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有智慧的幼儿教师》有感
智慧是一个赞美他人的词语,许多人都希望得到他人的赞美。然而,怎样才算是一个有智慧的人呢?对医生而言,或许是用高明的医术救死扶伤。对而言,或许是神速破案为民除害。对厨师而言,或许是一道美味佳肴让人回味无穷。对我而言,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怎样才算是“智慧”的表现呢?我好像陷入了迷惘,似乎不能用三言两语就能概述清楚。在这个假期读了《有智慧的幼儿教师》这本书,给我带来启发,找到了答案。
智慧来自学习。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用一桶水,一桶水是不够的,而且必须是活水活源。教师的这桶水需要不断更新,因为学生是活泼的生命体,而不是一个简单的容器。教师要终生学习,不断转变教育观念,随时更新储备知识以及不断地摸索教学方法。俗话说得好“读书万遍其意自现。”每天给自己安排一点读书的时间,增加阅读量,阅读经典,与过去的教育家对话。作为新教师,我比较缺乏实践的经验以及一些管理统筹的方法。可以通过看书,从书中学习专业知识,名师的教育经验分享以及案例的分析,能够给我带来提升与帮助。读书让我们善于思考,远离浮躁,从而让我们教师更加有教育的智慧,让我们的教育更加美丽。
智慧来自爱。陶行知曾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记得曾经有一个孩子和我说:“吴老师,我很喜欢你,可以叫你老师妈妈吗?”听到这一问我是非常感动,正是因为给他们带来了像母亲般的关怀与疼爱,他们想叫您一声“老师妈妈”。爱幼儿的“特别”,听幼儿说话,看幼儿做游戏,看似再普通不过的事情了,但很多时候就会因为普通而疏忽。幼儿在园的一日生活中,会发生各种各样的问题,有些表现甚至让人匪夷所思,作为教师不应该直接指责或者批评!而是应该静下来观察幼儿的“特别”,尝试着去听他们内心的声音,你会发现不一样的结果。引导幼儿的过程是漫长又艰巨的,但幼儿能够在这个过程中感受到你对他的关爱而不只是批评与惩罚。幼儿的成长是缓慢而愉悦的,我相信最好的教
育就是做幼儿最贴心的陪伴者,爱幼儿,用心去观察,用智慧去引导和教育他们。
智慧来自反思。反思是一种学习方法,反思是一种工作态度。一个经常地并自觉地对自己教学进行反思的教师,就有可能发现许多教学中的问题,越是发现问题,就越是有强烈的愿望想去解决这些问题。马拉古奇曾说过:“儿童由一百种组成。儿童有一百种语言,一百种手,一百种思想,一百种思维方式、游戏方式、说话方式。”观察记录可以使教师及时发现幼儿的需求及其反应能力,这也是便于教学后的反思与分析,实现因材施教的原则。“世事洞明皆学问”,教育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细节在反思中都会迸发出新的智慧,并从中捕抓到科学的教育规律、原则和方法。
智慧来自创新。教育的对象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人,这就要求教师要具有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创新水平。安例分享:立立从自己书包里拿了一瓶酸奶走到自然角,把酸奶倒进鱼缸里喂金鱼,还念叨着“金鱼快吃,金鱼快吃。”当老师发现时两条金鱼东倒西歪早已翻起白肚皮。老师发现后没有直接指责,而是愿意先倾听幼儿的想法,原来立立只是很想知道金鱼喜不喜欢喝酸奶。通过这件事老师便组织讨论金鱼喜欢吃什么?还买了几条金鱼分别在不同的容器了投喂不同食物让幼儿进行观察分析。教师透过幼儿的破坏性行为,找到了幼儿的真实需求,看到了幼儿潜意识的探索欲望。教育源于生活,科学活动的探索不仅仅只是在课堂上,这体现了教师的创新教学。教师的创造力增强了,智慧丰富了,必然会带出一大批拥有智慧、富有创造力的学生。
只有充分为自己“充电”、“蓄能”、“补钙”,不断地探索具有创新的观念,学会反思、终生学习,用爱去教育用心去教学,就能向“智慧型”教师更进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