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城市的区位因素
1、自然地理因素与城市区位
自然环境是城市的自然基础,不同的自然环境形成了城市分布的宏观差异,其中地形、气候对城市地域分布的影响较大,河流对城市的城址选择影响深远。
(1)地形与城市区位
平原是城市发育的理想环境,我国与世界上的城市多分布于濒海、濒湖或沿海的平原地带。高原和山区也有城市分布,但区位优势不同,两者的差别如下表所示:
城市区位 平原 区位优势 地形平坦、土壤肥沃、便于农耕,能为城市提供农副产品,利于交通联系,节省建筑投资,是人口集中分布区。 热带地区的高原 山区的沿河谷地和低地
热带地区、低地闷热、不利居住;高原凉爽,利于居住 地形开阔、水源充足,交通便利 巴西利亚、贝(贝洛奥里藏特)里(里约热内卢)圣(圣保罗)城市带 宝鸡、咸阳、西安、太原 世界和我国的多数城市 举例 (2)气候与城市区位
大多数城市分布的地区,既有适度的降水,又有适中的气温。世界上的城市,特别是大城市主要分布在气候条件优越的中低纬度地带,而在这个地带内,城市又多集中在临海的地带,而气候条件恶劣的地区很少有城市分布。气候与城市分布的关系,如下表所示:
区位 中低纬度地带 中低纬度沿海地区 荒漠干旱地区 高纬度寒冷地区 热带雨林地区
气候条件 气温适中,降水适度 气候比内陆地区优越 降水稀少,过分干燥 气温极低,气候寒冷 闷热潮湿 密度大,规模大 密度小,规模小 城市分布 (3)河流与城市区位
河流对城市区位的影响与河流的供水、运输和防卫功能有关。河流的供水和运输功能往往决定城市的区位:①城市是人口集聚、工业活动集中的大型聚落,生活生产用水量大,城市用水来源之一是河流,这是城市临河分布的主要原因;②城市与周围地区、城市与城市之间的物质交换、人口流动等各种联系频繁,水运在交通运输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工业前最主要的运输方式),对城址选择影响很大。
沿河城市的区位优势 区位优势 这里是货运转运、集散地和水陆交通要道 大量人流、物流在此集聚、中转,有三个方向的交通线 河口(河流入海口处)处 内河航运与海洋运输的转运处 宜宾、重庆、武汉、梧州、鲁尔区、喀什穆 上海、广州、杭州、加尔各答(恒河)、曼谷(湄南河)、纽约(哈得孙河)、新奥尔良(密西西比河) 过河点(陆路交通穿过河流 需造桥或建码头的地点) 运河两端 人流、物流集散地 人流、物流的集聚、转运处 伦敦(泰晤士河)、金边(湄公河)、巴格达(底格里斯河)、布达佩斯(多瑙河)、汉堡(易北河)、哈尔滨 赛得港和苏伊士(苏伊士运河)、巴拿马和科隆(巴拿马运河) 防卫
曲流处 河心岛 半岛 利于安全防卫 伯尔尼(阿勒河) 巴黎(塞纳河) 波士顿 城市举例 赣州等 河运起点或终点(水运障碍 处) 河流汇合处 运 输 2、社会经济因素与城市区位
(1)自然资源与城市区位
自然资源是影响城市宏观分布的经济地理条件,开发自然资源往往是新城市兴起的主要原因。工业后,随着对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和工矿企业的发展,在矿产资源丰富的地区出现了一批新兴城市——矿业城市,如下表:
矿业城市类型 中国 煤炭工业城市 鹤岗(黑)、鸡西(黑)、霍林郭勒(内蒙古)、抚顺(辽)、开滦(冀)、大同(晋)、平顶山(豫)、兖州(鲁)、淮南(皖)、六盘水(黔) 城市举例 世界 伯明翰、曼切斯特、格拉斯哥、爱丁堡、纽卡斯尔、加的夫(英国),库兹巴斯(俄罗斯),顿巴斯(乌克兰),匹兹堡(美国) 钢铁工业城市 石油工业城市 其他矿业城市
鞍山、包头、马鞍山、攀枝花 大庆、东营、克拉玛依、玉门、冷湖 白银(铜)、金昌(镍)、自贡(井盐) 贝洛奥里藏特 哈尔克(伊朗)、阿伯丁(英国) 约翰内斯堡(黄金) (2)交通与城市区位
城市分布的趋势是向交通方便的位置集中,世界上的城市,尤其是大城市,一般都建在主要交通线上,沿海、沿江、沿铁路干线、沿高速公路可以形成城市轴线。
在不同交通运输时代,城市形成的区位因素有所不同。一个地区主要交通线发生变化,会给该地区城市的分布及发展带来很大的影响。如下表:
交通运输时代 帆船运输、驿道运输时代 城市的形成和区位分布 城市多建在河流汇合处(如我国举例 邯郸、丝绸之路上的城南方)、大道汇合处(如我国北方) 市、淮阳、扬州、济宁 公路运输、铁路运输时代 在公路、铁路枢纽以及公路、铁路沿线出现一批城市 高速公路运输时代和航空运输时代
沿高速公路枢纽、沿线和航空港分布 石家庄、郑州、蚌埠、宝鸡、株洲、二连浩特 (3)政治、军事、宗教与城市区位
政治、军事、宗教对城市区位的影响比较复杂,因时、因国家而有差异,早期和中世纪的城市主要作为地区甚至一个国家的政治、军事和宗教中心。
政治因素对城市区位的影响体现在政治职能上,如无论是历史上还是现在,许多城市都是一个地区的政治中心(如雅典——古希腊,罗马城——古罗马,西安——西汉、隋、唐,洛阳——东汉、西晋,杭州——南宋,现在我国大多数的省级行政中心,都是本地区最大的城市),这些行政中心一般也就成为区域经济中心。再加,还有一些国家专门新建一座城市作为首都(巴西利亚——巴西,华盛顿——美国,渥太华——加拿大,堪培拉——澳大利亚,堡——巴基斯坦,新德里——印度)。
军事活动在城市文明向世界扩散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军事中心往往发展成为城市,如潼关、娘子关、山海关、嘉峪关、上海的吴淞口、广州的虎门、天津的大沽口、东京湾的横须贺、古希腊的雅典卫城等。
历史上许多城市同时也是一个地区宗教活动的中心,还有许多城市最早是作为宗教中心发展起来的,如耶路撒冷(犹太教、教、教)、麦加和麦地那(教)、梵蒂冈(天主教)、伊斯坦布尔(东正教)、拉萨(藏传佛教)、白沙瓦(大乘佛教)、瓦拉纳西(印度教)、成田(日本神道教)等。
教育、科技和旅游也可以促使城市形成和发展,如英国的剑桥、牛津,日本的筑波,美国的硅谷 、普林斯顿,法国的法兰西科学城等都是著名的科技城。
3、城市空间布局的特点
(1)人口密集地区城镇数量较多,并在其人流、物流的集聚部位形成比较大的城市。 (2)沿河、沿湖、沿海地区城镇较多,在两条河流交汇处,或大的河流入海处,往往会形成比较大的城市。
(3)在交通运输枢纽处,比如两条或多条铁路交汇处,铁路干线与公路干线交汇处,两条或多条公路干线交汇处,也会形成比较大的城市。
(4)在历史文化胜地、著名旅游地、大规模的商品集散地和边境口岸,都有可能形成较大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