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山西省入河排污状况调查分析

山西省入河排污状况调查分析

来源:华佗小知识
・16・ 海河水利 DOI:10.3969/j.issn.1004-7328.2015.05.004 山西省入河排污状况调查分析 赵艳锋,李谦 (山西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山西 太原030001) 摘要:根据2011年山西省入河排污口调查成果,进行入河排污口统计和污染物浓度分析。结果表明.山西省规 模以上入河排污1:2 424个,废污水年入河量9.52亿In ,COD年入河量153 544 t,氨氮年入河量21 345 t。全省入 河排污口主要设置在农业用水区,设置在保护区和饮用水源区的近60个排污口应迁址或取缔。全省入河排污口 COD年平均浓度约160 mg/L,氨氮约22 mg/L。不同水系入河排污口污染物排放状况不同,污染物减排控制重 点在汾河、永定河、子牙河及其他水系的部分河流。 关键词:入河排污口;水功能区;排污量;山西 中图分类号:X5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328(2015)05—0016~03 1概况 口203个,占47.9%;以生活污水为主排污口100个, 占23.6%;混合或其他污水排污口121个,占28.5%; 常年排放排污口306个,间断排放排污口118个,分 别占全省总排污口的72.2%和27.8%。全省主要人 河工业排污口为矿产开采、化工、冶炼、小型钢铁等 重工业企业排污口,约占全部工业排污口的80%。 全省人河排污口年废污水入河量9.52亿m ,特 征污染物(水功能区纳污红线近期考核项目) COD年人河量153 544 t,氨氮年入河量21 345 t。 2.1 不同水系入河排污状况 山西省位于东经110。14 ~114。33 、北纬34。 34 ~4O。43 ,北接内蒙古自治区,南界河南省,西隔 黄河与陕西省相望,东依太行与河北、河南两省为 邻,南北长约680 km,东西宽约380km,总面积15。63 万km ,约占全国国土总面积的1.63%。其中,黄河流 域9.72 km ,占全省总面积的62%;海河流域5.91万 km ,占全省总面积的38%。省内较大河流有汾河、 沁河、涑水河、桑干河、滹沱河、漳河等,分属于汾河、 沁河、沿黄支流、永定河、子牙河、漳卫河等水系n1。 山西地处海河流域上游和黄河流域中游,除北部有 汇水面积不大的少数支流自内蒙古自治区流入外, 全省河流呈辐射状自省内向四周发散,流出省外。 全省各主要水系中,汾河水系人河排污口数量 最多为118个,约占全省人河排污口总数的27.8%; 其他水系中,除大清河水系因流域面积较小而仅有 1个规模以上排污口外,沁河、沿黄支流、永定河、子 牙河、漳卫河等水系人河排污口总数大体相当,人河 排污口数量约占全省人河排污口总数的12%~17%, 但因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工业布局不同,人河 排污口在不同河流上的分布数量有较大差异。 废污水及特征污染物人河量最大的为汾河水 根据《山西省地表水功能区划》 ,山西省共划分 地表水功能区182个,区划总河长6 566.65 km。其 中,保护区32个,保留区5个,缓冲区21个,饮用水 源区18个,工业用水区14个,农业用水区56个,景 观娱乐用水区5个,过渡区12个,排污控制区l9个。 2入河排污口调查成果 根据2011年人河排污口调查资料,山西省规模 以上(人河废污水量300 t/d或10万t/a以上,下同) 系,年废污水人河量4.05亿m ,COD年入河量 98 665.8 t,氨氮年人河量lO 911 t,分别占全省的 42.6%、64.3%、51.1%;其他水系中,沿黄支流、永定 河、子牙河、漳卫河水系年废污水人河量均在1亿Ill 人河排污口共424个。其中,以工业废水为主排污 收稿日期:2015—06—15 作者简介:赵艳锋(198O一),男,硕士,工程师,主要从事水环境监测 评价及水污染治理工作。 以上,沁河水系年废污水人河量0.79亿nl 。具体情 况。见表1。 2015.No.5 赵艳锋,李谦:山西省入河排污状况调查分析 。17・ 根据表1,计算年污染物人河量与年废污水入 河量的比值可得计算区域人河排污口污染物年平均 浓度,汾河水系人河排污口COD年平均浓度约250 较低,同等排污口数量时废污水和污染物人河量较 省内其他水系少。 2.2水功能区入河排污状况 mgCL,氨氮年平均浓度约27 mg/L;沿黄支流、永定 河、子牙河水系人河排污口COD年平均浓度约150 全省规模以上排污口424个,其中有26个排污 口在保护区,占排污口总数的6.1%;有4个排污口 mg/L,氨氮年平均浓度约22 mg/L;沁河、大清河、漳 卫河水系入河排污口COD年平均浓度约30 mg/L, 氨氮年平均浓度约10 mg/L;全省人河排污口COD 年平均浓度约160 m L,氨氮年平均浓度约22 mg ̄L。 在保留区,占排污口总数的0.9%;有1个排污口在 缓冲区,占排污口总数的O.2%;有33个排污口在饮 用水源区,占排污口总数的7.8%;有198个排污口 在农业用水区,占排污口总数的46.7%;有60个排 污口在工业用水区,占排污口总数的14.2%;有66个 可见,全省经济发展水平和城镇化水平较高的 汾河水系产生了全省将近一半的废污水和一半以上 的污染物,其人河排污口整体浓度也高于省内其他 水系。漳卫河水系和沁河水系人河排污口整体浓度 排污口设置在排污控制区,占排污口总数的15.6%; 其余排污口设置在其他类型的水功能区。具体情 况,见表2。 表2不同类型水功能区入河排污口分布及废污水、污染物入河量统计 全省人河排污口以及废污水和污染物人河量主 至部分排人饮用水源区的废污水未经任何处理而直 接排放,对人民群众的饮水安全产生威胁。 2.3排污口污染物浓度分析 全省规模以上排污口污染物年平均浓度COD 要集中分布在农业用水区和排污控制区。这两类水 功能区中的排污口占全省排污口总数的62.3%,废 污水入河量均超过3.7亿1TI ,废污水人河量之和占 全省总数的78.4%,污染物COD占全省总量的 88.8%,污染物氨氮占全省总量的84.4%。 为160 mgCL、氨氮为22 ms/L,远高于《城镇污水处理 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B排放标 准的60、8 mg/L;COD平均浓度高于二级B排放标准 的100 mg/L,氨氮平均浓度略低于二级B排放标准 就全省而言,分布在保护区和饮用水源区的排 污口将近60个,废污水年人河量超过8 000万m。,甚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