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从_窦娥冤_悲剧的美学特色

从_窦娥冤_悲剧的美学特色

来源:华佗小知识
第27卷第3期2011年6月忻州师范学院学报

JOURNALOFXINZHOUTEACHERSUNIVERSITY

Vol.27No.3Jun.2011

从《窦娥冤》悲剧的美学特色

(渭南师范学院,陕西渭南714000)

摘要:基于不同的文化传统和哲学传统,中西方悲剧具有各自不同的形态。与西方悲剧中国悲剧的美学特色主要表现在:悲剧冲突的伦理性、悲剧人物的平凡性、悲剧结局的中相比,

《窦娥冤》和性和审美效果的教化性这四个方面。以为范本,文章分析了中国悲剧与西方悲剧的差异,从而总结出中国悲剧的民族特色,也足见中西悲剧各有各自的民族性烙印,与本民族的文化心理有密切关系。

《窦娥冤》;悲剧;美学特色关键词:

中图分类号:I20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491(2011)03-0004-02

《窦娥冤》被誉为中国古典悲剧的典范,自王国维引进西方悲剧理论以来,关于中国是否存在悲剧一直有争论。事中国传统戏曲与西方古典戏剧分属于不同的传统,中实上,

《窦娥冤》国悲剧有着独特的悲剧特色和存在方式。以为范我们试分析中国悲剧与西方悲剧的区别,从而总结出中本,

国悲剧的民族特色。1

悲剧冲突的伦理性

。“冲突”戏剧冲突是戏剧的基本特征和灵魂这一概念“动作”是黑格尔在亚里士多德戏剧理论的的基础上提出来在戏剧里具体的心情总是发展成为动机和的。黑格尔认为,

通过意志表现为动作,达到内心理想的实现。动作推动力,

所产生的后果是由主题的自觉意志造成的,同时又对主体性,“动作”格及其情况产生反作用。只有这样才能成为戏剧“冲突”。的动作,即

《窦娥冤》通过分析可以看出,中国戏曲悲剧的冲突是忠奸、正邪、美丑之间的较批判性的冲突。它描绘的是善恶、

量,而西方悲剧冲突是一种挣扎冲突,即人与其对立物的挣扎。古希腊悲剧反映的是人类幼年时期对自然力量和不可因此它常表现出无法反抗命运的悲知命运的困惑和恐惧,

。《俄狄浦斯王》剧中的俄狄浦斯一生都摆脱不了杀父弑母。《美狄亚》的命运中的美狄亚为了反抗命运,在报复伊阿宋之后拖着儿子的尸体奔向远方。这些悲剧的产生都源于主人公性格的缺陷。西方悲剧表现的是挣扎冲突,着重于塑造人物的复杂性格。

中国戏曲并没有西方戏剧意义上的悲剧。中国古代的悲剧一直被称作苦情戏,是一种具有某种悲剧色彩的苦戏和

收稿日期:2011-03-21作者简介:延

哀曲。中国戏曲悲剧的冲突是评判的冲突,它主要是描绘、展开作品中的恶毁善、奸害忠、邪压正、丑贬美的苦情历程,表现审美主体对剧中的善恶、忠奸、正邪、美丑进行伦理批判,达到道德教化的目的。因此,中国戏曲悲剧冲突注重的《窦娥冤》是追求情节的曲折和任务的理想色彩。关汉卿的

中,通过窦娥为代表的善被以张驴儿、楚州太守桃杌等人的“六月雪”“感天动地之善”。恶所毁的悲剧经历,颂扬了般的

《窦娥冤》楔子中,窦天章忍痛卖女,一开始便为戏曲定下了悲剧的基调。随后端云改名为窦娥,为后来窦天章阅案张驴儿父子闯进窦娥家,真正开不知窦娥是端云埋下伏笔,

张驴儿恶人先告状引出官吏的贪始了悲剧冲突。卜老暴死,

赃枉法、草菅人命最终导致窦娥含冤,剧情一步步走向悲剧。第三折窦娥临刑前怒冲霄汉的呐喊,更是强烈地震撼着人们的心灵。一次次的冲击当中,双方的性格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善的愈善,恶的愈恶。在正反对照中使人明白主人公的而非自身的弱点。戏曲的最后窦天悲剧源于强大的恶势力,

章以正义的面目登场,使窦娥的冤情得以昭雪,恶人绳之以法,具有鲜明的道德倾向性,达到了伦理教化的目的。由此,不难发现中国式悲剧冲突是伦理批判的冲突,而非西方式悲剧挣扎性的冲突。2

悲剧人物的平凡性

悲剧主人公在全剧中居于主导地位,他们的事件和行动影响着全局。中西悲剧最大的不同就在于主人公的选择上。西方悲剧对人物的选择有严格的标准,人物必须是“高贵,“重大的”。古希腊三大悲剧家的六大悲剧事件必须是的”

,《被缚的普罗米修斯》;《阿伽代表作中中的主人公是天神

慧(1984-),女,陕西绥德人,渭南师范学院中文系助教,文学硕士,从事戏曲戏剧学研究。

第3期延《窦娥冤》慧:从悲剧的美学特色

5

;《美狄亚》;《特洛伊女人》门依》中的是国王中的是公主中;《安提戈涅》;《俄狄浦斯王》的是皇后中的是公主和王子中的是国王。到了莎士比亚,人物和事件仍没有多大变化,虽普通人做主人公的形然西方近代悲剧中也出现了以小人物、

但成就不大。这是因为西方将主人公的地位与他们的社象,

产生的悲剧效果及群众的审美感的关系看成是正比会价值、

例的,也就是说他们的价值比那些普通的小人物显得重要得因此选他们做悲剧主人公就顺理成章了。多,

中国戏曲并没有这样的框架,戏曲中所选的主人公多是中的窦娥,作为童养媳的受压迫的弱势群体。如《窦娥冤》

她是被压迫在社会的底层。面对恶势力,她无力抗争,只能《白兔记》、《雷峰塔》对号。再如中的李三娘中的白娘、《琵琶记》中的赵五娘等均是底层的妇女。出现这种情子

况的原因有二:一是妇女的社会地位在当时的中国处于最底层,作为受压迫最深的妇女反抗起来更勇敢更坚决,作为舞是民间艺人台形象也更光辉;二是我国悲剧多数出自民间,

与人民群众的共同创造,自然更多地关注与自己相同的普通人命运。在中国从未将主人公的地位与她们的社会地位价悲剧效果与审美感的关系看做成正比。中国悲剧美感的值、

获得,并不因为其主人公地位的不同寻常,而是由于其势力的单薄,进而引起人的怜悯。3

悲剧结局的中和性

“大结局在悲剧中的作用不可忽视,正因为中国悲剧的“一悲到底”结尾与西方悲剧的的不同,以至一些学者团圆”

认为中国无悲剧。

窦娥注定冤死,但在临刑前还是发出三个誓愿,抗挣到底。按西方悲剧理论,到这里戏剧就该结束,似乎这样寓意深刻,值得观众去回味和思索。但是在中国观众看来,含冤的死者必将显灵显圣,这种信念是从“人命关天关地”出发的,三桩誓愿的应验符合了中国传统的审美心理。

西方悲剧不会出现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大团圆结局。:“悲剧的结局不应由逆境转入顺境,亚里士多德说而应相”反,由顺境转入逆境。斯宾格也说“悲剧以欢乐开始,以悲”剧结局。这些论述都证明了西方悲剧结局的特点。西方悲“一悲到底”剧的结局与西方文化有紧密的关系,西方文化局是一种原罪文化,人类终生的奋斗是为着赎罪,目的是死后回到上帝的怀抱。人类的现世生活充满罪恶与苦难,惟有死才是解脱。

“哀而中国古典美学强调中和之美,在悲剧中即表现为

”。《窦娥冤》不伤第三折窦娥被斩,关汉卿又加了一个“平,《赵氏孤儿》冤昭雪”通过窦天章之手惩恶扬善,再如的孤、《琵琶记》、《雷峰塔》儿复仇的玉烛调和的雷峰佛缘等也都这已经成为中国戏曲中普遍的审美现象渗透在是团圆结局,

我们的民族心理中。这种结局反映了中国人民积极向上的起到了鼓舞人民不断抗挣的作用。窦娥那般惊天地、精神,

泣鬼神的如虹怒气,使这个默默无闻的童养媳化作一颗光芒以决不妥协的性格划破那笼罩苍穹的黑夜,给四射的彗星,人们带来一线光明。4

审美效果的教化性

审美效果就是观众看完戏之后的那种悲剧快感。西方悲剧结局呈现给观众的是悲惨的场面,给人的是一种生活的逼真感。中国悲剧的目的在于对人们进行情感道德的教化,《窦娥冤》中的窦娥是弱小力量与正义的化身,她在剧中的唱词表现了其义重情深;在污吏严刑拷打下她宁肯自己认罪这表现了她的善良。正是这样的善却遭到也不愿连累婆婆,

了恶的压迫,结局是悲剧的,人物在高潮中死去。在窦娥死去三年后,窦天章重审案情,窦娥的鬼魂对薄公堂,冤情得到势力虽然摧毁洗刷。在正义与两种力量的交锋中,

了美与善,但是被摧毁美与善又以新的斗争方式与势力相搏击,获得了胜利,从而达到正必胜邪的教化目的。

通过以上的分析、比较,我们可以看出中西悲剧各有各自的民族性烙印,与本民族的文化心理有密切关系。从中可,“中国无悲剧”之说是缺乏理论依据的。中西悲剧是两见

种不同的体系,二者之间不存在孰优孰劣的关系。只有相互借鉴与吸收,才会有更强大的生命力,从而使戏剧拓展更广阔的空间。参考文献:

[1]斯宾格.文艺复兴时期文学批评史[M].北京:中国戏

1981:20-36.剧出版社,

[2]苏国荣.戏曲美学[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9:

39-45.

[3]朱光潜.悲剧心理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79

-81.

[4]孙中文.中西悲剧美学特征的比较[J].上海戏剧,

2003,(5):21-25.

[5]王钟陵.戏剧本体论及以京剧为代表的中国戏曲之特

J].文学评论,2002,(6):136-147.征[

(责编:杨春雁)

TheAestheticCharacteristicsofChineseTragedy

byAnalyzingSnowinSummer

YANHui

(WeinanTeachersUniversity,Weinan714000,China)

Abstract:Basedondifferentculturalandphilosophicaltraditions,WesternandChinesetragediesaredifferentinform.ComparedwithWesterntragedies,Chinesetragediesmainlymanifestthefollowingaestheticfeatures:theethicalityoftheconflict,thetrivialityofthetragicfigure,theneutralizationoftheending,andtheenlightenmentoftheaestheticeffect.Keywords:SnowinSummer;Chinesetragic;aestheticcharacteristics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