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新探

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新探

来源:华佗小知识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科研

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新探

史春娇

济阳县孙耿镇中心小学,山东 济南 251400

摘要:我国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属于高校文科中的传统基础学科。汉语言文学专业在中国高校中的发展历史比较长,特别是建国后,随教育部审定中国语言文学系汉语言文学专业各门课程教学大纲的颁布,在全国同类专业中逐渐形成了一套固有的基本教学内容与模式。如何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突破固有的教学观念,无疑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发展所面临的重要问题。 关键词:汉语言文学;人才培养;模式新探 中图分类号:H1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780(2015)15-0015-02

1 目前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

1.1 教学模式和手段单一 在汉语言文学教学过程中,“满堂灌”、“一言堂”是两种最为常见的教学方式。虽然信息技术已经引入到现在的课堂教学当中,但是大部分的教师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在课件制作过程中,将所要讲授的内容原封不动的挪到课件中,然后讲课的时候照本宣科,很少的考虑到所讲授的内容学生是否能够接受,还有些教师很少的创设图文并茂、生动有趣的在课堂情境,而有些学生在底下玩手机、睡觉、发短信、发微博等现象大有所在。大多数的授课方法过于传统,,导致学生的课堂上的兴趣不高,视野得不到拓宽,能力也得不到进一步的培养,因而整个课堂效率低。为了能够顺利的通过考试,有些学生养成了死记硬背的习惯,没有对知识深入的理解,因此容易形成“高分低能”型人才。

1.2 课程设置存在问题

目前,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课程体系存在很多的不足,课程的设置集中在现代汉语、古代汉语、文学概论、写作、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外国文学等课程上,而选修课又是对专业课程的一种延伸和深化。因此,课程设置缺少文理渗透、宏观性、综合性和应用型,和社会的实际需要相脱节,使学生的知识结构与知识经济时代的需求不符合,可见高校课程的设置不但了学生的能力,还影响了学生今后的就业能力,从而导致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走出校门进入社会后不能学以致用。

2 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的途径 2.1 创新课程教学模式

在汉语言文学教学中,开展创新的课程教学,不仅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也是培养学生学习的关键。因此,绝不能忽视课堂教学方式,教师应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课堂教学环境,进行创新课堂教学,运用现代教学方法体现“教”与“学”的主体地位,在不同的学习阶段,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运用适当的教学手段,才能够保证教学质量,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其学习的热情。

2.2 合理的设置专业课程

根据时代发展的需要,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并不是过于单一的学术型人才,而是具有较强的应用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因此,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的口语表达能力、交流能力以及书写能力已不再是单一的汉语言文学知识,而是最基本的知识掌握,同时也是最重要的专业技能和基本素质。所以在课程设置上,必须以人才的需求为核心,对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课程做出相对应的改革,建立合理、科学的课程体系,同时还应注重文学课程的设置,这样对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具有很大的帮助。

3 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目前存在的问题 3.1 课程设置还不够科学不合理

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未来的工作方向大致包括:一是少数毕业生通过考研继续深造;二是部分毕业生可能走上教师岗位。从事教育工作,三是绝大多数毕业生因就业岗位的,而不得不从事专业不对口的工作。而且这绝大多数专业不对口的毕业生,在高校期间学习的汉语言文学专业知识基本上用不到所从事的工作中。目前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课

程设置的现实情况是,依旧根据传统的模式进行课程设置,而且很多专业难免出现重复设置的状况,即使是为了拓展学生的专业知识和能力而设置的选修课程,也大多在中国文学、文学理论等范围内。高校设置的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已经严重脱离了社会需求的实际,不利于对学生进行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在这种课程下培养出来的学生,毕业后不可能具有很强的就业竞争力,即使就业了,在工作岗位上也很难用得上学过的专业知识。

3.2 对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体系比较单一

目前,对于学生学业的评价,高校仍然以卷面考试的形式,主要考察学生对书本知识的掌握程度,重视专业知识的评价,而忽视对专业能力的评价,而且在评定各级各类奖学金,组织发展入党积极分子、预备党员、党员转正等也都是以学生的笔试成绩为主要参考依据,完全不考虑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能否真正用得上这些知识。

3.3 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落后

目前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授课的实际情况,大部分教师仍然坚持“满堂灌”、“一言堂”,即使部分教师采用现代化的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也仅仅是把所讲内容复制到课件中,很少利用多媒体的优势创设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枯燥乏味的教学致使学生对专业学习越来越失去兴趣,而使学生视野拓宽、能力提升就更无从谈起。只能是为了应付考试及格而死记硬背知识,形成所谓的“高分低能”型人才。

4 创新汉语盲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途径和方法 4.1 重新确立人才培养目标

对于普通高校而言,应该根据办学定位,以及社会的实际需求,确立汉语言文学专业“服务地方建设”的教学宗旨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在专业人才培养上,确立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过硬的专业竞争力,扎实的基础知识,宽广的服务领域,较高的综合素质,较强的动手能力,具有超前意识和持续发展潜力,健全的个性与人格,毕业后能够从事语文教学与研究、汉语言实现学生毕业与就业的无缝对接。

4.2 科学系统地设置专业课程

(1)设置考研类课程满足继续深造学生的需求。对语言类和文学类课程进行分设,给学生提供研究现代汉语词汇、修辞学、中国古典文学、中国现代文学、语法、唐诗宋词、四书五经等专题的空间,在进一步满足他们的求知需求的基础上,更利于进一步丰富文化底蕴。

(2)设置应用类课程满足文秘或编辑类学生的需求。拥有较强的写作、采访能力,具备丰富的秘书相关专业的知识,是文秘、编辑等从业人员必须具备的职业素养。因此,汉语言文学专业可以设置应用写作、行学、编辑采访等课程,来满足学生就业的需要。

(3)设置教育类课程满足将来从事教师职业的学生的需求。为培养出高素质、高水平的教师,可以设置教育学、心理学、教材教法、教师职业技能、演讲口才等课程,以培养综合型的教师。但是要注意的是,以上三种课程设置以后,不要硬性规定学生必须学习哪类课程,应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或者职业规划进行自主选择。

(下转第 17 页)

2015年15期 15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科研

项目能够中标打下基础。④任务来源较少的工程,也可应用低价竞标策略,使企业人员以及机械设备闲置的问题得以解决。⑤建筑企业内部施工定额以及管理水平。

第二,是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其中包括①工程的规模、等级以及性质。②工程项目所在位置、水文、地质以及气象等自然条件,都和工程施工的费用以及是否能够顺利完工有着非常密切的关联。③工程项目的交通、电力以及水源是否方便。④业主对于工期的要求是否合理。⑤以往的报价水平和竞争对手的实力。

5 投标报价的技巧

投标技巧是投标单位在招标文件的精神下,结合文件的要求对工程进行合理的估价并确定最终的投标价格,投标单位在争取到中标资格的基础上获得经济效益和企业效益。

5.1 先亏后盈技巧

承包商为了打进某一地区,依靠自身的雄厚资本实力,采取一种不惜代价、只求中标的低价投标方案,应用这种手法的承包商必须有较好的资信条件,并且提出的施工方案也先进可行。

5.2 不平衡报价技巧

工程总价由统一的工程量和部分的工程量组成,如果是所有的工程量采取统一价格的报价,那么将很难确定合适而准确的报价。不平衡报价法就是在不影响中标的范围内不提高工程的单价,而是通过调整项目单价的办法来使投标单位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对于工程量要增加的项目可以抬高单价,工程量低的项目可以降低单价,基础工程以及土方开挖可以适当抬高单价,不明确的项目要降低单价。总之,投标单位要结合施工的情况,采取变通的办法来确定标价。

5.3 优惠取胜技巧

向业主提出缩短工期、提高质量、降低支付条件,提出新技术、新设计方案,提供物资、设备、仪器(交通车辆、生活设施等),以此优惠条件取得业主赞许,争取中标。

5.4 多方案报价技巧 (上接第 15 页)

4.3 构建动态的课程更新机制

一方面,要加强对单门课程教学内容的清理与重构。要彻底杜绝在课堂教学中“老师讲废话,学生念旧书”,要对各课程的教学大纲进行重新修订,更新教学内容,避免课程之间的教学内容交叉与重叠,进一步完善专业课程体系。另一方面,要加强建设职业技能训练课程,针对学生将来从事的工作方向,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学校与用人单位充分合作,共同开出课程,共同培养学生,使学生通过有针对性的职业技能训练,在校期间就成为准工作人员。

4.4 注重学生实用性技能的培养

高校培养出来的人才不仅要能写文章、研究文章,还要会编辑、会制作,更要会利用网络技术完成工作。另外,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国力的不断提升,想学习汉语的外国友人越来越多,致使对外汉语教师比较紧缺,高校可以抓住这一契机,主动帮助想从事此工作的学生选择课程,使他们不仅具有深厚的文学基础,而且还应具有熟练的英语交际能力,毕业后成为一名优秀的对外汉语教师。

在招标投标的过程中,招标单位很难对工程的合同条款、工程的说明书以及工程的技术规范进行明确的说明和详细的界定,投标单位只能在承担较大企业风险的基础上来进行投标。投标单位若是想减少企业的风险,对工程的单价进行单方面抬高,那么该单位又会因为标价过高而丧失投标成功的机会。多方案报价法就是在标价文件上报两个价格,在合理的范围内对原招标文件的价格进行合理的浮动,尽量以一个较低的价格来获得竞标的成功。

5.5 增加建议方案的报价办法

有的招标文件对工程的设计方案没有过于严苛的规定,投标单位可以在对工程数据进行合理计算和处理的基础上提出新的建议方案。投标单位在此时就要组织专业性技术性较强的技术人员和设计人员,对招标文件和设计方案进行仔细的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更为合理而吸引招标单位的工程施工方案,赢得工程竞标的成功。

6 结语

工程的招标与投标不单单是企业实力的问题,工程投标报价还具有较多的报价策略和报价技巧。在现实的生产中,影响工程投标报价的因素有很多,投标单位要选用专业性技术性较强的编制人员,对市场的情况以及工程量进行准确的估算,对标价进行合理确定,赢取竞标的成功。

参考文献

[1]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市政公用工程管理与实务. [2]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建设工程项目管理.

[3]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建筑工程招投标管理工作手册. [4]贾召川.论投标报价策略与报价技巧[J].山西建筑,2011,(06)

[5]王建桥,袁伟.浅议如何做好工程投标报价工作[J].水运工程,2009,(05)

[6]李恩生,王晓亮.浅谈建筑工程投标的技巧[J].河北工程技术职业学院学报,2008,(04)

5 结论

从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和满足未来社会对新型人才的需求的角度,必须要对我国的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革新,确保设置课程的科学性、培养人才的应用性、评价体系的完善性,从而构建起科学的人才培养新模式,以期为社会、国家培养出更多的高素质、高能力的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联合国教科组织.全纳教育共享手册[M].陈云英,杨希洁,郝尔实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

[2]钟其鹏,黄宇鸿.地方本科院校专业课教学与学生研究能力的培养[J].高教论坛.2010,(7).

[3]阮畅.地方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11).[4]王彩萍.高素质应用型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的三个问题[J].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07,(3).

2015年15期 1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