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注桩混凝土分项工程质量技术交底卡
GD2301003 施工单位 工程名称 交底部位 新木伴里大厦 分部工程 日 期 基坑支护 年 月 日 1.灌注桩身水下混凝土 1) 水下混凝土的施工 为尽可能地缩短清孔后至开灌的间隔时间,使之不超过30分钟,混凝土开灌前应做好如下准备工作: A.水下混凝土须有良好的和易性,设计混凝土强度水下C25,配合比须由实验确定,细骨料宜选级配良好的中粗砂;粗骨料宜选用卵石或碎石,其粒径不得大于40MM;混凝土初凝时间不得少于2小时。 B.合理选用隔水栓:为防止堵管、窜水和初灌前隔水栓破损而导致初灌失败,隔水栓既应具有良好隔水性能和牢固性,又应使其顺利从导管排出。本支护桩灌注采用水泥隔水栓,直径一般小于导管内径10~20MM,表面平滑,用铁丝通过吊环将隔水栓悬挂在导管内水面附近。 C.为能使初灌的混凝土顺利排出导管,初灌前在料斗内可先灌入0.1~0.2M3的1:1.5水泥砂浆。 D.开灌前储料斗内必须有足以将导管的底端一次性埋入水下混凝土0.8M以上深度的混凝土储存 量,混凝土的初灌量为2M3。 E.混凝土灌注的上升速度不小于2M/H,每根桩灌注时间不得超过5H。 F.随着砼面上升,要适时提升和拆卸导管,保持导管底端埋入混凝土面以下3~6M,用测绳进行控制。 G.在水下混凝土灌注过程中,应有专人测量导管埋深,要认真填好水下混凝土灌注记录表。 H.水下混凝土灌注应连续进行,不得中断。因此,灌注前应有严密的施工组织设计及辅助设施,一旦发生停电停水以及发生导管堵塞进水事故时,应立即采取有效措施,并同时做好记录。 J.应控制最后一次混凝土灌注量,不得使桩顶标高超高或偏低。应凿除的翻浆高度必须保证暴露的桩顶混凝土达到强度设计值,将灌注标高控制在设计桩顶标高以上0.5M。 K.灌注桩身混凝土每根桩应预留试块不得少于一组。 2)混凝土灌注过程中的施工要点 A.按试验合格的配合比机械拌制混凝土。 B.混凝土初灌量如不足,无法实现导管的最初合理埋深,导致灌入桩孔内的混凝土夹有泥渣、甚至断桩,发生质量事故。因此混凝土初灌量应能保证初灌混凝土后,导管埋入孔内混凝土的深度不少专业技术负责人: 交底人: 接受人:
灌注桩混凝土分项工程质量技术交底卡
GD2301003 施工单位 工程名称 交底部位 新木伴里大厦 分部工程 日 期 基坑支护 年 月 日 于0.8~1.3M。 C.灌注时严禁将导管提出混凝土面,导管埋深宜保持3-6M。提管应平稳,勤提勤拆,一次提管拆管不得超过6M。 D.为确保桩顶部的混凝土质量,应有合理的超灌高度。如桩顶设计标高接近地面致使超灌量不足时,可采用溢流振捣法,即灌至孔顶后将上部的泥浆、质量较差的混凝土料溢出,再使用振捣器振捣桩顶部混凝土。
专业技术负责人: 交底人: 接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