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道路石灰土施工质量控制探讨
摘 要:以石家庄中华北大街改造工程为例,阐述市政道路石灰土基层施工质量控制,提出了施工中易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关键词: 基层石灰土施工 控制要点 常见质量通病 处理措施
道路路基质量直接影响到路面使用状况,石灰土具有造价低廉且具有较高的强度、较强的板体性等性能,因此在市政道路建设中被广泛应用于路面的垫层、底基层及基层中。但石灰土的施工工艺和施工质量控制比较复杂,影响其质量因素也较多,若不采取一些有效措施加以控制,那么往往难以满足规范要求并产生病害,因此市政道路质量的关键就是路基施工,由于石灰土具有随龄期增长而增长的强度、板结性和水稳性的性能,在市政道路做基层在技术和经济上具有明显的优点,但若未有效控制石灰土的施工质量,将不能满足规范要求并对质量产生危害。
本文结合石家庄中华北大街改造工程现状,探讨石灰土在市政道路工程中的质量控制。
1.石灰土原材质量控制
( 1)土
参考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对本工程地质勘察报告,主要地层均为第四纪冲洪积成因形成的粘性土、粉土和沙砾土。满足灰土层施工的指标要求(土的塑性指数10—15,土中有机物含量小于10 %)等,可就地取材。
(2)石灰
石灰质量对石灰土强度影响很大。石灰应符合《城镇道路施工技术规范》中石灰的技术指标。在施工中应尽量选用等级高的石灰。(2)石灰的存放时间对石灰的质量有极大的影响。石灰土强度的形成主要是石灰与细粒土的相互作用。石灰土初期强度形成的主要原因是离子交换,而其后期强度增长的主要原因是碳酸化反应。(3)消解石灰的质量对石灰土强度有着直接的影响。有些路段使用了未充分消解的消石灰,灰土层碾压成型后在养生过程中,未充分消解的石灰块遇水继续消解,引起局部爆裂崩解,造成灰土层裂缝、松散而破坏,影响灰土层的强度和平整度。
(3)配合比
①石灰剂量对石灰土强度的影响较为显著。随着石灰剂量的增加石灰土的强度和水稳性也显著提高,但当剂量超过一定范围时将导致石灰土的强度下降。本工程设计石灰剂量10%
②最佳含水量。水分是石灰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施工中,土中水分使石灰与土发生物理化学作用,以满足石灰土形成强度的需要;使石灰土在压实时具有一定的塑性,所以最佳含水量亦是控制石灰土施工质量的一个关键指标。不同土质和不同石灰剂量的石灰土各有其不同的最佳含水量,这些都需要通过试验得到。当灰土在最佳含水量时进行碾压才能得到最大的密实度,含水量在拌和过程中、开始碾压时及碾压过程中进行检验。碾压时混合料的含水量可略大于最佳含水量0.5%~1%,这是为了弥补碾压过程中水分的损失。含水量过大,既会影响石灰土可能达到的密度和强度,又会明显增大石灰土的干缩性,使结构层产生干缩裂缝。含水量过小,也会影响石灰土
2、石灰土施工过程质量控制
本工程采用路拌法进行石灰土施工,其前提条件是布灰要均匀,否则无从谈起。布灰不均匀或者是拌和不均匀有可能造成试件强度因变异系数过大而评定不合格。采用集中厂拌法比较理想,可减少石灰的损失和对环境的污染,并能保证拌和的质量。但是现在各施工单位基本上都是采用路拌法,采用这种方法首先应将素土充分破碎(特别是重粘土)至符合规定要求的粒径范围(一般小于等于15mm),经摊铺、整平后采用轻型压路机先稳压1-2遍,使其表面平整,然后打上方格网(方格网一般为15m×15m),根据设计的灰剂量(路拌法灰剂量一般应增加1-2%)准确计算出每个方格网内所需消石灰质量来进行均匀布灰(刮大风时不应布灰)。灰布完成立即拌和,一般拌和2-3遍即可(具体遍数由试验确定),不得留有“素土”夹层,要拌入到下一层约10 mm深。在拌和过程中应及时检查含水量,使其略大于最佳值。严禁工人随意布灰,造成灰剂量有很大偏差,将导致布灰少的地方压实度过高,而布灰多的地方出现压实度不够的“假象”。这个问题很常见,要严格控制。
石灰土碾压成型后常出现弹簧、松散、泛皱起褶、起皮等现象,为防止上述这些问题出现,在施工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路床基础含水量高形成软泥土,需将其挖除换填灰土并碾压。
(2)控制好灰土含水量,拌和好的灰土含水量易控制在最佳含水量的±1%范围之内,且要拌和均匀。
(3)碾压过程中,石灰土表面要始终保持湿润状态,不得粘轮。
(4)严禁薄层贴补,施工单位对标高控制要严格。要做到摊铺时“宁高勿低”,平地机整平时测量人员随时测控。
(5)施工中接缝要上下层搭接结合紧密,连接平顺,压实充分。
(6)碾压时应遵循“先轻后重”,“先边后中”,“先慢后快”原则,初压时,碾速宜为20—30m/min,灰土初步稳定后,碾速宜为30—40m/min。
(7)石灰土成型后应及时进行压实度检测,合格后就开始进行养生,养生方法很多,根据实际情况可以自行选择且不受其中的一种,但结果是一样的,即必须保湿养生,杜绝灰土层表面干湿交替现象发生。养生期一般不少于7d且应封闭交通(洒水车除外)。必须保湿养生否则会产生干缩、裂缝、起皮等现象,且破坏板体结构。
3、特殊季节施工
(1)雨季施工
①多雨地区应避免在雨季进行石灰土结构层的施工。②备用石灰及土堆宜堆成大堆,表面采用塑料布等覆盖,四周挖排水沟排水,防止运到路上的集料过分潮湿,并应采取保护措施保护石灰免遭雨淋。③缩短摊铺长度,摊铺的石灰土当天成活。
(2)冬季施工
①石灰土基层不应在冬季施工,施工期的日最低温度应在5℃以上。②石灰土基层应在第一次重冰冻(-3℃~-5℃)到来之前的一个月到一个半月完成。③石灰土基层养生期进入冬季,应在石灰土内掺加防冻剂,如参加3%~5%的硝盐。
结束语
本工程路基石灰土施工技术难度不大,是一种行之有效且应用广泛的工艺手段。始终坚持技术标准,严格控制施工方法, 强化质量意识,就一定会提高路基路面的耐久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