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2006年第6期 中州煤炭 总第144期 土地开发的适宜牲评价研究 桑振平,张合兵,刘文锴 (河南理工大学测绘与国土信息工程学院,河南焦作454000) 摘要:以滑县黄河故道区沙荒地土地开发项目为例,运用模糊综合评判的方法,构造项目区待开发土地的适 宜性评价模型,重点对沙荒地进行了宜农、宜园、宜林3个适宜性方向的评价,并进行了土地开发方向区域的 划定研究。 关键词:土地适宜性;评价因子;土地开发 中图分类号:F301.2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l003—0506f2006)06—0007—03 土地开发是对荒山、荒地、荒滩等未利用土地采 取丁程技术或其他措施使其开发为最适宜的可供利 用的土地资源。土地适宜性评价是针对某种特定土 地利用类型适宜性的综合评判。对土地开发来说, 开发结果的好坏,关键在于对待开发土地资源的有 利因素、因素、适宜性程度、利用潜力等能否做 出正确的评价,它直接影响着土地开发项目的开发 方向和方案的制定。为了使土地开发项目方案的制 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特选择了耕地(Y。)、园 地( )、林地(Y3)为主要利用方向,由此形成了开 发方向集。 Y=[Y.Y:Y ] (2) 1.3模糊隶属函数方程的建立… 一般模糊隶属函数方程对土地适宜性评价是以 开发方式为因变量、评价因子为白变量构成一种函 数关系表达式。其一般表达式为R=[ (X )],(i =定和项目的规划设计更加科学合理,更加符合当地 实际,形成最佳的社会经济效益,在土地开发项目中 进行土地适宜性评价非常必要。 l,2,3,4,5; =l,2,3)。对于不同的评价目的,评 价因子和评价目标的数目不等,建立的模糊隶属函 数表达式个数也不等。以土地详查图斑为评价单 元,建立起自然属性评价因子 分别对开发方向yJ 的适宜程度模糊隶属函数方程。根据评价需要,构 建模糊隶属甬数方程l5个,分述如下。 (1)原地类 ,一开发地类yl: r 1 X.∈农田、沙荒地、废水库 = 1 土地适宜性评价模型及其建立… 为了全面反映土地适宜性的含义,本文主要采 用模糊综合评判法。 1.1 评价因子( )的筛选 影响土地开发利用的因子很多,诸如土地原地 类、土壤质地、土壤养分、土层厚度、土体结构、坡度、 坡向、海拔高程、植被、降水、气温等,在评价中很难 ‘ 【o : 果园、林地、荒草地、其他 r 1 X.∈果同、农田、沙荒地 1 .∈林地、荒草地、农田 y2= ‘ 【o : 林地、荒草地、其他 将这些因子都考虑进去,必须对这些因子重点筛选。 在因子筛选中,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运用了“相似 剔除法”重点筛选出土地原地类( 。)、坡度( )、坡 向( )、土层厚度( )、土壤质地( )5个指标作 为土地评价因子,从而形成评价因子集。 U=[X.X X3 X X ] (1) : ‘ 【o : 果闶、其他 (2)坡度 一开发地类y : r l 2≤3。 YI= (X2)=l(10一X )/(10—3)3。<X2≤10。 L r 0 1 X2>10。 X ≤10。 1.2 土地开发方向( )的确定 l ‘ Y = (X2)=I(15一X2)/(15—10)10。<X2≤15。 l 收稿日期:2006—09—26 r o l >l 5。 2≤4O。 国家投资滑县黄河故道 沙荒地开发整理项日 作者简介:桑振平(1965一),男,111两黎城人,讲师,1988年毕业于 焦作矿业学院,现从事国土资源管理、规划、整治及土地信息系统等 方u面的教学和科研_T作。 Y3= (X )=I(50一X2)/(50—40)40。<X2≤50。 l o ,>50。 (3)坡向 一开发地类y,: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2006年第6期 中州煤炭 总第144期 1.0 E南坡 0 7 X ∈东南坡、西南坡 0.5 X E东坡、西坡 0.2 X ∈东北坡、北坡 0 X ∈西北坡 1.0 ∈北坡、东北坡、西北坡 0 7 X ∈东坡、西坡 0.5 X E东南坡、西南坡 0.3 X3∈南坡 (4)土层厚度 一开发地类 : r 1 4≥6O。m Yl= (x )=l(l x 一25)/(60—25)25 cm≤X <60 cm 0 <25。 r 1 4≥5O = (x ):I(l x 一20)/(50—20)20 cm≤X <50 cm 0 <20 cm r 1 4≥3O cm = (x )=l(x4—30)/(30一lO)lO cm≤X4<30 cm l o <1o cm (5)土壤质地 一开发地类yJ: r 1 X,s粘壤、细沙 Y。= (X5)=l 0.5 X ∈粘土、细沙 L0 X ∈粗沙 r 1 X ∈粘壤、细沙 = (X,);1 0.5 X,∈细沙、粘土 l0 X 粗沙 r 1 5∈粗沙 = (X )=l 0.5 X ∈细沙、粘土 L0.2 X ∈粘壤、细沙 1.4 多因子综合模糊关系矩阵( )的构造 R:[ (x。)](i:1,2,3,4,5;J=1,2,3) (3) 1.5 权重矩阵(w)的构造 采用特尔菲测定法,通过专家打分,最后给出5 个评价因子的权重。 ;[ l 2 3 4 5] =[O.15 0.20 0.35 0.10 0.20] (4) 1.6建立评判关系方程(曰) 依据模糊评判与综合评判原理分别建立了模糊 评判关系方程(B )和综合评判方程(B:)。 1] r (x。) ( 1) (x ) 2 . (x ) (x ) (x ) B.= 。R= 3 (x ) (x,) (x,) a (x ) (x ) ( ) 5 (x ) (x ) (x,) -8・ =[6l b2 6 ] (5) ( 。) ( 。) ( 。) (x ) (x ) (x ) B = ・R= ( ,) (x ) /=l(x ) ( ) (x ) (x4) (x,) (x ) ( ) (6) 其中,6 为小斑土地利用多向适宜性系数;b 、 6 、6,表示小斑分别适宜于耕地、园地、林地等地类 的系数。b,值越大,说明这块小斑适宜于发展. 地 类的适宜程度越高;T是转置矩阵符号。6 的计算 是分别根据模糊评判法与综合评判法得到的。模糊 评判法的6 计算一般采用“最大最小法则”进行,而 综合评判法则用“取积取和法则”进行。 1.7土地开发方向分区 为了能更直观地反映出土地利用方向的可调自 由度,选取了土地的广泛适宜性指数作为评价指标。 广泛适宜性指数是用来反映土地利用方向可调整自 由度指标,指标越大,土地可调整自由度就越大,说 明土地质量高,同时也说明土地的规模经营和集约 化利用的程度较高,有利于土地开发方向的分区。 反之则表示土地可调整自由度小,土地质量差,土地 的规模经营和集约化利用的程度较低,不利于土地 开发方向的分区。其计算公式为: d一 6,)/3 (7) 2 评价实例 J 以河南省滑县黄河故道区沙荒地土地开发项目 为例进行研究。项目区地处黄河冲积平原的中部, 地势西高东低,自西向东、东北倾斜,土地基本为明 清黄河故道沙荒地,总面积568.21 hm ,其中沙荒 地485.78 hm 。项目区涉及五花营、蔡村、苏苑村、 乔崇町等11个行政村,是比较典型的农业生产型地 区。项目区各地类占地面积及图斑数见表1。 表1项目区土地利用现状结构 2.1计算过程 限于篇幅,现以23/84号图斑来说明其计算过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2006年第6期 l 0 1 1 1 桑振平等:土地开发的适宜。胜评价研究 1 O 8 总第i44期 l l 1 稗。该斑现为沙荒地,坡向南坡,坡度ll。,土壤质 地细沙,土层厚度69 cm。 根据广泛适宜性指数的结果,表明陔I 开发可 调整的自由度比较大,有较大的发展潜力。但结合 项目区土地的牵间特性、土地适 白:性、各业之间的相 2.1.1 多向适宜-胜系数计算 依据各因子对地类的隶属函数可分别得到B 互关系以及农业现代化的客观要求,强渊地域连片 的2个表达式。 B :l 0.15 0 20 0.35 0.10 0.20 1。 1 1 ] 0 8 1 J l 0.3 I:Io.35 0.35 0.30] (8) 1 1 I 1 O.2 3 =2 f0.15 0.20().35 0.10 0.20]・ 1 1 0.3 1 O,2 由此fi『以看}【I该 价单元有2种结果。前一种 受极值影响较大,对中问值影响常常忽略;后一种结 果则比较全面地考虑了各个因素值的影响,是名副 其实的“综合”,但对一些因子的影响则明显考 虑不足,所以在评价中最好结合使用,效果最佳。根 据上而的结果,叮以得ffJ,该评价单元最适合开发为 同地,较适宜开发为耕地,对林地的性则较大。 2.1.2广泛适宜性指数d的值计算 1 由式(7)、(8)可得:d。=(∑b j)/3 0 33=. (1)0 J=I 由式(7)、(9)可得:d,=(∑bi)/3=0.79 (11) J=1 由此可看}}J,运用式(1O)充分表现了土地利用 程度的总体性,而运用式(11)则充分表现了土地利 用各个评价因子的均衡性。其结果充分表明了该评 价单元的可调整自由度比较大,有较大发展潜力。 2.2土地评价结果 本文系土地开发项目中的土地适宜性评价,因 此,只对该区的未利用地进行评价,该区主要为沙荒 地,共计34个评价单元,面积485.78 hm 。 根据前述多向适宜性评价的方法,对该区34个 图斑分别进行计算,归类出最适宜进行耕地开发的 有l9个评价单元,面积228.57 hm ,占评价总面积 的47.05%;最适宜进行园地开发的有1O个评价单 元,面积162.01 hm ,占评价总面积的33.35%;最 适宜进行林地开发的有5个评价单元,面积95.2O hm ,占评价总面积的19.60%。充分表明进行耕地 的开发是该区的优势所在,有很大的开发潜力。 性,重点将项目区未利用地的开发划分为以F 3个 土地适: 开发类型区。 (1)果园开发类型区。该区主要位于项H区中 部和南部。地势较低,现有果同3.57 hm ,且交通 条件较为便利,果园种植的基础设施现状较好,距离 村居民点较近。因此可存现有果园的基础I:加大果 园的开发力度。可在现有基础上开发果园153.42 hm ,占评价总面积的31.58%。 (2)农F玎、菜地、鱼塘开发类型区。该区主要位 于项目区中部和南部。地势较低,交通水利条件较 好,又由于引黄干渠在此通过,排灌条件好。因此, 可在此区域内重点开发农田、菜地及水域养殖业等。 可开发面积为245.57 hm ,^评价总面积的 50.55%。 (3)生态林开发类型区。浚区主要位于项目区 北部。该区地势较高,且道路交通条件不太方便,同 时距离居民点较远,排灌条件不太好。因此,在此范 围内未利用地开发重点以生态林地开发建设为主。 可开发面积为86.79 hm ,占评价总而积的 17.87%。 3 结语 土地适宜性评价是一项比较复杂的系统T程, 评价结果表明,模糊综合评判法应用于土地适宜性 评价工作,体现了评价丁作的综合性和主导性原则, 且模糊数学提供的定量化手段,使其更加直观明了, 同时也为土地开发项目方案的制定、规划没计等提 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 倪绍祥.土地类型与土地评价概沦[M].北京:高等教育l{l版 社.1999 [2] 刘耀林,刘艳芳,夏 发.模糊综合评判在土地适宜性评价研 究中的应用研究[J].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学报,1995,20(1): 7f一75. [3] 史清华,姚建民.农用土地适宜性评价方法及实践[J]资源开 发与市场,1994,10(6):249—251. [4] 陈贻源.模糊数学[M].武汉:华中理1 大学出版社,1984 [5] 崔功豪,魏清泉,陈宗兴区域分析与规划[M].北京:高等教 育出版杜 1999. (责任编辑:秦爱新)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