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相》导学案
姓名: 班级:
学习目标
语言建构与运用:通过诸葛亮的英雄事迹,体悟杜甫对诸葛亮的
敬仰所体现出的自身情志。
审美鉴赏与创造:通过分析景物学习本诗寓情于景、借景抒情、
借古抒怀的习作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的对作者忧国忧民崇高精神的崇敬
之情。
知人论世
杜甫,字 ,河南巩县人,自号 ,因他做过工部侍郎,又称 ,是我国古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代表作是 、 ,真实反映了唐朝由盛而衰的历史和老百姓的疾苦,因而被称为“ ”,他与李白齐名,并称“ ”,被人誉“ ”。作品分格以沉郁顿挫为主。
文学常识
“律诗中登峰造极之作” “杜集七言律第一” 诗史 《秋兴八首》 《登高》 “三吏” 《石壕吏》《新安吏》《潼关吏》 “三别” 《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 诗歌的主要思想:
1、反映民生疾苦,表现对人民的同情。 2、忧国忧民,表现出深挚的爱国情感。
3、揭露统治阶级的荒淫腐朽,表现强烈的憎恶之情。 4、歌咏自然景物,抒写亲友之间的深厚情谊。
预习检测
任务一 初读诗歌,整体感知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锦官(jǐn) 开济(jì) 大散关(sǎn) 猝不及防(zú) ....B.衰鬓n) 千载o) 塞i) (bì(zǎi) 空好音(hà上长城(sà....C.祠n) 柏堂(cí) 禅让(chá森森(bǎi) 暴殄天物(tiǎn) ....D.祓n) 伯仲ng) 泪满衣襟除(fú) 频率(pí间(zhó(jīn) ....D
【详解】本题考查考生识记现代汉语字音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字音重点考核多音字、形声字、形似字、音近字、方言、生僻字等,多音字注意据义定音,要找规律,结合词义、词性、运用场合等记忆。 A项,“猝不及防”的“猝”为cù,意思是:事情来得突然,来不及防备; B项,“空好音”的“好”为hǎo,意思是:空有美妙歌声;
C项,“禅让”的“禅”为shàn,意思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统治权转移的一种方式,皇帝把帝位让给他人。 D项,正确。
任务二:翻译诗歌
任务三:思考
(1)本诗的感情基调是什么样的? (2)诗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1)叹惋感伤。 (2)杜甫游武侯祠的所见所感。
再读诗歌 合作探究
1. 首联: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1)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好处。 (2)怎么理解该句中的“寻”字。 (3)“柏森森”用在诗中有何深意?
2. 颔联: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王国维说:“‘红杏枝头春意闹。’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参考此说,说说“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一联里哪两个字跟境界的关系最为密切。为什么?
第一步:释词义;
第二步:述句意。将关键字放入原句中展开联想或想象,并结
合全诗的意境情感分析字句、描摹图景,以品味炼字的精妙; 第三步:点手法; 第四步:析感情。
①自:独自,空:白白的,徒有。(释词义)
②青草翠绿映照台阶,却无人光顾;隔叶的黄鹂叫声婉转动听,却无人倾听。(述句意)
③诗人运用了寓情于景和以乐景写哀情(点手法)
④渲染了冷清寂寥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英雄长逝遗迹荒芜的伤感和惋惜,为下文感叹诸葛亮的壮志未酬作铺垫。(析感情)
3.此联突出了诸葛亮的哪些特点?
①突出诸葛亮的雄才大略 ②突出诸葛亮的赤胆忠心
③突出诸葛亮的壮志未酬(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失败的英雄形象)
思考:
诗人为什么会与诸葛亮这样一个悲剧英雄产生共鸣?
随堂检测:
1.杜甫《蜀相》中“ , ”两句,写对诸葛武侯的评价。上句看起来是说刘备,其实是从侧面烘托诸葛亮的才智和抱负,也流露出诗人的一丝委屈和对肃宗的失望。 2.杜甫《蜀相》中“ , ”两句借对祠堂庭宇景色的描写,抒发凭吊情怀,是因景抒情的千古名句。 3.《蜀相》中,“ , ”两句诗,寄托了杜甫“致君尧舜上”的理想难得实现的悲哀。 4.《蜀相》中,“ ? ”两句对郁郁葱葱的翠柏的描写,写出武侯祠的历史悠久和寂寞荒凉,来衬托诸葛亮的形象,从而表达了诗人对诸葛亮的崇敬之情。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