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卫生组织已把龋病列为危害人类健康的3大非传染性疾病之一[2]。乳牙在萌出后不久即可患龋,其病因十分复杂,发生也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国内乳牙患龋率已达很高水平,卫生部和全国牙防组2005年报告5岁组城市儿童乳牙患龋率是61.9%。2006年程睿波等[3]调查沈阳市儿童患龋率3岁组为48.43%,龋均2.00。要想从根本上降低乳牙患龋率,达到或接近发达国家儿童水平和WHO在“2010年5~6岁儿童90%无龋”的目标,就必须在孕妇和婴幼儿阶段(0~3岁)采取干预措施[4]。此次对3岁组散居儿童龋病防治干预前后对比,患龋人数、治疗人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龋均也明显降低,说明散居儿童防治龋病措施,经过5年的探索和实践,防龋效果显著,儿童口腔保健意识以及健康状况有了明显改善,儿童口腔健康水平明显提高。
乳牙的发育从母亲怀孕第4~5周开始,乳牙的硬组织是在胚胎时期形成,母亲的营养状况直接影响胚胎时期乳牙的发育,关系到孩子出生后乳牙的健康。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致龋菌存在母婴传播,因此儿童防龋干预应从母亲孕期开始,良好的口腔卫生、合理的膳食,会促进儿童乳牙矿化,减少母婴传播机会,降低儿童患龋率。
本院儿保负责辖区0~6岁散居儿童系统,因3岁以上儿童已大部分入托,婴幼儿是本院工作的重点,而人的一生口腔保健的基础在婴幼儿期,即防龋关键期。此时疾病、营养偏差会使维生素、微量元素以及钙含量不足,会导致牙齿发育缺陷,抗龋能力降低。因此把儿童防治龋病措施贯穿儿童系统管理的始终。通过儿童来院健康检查,开展对儿童口腔保健个体化指导及对家长口腔保健知识健康促进,提高家长自身口腔健康水平和关爱儿童牙齿健康的意识和责任。在提倡良好饮食习惯,合理搭配营养的同时,重点宣传早晚刷牙,饭后漱口。因为致病菌的滞留和菌斑的形成是龋病发生的条件,而正确刷牙不仅可以机械性去除菌斑和软垢,还可以按摩牙龈,促进血液循环,提高上皮角化程度,增进牙周健康,预防龋齿的发生[5]。指导家长帮助孩子掌握正确的竖刷法刷牙,用含氟牙膏,对抗牙面酸解,干扰菌斑形成,促进牙面重新矿物质化。
此次调查,患龋儿童治疗比例从2003年8.93%至2008年62.16%有了较大幅度上升,但还有近四成未接受治疗。乳牙龋齿早期自觉症状不明显,治疗目的是为了终止病变的发展,保证乳牙处于正常的功能状态至替牙期。儿童年龄小,常因紧张和畏惧而不愿接受治疗或拒绝治疗,还有个别家长认为“乳牙能换,不用治”,加之口腔治疗费用较高,造成口腔治疗比例不高,因此还应大力宣传教育,增强家长的认识,提高治疗率。
散居儿童龋病预防性干预是以健康教育为基础,强化儿童家长及全社会对儿童口腔保健重要性的认识,帮助监督训练儿童早晚刷牙及饭后漱口,养成口腔卫生好习惯,定期口腔检查,早诊早治乳牙龋。在以后工作中会逐步完善,长期实施。
【参考文献】
[1] 全国牙病防治指导组.第二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抽样调查[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5.
[2] 杨志龙,吴建妹,朱惠琴,等.氟化泡沫对幼儿园儿童龋齿预防效果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05,20(21):28742875.
[3] 程睿波,张晓芳,张颖,等.沈阳市5375名3~6岁学龄前儿童乳牙龋病流行病学调查分析[J].上海口腔医学,2006,15(6):596660.
[4] 寇艳松,张运平,胡丽萍.0~3岁儿童口腔保健管理模式探讨[J].中国妇幼保健,2008,23(31):3940.
[5] 黄薇,台保军,杜民权,等.湖北省宜昌市6~7岁儿童口腔健康行为及其影响因素[J].口腔医学研究,2003,19(3):226.
转贴于 【摘要】 目的 检查5年来对散居儿童龋病预防性干预的效果。方法 对3岁散居儿童进行龋病调查,2006年、2008年分别与2003年干预前对比。结果 2006年、2008年散居儿童患龋率与2003年干预前相比都有明显降低(P
【关键词】 龋齿/预防; 龋齿/流行病学; 健康教育; 儿童保健; 儿童
。。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研究对象为在沈阳医学院奉天医院进行系统管理的3岁散居儿童(总体的95%)。从2003年开始本院对管辖社区内散居儿童,实施龋病防治干预措施,于2006年和2008年对3岁组散居儿童龋病发病情况进行检查,2006年检查133人(男69人,女人)、2008年检查165人(男86人,女79人),并将检查结果与2003年干预前检查的3岁组儿童143人(男75人,女68人)龋病患病情况进行对比。龋病诊断依据第二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标准[1],由经口腔专业培训的医生,在光线充足条件下,进行视诊、探诊(一次性口镜、探针)检查。
1.2 防治模式
1.2.1 开展健康教育 对孕妇提供孕期口腔保健知识宣传,对家长每年4次以上进行个体化0~6岁口腔保健知识教育,有乳牙特点;乳牙龋病的病因、危害、防治、检诊;口腔不良习惯的危害与纠正;乳牙外伤处理;有效的刷牙方法;食物对牙齿健康影响及儿童合理饮食等。发放口腔健康教育知识宣传单,宣教普及率95.0%以上。
1.2.2 预防性干预指导 。
胎儿期:孕妇注意口腔卫生,饮食合理,妊娠后期补钙和维生素D。婴儿期:提倡母乳喂养,科学添加辅食,防治佝偻病。小儿出牙后,每次哺乳结束再喂一二匙水,母亲每日早晚2次用洁净纱布或指套牙刷清洁牙面。
幼儿期:每餐后漱口,少吃甜食,2岁以后,指导儿童开展刷牙训练,晚间睡前刷牙,刷牙方法由家长监督帮助,使用儿童牙刷和儿童含氟牙膏。学龄前期:坚持每日早晚刷牙,儿童牙刷每季度换1次(牙刷变形及时更换),饮食多样化,不吃零食,培养口腔健康意识。
2 结果
健康体检状况 分析与对策
中图分类号:R339.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0)11-02-02
。
1 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 东川区城区0~6岁托幼园所儿童2856人。
1.2 采用国家卫生部提供的儿童体检表进行查体,内容包括测量身高、体重、视力、五官及内科、外科等。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本次查体人数2856人,身高达均值以上占37%,体重达均值以上占32%,患病人数2262人,患病率79.2%,其中龋齿患病率为44.6%,营养不良患病率为11.4%,呼吸道感染患病率为7.2%,视力不良患病率为6.8%,贫血患病率为3.5%,肥胖患病率为2.2%,其他(主要包括包茎、疝气、沙眼等)占3.4%。
2.2 0~6岁城区托幼园所儿童患病情况 见附表
3 讨论
根据体检资料分析:0~6岁城区托幼园所儿童身高、体重达均值以上的比例仅占37%、32%,营养不良患病率为11.4%,贫血患病率为3.5%,说明我区0~6岁城区托幼园所儿童营养状况差,较发达地区(2007年,身高达均值以上71.48%、体重达均值以上66.60%)[1]低,营养不良患病率、贫血患病率较发达地区(营养不良患病率为0.45%,贫血患病率为0.72%)高。东川区系国家级贫困县,经济发展滞后,人民生活水平低,家长不重视儿童生长发育监测,不重视儿童营养均衡;托幼机构保健私立化管理,卫生保健工作不规范,无专业保健营养师指导,膳食结构不合理,对在园儿童的生长发育监测不积极,导致营养不良、贫血儿童不能及时发现、及时纠正。今后,儿童生长发育监测作将为重点工作,纳入对托幼园所卫生保健考核项目。
3.1 龋齿患病率高达44.6%,这表明家长对儿童口腔保健意识差,对乳牙
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生活行为习惯差(喜食甜食、睡前食零食、不刷牙等);目前窝沟封闭和氟化物能有效预防龋齿,但大多数家长并不知晓,我们应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加强对儿童口腔保健知识的宣传和教育,特别是树立和培养年轻父母和准父母良好的口腔卫生保健信念和行为,对幼儿乳牙龋齿的预防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不能忽视托幼机构对口腔健康卫生知识的教育;保健中心应将定期口腔检查的内容归入儿童健康体检的项目,做到龋齿的早发现和早治疗,以促进儿童全面健康成长。
3.2 呼吸道感染患病率为7.2%,儿童期是呼吸道感染的高发期,在此期家
长和托幼园所要注意对儿童呼吸道感染的预防,注意环境卫生、保持室内通风、督促孩子进行适当的锻炼,对已经发生感染的要及时治疗。
3.3 视力不良患病率为6.8%,视力不良的问题是不容忽视的,除了家长要
避免孩子长时间看电视、电脑外,托幼园所的老师要注意儿童的坐姿,培养良好的用眼习惯。同时保健机构将定期眼保健内容归入儿童健康体检项目中,做到视力不良的早发现和早治疗。
参考文献
关于儿童口腔疾病综合干预试点项目工作的报告
市卫健委:
为了促进儿童口腔健康水平,降低儿童牙齿患龋齿,探索建立儿童口腔疾病综合干预工作机制,根据省卫健委甘卫疾控发《关于印发2020年补助地方扩大国家免疫规划等10个公共卫生项目实施方案的通知》和《2020年补助地方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省儿童口腔疾病综合干预项目实施方案》的要求。在省、市卫健委的领导下,在省疾病预防控中心的指导下,市、县(区)病预防控中心和项目执行医疗机构密切配合、齐心协力,努力完成了西部地区儿童口腔疾病综合干预试点项目工作任务。现将工作总结报告如下:
一、项目概述
**市2020年5月正式启动实施了2020年度转移支付儿童口腔疾病综合干预试点项目,我市秦州区、麦积区、武山县、秦安县为项目执行县区,窝沟封闭任务22100颗牙,局部用氟任务7900人。其中秦州区窝沟封闭任务6000颗牙,局部用氟任务2500人;武山县窝沟封闭任务7000颗牙,局部用氟任务1450人;秦安县窝沟封闭任务7000颗牙,局部用氟任务1450人;麦积区窝沟封闭任务,2100颗牙,局部用氟任务2500人。至2021年5月,四项目县(区)共完成健康教育167人,口腔健康检查7134人,窝沟封闭5552人19372颗牙,窝沟封闭国家任务牙数完成率88%,二次用氟完成6360人,两次用氟完成率81%。(各县区详细情况见表1)。
二、项目组织领导
(一)为保障转移支付儿童口腔疾病综合干预项目在我市顺利实施,我市成立了由市卫健委、市教育局分管领导和相关人员组成的项目执行领导小组和项目办公室,具体负责项目的实施、协调、督导等工作,并对项目进度做了具体安排。
(二)项目执行县区结合本县区实际,协调教育部门成立领导小组,制定下发实施方案。并成立了项目领导小组、项目技术指导小组和督导小组,组织相关人员召开了项目启动及培训会议。
(三)精心选点,明确工作职责,为了保证项目工作科学规范开展,我们根据医疗机构设备齐全,工作人员认真负责,学校积极配合的原则,精心选择项目实施医疗机构和学校,并对其他备选学校进行项目宣传。在项目实施阶段定期开展督导,及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保证项目按时完成。
三、健康教育情况
项目启动前,我市各县区项目办在学校的配合下,组织了广泛深入的宣传教育工作。各县区疾控中心结合9.20全国爱牙日活动,广泛地进行了宣传。一是组织口腔医师进入项目学校进行了窝沟封闭前的问卷调查,并对被调查的学生进行面对面宣传;二是在所有项目学校开展了师生口腔知识健康教育讲座;三是给各学校下发了张贴宣传画全市累计8000余张,宣传折页25000余份,督促校方向学生发放;四是项目学校创办了黑板报,组织学生自己创办了教室宣传专栏,宣传窝沟封闭;五是各县区项目办与学校相配合,召开学生家长会,向家长宣传口腔卫生保健知识和儿童窝沟封闭的对象、方法、好处等内容,提高了家长的主动配合意识;。七是给承担窝沟封闭的医疗卫生单位统一制作了“儿童窝沟封闭点”标志牌。八是在9月20全国爱牙日,开展的宣传活动中,散发宣传册20000册,张贴宣传画150余张,悬挂标语横幅。九是在相关项目学校开展了以“窝沟封闭、预防龋齿”为主题的绘画比赛,在全社会营造了“健康口腔,幸福家庭”,“呵护孩子,预防龋齿”的社会氛围。。
四、人员培训情况
我市各项目县区在卫健委和教体局的牵头下,组织项目各成员和相关医疗机构负责人员召开了启动会,参加会议的有相关学区校长和相关学校负责人,承担项目的医疗机构负责人和口腔专业人员,县区项目办公室管理人员。卫健委安排了项目工作计划。教体局分管领导强调了学区和学校在实施该项目方面的工作职责和学生安全等事项;县区疾控中心对承担项目的口腔专业人员培训了窝沟封闭技术,并组织观看了窝沟封闭的教学片,开发了各相关单位对项目工作的认识。启动会议后,学校开始了适龄学生的摸底登记工作。在项目开展过程中,各定点医院为提高技术水平、保质保量的完成工作,多次组织培训,反复学习,掌握操作要点,确保了项目实施的质量。
五、口腔健康检查和窝沟封闭情况
经过培训、宣传、协调、告知等工作,全市窝沟封闭工作顺利实施。四个项目县区于2020年5月底全部启动窝沟封闭项目。为了保证项目进度和任务的如期完成,项目县区各定点医院按照各自的职责区域,积极开展宣传动员工作,加强与学校的沟通和配合,由学校负责将每天应接受窝沟封闭的对象落实到人,由家长带学生到各定点医院,按照自愿参与的原则签署知情同意书,接受口腔检查和窝沟封闭。为了不占用孩子的正常上课时间,各县区项目办利用周末为儿童进行口腔健康检查和窝沟封闭。截止2021年5月四个项目县区结合实际情况,共完成口腔健康检查7134人。
六、质量控制
在项目开展过程中市项目办各督导2次。项目执行中选择有口腔执业医师资格证或口腔助理医师资格证的医师开展口腔检查操作,并对其资质进行备案;所有儿童坚持自愿参与原则,认真填写了知情同意书,知情同意书填写率达100%;窝沟封闭表的填写严格按照填表说明进行填写,对填写不合适的表格现场进行指正,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在窝沟封闭点是否设立导医标志(“免费窝沟封闭点”为内容的横幅);在窝沟封闭过程中医师操作是否严格遵照《窝沟封闭技术操作规范》进行窝沟封闭;针对在省级领导督导检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了及时的改正,确保了项目的顺利完成。
七、存在的问题和工作体会
(一)存在的问题
居民口腔保健意识差,缺乏主动积极性;县区口腔疾病防治工作开展较迟,力量相对薄弱,群众缺乏口腔保健知识,学生家长认识不到口腔疾病预防保健的重要性和意义,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不高;个别学校对开展儿童口腔疾病综合干预工作认识不够,害怕耽误学生的学习,班主任对学生宣传组织工作有待加强。
作为我省人口大市,窝沟封闭项目数完全满足不了我市适龄儿童数,希望给予增加。
(二)项目工作中的体会
1.加强部门间的沟通协作,形成强劲的工作合力
。所以做好部门间的沟通和协调,形成强劲的工作合力是做好项目工作的基本保障。
2.加大宣传力度,组织多方力量进行宣传
在今后工作中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口腔健康教育宣传,探索更加有效的宣传模式,使口腔保健知识深入每一个儿童和家长心中,提高全民口腔保健意识。
3.加强培训和督导,保障项目工作质量
开展技术培训和交流,将培训工作搞扎实;加大督导检查力度和频次,及时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解决问题,确保项目工作的落实。
4.建立健全口腔疾病综合干预的长效机制是切实提高儿童口腔健康、降低口腔疾病发生的有效手段。
八、建议
1.加强培训和督导,保障项目工作质量
【关键词】妇幼保健院;保健科室;绩效核算
为加快妇幼保健事业的发展,强化保健功能,积极占领医疗保健市场,以妇女儿童为中心,开拓形式多样、具有特色的妇幼保健业务,提高妇女儿童健康保障水平,促使母婴安康工程优质高效开展,连云港市妇幼保健院从2008年起对妇幼保健人员的绩效核算分配方案进行个性化设计,根据各科室工作内容和工作性质制订绩效核算分配方案,由此,极大地调动了保健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
1资料与方法
1.1关于绩效工资分配
1.1.1绩效分配原则体现多劳多得,奖勤罚懒,兼顾公平,效益、效率紧密挂钩。建立起“有责任、有激励、有约束、有竞争、有活力”的保健绩效运行机制,最大限度体现“按劳分配、优劳优得”的分配原则。
1.1.2绩效分配范围绩效工资广覆盖、精细化,核算单元大至医疗组或每个成本核算中心,小到每个人,绩效工资因岗因事科学设计,全院划细绩效核算单元,逐步建立起一套适合保健院院情的绩效工资分配机制。
1.1.3绩效分配考核建立一套完善的绩效考评、激励机制,用定性、定量指标分别考核,将省质控指标、病历规范书写、诊断治疗达标率、社会公益活动等纳入考核范围,定期组织妇幼卫生工作督查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与月绩效、年绩效、干部考核挂钩。
1.2绩效分配方案的形式与构成医院自2006年起对保健各科室实施新绩效工资核算方案,保健科室设有群保科、儿保科、妇保科、生殖健康科、围产保健科、儿童营养科、口腔保健科、青春期保健科、儿童心理科、儿童康复科及儿童耳鼻喉科等,对产生业务收入的保健科室,绩效核算构成为:[(经济指标考核+工作量指标考核)]×行为及质量考核得分;对不直接产生经济收入的保健科室主要以工作量指标考核,即细化年度工作目标内容,分解到月、季、年度考核,考核内容包括对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爱婴医院长效管理、重大妇幼专项及托幼机构指导,督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重大妇幼专项、“三网”质控、助产技术、妇幼保健机构等,考核分值乘以每分值绩效额即为保健科室绩效工资额。
2结果
2.1绩效分配方案的运行与分析
2.1.1基本情况2008年――2012年保健科室业务收入及其工作量指标呈逐年增长态势,保健业务收入合计3203.31万元,年均增幅达22.72%,医院留存资金达1267.31万元,占保健业务收入的39.56%,其中,业务收入年均增幅:围产保健科28.59%、妇女保健科58.43%、儿童保健科25.17%、儿童康复科18.25%、生殖健康科7.71%、儿童耳鼻喉科17.8%、口腔科11.25%。2008年――2012年保健科室工作量达57.51万人次,年均增幅17.75%,其中工作量年均增幅:围产保健科30.81%、妇女保健科17.35%、儿童保健科7.42%、儿童康复科18.81%、生殖健康科7.32%、儿童耳鼻喉科18.43%、口腔科16.77%。
2.1.2保健科室业务收入及工作量情况见表1、表2。
3分配方案的效果
3.1业务收入和门诊人次均有不同程度增长实施保健绩效分配方案,保健科室的工作积极性大大增强,提高了工作效率。从上表中不难看出,保健科室年业务收入每年皆呈增长态势,2008年――2012年年收入增长率较高的前5位依次为妇女保健科、围产保健科、儿童保健科、儿童康复科和儿童耳鼻喉科,年均增长率在15%以上;5年来保健门诊人次年均增长17.75%,从2008年的79494人次增长到2012年的152828人次,诊疗人次的增长不仅带来医院收入的增长,提高了经济效益,更重要的是使更多的患者得到了诊治,显著增强了医院的社会效益。
3.2对数据处理运用SPSSll.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将实施绩效方案前后的业务收入、工作量指标综合,用(χ±s)表示,进行t检验,P
3.3科室成本也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实施保健绩效核算方案以来,保健各科室增收节支的主动性明显增强,材料领用精打细算,各科室严格出入库登记制度;人员定岗定编,满负荷工作量运转,严格控制人员成本支出。5年来材料支出年均增幅为18.72%,远低于业务收入年均22.72%的增幅,因此,开源节流成效显著。
4讨论
。
4.1全院统一标准,兼顾保健学科发展全院实行统一的成本核算分配模式,但针对保健科室业务工作特点,绩效分配需将社会公益活动年度完成指标融入方案,仅仅以保健科室的业务收入核算其绩效显然是不全面的,因为,保健人员每年约有50%的时间用于承担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重大妇幼专项和爱婴医院长效管理等工作上,因此,保健科室的绩效方案应将业务收入和年度工作量完成指标通盘考虑,两者兼顾,缺一不可。
4.2体现保健特色,绩效分配方案个性化设计保健各科室工作内容不尽相同,绩效方案采取个性设计,充分挖掘科室人员潜力,利用工作定性、定量双结合进行考核,最大限度地体现保健特色的保健功能和社会公益活动的服务功能。例如围产保健、儿童康复科、生殖健康科等绩效分配方案侧重于经济效益,辅以行为质量考核指标;青春期保健科、儿童心理科、儿童营养科等保健科室更注重社会效益和保健服务功能的发挥,因此,根据科室工作特点来设计绩效方案具有很强的针对性,这样才能充分发挥绩效分配的激励机制,才能使妇幼保健院管理效能和医疗服务工作效率“两个效益”同步发展和提高。
妇幼保健院的一切活动紧紧围绕提高保健医疗质量、加快学科建设、深化优质服务、确保医疗安全、改善就医环境等五项主要工作,为其应运而生的绩效核算方案必须能够有效促进保健各科室完成院下达的年度业务收入指标和工作量指标,在保证医疗服务质量的前提下,提高工作效率和社会效益,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参考文献
[1]刘金华.通化市妇幼卫生绩效考核实施情况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2,27(8):1129-1130.
[2]于洪钊,沈曙铭,徐韬.口腔专科医院医疗业务部门成本核算分配方案的运行与探讨[J].中国卫生经济,2012,(3):92-93.
【关键词】 手足口病;流行病学;因素分析,统计学;儿童
【中图分类号】 R 512.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9817(2008)09-0817-02
手足口病多以柯萨奇A组16型肠道病毒和肠道病毒71型为主感染所引起的病毒性急性传染病,好发于夏季及初秋季节,人与人之间的传染是通过直接接触感染者的鼻咽分泌物或粪便[1]。该病具有自限性、病程较短、一般病情较轻等临床特点[2]。1957年加拿大首次报告,我国于 1981年始见于上海,1983年天津市出现了手足口病的流行[3]。手足口病可在幼托机构等儿童聚集区引起爆发流行,是夏季肠道传染病防制的重点。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北京市房山区2007年6-12月共发生了5例手足口病例,占全年的96.85%,抽取其中的233例作为样本。所有病例均为临床诊断病例。
1.2 方法 采用“北京市房山区手足口病病例调查处理一览表”对患儿家长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性别、年龄、人群分类、体温情况,是否有口腔溃疡、疱疹的发生部位、1周前外出史、1周内有无与手足口病人接触史、有无生吃瓜果蔬菜史、有无喝生水的习惯、有无饭前便后洗手习惯,以及是否和其他儿童共用毛巾、手帕、玩具等。用SPSS 12.0对所得数据进行单因素分析和χ2检验。
2 结果
2.1 时间分布 233例手足口病病例的时间分布:6月份12例,7月份65例,8月份17例,9月份38例,10月份32例,11月份55例,12月份14例。
2.2 人群分布 主要分布在1~5岁年龄组,占所有发病人数的90.56%。233例病例中,托幼儿童151例,散居儿童70例,学生12例。男性138人,女性95人,性别比为1.45∶1。
2.3 发病病史 1周前有外出史24人,占10.30%;1周内有与手足口病人接触史的57人,占24.46%;有生吃瓜果蔬菜史的43人,占18.45%;有喝生水习惯的9人,占3.86%;饭前便后洗手的203人,占87.12%;和其他儿童共用毛巾、手帕、玩具的106人,占45.49%。
2.4 临床表现 233例病例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皮疹等。发热61例,占总例数的26.18%,体温37℃~38℃的29例,38.1℃~39℃的20例,高于39℃的12例。233例病例均有疱疹,疱疹部位在口腔的有181例,占77.68%;皮肤疱疹在手的有223例,占95.71%;皮肤疱疹在脚的有178例,占76.39%;皮肤疱疹在手臂的有27例,占11.59%;疹在腿上的有21例,占9.01%;在臀部的有25例,占10.73%;在躯干的有25例,占10.73%。
233例病例中,发热病例61例,且体温较高(平均38.05 ℃),散居儿童发热率高于学生,而学生发热率高于托幼儿童,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165,P<0.05);有口腔溃疡的儿童发热率明显高于无口腔溃疡的儿童(χ2=9.504,P<0.05);1周内有与手足口病人接触史的儿童发热率明显高于无接触史的儿童(χ2=9.148,P<0.05);有生吃瓜果蔬菜史的儿童发热率高于无生吃瓜果蔬菜史的儿童(χ2=6.709,P<0.05)。见表1。
3 讨论
手足口病多发生于夏秋季节,发生范围广。233例手足口病病例中,发病人数男性多于女性,可能与男孩喜好活动,接触密切频繁,相互传染的机会大有关[4]。主要分布在1~5岁年龄组的散居儿童和幼托儿童(90.56%),与2000年山东省一些地区调查结果[5-6]一致,主要原因可能为该年龄组儿童抵抗力低、幼托儿童相互接触密切、园内空气流通较差,故易引起交叉感染[7] 。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逐渐受到肠道病毒阴性感染,而获得自然免疫[8]。该组病例的发热率为26.18%,相对较低,可能与2岁以内的儿童所占比例较低(12.45%)有关[7]。。233例病例均有疱疹发生,疱疹主要发生在口腔、手和脚,其次发生在臂、躯干和腿。
本次研究对手足口病病例发热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其中人群分类、是否有口腔溃疡、病人接触史和生吃瓜果史在发热组和无发热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散居儿童发热率高于学生,而学生发热率又高于托幼儿童,这可能与年龄有关,年龄越小,发热所占比例越高,症状越重[9]。托幼机构的保健医生在每日晨检中,发现皮疹即提醒家长到医院医治,从而得到及时早期治疗[10],症状也较轻。学生发病人数较少(5.15%),年龄大的孩子耐受性也好,症状较重的才去治疗,轻的可能就不去就诊,可能存在着选择偏倚;口腔溃疡的儿童发热率明显高于无口腔溃疡的儿童,口腔溃疡会导致儿童厌食;同时粘膜破损也会导致抵抗力下降,症状较重,发热病例也相对较多;1周内有与手足口病人接触史的儿童发热率明显高于无接触史的儿童,能够回忆起有接触史的儿童可能症状比较明显,被接触的孩子发病后症状也有可能是相对较重的;有生吃瓜果蔬菜史的儿童发热率高于没有生吃瓜果蔬菜史的儿童,生吃瓜果蔬菜增加了病原体经口传播的机会,因而容易引起发病。
a流行一次的规律[11]。由于该病传染性强、传播途径复杂、流行强度大、传播快,迄今尚无特殊疫苗和特效的抗病毒药物[12],因此,加强对托幼机构、学校等重点地区和人群的疫情监测和管理,适时适量对环境、室内常用用品及托幼机构玩具进行消毒,室内通风,勤晒被褥,培养孩子良好的卫生习惯等都是预防的重点;另外,对儿童家长、教师也要进行手足口病防治知识教育,搞好环境卫生,做好个人卫生,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13]。
(该调查工作得到了北京市房山区良乡医院、房山区中医院等各家医院防保科人员的大力支持,谨此致谢!)
4 参考文献
[1] 班弟,陈莉,张国明,等.一起学校手足口病爆发的调查报告.疾病监测,2006,21(6):334-335.
[2] 叶慧青.上海市松江区手足口病小型爆发疫情分析.上海预防医学,2004,16(10):514-515.
[3] 杨延民.肥城市254例手足口病流行病学分析.疾病监测,2006,21(12):684.
[4] 陈德颖, 林向利,杨正辉.利用国家疾病监测信息管理系统开展手足口病监测报告. 疾病监测,2006, 21(8):435-442.
[5] 王晓华,李文琳.小儿手足口病1602例报告.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1,22(4):272.
[6] 许华茹,杨林,于秋燕.济南市2003年手足口病发病率调查.现代预防医学,2004,31(4):556-557.
[7] 于雪静,闰静,王皓,等. 93例手足口病流行病学调查与临床分析.中国热带医学,2007,7(3):369-373.
[8] 张秀慧,王雪平.健康教育对防治手足口病在院内感染中的应用.经验交流,2006,3 (2):136-160.
[9] 沈艳辉,孙培源,贾 蕾.一起幼儿园手足口病爆发的调查分析.疾病监测,2006 ,21(4):200-201.
[10] 刘跃,吴智娟.小儿手足口病 172例临床分析.检验医学与临床,2007,2(2):127-128.
[11]葛瑞华. 肥城市138例手足口病疫情分析. 医学动物防治,2004,20(12):746-747.
[12] 庄振荣.天津市开发区手足口病三起小型爆发的调查分析. 口岸卫生控制,2006,12(1):36-37.
关键词:鼾症保健操 儿童鼾症 错颌畸形 临床疗效
The role of snoring exercises in preventing malocclusion in children
Li Yongfang Shu Mei Ge Yan Huang Chuanlan Shen Fang
Department of Otolaryngology, Head and Neck Surgery, the Fifth Affiliated Hospital of Sun Yat-sen University;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snoring exercises in the treatment of snoring and the prevention of malocclusion in children.Methods In June 2018 to December 2020 time to stay in the hospital of pediatrics of 70 cases of children with sleep apnea,in random order on admission control group 35 cases,observation group of 35 cases,control group of children to take regular mouth facial function training,on the basis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increase the sleep apnea exercises,after the intervention compared two groups of children with right and wrong micromaxillary deformity of the blocking effect.Results The effective rate of preventing malocclusion in observation group was 97.1%,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control group (85.7%,P<0.05).Conclusion Children’s snoring exercises are simple,interesting and rich in content.In the exercise of children’s perioral muscle group and respiratory muscle group,a new breathing pattern can be reconstructed,which can effectively prevent and block malocclusion,and is worth popularizing.
Keyword:Snoring exercises; Snoring in children; Malocclusion;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儿童睡觉打鼾可能被家长误认为是入睡深的表现,但实际原因是因发育不良、呼吸习惯不良导致的鼻腔、鼻咽部起到狭窄,临床以扁桃体肥大或腺样体肥大致病最为常见[1-2]。儿童鼾症学名是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临床表现以睡眠时通气不足甚至呼吸暂停、伴有打鼾,引起白天嗜睡,注意力下降等问题[3-4]。长时间的不良呼吸方式,使得颌面部肌肉功能异常,在青少年期表现为上牙凸起,下颌缩短,表情呆滞的错颌畸形面容[5]。手术切除扁桃体、腺样体肿物可解除呼吸道阻塞症状,但儿童长久来不良呼吸习惯如不经过矫正,仍然可能会在长久的发育中影响患儿牙齿位置和牙颌形态[6]。。
1.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在2018年6月至2020年12月时间段入住我院儿科的鼾症患儿70例,按照入院顺序随机选取对照组35例,观察组35例,所有患儿均经多导睡眠监测仪诊断为OSAHS,伴有夜间打鼾、呼吸不张等体征,排除颌骨发育畸形、过敏体质、心脏病、智力障碍患儿。选取的患儿中对照组男性18例,女性17例,年龄7.21±0.28岁(3~9岁);观察组男性16例,女性19例,年龄7.33±0.46岁(3~10岁),基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
表1 两组患儿错颌畸形预防效果对比(n,%)
1.2 研究方法
两组患儿在入院后均经过对症扁桃体肥大或腺样体切除手术,对照组患儿采取常规口面肌功能训练,针对呼吸、软腭、舌、口周肌和口颌设计相关功能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鼾症保健操,包括保健操动作部分与游戏部分,动作部分内容:(1)用鼻深吸气,如同闻花香一样,使肚子最大限度的涨鼓,然后缓慢呼气,并发出“嘶嘶”声,每天做30~50组。(2)将口唇向中间聚拢,好似亲嘴一样,保持微笑;将聚拢的嘴唇上、下、左、右移动,每天做10~20组。(3)保持下巴不动,抬头张口、微笑、露齿、用口吸气,上提软腭,类似打哈欠动作,保持5s,每天20组。(4)练习卷舌,将舌伸至牙齿外侧扫一周,向上卷舌扫硬腭至小舌头。每天20组。(5)用食指放置下颏,顺时针、逆时针揉圈,每天20组。配合以单独涉及的含纸、吹泡泡、吃面条、舔酸奶等游戏。
1.3 观察指标
干预时间为6个月,观察两组患儿错颌畸形预防效果。显效,患儿呼吸习惯被矫正,晚间睡觉气道通畅,不再打鼾,牙列及颌面发育正常,无错颌畸形症状;有效,患儿呼吸正常,颌面发育正常,鼾症有所减轻;无效,晚间睡仍然有打鼾现象,未改变不良呼吸习惯,出现错颌畸形面容。
1.4 统计学方法
分析软件spss22.0。计数数据以%进行例数统计,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校验;计量数据使用t校验,使用均数统计,以P<0.05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儿错颌畸形预防效果对比
观察组患儿错颌畸形预防有效率97.1%显著高于对照组85.7%(P<0.05),如表1所示。
3.讨论
儿童鼾症在我国有较高的发病率,有统计显示发病率高达10%[7]。手术治疗能够恢复气道通畅,但无法纠正儿童错误的呼吸习惯;保守药物治疗仅能适应部分儿童,因手术中存在并发症,部分家长害怕麻醉对儿童发育造成影响,使其他对手术处于保留观望态度,这殆误了治疗的最佳时机[8]。随着儿童不良经口呼吸习惯的形成,颌面肌肉发育异常,骨骼逐渐定型,舌根下移、舌骨下降和下颌后缩,这将影响儿童面部发育,形成颌骨变长、腭骨高拱、牙列不齐、上切牙突出,咬合不良等错颌畸形症状[9-10]。我院发明的儿童鼾症操,基于对口腔肌肉力量的训练,更重视在儿童咬合发育期进行阻断,建立正常的口腔呼吸、咬合习惯,促进口腔牙槽骨、咬合肌肉、下颌骨等正常发育;通过对咬合发育的管理,能够更好的建立与控制上下颌骨的生长,从而预防与阻断错颌畸形的形成[11]。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预防效果要好于对照组,这提示儿童鼾症操安全有效。本组儿童鼾症操专针对儿童设计,通俗易懂、生动有趣,能使患儿产生深刻印象,操作简单,依从性良好。辅助的游戏训练,更能使患儿在玩耍中获得口腔肌肉的锻炼,达到良好的普及效果[12]。在鼾症操中对软腭肌、呼吸肌锻炼的基础上,改善了不良经口呼吸方式导致的口周、软腭肌群无力,重建了安全的鼻呼吸模式,从而阻断了错颌畸形的形成。
4.总结
儿童鼾症保健操简单有趣,内容丰富,在对患儿口周肌群、呼吸肌群的锻炼中,重建了新的呼吸模式,能有效的预防与阻断错颌畸形,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吴昊,王东海.低温等离子腺样体切除联合双侧扁桃体切除治疗儿童鼾症的疗效观察[J].预防医学杂志2017,35(2):139-141.
[2].杜娇,黄梅宝.个体化术后指导在儿童鼾症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04(14):142,147.
[3].王保成,沈久成,栾守东.腺样体联合扁桃体切除治疗儿童鼾症的应用价值评定[J].健康必读,2019,0(15):248-249.
[4].谢邵兵,焦新芳,张燕妮,等.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治疗儿童鼾症疗效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J].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2017(02):95-99.
[5].张秀娟,,姚文峰.内窥镜辅助腺样体等离子消融术治疗儿童鼾症的临床效果及护理质量控制[J].微创医学,2019,14(6):815-817.
[6].刘健敏.全面流程管理在儿童鼾症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保健营养,2016,26(22):380-381.
[7].杜娇,黄梅宝.个体化术后指导在儿童鼾症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4(14):142,147.
[8].刘朝辉,黎晓静,王萍.儿童鼾症与低氧血症相关性分析及护理[J].当代护士:学术版(中旬刊),2017,0(4):53-55.
[9].谭关云.丙酸氟替卡松鼻喷剂治疗儿童鼾症短期疗效的初步分析[J].医药前沿,2020,10(10):139.
[10].洪丽雅,陈雅苹.儿童鼾症手术患者护理及睡眠质量改善分析[J].世界睡眠医学杂志,2019,45(09):73-7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