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让小学生快乐作文
作者:曾雪莲
来源:《小学教学参考(综合)》2011年第07期
小学语文教学中包含着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那就是作文教学。作文教学担负着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写作水平的任务。它对于完成小学语文学科的教学任务尤为重要。叶圣陶先生说:“有所思,情有所感,而后有所撰作。”因此,学生快乐的情绪对于学生的习作关系是密切的,它能有效地推动学生自觉观察、积极思维、合理想象,然后兴趣盎然地投入习作活动。相反,学生如果心境压抑,提起作文如负重荷,写起作文来就很困难了。那么,如何让小学生快乐作文呢?我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浅谈以下五点体会和认识。 一、快乐作文的基础来源于兴趣
没有兴趣是谈不上快乐的。兴趣表现为人对某种活动的爱好,每个人对周围事物都存在着一定的兴趣,小学生也不例外。可许多小学生为何偏对作文毫无兴趣呢?其主要原因是教师不能很好地将他们的兴趣顺利、自然地转变为表达的欲望,特别是书面表达欲望。“没有任何兴趣,被迫进行的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作文教学简单化、模式化由来已久,提起作文不少学生就头痛,处于“要我写”的被动地位。这一现状与现在的素质教育、新课改所要求的语文教学要求相距甚远。作文是遣词造句,布局谋篇,认知、情感、想象、思维等等综合能力的反映,是一种内部语言外化的具有创造性的心智活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必须经历这种同未来的学习、生活息息相关的语言表达能力,这不仅是个人自身发展的需要,更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实践证明,从兴趣入手,采用灵活多样、生动活泼的形式,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做到以“兴趣”引路,能达到提高学生的写作文兴趣和作文水平的目的。 二、紧贴生活,创设情境
只有叫学生写自己熟悉的事物,才能表达出他们的真情实感。所以,我们在作文教学中,应该把作文课与学生的生活实践紧密联系起来,精心选材,创设情境力图使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产生情感体验。这样,学生写作文就有话可写了。例如,在教古诗《瀑布》时,组织学生进行“古诗接力比赛”,老师先朗诵“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然后分男女生、分组进行比赛,要求每个学生在本子上或黑板上用左手按顺序写接下来的诗句,看哪一组写得又快又好。这样学生觉得既新鲜又刺激。比赛过程气氛热烈,在学生还沉浸于游戏的欢乐中时,我紧接着问学生:“用左手写字和用右手写字感觉有什么不一样?哪个同学在比赛中给你的印象最深?”等,这些问题都难不倒学生,学生议论纷纷,有的兴致勃勃地描述自己写字时的新鲜感受,有的神采飞扬地议论起刚才看到一幕幕有趣的情境,课堂上说话声、笑声连成一片,快乐极了。我不失时机地在谈笑声中指导学生如何描写课堂的活动场面,此时我便水到渠成地出示作文题《一次快乐的写字比赛》。学生亲自参加写字比赛活动,因此,学生情感流露就自然了。他们有内容写,乐意写;他们的习作就不会显得乏味、空洞了。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三、积累生活,使学生愉悦作文
传统的“应试教育”影响了小学生丰富多彩的生活。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观念的转变,人们越来越趋向于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的孩子,寓教育于欢乐的活动之中。因此,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要精心策划、安排、组织一些有益于小学生身心健康的丰富多彩的活动。比如:班队活动、文艺表演、体育活动、故事比赛、爬山活动、手工制作比赛、社会调查,既教学生作文,又教他们做人。那些脱离现实生活的作文只是空谈,而这些有趣的活动却能为学生积累生活经验、开阔视野,还能为融洽师生关系打下良好基础,更能为他们的习作提供诸多的素材,可谓是一举多得。 四、乐在其中的童趣续作
小学课文里有不少的童话,而童话体作文训练恰恰迎合了小学生天真、好奇、富于想象的心理特征。童话体作文通过丰富的想象,运用拟人、夸张等手法,塑造假想或象征的形象来反映生活的作文练习。在童话体作文中,学生把自己喜闻乐见的植物、动物、玩具、文具等人格化、拟人化,通过想象去描绘它们,展开故事情节。其形式自由,毫无拘束,可任意发挥,随意抒发情感。同时亦可挖掘教材中童话体课文的内涵,进行续编故事的作文练习。如:《狼和小羊》、《狐狸和乌鸦》、 《会摇尾巴的狼》等,课文的结尾给人留下了余韵,教师备课时巧加设计,启发学生通过各自的设想(想象),合理编出各不相同的结局。可以先说后写,这种作文练习不受开头、结尾、篇章结构的,不论是学困生还是优秀生,均可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因为难度较小。这样的作文练习既给学生带来了无穷的乐趣,又培养了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五、巧用多媒体,让学生快乐作文
想象是作文过程中一个重要的智力活动,想象对小学生而言,是利用自己已知的认识,创造出新的形象的心理过程。因而缺乏想象力的作文,必然文思呆滞,语言贫乏。正常情况下,想象力丰富的学生,其作文就显得活泼,文笔洒脱。小学生正处于智力蓬勃发展的时期,他们富有童心的梦幻。我们教师应该善于把握运用小学生这个心理,因势利导地巧用多媒体,诱发合理的想象,帮助学生开拓思路,自然地进入思维的过程,使学生能主动地、兴致勃勃地去思考,从而加深对事物的认识程度,以达到丰富作文内容,提高表达能力的效果。可在写作之前播放一段来自于生活,经过编辑加工的录像、录音、歌曲、音乐等等,创设某种情境,通过丰富、生动、形象的画面,优美的音乐(歌曲),感人的语言来有效地烘托气氛,反映生活,再现生活。例如运用多媒体播放飞机的起降声、轮船的汽笛声、手机(电话)的铃声、各种动物的叫声、人的谈笑声等等,进行“聆听录音想象作文”,由于这些声音学生很熟悉,所以要他们结合已知的、有所积 累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进行再造想象和创造性想象,他们一定不会感到困难。只要教师巧用多媒体,多进行新颖、生动、形象的习作教学指导,为学生的创造想象指引方向,开拓思路,我们有理由相信学生会更乐于写好作文的。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应该说,在语文的作文教学过程中,有不少的有效途径可以让学生增长见识,丰富内容,促进思维,乐于完成作文,提高作文水平,关键是教师务必时时、处处做学生作文教学的有心人。
(责编钟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