了政务公开,但在具体落实中,还没有完全公开信息。因为城市的管理部门没有落实监督责任,所以不能有效开展城市园林绿化的管理工作。

3.城市园林绿化意识有待提高

由于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加快,造成了土地资源的严重紧张状况,有些部门为了充分发挥土地的作用,利用减少城市绿化面积的方法,没有认识到城市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所以致使城市绿化大大低于城市发展的规划水平。为了减少绿化投资,城市基本上没有高质量和高标准的景观,只是采用大量的草坪来补充,使绿化面积增大,没有注意到城市绿化的生态效益。

二、提高城市园林绿化管理水平的对策

1.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

要依据城市发展的特征和城市规划要求,科学管理城市的园林绿化工作。园林绿化工作受当地城市的气候条件、土壤情况、水利条件和地形等因素的影响,还有城市规模、人口数量、经济发展水平等也会对园林绿化产生一定的影响,全面考虑城市特点,根据城市的实际情况,切实做好城市的绿化管理工作。

2.统筹考虑,全面安排

城市绿化管理要在现有绿地的基础上,根据城市工业布局、人口居住情况、商业区、道路规划等情况,综合研究城市的园林绿化。

3.平衡分布,完善园林绿地系统

城市园林绿化工作重视景观的布局,要求美观实用。在进行绿化设计时,要全面注意绿化景观的大、小配合,合理分布,大小穿插,以小为主,大小结合,表现景观的完整性和系统性,充分发挥园林绿化的效果。

4.实现长期目标与近期目标的有机结合

城市园林绿化工作是一项长期、复杂的工作,所以,在设计城市园林时,要兼顾近期建设情况和做到长远规划,可以形成市内小型绿化体系、市内绿化网、市外绿化网三种系统综合发展的局面,在城市的不断发展中,逐步落实城市园林绿化目标,在进行城市规划时,要考虑园林绿化的设计,防止由于缺少绿地而形成的被动局面,确保城市的全面发展。

5.遵循生态原理

为了提高城市的生态效果,必须建设高质量的城市园林绿化带,所以在规划绿地建设时要重视生态学原理,全面兼顾城市的各种因素,园林绿化不但要求满足城市居民的生活需要,还要满足城市生产、工业发展、艺术风貌的要求。

6.应用科学规范的园林绿化管理方法

城市园林绿化管理的综合性很强,具有形式多样的管理方法,具有较强的目标性、主观性的特点,要想做好城市的园林绿化管理,就一定要运用合理的工作方法。现在,城市园林绿化管理办法有两种:德尔菲法和多阶段决策法。

7.科学规划,严格控制绿化建设用地及配套建设

进行城市的园林绿化管理,一定要依据当地城市的地理情况,具有切合实际情况的绿地用地指标,确定用地范围,才能着手进行城市的整体园林绿化建设,做到科学合理的原则。详细来讲,在进行城市园林绿化管理时,要全面考虑下面因素:

(1)根据城市当地的实际情况,依据当地的气候、土壤、水利和地形等条件,还有城市发展情况、城市规模人口等情况,全面考虑城市绿化的发展和制订工作。

(2)全面考虑、统一协调,在保证现有绿地面积不变的前提下,进一步推动城市的绿化工作,全面协调规划和建设单位,稳步推进城市绿化建设和工业布局、人口居住小区和公共设施的分布工作。

(3)城市园林绿化管理要严格按照城市规划进行,主要内容有:规划出公共绿化带、防护林区、绿化覆盖率等;根据城市的未来发展情况计算出需要增加的绿地面积;协调有关部门共同制订合理的绿化规划;根据城市的现有状况,展望城市的未来发展,从城市建设的角度制作城市园林绿化图,近期绿化发展规划图,远期绿化发展规划图等。

8.发动群众,实现园林绿化管理的全民化

园林建设机构要利用多种方法,广泛宣传园林绿化的有关法律法规。使广大市民爱护城市的绿地成果,保护城市的生态环境,争取全员参加城市的园林绿化工作,使城市园林绿化管理得到广大市民的支持与拥护,可以有效保障城市园林绿化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结语

总之,要想提高城市园林绿化管理水平,必须运用现代化的思维方式,根据市场发展情况,对城市园林绿化工作进行科学管理,形成科学先进的城市园林绿化管理模式,使城市园林绿化管理工作规范化发展,实现城市园林绿化工作和城市化进程的有效结合。

参考文献:

[1]刘莎莎.生态城市与园林绿化[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08).

城市园林绿化管理办法范文3

关键词城市园林绿化;现状;存在问题;对策;江西兴国

城市园林绿化是城市生态、环保、景观、文化、休憩和舒缓空间、减灾避险的重要保障。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人居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城市园林绿化已经成为城市建设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1-2]。兴国县地处罗霄山脉以东、武夷山脉以西的雩山山区,是一个半山区半丘陵的林区大县。其丰富的森林资源优势,为建设城市生态园林提供了可靠的物质基础。2008年江西省“一大四小”造林绿化工程的实施,给兴国县生态园林建设带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兴国县委、县抢抓时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以项目建设带动城市建设,打造生态园林城市,建设“生态兴国,和谐兴国”,已成为全县人民的共识。

1 兴国县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的现状

近年来,随着造林绿化“一大四小”工程的实施,兴国县遵循建设“花园城市”和“森林城市”的总体规划要求,按照“绿色生态、适宜人居”的城市发展理念,形成了围绕“一江两岸”、将军公园、湿地公园、中心花园为支点向将军大道、兴国大道、平川大道、滨江大道等辐射,大力营造香樟、桂花、白玉兰、火力楠等绿化树种,实行乔、灌、草立体栽植,遂步实现点、线、面、环的主体绿化格局。兴国县国土总面积32.13万hm2,其中林业用地面积24.13万hm2,占总面积的75%,全县森林覆盖率73%,林木蓄积量5万m3。据统计,到2010年8月,兴国城区总面积16 km2,城区人口13万人,城区绿地总面积超过466.67 hm2,城区绿化覆盖率30%。

2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目前兴国县城市园林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只是刚刚起步,与生态园林城市的要求相差甚远,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缺乏长远规划,公共绿地面积较少,人均绿化面积较低;二是城市管理部门对园林绿化缺乏足够的认识,只重视房屋修整、街道修建等工作,忽视了生态环境建设和城市美化工作;三是栽植的花草树木品种较单一,缺少观赏性;设计水平较低,缺乏艺术性;四是城市园林绿化缺乏有效的监管、督促和激励机制,缺乏活力和竞争力。

3对策

3.1科学规划,合理布局

城市园林绿化功能独特,是城市总体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园林绿化要坚持科学发展观,按照一定的比例合理规划林带、公园、街道绿地等城市公共绿地[3]。在城市总体规划时应反复论证,做到合理布局绿地,使之成为建设生态园林城市的重要依据,在编制绿地系统规划时应当全盘考虑,要有超前性、预见性。打破城市园林绿化的观念,实现城郊结合、城乡一体化,使农田林网、山林果园等一切绿色植物全方位的发挥其生态调节功能。要控制好城市绿地比例,确保城市绿地数量,要严格控制纯草坪等生态效益差的绿地面积。

3.2大力整合机构,创新机制

城市绿化建设属于生态环境的范畴,要实现城乡一体化,融合机构是关键。应将城市园林管理、国土绿化、林业、环保以及水土保持等方面的工作职能融合一体,可设立生态环境建设二级局(如造林局),彻底打破城乡绿化分隔的局面,实现城乡绿化一体化。在绿化建设中,实行、单位、个人一起上,是关键。应统筹城乡发展规划,确定城市绿化规划布局框架,筹措绿化资金和制定实施办法。整合后的机构按照“城市园林化、郊区森林化、庭院花园化”的要求,加强城乡绿化建设的管理、监督、协调、规划设计和审查等工作,城乡各单位、社区及居民、村民小区负责辖区内的绿化建设,分别拟定绿化建设目标,限期绿化美化。绿化建设属于公益事业,主要产生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因此部门应建立绿化建设基金,把绿化建设纳入财政预算,切实加大对绿化建设的投入。允许集体、个人兴办园林绿化苗圃,以为园林绿化提供苗木。鼓励个人认领公共绿地进行投资管理,鼓励有识之士捐资捐物,多途径筹集绿化建设资金。

3.3完善园林绿化系统,扩大栽植品种

应统筹规划,建立立体绿化格局。。实行乔、灌、草相结合,以乔木为主体,把灌木、草本、藤本植物配置在一个群落中,使喜阳、喜阴、喜湿、耐旱等各种植物各得其所,形成集生态效益和观赏效益于一体的植物群落。实行因地制宜的原则,合理选配植物种类,避免种间竞争,最大限度地把生态效益好的树种应用到园林建设中去。要以乡土树种为主,适当选用经过多年驯化的外来植物品种,推广引种重点保护的珍贵树种[5]。大力提倡平面绿化与立体绿化相结合,尤其大力提倡垂直绿化,增加绿化密度,提高生态效益。

3.4制定绿化管理办法,提高绿化质量和水平

采取多种措施,加强对已绿化地的严格管护和管理,落实责任制。根据《森林法》《环境保》《城市绿化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兴国县实际,制定《兴国县城市园林绿化办法》,使城市园林绿化工作有法可依。加强对保护绿地的宣传教育,提高公民的爱护环境、保护生态和植绿爱绿的意识,使其自觉参与保护绿地行动。加强对园林设计施工单位的技术培训,组织人员到外地参观学习,提高园林绿化建设、施工和管理水平。重视草坪绿化,充分利用各种绿化用地栽花种草,见缝插绿,减少裸露土地。对成片的绿化林带,挂牌为风景防护林,采用树冠造型奇特、叶色多彩的树种配置混交林、复层林,既防止病虫害,又增加森林的美感。同时,要大力改造疏林、低效林,提高林分质量。

4 参考文献

[1] 潘雁鸣,何成元.达州市南城绿化建设的思考[J].国土绿化,2008(7):49-51.

[2] 朱春琴.浅谈城市园林建设[J].中国科技财富,2010(8):294.

[3] 李忠东.德国城市美如画[J].国土绿化,2007(7):42.

城市园林绿化管理办法范文4

专业管理绿地面积由20*年的1*0.76公顷增加到现在的2153.16公顷。由于*绿化工作成绩显著,*、*、20*年先后3次被评为“全国城市绿化先进城市”,20*年被评为国内第一个“能源工业

特色的园林城市”,20*年南部采沉区生态治理工程获得“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20*年获得“迪拜国际改善居住环境最佳范例奖”,20*年采沉区部分区域被国家建设部命名为“国家城市湿地公园

”。

但是,园林绿化管理中还存在着管理落后、管理资金无保证的问题,制约了园林绿化管理水平的提高,影响了园林绿化景观效果和生态效益的充分发挥。为实现园林绿化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把

一、制约园林绿化管理水平提高的主要问题

(一)管理落后

我市的园林绿化管理是传统计划经济下的粗放型管理的产物,管理职能不到位、工作效率低、人浮于事、大锅饭等弊端日益突出,加快园林绿化管理企业化、发展产业化、投资多元化势在

必行。

(二)园林管理经费短缺

现行园林绿化管理定额是根据20*年物价水平、园林绿化行业工资水平和20*年以前经费支出情况制定的,自20*年以来,人员经费和物价不断上涨,造成园林管理经费严重不足。20*年1*8.58公顷公共绿地浇水、施肥、打药、电费等园林绿化管理业务费仅186.5万元,远远不能满足精细化园林管理的需要。

(三)园林绿化管理市场不健全

园林绿化工程基本上实行了投招标制度,使园林工程建设水平和投资效益明显提高。但园林绿化管理仍沿用投资单位管理的模式,园林绿化养护资质管理办法没有出台,制约了园林绿化管理市场化

运作的实施。

(四)破坏绿地的情况时有发生

在沿街绿化树木上钉钉子、挂牌子、乱割树枝树皮破坏树木,甚至造成树木死亡,占用绿地、施工毁绿等现象时有发生,严重破坏了绿化美化效果。

二、提高园林绿化管理水平的办法

(一)创新园林绿化管理

1、对原有绿地的管理引入内部竞争机制,建立健全岗位目标管理责任制。按照《*市园林绿化精细化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制定奖惩制度,实行达标管理,定时、不定时进行考核检查,考核结果

作为评先、晋级、职称评定的依据。

2、打破行业封闭,对新增园林绿地的管理推向市场,面向社会进行公开招标。养护管理权向社会公开招标,选择具有养护管理资质、资信优良、经验丰富、报价合理的绿化养护单位为中标单位,园

林管理部门依据园林管理的相关标准对其实行全过程质量监督管理,保证养护质量。

(二)动态管理养护管理经费

1、及时调整园林管理定额。自20*年以来,经过多次增加工资,人工管理成本大幅增加,水、电、肥料、农药、油等生产资料价格不断上涨,而我市园林管理定额是根据20*年物价水平、园林绿化

行业工资水平和20*年以前经费支出情况制定的,现在已经明显偏低,造成园林绿化养护经费严重不足,已影响养护管理水平的提高。对比省内外其它城市的园林绿化养护定额情况,养护管理定额急需

进行调整。

2、新增绿地及时核定管理经费,并足额到位,确保管理不出现空当。

3、将园林设施的养护费用纳入园林绿化养护经费。随着绿地建设档次的不断提高,绿地中设施如:喷泉、花架、甬路、广场、雕塑、厕所、亮化、护栏等设施越来越多,这些设施需要进行日常维护

维修。为保证园林设施的完好无损,充分发挥园林设施的使用功能,建议将园林设施养护费用,一并纳入养护经费,确保园林景观效果。

4、根据绿地管理标准的变化,调整管理经费。随着城市的发展,园林绿地所处的位置不断发生变化,如南湖公园2000年以前是粗放管理的绿地,大部分按照林地进行管理,随着南湖生态城的建立,

该公园已经成为市民休闲、娱乐的重要场所,管理标准相应提高,管理经费需要调整。

(三)规范绿化养护市场,建立完善的监管考核体系

1、建立园林绿化养护资质审批制度。为进一步促进园林绿化养护市场的形成,规范园林绿化养护市场的管理,确保园林绿化养护质量,制定《城市园林绿化养护管理资质审批办法》和《城市园林绿

化养护管理资质标准》,鼓励成立园林绿化养护公司,对符合条件的园林绿化养护管理企业核发资质证书,以此作为参与我市园林绿化养护管理投标的必备条件。

2、建立完善的园林绿化精细化管理技术标准和监管考核体系。应完善全市专业园林绿化管理制度,制定*市公园(游园、广场)园林绿化养护、居住小区园林绿化养护、城市道路园林绿化养护等

考核评估办法。完善《*市园林绿化养护等级质量标准》、《*市绿化养护管理规程》等各项园林养护规章制度,做到用制度规范管理工作,以此作为绿地养护管理督导检查的依据,并将考核结果

与养护经费的拨付挂钩。

3、加强检查、督导、巡视工作。制定《*市园林精细化管理督导检查办法》,成立精细化养护管理督导检查小组,负责精细化管理督导检查工作。督导检查小组定期、不定期地对全市的园林绿化

管理进行督导检查,向社会公开招标管理的绿地要将检查结果作为财政核拨养护经费的依据,对内部承包管理的绿地发现问题要限期整改,检查结果作为年终评先、晋级、职称评定和单位负责人考核的

主要依据。

(四)科学管理,提高园林队伍的业务水平

抓好专业人才培养,定期组织有关专业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大力培养一批懂业务、会管理的骨干力量。研究学习先进的养护理念、管理方法及专业技术,以提高城市园林绿化的品位和档次。

城市园林绿化管理办法范文5

党的十报告强调:“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 , 并明确提出:“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对此,、市决定:以建设美好幸福的皖北中心城市为目标,广泛开展“绿满珠城”行动,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生态蚌埠,为创建国家级园林城市奠定基础。

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取得的成就

近几年来,、市高度重视城市园林绿化工作,在全市社会各界的积极参与和共同努力下,园林事业得到了跨越式发展。据统计:2010年建成区绿地率由32.87%,增加到33.1%,人均公园绿地面积由8.98平方米提高到9.12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由37.82%提高到38.2%。道路、公园苗木成活率93.8%,山林新植苗木成活率达92.6%,植大树成活率94.2%,树木保存率达85%以上。建设一批各具特色的公园、游园、广场和街头绿地。新建道路绿化41条,改建、续建道路绿化27条。此外,通过考核验收,我市共有园林式单位个,园林式小区33个。其中,国家级绿化先进单位2个,省级绿化先进单位2个,省级园林式单位9个。龙子湖风景区、禾泉农庄、张公山公园、淮河蚌埠闸水利风景区先后被授予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2011年1月,我市被授予安徽省园林城市称号。张公岛环境治理工程荣获“安徽人居环境范例奖” , 并成功举办安微省笫六届花博会。制定了《蚌埠市城市绿化管理规定(修订)》、《蚌埠市城市绿线管理办法》、《关于实行城市绿化审批专用章和绿化合格专用章的实施意见》、《蚌埠市城市公园管理规定》、《蚌埠市城市古树名木管理办法》、《蚌埠市异地绿化补偿费管理办法》、《蚌埠市城市绿化包保责任制管理暂行办法》等7个规范性文件。为依法建绿,依法管绿提供法规依据,使城市绿化规划建设,保护与管理工作逐步纳入法制化、制度化的管理轨道。

二、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存在的差距与不足

1、我市园林绿化与省内兄弟城市的差距。过去,因我市园林绿化建设欠帐多,发展滞后,很多城市早已跨入国家级园林城市的行列。但我市到2011年才进入省级园林城市的大门。近年来,我市虽然在园林建设方面投入较大,发展较快、成效明显,但城市构架中生态环境比重相对较轻。无论建成区绿地率、绿化覆盖率、还是人均公园绿地面积,都与创建国家级园林城市指标及合肥、马鞍山、芜湖等兄弟城市差距较大。

2、城市绿化景观缺乏地方特色。蚌埠市自然资源较好,有山有水,山水相映。但城市周边山林树种单一,病虫害较重;城市防护绿地不足,市区林荫步道、生态廊道不多,植物配置层次不鲜明,色彩搭配变化不强,景观不够丰富,缺乏地方特色等,因此,城市绿化整体水平尚需进一步提高。

3、城市绿地分布不够均衡。城市绿地系统不够完善,城区绿地布局不均,发展不平衡。城市绿地系统综合效应没有充分发挥。中心城区绿地数量少、面积小,零星分散。旧住宅区集中,环境基础差,用地矛盾突出,拆迁难度大,安置费用高,新增绿地十分困难。因此,即使是新建绿地也主要集中在城市东、西开发区范围。目前,旧城区还有相当一部分街道辖区至今尚无公共绿地。

4、城市生产绿地面积尚未达标。按照部颁标准,城市生产绿地面积占建成区总面积不得低于2%,应达到230公顷(3450亩)。而我市目前仅有生产绿地73公顷(园林部门12.9公顷),占建成区总面积0.73%,低1.27%,差157公顷,使生产与建设的需求差距越来越大。多年来,我市城市绿化一直依赖从外地购苗,不仅苗木规格、质量难以把握,而且外调苗经长途运输后成活率、保存率低。

三、以“绿满珠城”行动助推生态蚌埠建设的措施

城市园林绿化管理办法范文6

关键词: 园林绿化,城市,可持续发展,建议对策

Abstract: urban landscape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ities play a very important role, along with the city's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urban landscape and there are a series of problems to be solved. This paper mainly in the city green management, project bidding, construction, virescence maintenance, garden breeding in further discussion, and proposed the effective Suggestions.

Keywords: landscape, city,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uggest countermeasures

中图分类号:K928.7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改善,对居住和工作环境要求越来越高。园林绿化业迅猛发展,绿化公司日益增多,各地相继出现了很多有特色的园林绿化小区,形式喜人,特别是沿海地区,城市园林绿化市场正在慢慢步入正轨。但在内陆各中小城市中,城市园林绿化管理等方面却存在不少问题,必须予以重视。

一、园林绿化在城市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园林绿化是城市经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改善人民生活环境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是城市生态系统中最为活跃的生物多样性因素,城市园林绿化不仅具备环境效益,同时具有休闲娱乐、美学、生态和社会效益。从功效上看可以防止土壤侵蚀,滞尘、涵养水源并保持地下水不受污染,调节温度,减少声、光、视觉污染等,园林绿化可以使环境更加优美,更有吸引力,能促使人们身心健康,提高工作效率,缓解精神压力,充分体现城市活力和城市风貌。所以要在城市开展高标准园林绿化带,在近郊建森林公园、风景林、防护林、公益林,以此提高城市森林覆盖率。合理布置稳定的人工植物群落,是提高城市森林覆盖率的有效措施。要以高大的落叶乔木或常绿乔木为上木,以半耐阴的小乔木或常绿灌木为中木,以耐阴的小灌木作下木,由下木过渡到地被植物,这样就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城市绿地的生态效益了。

二、城市园林绿化中存在的问题

1.由于绿化建设投资主体多元化,主管部门难以掌握,致使一些绿化工程不达标。如住宅小区内绿化,开发商为了达到规划部门30%的绿地率的要求,同时又为了迎合人们现今“择绿而居”的时尚要求,必须要绿化,但为了节约资金,降低成本,就请一些个体户,胡乱种上几棵树,铺点草,算是绿起来了。整个工程未经正规设计单位设计,景观效果差,品位低。

2.绿化施工队伍参差不齐,难以充分体现工程的设计思想。绿化工程不同于建筑工程,其严谨性、技术性不是很强,这让许多人误认为绿化施工不过是种种树,铺铺草而已,再加上其可观的利润,致使许多素质不高的个体队伍纷纷涌入绿化施工行业,不结合实际,机械地照搬图纸。殊不知:“三分设计,七分施工。”一个良好的景观工程需要设计者与施工者共同完成,一个有创意的设计更需要精良的施工。

3.“重建设,轻管理”是园林绿化工作中存在较为普遍的现象。目前,主管部门对园林建设环节加大投入,对后期管护投入微乎其微,致使一些园林景观达不到预期效果。部分小区开发商重建设的目的是提高房价,增加企业效益。

4.没有专门的绿化监理公司,绿化施工监理多由建筑工程施工监理兼任,加之《城市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中带“必须”的强制性条款很少,往往出现:土壤好不好,能栽就行;基肥施不施,不死就行;树坑不要大,栽下就行。只重视最后的景观效果,对土壤、基肥、树坑规格等不是很强调,致使一些树木生长不良,增加了后期维护管理的难度。

三、加快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的思路与对策

1.提高对园林绿化的认识,加强领导,增加投资。城市园林绿化是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贯彻十五大精神的需要,也是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改善投资环境,创建国家卫生城市、优秀旅游城市、环保模范城市和文明城市的重要内容,是关系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大事,提高城市绿化水平和环境质量,首先应加强对园林绿化工作领导,为绿化建设提供一定的扶持和资金投入,正确处理绿化与环境投资的关系,把间接效益与直接效益挂钩,在保证环境与绿化质量的前提下,牢固树立长期绿化的思想,常抓不懈,确保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上水平、上档次、出精品。

2.园林绿化应纳入城市建设整体规划,体现在地方特色城市建设规划中。城市规划往往只注重建筑物,很多城市未将园林绿化纳入其中,2001年总理在《全国城市绿化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搞好城市绿化,对于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和景观环境、提高生活质量、促进城市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都有直接的作用。近年来各地对园林绿化投入增多,绿化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城市绿化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很多城市变绿变美了,但形成自身园林特色的少,大多相互模仿、照搬照抄。绿化小区大同小异,过于单调。应鼓励各地设计建造有特色的园林景观,不能只顾绿地占有率,好的绿化可提升城市档次。一个优美、整洁、绿意盎然的现代城镇不但可以大大改善居民的生活质量,而且体现了一个城市的品位和精神文明程度,从而也有利于改善投资环境。大连市的经验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另外,云南玉溪突出音乐这个主题,非常有特色。现代城市建设应请专家对园林绿化作整体规划,合理配置园林小区,充分利用地方树种,突出特点,提高城市品位。努力建成总量适宜、分布合理、植物多样、景观优美、具有特点的城市绿地系统。

3.推动城市园林绿化建设法制化进程。要在编制实施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基础上,编制完成城市大环境绿化规划、公园发展规划、郊区绿化规划以及建成区绿化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确定绿线范围,对已规划和建成的绿地全部实行绿线控制管理;全面贯彻颁发《城市绿化条例》和配套的《城市绿线管理办法》,完善技术标准和规范;严格城市园林绿化企业资质管理制度,建立规划设计、施工以及养护管理的招标投标、质量监督制度。

4.注重和加强小城镇和城郊绿化。因地制宜地抓好小城镇、县城、村镇的绿化,提高覆盖率,让高质量的绿色生活惠及更多人。高度重视城市湿地资源的保护管理,建成一批国家级湿地公园。城市规划区现有的林地、果园、茶园、草场以及河塘、水池等水面,纳入防护绿地和风景林地统一实施规划与管理,切实保护自然生态。开展节水、节地型绿化,大力发展立体绿化。多培育和种植一些耐旱的节水型植物。

参考文献:

[1]张秋艳.发展城市园林绿化[J].国土绿化,2004,(3):8.

[2]张志东.浅谈城市园林规划、设计、施工和管理[J].现代农业,2007,(4):1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