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驿站
我终于做了一名老师
“爸,你知道我现在有多忙吗?” “我每天要熬到很晚才睡觉。” “我每天都困得要死。”
“我这个星期天都没有休息,当老师怎么那么多事啊!” “别问我了,我还不知道怎么回事呢?”
这是我这两个星期来对着爸爸抱怨最多的话,最后一句是跟同学说得最多的一句话。
是的。急急忙忙毕了业,又匆匆忙忙走上工作岗位,到现在我都没来得及给自己一个反应的时间,我甚至到现在都不知道自己做的事情的意义。现在,趁着这个时间,也是个时间了,该让自己好好反应一下,好好审视一下现在的自己了。
哦,天啊!我已经离开了校园,我又走进了校园。我,我终于成了一名老师了。
思绪仿佛回到了三年前。我坐在教室里,面对着志愿书将那本《招生之友》翻来覆去的看,草稿纸上已记下了好几个要填报的学校名字,“洛阳师院”,“商丘师院”,“郑州师专”,“信阳师院”„„几乎全部是师范学校。是的,那个时候我的心里除了老师其它我还真没想到自己想要做什么。
三年的大学生活让我离我的梦想一步一步接近了,直到现在,我终于成了一名老师了。这期间有泪水,有汗水,最后更多的是喜悦和
激动。但接踵而来的是现实的残酷和咬牙坚持。
或许是我准备的不够好,这七十名学生来得太突然,让我一下子招架不了。孩子们过多的问题我无法给出完美的解答;孩子们求知的眼睛我也做不到完全的满足。我觉得我之前的美好理想全都是我的幻想,在现实中我怎么都做不到。
我开始向其他经验的老师请教,开始有意积累经验和总结问题。课前要做充分的准备就是第一条。当老师就是传授知识,能讲授知识首先自己要掌握足够的知识。正所谓你有一杯水才能倒给别人一杯水。否则,你还有什么资格去教别人知识呢?
当了一名老师才知道学生是多么难管。一开始我也是按照以前老师的习惯对学生从来只是命令。以不容反对的口吻命令孩子。几乎每个老师都是这样,因为没有老师的命令,没有老师的布置,他们就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了,或者不知道做什么是正确的。不,这不正确。不是他们不知道,是我们给他们的机会太少,是我们的命令太多了。这样的感受在我工作的第一天就体会到了。那是星期一的最后一节课,要大扫除,我来负责同学们办后面黑板报,我先告诉了他们我的想法,让他们按着做,但他们有些不情愿,却还是没有说出来。过一会我有另外的事要出去就叮嘱了一声离开了,等我回来时他们已经办好了,而且是非常地好,真想对他们说一句:你们太有才了。如果当时我不出去而是坚持按我的想法做,结果不会是这样的结果,更不会让他们完成的如此轻松和愉快。
给学生一定的发挥空间是我总结的第二条。这也是在我读了《好
妈妈胜过好老师》之后感触颇深的一点。
尹老师更在文中提出“不陪才能培养好习惯”。这句话乍一听起来仿佛背道而驰。因为我们一般的习惯是叮着孩子写作业和读书的,即使放学回家了我们也不忘发短信给家长叮嘱要监督孩子写完作业。甚至于对于每天的家庭作业都必须有家长的签字和自我评价。但我们这样做了那么长时间的效果又如何呢?学生每天还是有不完成作业的,学生的成绩更是没有因此而进步。相反,他们变得爱撒谎,变得爱为自己的错误找各种各样的理由。是不是我的观念需要改变一下了?是不是我们的教育方法也要改变一下了?
总之,我的教师生涯开始了,我要负责这七十名学生的学习和教育,我要出发了,我会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