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2月
DANGDAIJIAOYANLUNCONG
教研专题023
就业导向下的高校英语教学改革探究
吕静
(山西师范大学现代文理学院山西临汾041000)
【摘要】现阶段,受全球化的影响,市场对人才的要求不断提高,尤其是英语方面,扎实掌握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已经成为人才必
因此,高等院校在培养复合型人才的同时,需要加强英语教学环节,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译”各项能力均衡须掌握的基本能力。
发展的同时,还需要针对学生的就业方向给予培养,以满足市场对人才的需求。
教学改革【关键词】高校英语;【中图分类号】G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517(2019)02-0023-02
OntheReformofCollegeEnglishTeachingunderEmploymentOrientation
LVJing
(CollegeofModernArtsandSciences,ShanxiNormalUniversity,Linfen041000,China)
【Abstract】Atthepresentstage,undertheinfluenceofglobalization,thedemandfortalentsinthemarketisconstantlyincreasing.
itisnecessaryfortalentstohaveasolidgraspofthecomprehensiveapplicationabilityofEnglish.Therefore,inEspeciallyinEnglish,
collegesanduniversitiesneedtostrengthenEnglishteachinglinkswhilecultivatingordertomeettheneedsofthemarketfortalents,
cultivatingstudents’balanceddevelopmentoflistening,speaking,reading,writingandtranslatingabilities.compoundtalents,
【Keywords】CollegeEnglish;Teachingreform
一、就业导向的概述
就业导向产生于教育教学与职业岗位之间,通过明确教育发展以及社会职业岗位需求之间的关系,使教师以及学生在日常教学和学习过程,侧重于二者之间的联系,结合岗位实际需求完成教学和学习任务。高校院校培养人才的过程中,需要以社会岗位职能要求为标准,使学生毕业之后可以更快的适应岗位需求,达到就业的目的。高校院校主要通过分析社会的岗位需求以及职业技能,针对性的培养学生专业领域内的知识和能力,使学生逐渐成为应用型技术人才,满足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就业教育其实就是高校就业导向教育的本质,培养适合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实用性、技能性人才是导向教育的特色,同时,这也是就业导向下的高校英语教学改革的产生背景[1]。
二、分析就业导向下高校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一)落后的教学模式
现阶段,在高校院校内,英语作为公共学科涉及到各个学科,高校英语的学习只要完成各个等级的考试即可,这不仅为高校英语教学和学习明确了方向,同时了高校英语教学和学习的范围。众所周知,英语等级考试所实际到的内容与日常生活、工作中应用的英语存在很大差异,等级考试内容过于书面化,在学生日后就业中不能发挥最大价值,同时还会导致学生因为缺乏日常英语的应用能力,失去更好的就业机会。由此可见,过于针对考试而选择的高校英语教学内容仅仅是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的强化,但是却使学生逐渐丧失英语的实际应用能力,对日后就业造成不利影响[2]。
(二)职业教育针对性较弱
就高校教育改革精神要求而言,将学生培养成为满足企业需求的技能型人才是现阶段高校英语教学的主要目标,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却没有严格按照这一要求开展教学工作。以高校英语教材为例,多专业使用同一类教材的情况普遍存在于高校院校英语教学工作
①学生之间的英语成绩相差较大,中,这就造成很多严重问题,例如:同一类教材通用的情况会导致英语基础好的同学轻松完成教学要求,挑战难度较小,基础差的学生学习很吃力,很多学习任务无法完成,挑战难度较大,最终导致两种学生的英语成绩和学习能力都无法得到有效提升。②不同专业具有不同的“技术”“专业”“职业”特色,同一类英语教材无法突出专业性,与专业知识和技能之间相辅相成的关系无法形成,进而导致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指导的时候,缺乏一定的针对性[3]。
(三)不合理的教学评价
现阶段,高校院校英语教学过程中,从使用的教材到教学模式和方法均是从各大普通高等院校或者职业院校借鉴而来,以理论、语法以及词汇知识为主要教学内容,缺少英语的专业色彩和应用色彩。在评价英语教学以及英语学习的时候,高校院校主要采用基本理论知识以及语法和词汇的测试等方式,这种不合理、不科学的评价体系导致高校院校英语教学日益朝向理论教学发展,严重违背就业导向的需求。
三、加强就业导向下高校英语教学的有效策略(一)遵循就业导向设置高校英语教学目标
高校英语教育不仅要针对教学知识进行教学,还需要对学生的就业意识进行强化,以培养学生专业技能为核心,对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进行强化。高校院校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发挥引导作用,使学生可以结合专业知识以及社会需求设立学习目标,将重心放在养成较强的职业岗位英语应用能力的层面上,及时且有效的调整其素质发展、能力发展以及知识发展的进度,逐渐成为社会需要的高素质技术型人才。此外,高校英语教学的主要内容应该涵盖英语得体行为举止英语口语交流技巧求职技巧的培养,从基本社交礼仪、以及英语简历和写作等方面入手,使学生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其内
024教研专题
DANGDAIJIAOYANLUNCONG
2019年02月
涵修养得到充实,职业道德品质得到提升,有助于学生在日后就业中处于优势地位[4]。
(二)优化高校英语教师的教学理念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占据主导地位,兼具教学过程组织者以及设计者的双重身份。在高校院校英语教师队伍中,不论是专业课的英语教师还是公共课的英语教师,均应该将高校教育的特色融入到日常教学工作中,并使其得到充分体现。因此,高校英语教师应该从以下几点优化教学工作:
1.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
面对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的填鸭式课堂教学模式已经成为过去。对此,高校院校英语教师在日常英语教学过程中,需要针对教育发展以及社会需求的动态变化做出实时了解,充分挖掘教材知识,重视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结合上述几点进行深入分析,优化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模式,以便符合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2.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新课改对学生学习主体地位予以明确,强调教师在教学工作中注重突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将课堂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高校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贯彻落实新课改要求,结合教材知识以及专业领域相关知识设计一些情景或者环节,引导学生参与到教学情景当中,针对相关问题利用英语进行讨论、交流和回答,以此提升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使学生逐渐养成英语思维,促进教学以及学习任务高质量、高效率的完成[5]。
3.加强英语教学与专业之间的联系
优化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模式是顺利开展英语教学工作的前提,在此基础上,教师需要加强英语教学与专业领域知识之间的联系。例如会计专业的英语教师,在完成基本英语教学的同时,还需要与学生一起听一些会计专业的相关课程,了解会计专业中常用的专业名词以及相关知识,然后将其与英语教学相结合,在课堂教学的时候,注重讲解会计相关的英语知识,在不影响基本教学的同时,强化了英语教学与专业知识之间的联系,有助于学生在日后发展中对其进行合理的运用。
4.加强英语教师对岗位职责的了解
高校院校注重学生的定向培养,将重心放在专业技能以及实操能力等方面,以便学生日后更好的顺应市场发展,符合岗位需求。针对高校院校培养模式的特点,英语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将教学工作与学生的岗位职责相结合,亲自前往所教专业的相关企业进行考察,加强对岗位职责的了解和认知,然后将其与英语教学相结合,将岗位职责中常用的名词以及基本的沟通语言用英语的形式讲述给学生,加深学生对岗位职责的认知和了解,并可以有效的将二者结合,提高英语的综合应用能力[6]。
(三)选择与专业相关的教材
英语在高校院校是一门基础性学科,学生可以合理运用英语完
在选成岗位要求,处理岗位工作是英语教学目标的最终体现。因此,择英语教学资源的时候,应该结合专业知识选取可以体现专业性的教材。对此,高校院校应该从以下几方面考虑教材的合理性[7]。
1.选择可以体现专业性的教材。高校院校中专业较多,不同的专业结合自身情况提出针对性的人才培养计划,这就导致不同专业间教学要求存在差异性。而英语教学作为基础课程,在专业能力培养中起到辅助的作用,服务于人才培养计划。因此需要针对不同的专业做出相应的调整,使实际教学更符合专业发展需求。所以需要改变英语教材过于统一的现状,选择与专业关系密切的英语教材,加强英语教学与专业知识之间的联系,强化学生英语综合英语能力。
2.选择可以体现职业岗位需求的教材。教师教材选择的时候,需要对学生今后就业的岗位职责进行分析,了解岗位职责对英语的要求,选择符合岗位需求的教材,在发展学生“听”“说”“读”“写”“译”等方面能力的同时,还需要针对岗位需求,对其中某一项予以重点培养。例如文科专业的就业岗位多集中在交流、谈判等方面,因此需要针对听力能力以及表达能力予以重点培养;理科专业的就业岗位多集中于研究等书面表达等方面,因此需要针对书写和翻译能力等方面予以重点培养[8]。
综上所述,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使高校院校的教育目标。因此,需要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岗位需求和专业需求为主体,从教师、学生以及教材等方面入手,探究符合学生发展的改革方案,以便强化学生的综合能力。【参考文献】
[1]王悦.高职英语口语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互联网+”时代下以就业为导向的英语口语教学改革[J].辽宁高职学报,2017,19(4):31-33.
[2]汪洋.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英语教学改革初探[J].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42-43.
[3]江萍.基于就业导向视角下的高职英语教育教学探究[J].英语教师,2015,15(23):-90.
[4]刘诺文,邓玲.浅析新形势下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英语教学改革研究[J].校园英语,2015(1):73-74.
[5]王雪.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英语教学改革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6(10):30-30.
[6]易琼.基于机电行业需求的高职英语教学模式探究———以就业为以项目为模块开发公共英语与专业英语过渡学习资源[J].高导向、
教学刊,2016(24):219-220.
[7]向丹.创新创业教育理念视域下的高职英语课堂教学改革探究[J].林区教学,2017(8):17-18.
[8]焦煜霞.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计算机英语教学模式改革与评价研究[J].大连大学学报,2015(4):122-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