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新课程理念下高中地理教学中问题情境创设的研究

新课程理念下高中地理教学中问题情境创设的研究

来源:华佗小知识


新课程理念下高中地理教学中问题情境创设的研究

【摘要】在新的教学体系下,教师如何“教”,学生如何“学”成为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问题。为了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更好的体现教师不得不改变以往的教学方法,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本文结合地理学科的特点,论述在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重要性以及策略,重点论述学生问题意识在地理问题教学中的重要性及其策略。

【关键词】问题情景创设 地理教学 1.文献综述

在长期的应试教育下,学生的问题意识日渐薄弱,年级越高的学生思维越趋于贫乏,2004年9月,山东、广东、海南与宁夏4省区率先进行了高中新课程实验,拉开了我国新课程背景下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的帷幕。全国各省份在2010年9月都将进入新课改的施行阶段。新课改对地理提出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 的要求,结合地理“自然与人文并重,与实际生活相联系”的学科特点,我选择以中学地理教学中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作为本文探讨重点。

2.中学生问题意识薄弱的现状及引发的后果 2.1 中学生问题意识薄弱的现状。

我国中学生问题意识普遍比较薄弱,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学生不敢或者不愿意提出问题;第二学生不能或者不善于提出问题。

2.2 中学生问题意识薄弱引发后果。

问题意识是创新精神的基石,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起点,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是造就创新人才的关键之一。 然而,学生问题意识缺乏在我国却是一个很普遍的现象。在奥林匹克竞赛中,中国学生总是获得很好的成绩,但是在许多实践活动中,中国学生思维表现出来的开放性以及活跃性却远不如其他国家的同龄学生。这表明我国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以及实践能力方面的不足,我国的学生问题意识远远不如其他国家的学生,成为典型的“高分低能”的学生,学生缺乏问题意识,导致了我国创新型人才的缺乏,对我国今后的发展造成了极其严重的影响。 3.中学地理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策略 3.1 转变教学观念,建立民主的课堂氛围。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学生获得知识的途径不再仅仅是课堂上教师所教的知识,学生懂得的知识未必不如教师,因此教师的教学观念也要随着时代的前进而改变,转变自己的教学观念。在课堂上,教师要启发学生思维,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对于学生的问题不故意难,打击学生的自信心,对于学生的问题教师可以采用从学生中来回到学生中去的方法,即由学生自己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以此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保护学生的自尊心。 3.2 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和技巧

3.2.1 实际生活相联系。高中地理学习中很多学生特别是刚刚升入高中的学生认为地理是一门很困难的学科,大都把学习地理当

做一项困难的任务去完成,而忽略了这门学科中的乐趣。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除了要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外还应该交给学生一些思考的习惯和技巧,使学生将地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对地理产生兴趣。

在地理教学过程中,运用例如地图、地球仪、地图册等直观教具,以及运用多媒体教学,都可以将很多地理事物及现象直观的展示在学生面前,通过这些教具的使用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是一个重要的手段。另外,通过观察地图引导学生思考。 3.2.2 教给学生提出问题的方法。因果法:例如,运用地理中的地转偏向力来解释河流冲刷岸与沉积岸的分布规律,解释出为什么我国在河流两岸建造城市的时候大多建筑物都会在河流流向的左岸。

比较法:比如对比三江平原与青藏高原农业分布的不同,得出影响农业分布的不同因素,使得学生应用在课堂上学习到的地理知识解释实际现象,对很多地理事物在对比中提出问题,最后在自己分析问题使问题得以解决。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问题意识得到了提高。

扩大法:在地理教学中引导学生从局部到整体,有利于扩大学生的思维广阔度与活跃度,养成从细小处发现问题的能力。 3.3 创设问题情境,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说过:“学习的最好的刺激力量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只有学生对地理这一学科产生了兴趣,发现它

的有趣之处,才会不再感到地理的困难之处,而是带着兴趣去学习,这样学起来才会更加轻松、有趣。

3.4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加强学科渗透,鼓励学生提出问题 在地理教学中,学生的综合素质主要体现在学生的地图分析能力、区域比较能力、综合分析能力、自主学习能力、主动参与意识、创新能力等方面。因此,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应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结论

新课改对地理提出“让学生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这一要求体现出了国家要求对学生的培养是全面的,国家要求的人才是全面发展的人才,是有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的人才。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除了学科知识的传授以外还应该注意对学生各个方面的发展,在教学中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学生产生需要学习的动机,产生对学习的兴趣,从实际中学习,从生活中发现问题,最后达到学以致用。 参考文献

[1] 安方明,论问题教学对教学论改革的意义 [2] 袁振国,反思科学教育,中小学管理 [3] 陈云钦,地理教学中培养兴趣的几种方法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