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周 相互理解(上)
主题美文1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常说“理解万岁”。生活中常需要理解,家庭成员之间需要理解,师生之间需要理解,
同学之间需要理解。学会理解,让理解相随,于是,多一份理解,就多一份温暖;多一份理解,就多一份感动;多一份理解,就多一份美好……
请以“学会理解”为题目,叙述你的经历或发表看法,写一篇600字至800字的文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文中不得出现你所在学校的校名以及教职工、同学和本人的真实姓名。
佳作展示 学会理解
理解是一种高贵的语言,是心灵静默的一种升华。或许我们做不到“海纳百川,能容乃大”的宽宏,但是我们却可以用一颗坦诚、恳切一点的心去面对身边的人与事,多一份理解,就多一份温暖;多一份理解,就多一份感动;多一份理解,就多一份美好。
理解亲情,让我们学会感恩与回报。亲情是我们面世的第一份感情,深厚而浓郁,倾尽了父母的一生,也蕴涵了手足的同心。爱有各种各样的表达方式,或含蓄,或直接,或温柔,或激烈,别用你的不理解去大意地伤害、也别让你的偏执去无端的误解,请理解亲情的无私与博大,学会在点滴中去感动,继而感恩,只有我们拥有一颗感恩的心的时候,我们才会用更深的爱去回报。
理解友情,让我们执着于感动与拥有。友情是我们人生里的一面帆,也是我们前进路上的一盏灯,是生活历程里长久的一种快乐,也是坦途坎坷中融合的一种温暖。理解笑容里的坦诚,理解问候里的关切,用宽容去包纳疏忽,用热情去化解矛盾,感动与平时生活里的一路相伴,领略互勉互助里的一生拥有。
理解爱情,让我们懂得珍惜和付出。在爱与被爱里,我们说的最多的大概就是理解与不理解,只是真的面对时,我们却总想着被对方理解而忽略了去理解对方,于是,便在误解与揣测中伤着彼此。而当我们伸出双手,再也抓不到曾经的温馨和深情时,才觉醒曾是自己的不理解撕碎了爱,而此时手掌早已成空,空留
2
一袖秋风。因此,请理解忙碌之后的满身疲惫;请理解等待之中的漫长寂寞;请理解唠叨里隐藏的关爱;请理解平实里蕴含的真理;理解多了,抱怨少了,伤害少了,爱也就浓了。面对着要相守一生的情感,珍惜你手心的拥有,付出你的心口的所有吧!
理解生活,生活里有着或平凡或热烈或缤纷或单一的方式,只有领悟了生活本身的真谛,才会让我们过得轻松。只要不是一事无成,只要心中有梦,只要心里有爱,请不要用金钱与名利去衡量成功与失败。平凡不是平庸,平凡只是淡化了困扰人的一些功利名威的欲望;热烈不是普通,都热烈就无所谓普通,毕竟活得轰轰烈烈的人只是少数;学会用一颗平常心去对待凡尘事。试问世间,繁华散尽浮躁平伏后,权欲钱财的背后,又留下多少苍凉,又留有多少悔悟。多少迷失在醒悟后却发现人生已近谢幕,空留一世的遗憾与悲伤。
人生在世,请让理解相随,理解别人,也理解自己。学会理解,其实最终我们是在善待自己。
思路导引
这是一道命题作文,以“提示语+命题”的形式出现,通过导语或提示语,为考生在审题和选材上作出了一定的引导,同样有较大的开放性和自由度。这段话对写作材料的选择、对“理解”的判断有着明显的暗示作用。命题作文文题中一般都有关键词,这些词就是所谓的“题眼”。把握住题眼,也就抓住了文章要突出的重点,了解了写作要避免的误区。语言是作文最外在最鲜活的东西,无论是平实朴素的,还是充满文学韵味的,锤炼语言,使表情达意确切、形象、简约而意韵丰富,应是不懈的追求。
主题美文2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大千世界,芸芸众生,总有一些美好的人、事、物值得我们细细品读。从不懂到懂、从不理解到理解,这过程让人印象深刻,品读中我们欣赏了美丽,感受了温暖,感悟了人生哲理……
请以《我终于读懂了你》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文体不限,字数不少于600字。
(2)文中不出现含有个人信息的地名、校名和人名等。
2
佳作展示 我终于读懂了你作文
友情,喝的是功夫茶,品的是茶道!朋友像香茗,让人沉淀,使人坚强;朋友是生-命中永久的财富,真诚不可亵渎。适量的茶碰到适合自己的水,茶水又碰到适合自己的人,这茶、水、人因缘而得以相逢,才使喝茶的时候给人的一种感悟就是这样一种一直以为自己可以不带走一片云彩,还是在绝望时,发现自己手中仍旧紧紧抓着云彩的尾巴。开放在水中的莲,总是尽力让水中的倒影看起来更加的完美,只是孤独的感受让再怎样完美都还是有遗憾。神情的憔悴总会在隐约中透露,仿佛是种魔力。孤独,虽然每个人都是独自的个人生没有缺憾朋友当然不是玻璃做的,但是有许多人总是把朋友当做玻璃,小心翼翼,恐怕把朋友碰坏了。
所以有时候,明明对朋友很不满,却也不敢表达出来。害怕一旦表达了不满,就会发生冲突;一旦发生冲突,就会伤害感情;一旦伤害感情,就会失去这个朋友,为了一件小事失去一个朋友,一只名叫威伯的小猪和一只名叫夏洛的蜘蛛成为朋友。小猪未来的命运是成为圣诞节时的盘中大餐,这个悲凉的结果让威伯心惊胆寒。它也曾尝试过逃跑,但它毕竟只是一只猪。看似渺小的夏洛却说:\"让我来帮你。\"于是夏洛用它的网在猪棚中织出\"好猪\",\"查克曼的好猪\"等字样,那些总是想看到你,也总是愿意接到你打来的电话,可以跟你无拘无束地叙述自己的故事,却从来没有想过把自己的生命跟你联系在一起。为你的忧愁而担心,为你的满足而喜悦,为你想要的一本书经常去逛书店,为你突然患上感冒而焦急,却从未考虑让自己介入到你的命运转折当中。友谊可以促进竞争。当朋友间存在竞争时,应互帮互助,共同进步,这才是真正友谊地体现。若两个人因竞争而反目成仇,互相利用,互相陷害,那么他们二人绝对不是朋友,存在的也不是真正的友谊。
如果因竞争而失去了友谊,那么他所失去的远比得到的多。朋友间友谊的见证友情是很微妙的一种东西,我曾经听说过这么一句话朋友是拿来出卖的我觉着说这句话的人一定是受到了朋友所带来的很大的打击、伤害。我应该说是相信友谊,至少在此时此刻我是很相信友谊的。朋友就像是你生命中的一盏灯,在你最需要温暖的时候给你送来温暖……
2
我是一只渴望飞翔的鸟。
思路导引
本题是一篇命题作文,注意以下几点:认真审题,明确题意这是写好命题作文最关键的一步;明确中心,选好材料:在弄清题目的要求后,就要认真回忆与这个题目有关的材料,哪些事是自己最熟悉的,最有新意的,确定好中心来选取、组织材料;列好提纲,确定详略。以《我终于读懂了你》为题,这里的“读懂”可以有明白、理解的意思,也就是在某人或者某物的影响下,我的想法或者做法的改变,里面还暗含着一个时间段:这一次,只能写一个场面,写作时要注意以上的几个问题。从题目可得,本文心理描写一定不能少,也可以辅以其他细节描写。可采用以小见大的写作手法。记叙文议论文都可以。
主题美文3
阅读下面的材料,写一篇文章。
理解,往往是一个曲折的过程。理解,需要智慧的闪光,心灵的沟通,时间的见证。
请以“理解是一个慢慢的过程”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要突出自己的体验和感悟,不得抄袭;不少于600字;不能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佳作展示
理解,是一个慢慢的过程
我常常在与你暴风骤雨般的争吵中争夺那一份自由,我哭喊着说,你不理解我。结果是我摔门而逃,锁上坚固而脆弱的锁。透过眼角的余光,我看见你痛苦的凝视。
凝视……
混乱的生活像一个鼓胀的木桶,收容着各种令你令我都忍不住咆哮的小事。你常常嘶吼着骂我,我想那无非是因为你再一次败北与和同事的攀比。你看看你!你尖叫道,再看看某某某!人家不仅是年级第一,而且对他妈妈也特别尊重。你呢?!我面对这样锐利如箭的诘问,或扯开嗓子与你对吵,痛苦的倾泻我被贬低
2
的自尊;或低垂眼眸,冷冷地看着你……凶恶如狮的你。你不懂,你不懂。我咬紧了嘴唇,火灼般的感觉。你从不尝试理解我的骄傲与自豪,你面带讥嘲斥之为\"不学无术\",你的眼中能力与成绩直接挂钩。是时光把你推到了我的悬崖边缘,是你把我拽到诡谲变幻的天地之下。这个天地堆积着你易燃的情绪,咆哮着你奔腾的怒颜。我拿什么去抵抗你?我的手中只有寒意勃发的利刃冷漠。
我披上梦想的铠甲,我常常为它的耀眼而奋斗。是的,会有这么一天我功成名就,我载重一身光华,炫耀着向你展示我也想让这两败俱伤打不完的战争永久休战。
你不愿?
不,我知道,只是你不相信。 你质疑着我的一切及会获得的一切。
只因为,你是我童年里那个至高无上,说一不二的神。
所以你残酷地剥夺我追梦的心,你勒令我走你早已在心中规划了无数遍的路。你自以为仁慈地说:不求你能有多大出息,将来有一份稳定的收入,一份平常的职业就好。
可是我不想啊,我说。 你敢!你第一万次地尖啸。 暴力与羞辱,是你的得意前锋。
前几天曾无意中透露给你我的新打算:高中时会选文科。我想去写作,我愿意为它付出生命乃至一切。
不出所料,你的眉头皱起了,像一副有力沉重的枷锁。 你真的不理解我,真的。你说,也是我说。
但是时光把我的心留在了那个午后,那时我刚刚写完作业出来倒水喝,却不经意间看到了你努力去够衣架的模样……你的腰是弯着的,像一只愚蠢笨重的袋鼠,看起来十分滑稽可笑。但如果……如果你的腰像十年前一样挺直,绝不会被区区一个衣架所难到吧?我揉揉眼角。老天不负有心人,你跳跃着拿下了衣架。你累的喘气,而我却在颤抖……
老了呢。你轻声的感慨,声线交织成模糊的云,悠悠飘进我心。
我轻轻关上了门。背靠着房门,我禁不住潸然的泪,清澈地流淌灵魂之泉。
2
妈妈,妈妈。
我想,我们可以尝试一次。 靠近试试,勉强地理解对方。
我不会着急,请你也不要着急,妈妈。 理解,是一个慢慢的过程。 暴风骤雨之后,总有微笑的彩虹。
思路导引
本题是命题作文。“理解是一个慢慢的过程”。首先要求分析“理解是一个过程”,所以要把这个过程写全。“慢慢的”表面告诉我们是需要定的时间,但更多是想告诉我们,把这个过程写细致了就行;仔细阅读“理解是一个慢慢的过程”,发现这个句子的意思还不够完整,那就是谁理解什么是一个慢慢的过程?这就需要审题时补充完整。本文适合写记叙文,从不理解到理解。注意心理描写和细节描写的运用。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