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 课题名称 难点名称 语文 年级/册 三年级(下) 教材版本 人教部编版 第二单元 5 守株待兔 能借助注释读懂课文,说出农夫被笑话的原因。 从知识角度分析为什么难 文言文与现代文的差异。 难点分析 从学生角度分析为什么难 学生国语水平较弱,这是接触的第二篇文言文,理解起来有难度。 难点教学方法 教学环节 1、通过课件,结合注释,让学生理解句子意思。 2、通过反复读、小组读等方式,理解文章内容,体会文章揭示的道理。 教学过程 寓言是用比喻性的故事来寄托意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的文学体裁,字数不多,但言简意赅。 导入 今天我们就再学习一篇寓言,看看这则寓言和我们以前学过的文章有什么不一样,从中去感悟文言文的魅力,感悟这则寓言教给我们的人生道理。 一、齐读课题:《守株待兔》。 二、理解课文题目。 1、理解“株”“待”的意思。 知识讲解 (难点突破) 2、守株待兔是什么意思?(守着树桩等到兔子) 三、教师泛读课文。 课件出示: 守株待兔 宋人 有耕者。田中 有株。兔走 触株,折颈 而死。因 释其耒 而守株,冀 复得兔。兔 不可 复得,而 身 为宋国笑。 生带着节奏齐读课文。 课件出示: 守株待兔 宋人 有耕者。田中 有株。兔走 触株,折颈 而死。因 释其耒 而守株,冀 复得兔。兔 不可 复得,而 身 为宋国笑。 四、如何读懂文言文 听了课文,同学们肯定都回想起我们以前学过的一篇文言文《司马光》,那么怎样学习文言文呢?最关键的一点就是反复读。将课文读通顺,读流利,读好断句,对照注释反复读。“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就是这个道理。 五、合作交流,赏析寓言。 1、课件出示: 生齐读: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 耕者:种田的人。 株:树桩。 结合注释指明说句子意思。 2、体验“白捡”的快乐 课件出示: 女生齐读: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走:跑。 触:碰,撞。 折:折断。 结合注释指明说句子意思。 3、学习多音字“颈”。 4、前文提到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兔子为什么会撞兔死在树桩上呢?此时农夫心情如何?体会事件的偶然性。 生分小组讨论并派代表汇报,师总结。 5、感受“坐等”的愚昧 兔子撞死了,守田人白白地捡到了一只又肥又美味的兔子。从此以后,他是怎样做的?请从文中找出相关句子读一读。 课件出示 : 男生齐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因:于是。 释:放下。 耒:古代用来耕田的一种农具。 冀:希望。 复:再,又。 结合注释指名说句子意思。 4、见证下场 农夫忍饥挨饿、丢下农田,苦苦守着树桩等待兔子。那他还有没有再捡到兔子呢?结果如何? 课件出示 : 后三排同学齐读: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身:自己。 结合注释指名说句子意思。 五、再读课文,说一说那个农夫为什么被宋国人笑话。 兔子自己撞死在树墩子上,这是生活中的偶然现象。宋国那个农夫却把它误认为是经常发生的必然现象,最后落得个田园荒芜,一无所获。不靠自己勤勤恳恳的劳动,而想靠碰好运过日子,是不会有好结果的。所以被宋国人笑话。 六、假如宋人一直在守株待兔的话,那结果会怎样?会得到兔子吗?你有什么话课堂练习 (难点巩固) 想对他说呢? 七、《守株待兔》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八、情景延伸,课堂小结。 1、将这个寓言故事给同学听,比一比谁读得最好、讲得最好! 2、《守株待兔》一文通过农夫偶然捡到一只撞死在树桩上的兔子,从此就丢下农小结 具整天守着树桩,结果再也没捡到兔子的故事,揭示了一个道理:不努力,而抱侥幸心理,指望不劳而获,是不可能。
学科 课题名称 难点名称 语文 年级/册 三年级(下) 教材版本 人教版 第二单元 5《守株待兔》 能借助注释读懂课文,说出农夫被宋国人笑话的原因。。 从知识角度分析为什么难 此篇课文体裁是文言文,语言晦涩难懂。 难点分析 从学生角度分析为什么难 内容晦涩难懂,寓言故事隐含的道理难以感受。 1.通过反复的朗读,通读课文,对课文内容有一个抽象的了解,并背诵。 难点教学方法 2.度理解文意,探索学习古文的方法情。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导入 1. 谈话激趣。今天老师要给大家介绍一位会讲故事的人,哪位同学愿意起来读一读呢?课件出示韩非子的资料。 2. 看图猜故事。韩非子写了很多我们耳熟能详的寓言故事,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课件出示《自相矛盾》《郑人买履》《守株待兔》的故事插图,让学生对照插图猜故事。 3.板书课文题目,齐读课文题目。《守株待兔》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寓言故事。(板书:守株待兔) 1.正确读文,把握节奏。 (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会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学生朗读课文,教师相机正音。点拨“释、耒、冀”的读音。 (3)教师范读,学生根据教师的范读划分课文朗读节奏。 (4)教师相机指导读好课文中的长句子。 ①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A.学生尝试自己断句。 B.标出朗读停顿: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C.教师范读,学生跟读。引导学生初步感受文言文的语言特点。 ②而身/为宋国/笑。 (5)全班有节奏地齐读课文。 (6)教师引读,感悟课文。故事是用来读的,更是用来讲的,让我们一起来讲讲这个故事吧!教师进行引读。(课件出示故事) 知识讲解 (难点突破) 课件出示: 在很久很久以前,(宋人/有/耕者)。耕者有田,(田中/有株)。忽见一兔,(兔走/触株,折颈/而死)。耕者(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可是,(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7)全班齐读。 2.多种方法理解课文意思。 (1)学生再读课文,画出不常见的汉字。 (2)识记“耒”:在课文插图中找到“耒”,课件出示“耒”的字理图。 (3)识记“耕”:在文中还有一个字跟“耒”有关,大家一起来找找。“耕”即耕田、种地,而种地用的工具就是“耒”。 (4)指导学生书写“耕”:明确“耕”字左窄右宽,“耒”字的末笔是点。 (5)理解“耕者”:“耕者”是做什么的?那“记者、作者”呢? (6)古文言简义丰,一个字常常有几种意思。我们已经基本了解了文中字的意思,那么接下来,又该怎样读懂古文的意思呢?(可以借助注释,也可以借助课文插图) (7)课件出示自学提示。 课件出示: 借助课文插图和注释,尝试读懂小古文的意思。 同桌合作,一人读古文,一人说意思,再交换说一说。 (8)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9)解读重点语句。 ①出示“兔走触株”图文,“走”在古代字义为“跑”。 ②出示“因释其耒而守株”图文,请学生解释。明确:这个种田的人丢掉了耒。(课件出示故事) 课件出示: 早上,太阳刚刚升起来,种田人就坐在树桩旁边等着,他一边等一边想:________________。别人都已经在田里辛苦地干活了,种田人还是坐在树桩旁边等着,他一边等一边想___________________:。太阳落山了,种田人还是不肯离开树桩,他一边等一边想: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师:种田的人就在那儿等啊等啊。学生齐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④那他等到兔子了吗?为什么?学生齐读“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⑤他等到了什么?(等到了别人的嘲笑) 农夫悠然自得地坐在树桩旁,他想:____________________。 (3)农夫为什么会被别人嘲笑?他究竟错在哪里? (4)学生交流。(农夫以为偶然发生的事情会经常发生) (5)那你打算怎么劝说农夫?请学生回答。(课件出示句型练习) 课件出示: 课堂练习 (难点巩固) 句型练习: 如果让我劝劝这个农夫,我想对他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熟读成诵。 ①配乐朗读,读出古文的韵味。 ②摇头晃脑学古人读文。 ③反复朗读,背诵古文。 小结 农夫因为兔子的一次意外,每天都在等待兔子再一次撞死在树桩上而荒废了自己的耕作,结果没有等兔子等到了别人的嘲笑,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要因为一次的碰巧,把这种碰巧的事情当作必然,那最后的结果肯定是不如意的。 学科 课题名称 难点名称 语文 年级/册 三年级(下) 教材版本 部编版 第二单元 5《守株待兔》 借助注释读懂课文,说出农夫被宋国人笑话的原因。 从知识角度分析为什么难 读懂课文,要通过理解文言文,借助注释,将难懂的语言转化为移动的内容,具有一定的难度。 难点分析 从学生角度分析为什么难 这篇文言文寓言和学生平时阅读的寓言故事有很大的差别,学生较难理解,因为这也和平常的语言方式差别很大。 1.通过借助注释读懂课文,疏通文意。 难点教学方法 2.说出农夫被宋国人笑话的原因。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导入 1.指名学生朗读。 2.对于理解文言文,你有什么好的方法吗? (看注释、查字典、想象、结合上下文、看插图) 3.理解句子。 (1)学习第一、二句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 ①出示相关注释和图片,帮助学生理解。 耕:耕田 耕者:农民 株:树桩 ②理解本句句意:宋国有个农民。他的田里有一截树桩。 (2)学习第三句 “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①出示相关注释和图片,帮助学生理解。 走:跑(示例:“百兽见之皆走”、“儿童急走追黄蝶”) 触:撞到 ②理解本句句意:一天,一只跑得飞快的兔子撞在了树桩上,折断脖子死掉了。 ③看到这只因撞到树桩折颈而死的兔子,这个农民会怎样想呢?(高兴、幸运) 知识讲解 (3)学习第四句 “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难点突破) ①出示相关注释和图片,帮助学生理解。 因:于是,就 释:放下 耒:一种农具 冀:希望 复:又,再 得:得到 ②理解本句句意:于是,他便放下农具,守在树桩旁边,希望再次得到一只兔子。 ③看着这个整天守在树桩旁等兔子来撞死的农民,你想对他说些什么呢? (4)学习第五句 (5)“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①出示相关注释和图片,帮助学生理解。 身:自己 为:被,表被动 ②理解本句句意: 他没能再得到兔子,而他自己却被宋国人嘲笑。 (6)找一找:农夫为什么被宋国人笑话?请在文中找到句子。 (7)说一说:用自己的话说说那个农夫为什么被宋国人笑话? 课堂练习 (难点巩固)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请你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个故事。 有个宋国人在耕作。田里有一个树桩。一只兔子跑过,撞到树桩,折断脖子死掉了。这 个人就放下农具,守在树桩旁,希望再得到兔子。他没能再得到兔子,自己却被宋国人嘲笑。 小结 寓言是生活的一面镜子,可以折射出许多道理。它告诉我们,在生活中,成功的鲜花要用拼搏的汗水浇灌。如果想不劳而获,其结果一定是一无所获。所以,我们一定要努力奋斗,只有奋斗,才能有所收获,才有更精彩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