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5S五常法物品规范放置应用

5S五常法物品规范放置应用

来源:华佗小知识


“五常法”物品规范放置中的应用

“五常法则”的逻辑是:工作现场的“常组织”、“常整顿”、“常清洁”、“常规范”“常自律”是生产高品质服务、减少或杜绝浪费和提高生产力的最根本要求。

一、“常组织”

推行目的:腾出空间,以充分利用其使用价值。

避免误用无关的物品。

塑造清爽的工作场所。

推行方法:

1、清除不需要的东西:将物品区分为需要的和不需要的、使用频率高的和使用频率低的、价值高的和价值低的等,然后分门别类地进行安置。

1)分层管理:判断物品的使用频率及确保把物品放在合理的地方。

2)分类放置:将使用频率高的物品就近放置;

使用频率不高的物品放置得远一些。

或ABC分析法:以使用频率的高低来区分,高的为A,较高的依次为B、C,将使用频率高的物品放置在工作人员附近的地方,将使用频率不高的物品进行集中管理。

1 / 6

3)区分“需要”和“想要”:对使用频率一年不超过一次的物品,不是客观上必需的物品就应坚决扔掉,是客观上必需的物品就应弄清需要的数量,而把其余的物品坚决扔掉。

4)规定定期进行清除的日期和规则,然后明确现场需放置的物品,区分要保留的物品和不需要的物品,并说明保留物品的理由,最后划定保留物品安置的地方。

5)要让现场的全体工作人员都参与整理,或者员工各自进行整理。要求我们进行整理时,首先要确定整理的场所和对象,制订不需要物品的判定原则和需保留物品的标准及放置方法。

2、直观醒目的方法:

现场示意图:清楚地标明各项物品的放置地点,取放顺序等。

可以采用貼标签、彩色顔料笔标记、用指示板记述等。

二、“常整顿”

推行目的:使工作场所一目了然

节省工作中寻找物品的时间

消除过多的积压物品

创造整齐的工作环境

2 / 6

推行方法:

1、合理放置,取放方便:

1)设计容易取放的布局,布置工作流程,遵循的原则包括:综合原则、最短距离原则、流程化原则、立体原则、安全与满足感原则、弹性化原则。我们按照物品和工作的顺序来研究工作流程,并据此进行合理布局。

2)用标志牌标明物品存放地点,还应具体标明到存放物品的柜。如用容器保管,还要充分考虑好保管容器的尺寸,并设定好各自的合理储备量,当低于其合理储备量时要及时进行补充。不能按规定位置放置的物品中,应按“暂放”标志牌。

2、规定放置方法:

1)放置物品时应遵循平行、直角、直线的原则。

2)尽量按照先进先出的原则放置。

3)放置场所和物品原则上一对一标示,采用容易变更的标志以及活用颜色的标志。

三、“常清洁”

推行目的:使仪器设备等物品能正常使用,不容许由于垃圾或灰尘的污染而造成产品不良。

警句:

3 / 6

1、我不会把物品弄脏

2、我不会随地倒水

3、我不会随地乱扔物品

4、我会马上清理物品,及时旋紧螺栓螺帽等

5、我会把掉下来的标记再贴上

6、我不容许污垢存在,如配线、配管上部、脚踏及时的擦拭

四、“常规范”

推行目的:维持工作现场整齐、干净、有条不紊的状态。

推行方法:

1、制定目视管理与颜色管理的标准。

1)张贴合适的标签,如标识标签、安全标签、仪表上的区域标签、合格标记、位置标记等,

2)其它有红牌、警示灯、标准作业表等。

3)颜色管理:是将管理实物披上一层有颜色的外衣,利用红、黄、蓝、绿四种颜色来

4 / 6

管制,让大家自然而然地和交通标志灯相结合,以促成全员的共鸣和共行。

4)透明度,使所有人都能知道柜内是什么,以及它们的外观状态。

2、编制“常规范”手册,明确“常规范”状态。状态包括:干净、高效、安全。

3、定期检查:制定检查表,检查现场的图表和标识设置位置以及指示的内容是否合适,放置的位置和方法是否有利于现场高效率运作,现场的物品数量是否合适,没有多余。

4、制定奖惩制度,奖惩只是一种形式,而团体的荣誉与不断地进步才是最重要。

5、保持“五常法则”意识

五、“常自律”

推行方法:

1坚持推行前面四项活动直到习惯化

1)领导者应不断教导员工,加强前面四项活动的执行和改善,以改变行为习惯,并养成一种保持整洁的习惯。

2)定期检查:开始实施周检查,相对稳定后,可改为每月检查一次,将“五常法则”活动融入日常管理当中。五常法则”推行一年,基本能定型化,但如果轻易地放松和忽视,便很容易开倒车。

5 / 6

3)每年可选定某一月份为“五常法则”加强月。

2、运用工具,培养“常自律”:标语、醒目的标识、图表、照片、手册和表格等。

建议如下:

1、每日进行表格登记。

2、每日自我检查:所在岗位是否乱放不要物品、配线配管是否杂乱,变脏。

3、对工作后残留的物品要立即清理,或告知工友清洁。

4、应重视并严格遵守使用前能“马上取得”,使用后能“立即归位”的原则,在“取用”和“归还”之间,应特别重视“归还”。

5、在工作中以尽可能对他人提供方便为目标,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已的能力,以“为他人着想”的服务精神去工作。

6、通过琐碎而简单的动作,潜移默化地改变大家气质,养成良好的工作和生活习惯。

6 / 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