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市龙海市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 选择题 (共6题;共12分)
1. (2分) (2017九下·麻城月考) 选出下列词语中划线字读音全对的一项( ) A . 执拗(ào) 蓬蒿(hāo) 苋菜(xiàn) 美味佳肴(yáo) B . 牟取(móu) 和煦(xù) 啮齿类(niè) 即物起兴(xìng) C . 鲲鹏(kūn) 挑衅(tiāo) 熹微(xī) 任劳任怨(rèn) D . 咫尺(zhǐ) 缄默(xián) 狩猎(shòu) 众目睽睽(kuí) 2. (2分) (2017七下·德州期末)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 深霄 斑澜 烦琐 姗姗来迟 B . 烦躁 服侍 闲暇 诲人不倦 C . 陡峭 契约 猥锁 大庭广众 D . 取缔 譬如 粗拙 语无轮次
3. (2分) (2015八上·永川期中) 下列加线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醒来的时候已经是早上七点半多了,王东张皇失措地跑到学校,累得上气不接下气。 B . 围着操场跑了五圈,她已经精疲力竭 , 坐在那里休息了好长时间。
C . 一双球鞋、一个篮球、一套校服……这些在城里孩子看来微不足道的东西,却是那些生活条件艰苦、品学兼优的留守学生深埋心底的梦想。
D . 父亲老实厚道低眉顺眼累了一辈子,没人说过他有地位,父亲也没觉得自己有地位。 4. (2分) (2017九上·松桃月考)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人一辈子都在高潮——低潮中沉浮,唯有庸碌的人,生活才如死水一般平静。 B . 但愿父辈的每一句话如同一颗小小的种子,从中萌发出你自己的观点和信念。
C . 他生来就被选定从事这件借助他在命运的法则和自然的法则中最高尚的愿望所完成的事业。 D . 由于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的原因,所以都苦得他像一个木偶人了。
5. (2分) (2015九上·邵阳期末) 在下面句子的空缺处依次填入的短语,衔接正确的一项是( ) 他笑了笑,竟然奏出了一支曲子,像①一样畅达,像②一样爽利,像③一样轻快,像④一样炽热。 a烈焰卷腾的篝火 b拂动花枝的春风 c踏着茅草的马蹄 d冲击峡谷的溪水 A . ①c②d③b④a B . ①d②c③b④a C . ①d②b③a④c D . ①d②b③c④a
6. (2分) (2017九上·建瓯月考) 下列文学常识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第 1 页 共 11 页
A . 《送东阳马生序》的“序”是临别赠言性质的文体;《马说》的“说”,是古代一种叙事兼议论的文体,通常借某一事物说明道理;《与朱元思书》的“书”是指书信。
B . 词又称“散曲”“曲子词”,也叫“绝句”“长短句”等。
C . 《故乡》《藤野先生》都是我国近代作家鲁迅散文集《朝花夕拾》中的名篇。 D . 《范进中举》选自《儒林外史》。《儒林外史》是我国明代一篇讽刺小说。
二、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59分)
7. (24分) 阅读文段,完成题目
我和母亲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小家伙突然叫起来:“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我们都笑了。
后来发生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不过,一切都①于我。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②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③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我想找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我④委屈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间还长,我伴同母亲的时日已短。
我说:“走大路”
但是母亲抚摸着孙儿的小脑瓜,改变了注意:“还是走小路吧!”她的眼顺着小路望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路的尽头有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我走不过的地方,你就背着我。”母亲对我说。
这样,我们在阳光下,向着那菜花、桑树和鱼塘走去。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1)
请给文中划线字注音。
分歧( ) 一霎时( ) 波光粼粼( ) 蹲( )下 (2)
请给文中①——④处选出一组恰当的词语 A . 取决 高大 强壮 决定 B . 决定 强壮 高大 取决 C . 取决 强壮 高大 决定 D . 决定 高大 强壮 取决 (3)
第二段,对“我”主要用的描写方法是 A . 语言 动作 B . 心理 语言
第 2 页 共 11 页
C . 环境 动作 D . 景物 心理 (4)
一家人在散步的过程中发生了分歧,“分歧”是什么意思?发生了怎样的分歧? (5)
“我”与“妻子”的动作都是“蹲下来”“背起了”“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但含义是否相同呢?为什么?
(6)
你怎样理解文中“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所包含的意义? 8. (35分) 阅读下面的记叙文,回答下面的问题。 我爹
我爹,自打我出生就玩命挖掘我的优长——
我刚出世四个年头之后,估计他嫌我又瘦又小,开始带我打羽毛球,一打打了八年。打到我们可以用一个小时的时间边走边传球,从家门口一直传到松花江畔再传回来,而球不许落。打到他喊“肚子”,我就必须把球打到他肚子上,他喊“鼻子”,球就得上他鼻子。打到我完全可以不看球,只看他挥盘的方向、用声音判断他的力度就能接到。打到我感觉自己像一部机器而非人类,不堪忍受奋起反抗,终于终止了这项运动。
听说我嗓子好,他让我娘教我识谱,并翻出来他做音乐老师时用过的教材,让我学唱不同民族风格的代表作品。只要一有亲友的聚会,他就逼我当众唱歌。偏逢我从小脸皮儿薄,干唱的话,腿抖;有麦克风唱,手抖;还没唱呢,只一想,就心慌意乱,手心出汗,并且冰凉——着实是生不如死!所以每每在大家掌声雷动了两三次之后,就只能听见我们爷俩的相互指责声而绝非我的歌声。
我进了哈尔滨话剧院,听说当演员要全面发展,老人家说:“艺多不压身。”便买了一台切尔钢琴冲我无比期冀的笑。今年,是该钢琴落户我家的第十个年头,基本上到目前为止,我爹始终是它的孤独的演奏者。
战友话剧团的领导同志们喜欢让我写各种汇报文案,并想在此方向上重点予以培养。可惜我不喜欢,百般逃避。我那消息灵通的爹呀,却大老远寄来两本书《公文写作技巧》,恨得我只想把书烧成灰……
不知不觉,我快而立了。世界发生了巨变,我也产生了小变。
现在的我有点爱显摆,经常把练羽毛球的经历当作吹嘘的资本,在茶余饭后讲给各路朋友。别人打球,我看不上,结果自己荒废太久,真挥起球拍,意识尚存,体力不支。
我依然不好意思当众唱歌,但专门喜欢在KTV抱着麦克风给别人配和声。没人的时候吧,美声唱法更是我的最爱,前两年开始,又疯狂的迷上了原生态,高兴了还当着大伙的面吼上一段信天游,心里头那个美呀!
当兵最难熬的日子里,跟不待见我的队长赌气,在排练场的钢琴键盘上贴上简谱,生生用了一个礼拜弹会了《乡愁》。如今,就是逛商场,我也会行家般的在钢琴前驻足,摸摸这,看看那,然后信手一弹。马上就能听见售货员的逢迎:“先生您弹得真好!”然后我微微一笑,合上琴盖,轻描淡写的来一句:“嗯,这琴还行,高低不错。”
第 3 页 共 11 页
并赶在售货员说:“那您买吗?”之前消失掉。
公文,倒是誓死都不写,可写开了博客,也写开了剧本。“写开”不是结果,写得难看没人拍更是必然,关键是慢慢发现,我这种内向性格的族群需要找一个恰当的情绪宣泄的载体,文字正好可以让我心静气沉,敲击键盘的声音让我觉得自己特别有文化。
父子之间关系的变化很微妙:顶小的时候崇拜父亲,青春期厌烦父亲,年轻的时候瞧不起父亲,等自己老了以后就会发现,原来身上竟有那么多和他一样、甚至远远不及他的东西:
我爹很倔,我也倔。 我爹好絮叨,我也挺啰嗦。 我爹抓不住重点,我比他更茫然。
我爹能把家里的物品摆得很乱,我不但能让家里乱,自己还懒得洗澡。
我爹逢年过节爱显摆他的儿子,我不分时间不分场合都想向别人证明我自己的能为。 不能再比下去了,忽然很想我爹,还有娘,想到难受。
不知道我的孩子哪年会出现,也不知道我将会怎样的期冀于她/他。苍天,这个东西小时候肯定也会恨我,但愿长大了,能有我的这份心,但愿我自己,作的能比上我爹的一半。
(1)
概括文中“我爹挖掘我的优长”的几件事。 (2)
概括“我爹”的人物形象。 (3)
文中“不知不觉,我快而立了。世界发生了巨变,我也产生了小变。”这句话在结构上的作用。 (4)
“如今,就是逛商场,我也会行家般的在钢琴前驻足,摸摸这,看看那,然后信手一弹。”一句中加点词作用。 (5)
理解“苍天,这个东西小时候肯定也会恨我,但愿长大了,能有我的这份心,但愿我自己,作的能比上我爹的一半。”这一句的含义。
(6)
文中作者对父亲的感情变化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7)
你在生活中也有和作者相似的经历吗?请结合实际说说你的感受。
三、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22分)
9. (22分) (2017九上·徐州月考)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一】陈涉世家(节选)
第 4 页 共 11 页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
【二】项羽本纪(节选)
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项王则夜起,饮帐中。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于是项王乃悲歌忼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阕,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项王渡淮,骑能属者百余人耳。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杈船待,谓项王曰:“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老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
【注】①垓下:古地名,在今安徽省宿州市灵璧县内。②籍:项籍,字羽。 (1) 解释下列语句中划线词的意思。 ①或以为死,或以为亡________ ②力拔山兮气盖世________ ③度已失期 ________ ④虞兮虞兮奈若何________ ⑤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 ________ ⑥又间令吴广________
(2) 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②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 ③纵江东父老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
(3) 成语________从这段故事而来,形容四面受敌,处于孤立危急的困境。 (4) 用斜线(/)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两处。 项 王 泣 数 行 下 左 右 皆 泣 莫 能 仰 视
(5) 结合选文,分别对陈涉和项王两个人物进行评价。
第 5 页 共 11 页
四、 语言表达 (共1题;共5分)
10. (5分) 体会下列句子的表达特点,在这段话后面补写一个句子。
我常常认为,大自然与人之间有一个奇妙的契合,给人以启迪和感悟。青山,是深厚的积累和崛起;长河,是机智的寻求和开拓。
五、 名著导读 (共1题;共26分)
11. (26分) 填空:
(1) ,字________,我国伟大的政治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诗人。“沁园春·雪”的体裁是________,也称________。一般分为上下两________(也称片)。
(2) “沁园春”是________名,“雪”是________。
(3) 《沁园春·雪》上阕写景,融入________之情,下阕评论历史上卓有成就的五位帝王,抒发了颂扬________之情。
(4) 这首词中点明题旨的句子是________。
(5) “略输文采”指的历史人物是________;“稍逊风骚”指的是________;“只识弯弓射大雕”指的是________。
(6) 这首词中起过渡作用的句子是________。
(7) “风骚”原指________里的《国风》和________里的《离骚》。 (8) 诗中写想象之景的句子是________。
(9) 用互文见义手法写北国雪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10) 本文用“________,________”两句由上阕写景自然过渡到下阕对历代英雄的评论。
(11) 《沁园春·雪》一文中点明全文主题,抒发诗人豪情壮志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 默写 (共1题;共6分)
12. (6分) (2019八下·西城期末) 默写 (1) 蒹葭萋萋,________。 (《诗经·蒹葭》)
(2) ________,禅房花木深。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3) 虽有嘉肴,弗食,________。 (《礼记·虽有嘉肴》) (4) 可怜身上衣正单,________。 (白居易《卖炭翁》) (5) 无意苦争春,________。 (陆游《卜算子·咏梅》)
(6) 的《念奴娇·鸟儿问答》中“鲲鹏展翅,九万里,翻动扶摇羊角”化用了《庄子·北冥有鱼》中的“________”一句。
七、 作文 (共1题;共5分)
13. (5分) 作文。
请把下面的题目补充完整,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自选。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
第 6 页 共 11 页
名、地名等。
曾打动我
第 7 页 共 11 页
参
一、 选择题 (共6题;共12分)
1-1、 2-1、 3-1、 4-1、 5-1、 6-1、
二、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59分)
7-1、7-2、 7-3、 7-4
、
7-5
、
7-6、
8-1、8-2、8-3、8-4、8-5
、
第 8 页 共 11 页
8-6、8-7、
三、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22分)
9-1、9-2
、
9-3、9-4、
9-5、
四、 语言表达 (共1题;共5分)
10-1、
五、 名著导读 (共1题;共26分)
11-1、
11-2、
11-3、11-4、
第 9 页 共 11 页
11-5、
11-6、
11-7、
11-8、
11-9、
11-10、
11-11、
六、 默写 (共1题;共6分)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七、 作文 (共1题;共5分)
13-1
第 10 页 共 11 页
、
第 11 页 共 1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