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想象是童话中放飞的精灵

想象是童话中放飞的精灵

来源:华佗小知识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想象是童话中放飞的精灵

作者:梁小平 梁恕俭 金振林

来源:《初中生(一年级)》2009年第12期

导语:童话离不开想象,只有通过想象,人物形象才会生动活泼,故事情节才会引人入胜。童话没有了想象,就会像鸟儿折断了翅膀一样,无法飞翔。

[写作导引]

想象为童话写作提供了空间,也将童话带入了神奇的境地。童话中超凡脱俗的人物、离奇诡异的情节无不与想象有关。《白雪公主》中白雪公主的心如同她的外表一样,无论环境怎样变化,始终纯洁善良。想象给了她一个神奇的出生,也给了她一颗最纯洁的心。又如长袜子皮皮,在他身上所体现出的关于自主、力量、自由和快乐的梦想,让他成为孩子们心目中的偶像。 想象是建立在现实基础之上的。童话在想象的驱动下将人类的思维推向极致。但无论怎样想象,童话的根始终扎在现实的土壤中。安徒生说,最奇妙的童话都是从现实中产生的。《皇帝的新装》是一个怪诞的故事,荒谬的骗子用荒谬的方法欺骗了自负的国王与大臣,但荒谬的背后却隐藏着现实的真,因为现实中存在着无知、自私、荒淫和无耻。童话正是利用想象将现实放大,让人在笑的同时也获得某种启示。《小红帽》中所虚拟的人、兽关系,决不是现实中的人兽关系,而是反映了生活中人的关系和社会中的道德观念: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好人必有好报。 童话中的许多经典之作,其趣味性往往是从想象和现实的结合点上生发的,离开了现实这个支点,童话中的想象就成了一朵漂游的蒲公英,成了一株没有根基的浮萍。在《木偶奇遇记》中,木偶匹诺曹不听仙女的忠告,逃学在外。当他在流浪中受到种种捉弄、惩罚,翻然醒悟后,他怀着懊悔和愧疚回到了仙女的家。这时,已是夜深人静,天上正下着大雨,匹诺曹又冷又饿,他是多么想尽快进入屋子,吃到热腾腾的食物啊。不难看出,木偶匹诺曹饥寒交迫的处境、急不可耐的心情,蜗牛不慌不忙的脾气、慢腾腾的习性,都是建立在现实生活之上的。这个故事因想象奇特让无数孩子着迷。 (梁小平)

[精彩例文] 执著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北京 马 瑛

一天,上帝宣旨:如果哪个泥人能够走过指定的河,他就赐给该泥人一颗金心。

旨意下达之后,泥人世界久久没有回应。不知道又过了多久,终于有一个小泥人站了出来,说他想过河。

“泥人怎么能够过河呢?你不要做梦了!”一位饱经风霜的老泥人教导小泥人说。

小泥人的朋友也恐吓他:“你知道肉体一点点被侵蚀的感觉吗?你将会成为鱼虾的美味,连一根头发都不会剩下……”

然而,这个小泥人决意要过河。他不想一辈子只做个普通的小泥人,他想拥有自己的天堂。因为他知道,要到天堂得先过地狱,这个地狱就是他将要渡过的河。

小泥人来到河边,犹豫了片刻,毅然踏进了水中。一种剥皮掉肉的痛楚从脚底直冲脑门,泥人感到自己的下肢在飞快地溶化着,每一分每一秒都是撕心裂肺般的煎熬。

幸亏小泥人早有思想准备,为了心中的梦想,他执著地向前挪动。一步,两步,到了水中,他心中明白:开弓没有回头箭,如果退回岸上,他将是一个残缺的泥人;在水中迟疑,只会加快自己的消亡。尽管他感觉上帝给他的承诺比死亡还要远。

小泥人孤独而倔强地跋涉着。这条河真宽啊,仿佛耗尽他一生也走不到尽头似的。小泥人向对岸望去,看见了美丽的鲜花、碧绿的草地和飞翔的小鸟,也许那就是天堂的生活。小泥人以令人难以想象的毅力向前挪动着,一厘米,一厘米,又一厘米……鱼虾贪婪地啄食着他的身体,脚下松软的泥沙使他站立不稳,摇摇欲坠。有无数次,他被波浪呛得几乎窒息。小泥人真想躺下来休息一会儿啊,可他知道,一旦躺下来就会永远安眠,连体验痛苦的机会都会失去。他只能忍受,忍受,再忍受。也许上帝垂怜他的执著吧,每当小泥人觉得自己快要死去的时候,总有什么东西鼓舞他坚持到下一刻。

不知道过了多久,就在小泥人快要崩溃的时候,他惊喜地发现,对岸离自己已近在咫尺。他爬上岸,如释重负,欣喜若狂,正想在草坪上歇一歇,又怕自己身上的泥土玷污了天堂的圣洁。他低下头,开始打量自己——经过炼狱的洗礼,小泥人的躯体不见了,只留下一颗金灿灿的心。 小泥人明白了,天堂里没有免费提供的馅饼,更没有不劳而获的安逸。花草的种子要先穿越黑暗的泥土才能在阳光下微笑;小鸟要折腾掉许多羽毛才能够磨砺出强劲的翅膀。作为一个小小的泥人,他只有以无比的勇气和执著,才能让生活的激流洗清肉体上的浊物,让灵魂保留一颗金质的心。

不抛弃,不放弃,为了梦想,必须要承受痛苦,要执著。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点评:俗话说“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作者巧妙地以小泥人过河来比喻承受洗礼、实现梦想,这个比喻很贴切,也很形象。是啊,对岸是天堂,想到达天堂就要经过炼狱,小泥人过河中的所有痛苦正是追求理想必须付出的代价。在被河水蚕食消磨的过程中,执著是至关重要的,撤退只能留下残缺的肢体,迟疑将更加痛苦。只有勇往直前、坚定执著才能向梦想靠近,让生活的激流洗尽肉体上的浊物,让灵魂保留一颗金质的心。此等立意是多么高妙啊! (指导教师:梁恕俭)

[作家点拨] 想象要富有艺术性 梁小平

有人以为,童话中的想象就是以夸张的手法虚构一个类似生活的故事,这是误解。想象如果缺乏艺术性,别人怎么写,然后自己也那样写,这样的童话是没有生命力的,是枯燥无味的。优秀的童话应该是浸透着想象的,不仅想象力丰富,而且具有艺术性。想象的艺术性一般体现在三个方面:

诗意的情感。情感是激发想象力的心理动因。情感愈丰富,想象的彩翼就愈能奋飞;缺乏情感,想象会变得干巴巴的。诗意的情感是对心灵温柔的触摸,是作者真情的自然流露。《执著》中的小泥人为了梦想,不轻言放弃,饱含着作者浓厚的感情色彩与情感体验。看来很普通的小泥人,通过拟人、夸张、比喻的手法,加入了诗意的情感,故事的内容立刻随之增色。我们可以从小泥人曲折的理想追求中懂得,执著的力量可以使不可能做到的事变得可能,让人读来精神振奋,惊奇之余不禁赞叹作者的构思巧妙。

审美的愉悦。童话中的想象要具有审美的愉悦,而不是教化。不是要告诉读者某种道理,而是要美化人的心灵,陶冶人的情操,通过审美去呵护纯洁的心灵,净化灵魂和情感。小泥人决意要过河去的曲折经历,激发了读者对小泥人的无限赞赏,让读者在审美愉悦中产生对小泥人本身的深刻认识和理解。如小泥人的自信、勇敢,告诉我们在追求理想的道路上,要有目标,要学会坚持,要有战胜困难的勇气。

意境的美妙。富有意境的想象,由于它的渗透性、感染性,作品能进入一种更高的艺术境界。读者沉浸在意境中,会获得思想的升华。如小泥人在水中孤独而艰难地跋涉着,每一分每一秒都是煎熬,读起来刺激、惊险、回味无穷,从小泥人神态与动作的细微变化中感受到小泥人复杂的心理活动,品味出小泥人在水中抗争、拼搏的场景。故事中所蕴含的意境使读者深刻领会到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从中受到小泥人的感染。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那么,怎样锻炼我们的想象力呢?我们可以把随处想到、看到、观察到的东西随时记录下来,经常翻翻、想想,一旦灵感触动,这些平日的积累就会伴随着想象大有作为。

梁小平,儿童文学作家,湖南教育报刊社《幼儿时代》杂志编辑,出版有童话作品集《神奇的红果子》。有作品收入中国作协儿童文学委员会选编的2006年中国幼儿文学精品彩绘版《月牙花篮》以及《感动小学生的150首童谣》等书。

[相关链接] 移花接木谈虚构 金振林

科幻小说、神话故事需要虚构,一部《西游记》便是虚构作品的典范。可以说,没有虚构,也就没有杰作。不仅科幻、神话需要虚构,所有文学作品都离不开虚构。 虚构,那不是讲假话吗?

说谎是无中生有、不诚实,甚至是品质问题;而虚构却是艺术创作中经常使用的一种表现手法。用文学的行话来说,虚构又叫调动生活;用形象的比喻来说,虚构就是移花接木。

我曾经做过一个梦,梦见自己飞到四川,见到在飞行学院读书的儿子,喜极而泣。无独有偶,在延安时,一天,警卫员发现的枕巾湿了一片,问他是怎么回事。说:“夜里梦见岸英了。”在《毛岸英》一书中,我将自己的亲身体会,移到思子心切的毛身上,结果,许多小读者看到这一细节,都感动得落泪了。这就是虚构的艺术效果。

在虚构时,当作者想到登山或观海时,眼前就浮现出高山或大海的具体状貌。显然,这是作者平时在登山、观海时,山、海的状貌在脑海里留下了一定的回忆。虚构离不开生活实践。 有句俗话,做人要老实,写文章不要太老实。

如果把文章的重点比成经(竖)线,把文章的结构——古人称:起、承、转、合,比成一条纬(横)线,形成一个十字坐标的话,那么,虚构的范畴,就在十字交会之间,既不能离开中心去胡编乱造,也不可离开文章的开头到结尾,虚构一些与主题无关的情节,否则分散了读者的注意力,反而伤害了主题。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