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装眼镜的检测配装眼镜的检测项目▪眼镜架▪眼镜片▪眼镜加工▪眼镜调校眼镜质量的检测标准▪眼镜架(GB/T 14214-2003)▪眼镜镜片(GB 10810)➢GB 10810.1-2005第1部分:单光和多焦点镜片➢GB 10810.2-2006第2部分:渐变焦镜片▪配装眼镜(GB 13511)➢GB 13511.1-2011第1部分:单光和多焦点镜片➢GB 13511.2-2011第2部分:渐变焦▪患者验光处方:OD:-1.25×90OS:-2.00×90 PD:31/31眼镜质量的检测标准▪眼镜架(GB/T 14214-2003)▪眼镜镜片(GB 10810)➢GB 10810.1-2005第1部分:单光和多焦点镜片➢GB 10810.2-2006第2部分:渐变焦镜片▪配装眼镜(GB 13511)➢GB 13511.1-2011第1部分:单光和多焦点镜片➢GB 13511.2-2011第2部分:渐变焦眼镜架(GB/T 14214-2003)▪术语和定义▪产品分类▪要求1
术语和定义▪金属架:眼镜架的前框主要部分是金属材料制成▪塑料架:眼镜架的前框主要部分是塑料(或类似性质的)材料制成▪天然有机材料:没有与其他原料合成,在经过加工后,能基本保持其原始性质的材料(加工:切割、成形、弯曲、抛光和加热)▪镜架型号:由同一设计、相同的材料(不一定是相同的颜色)及相同的表面处理而生成的镜架术语和定义▪镜腿长度➢镜腿中心线在螺纹轴与镜腿末端交点之间的距离l要求▪镜架使用的材料➢生产商不应选用由于镜架与皮肤的接触而对大多数正常使用者产生不良刺激反应的材料制作镜架▪外观质量➢在不借助放大镜或其他类似装置的条件下目测镜架的外观,其表面应光滑、色泽均匀、没有Φ≥0.5mm的麻点、颗粒和明显擦伤术语和定义▪方框法水平镜片尺寸➢镜片周边方框两垂直边间的距离a▪片间距离➢两镜片间距离d▪方框法中心距➢方框中心C之间的距离产品分类▪按材料分类➢金属架、塑料架、天然有机材料架▪按类型分类➢全框架、半框架、无框架、折叠架要求▪尺寸➢方框法水平镜片尺寸:±0.5mm➢片间距离:±0.5mm➢镜腿长度:±2.0mm2
要求▪高温尺寸稳定性▪机械稳定性▪镀层性能➢镀层结合力➢抗汗腐蚀▪阻燃性眼镜质量的检测标准▪眼镜架(GB/T 14214-2003)▪眼镜镜片(GB 10810)➢GB 10810.1-2005第1部分:单光和多焦点镜片➢GB 10810.2-2006第2部分:渐变焦镜片▪配装眼镜(GB 13511)➢GB 13511.1-2011第1部分:单光和多焦点镜片➢GB 13511.2-2011第2部分:渐变焦GB 10810.1-2005第1部分:单光和多焦点镜片▪镜片顶焦度▪柱镜轴位方向▪多焦点镜片的附加项焦度▪光学中心和棱镜度▪材料和表面的质量▪厚度▪多焦点镜片的子镜片尺寸▪标志选样和试验条件▪选样:每一型号的镜架,至少随机抽样三幅样品▪试验前,将样品置于温度为23℃±5℃的环境中至少4h,并在上述相同的环境条件下进行试验GB 10810.1-2005第1部分:单光和多焦点镜片▪镜片顶焦度▪柱镜轴位方向▪多焦点镜片的附加项焦度▪光学中心和棱镜度▪材料和表面的质量▪厚度▪多焦点镜片的子镜片尺寸▪标志镜片顶焦度检测▪测量方法:直视式焦度计投影式焦度计电脑焦度计3
眼镜片顶焦度允差▪顶焦度➢以米为单位测得的镜片近轴顶焦距的倒数➢一个镜片含有两个顶焦度➢通常把眼镜片的后顶焦度定位眼镜片的顶焦度▪顶焦度单位:m-1,称屈光度,符号为D眼镜片顶焦度允差GB10810.1-2005顶焦度绝对值最每主子午柱镜顶焦度允差大的子午面上的面顶焦度顶焦度值匀差≥0.00 和>0.75 和>4.00 和≤0.75≤4.00≤6.00>6.00≥0.00和≤3.00±0.09>3.00和≤6.00±0.12±0.12±0.18>6.00和≤9.00±0.12±0.25>9.00和≤12.00±0.18±0.18>12.00和≤20.00±0.25±0.18±0.25>20.00±0.37±0.25±0.25±0.37±0.37柱镜轴位方向▪适用于多焦点镜片以及附有预定方位的单光眼镜镜片眼镜片顶焦度允差▪顶焦度允差= 顶焦度测量值–配镜处方的顶焦度▪允许偏差(允差)➢参照国家标准GB10810《眼镜镜片》GB 10810.1-2005第1部分:单光和多焦点镜片▪镜片顶焦度▪柱镜轴位方向▪多焦点镜片的附加项焦度▪光学中心和棱镜度▪材料和表面的质量▪厚度▪多焦点镜片的子镜片尺寸▪标志GB 10810.1-2005第1部分:单光和多焦点镜片▪镜片顶焦度▪柱镜轴位方向▪多焦点镜片的附加顶焦度▪光学中心和棱镜度▪材料和表面的质量▪厚度▪多焦点镜片的子镜片尺寸▪标志4
多焦点镜片的附加顶焦度•附加顶焦度:近用顶焦度与远用顶焦度的差值•除非生产商有声明,应选择含有子镜片的表面进行测量GB 10810.1-2005第1部分:单光和多焦点镜片▪镜片顶焦度▪柱镜轴位方向▪多焦点镜片的附加项焦度▪光学中心和棱镜度▪材料和表面的质量▪厚度▪多焦点镜片的子镜片尺寸▪标志GB 10810.1-2005第1部分:单光和多焦点镜片▪镜片顶焦度▪柱镜轴位方向▪多焦点镜片的附加项焦度▪光学中心和棱镜度▪材料和表面的质量▪厚度▪多焦点镜片的子镜片尺寸▪标志多焦点镜片的附加顶焦度•例如:附加顶焦度的前表面测量方法•确定远用顶焦度测定点D•如果生产商没有说明近用顶焦度测量点N的位置,应选择子镜片的顶端往下5mm为N点•保持镜片的前表面对着焦度计的支座•分别测量D点和N点的顶焦度光学中心和棱镜度例:+0.50/-2.50×20,标称棱镜度为零,其棱镜度偏差的计算方法:•两主子午面顶焦度值分别为+0.50D和-2.00D•最大子午面顶焦度绝对值为2.00D•水平棱镜度允差为±(0.25+0.1×2.00)=±0.45△•垂直棱镜度允差为±(0.25+0.05×2.00)=±0.35△材料和表面的质量▪在以基准点为中心,直径30mm的区域内,及对于子镜片尺寸小于30mm的全部子镜片区域内,镜片的表面或内部都不应出现可能有害视觉的各类疵病▪若子镜片的直径大于30mm,鉴别区域仍为在以基准点为中心,直径30mm的区域▪在此鉴别区域之外,可允许孤立、微小的内在或表面缺陷305
材料和表面质量的检验方法▪不借助放大光学装置,在明视场,暗背景中进行镜片的检验▪检验系统装置:检验光照度为200lx。检验灯的光通量至少400lm,例如可用15W荧光灯或带有灯罩的40W无色白炽灯vv31眼镜片厚度检测▪有效厚度:在镜片前表面的基准点上,并与该表面垂直进行测量▪测量工具:厚度卡钳GB 10810.1-2005第1部分:单光和多焦点镜片▪镜片顶焦度▪柱镜轴位方向▪多焦点镜片的附加项焦度▪光学中心和棱镜度▪材料和表面的质量▪厚度▪多焦点镜片的子镜片尺寸▪标志GB 10810.1-2005第1部分:单光和多焦点镜片▪镜片顶焦度▪柱镜轴位方向▪多焦点镜片的附加项焦度▪光学中心和棱镜度▪材料和表面的质量▪厚度▪多焦点镜片的子镜片尺寸▪标志眼镜片厚度检测▪有效厚度:镜片前表面的基准点上,并与该表面垂直进行测量▪测量值与标称值的允差:±0.3 mm多焦点镜片的子镜片尺寸▪子镜片的每项尺寸(宽度、深度和过渡区深度)允差:±0.5mm▪作为配对销售的镜片,子镜片每项尺寸的(宽度、深度和过渡区深度)配对互差:≤0.7mm6
GB 10810.1-2005第1部分:单光和多焦点镜片▪镜片顶焦度▪柱镜轴位方向▪多焦点镜片的附加项焦度▪光学中心和棱镜度▪材料和表面的质量▪厚度▪多焦点镜片的子镜片尺寸▪标志标志▪镜片的包装上或附带文件中,应该加以说明的镜片特性,至少应标明下列参数➢多焦点镜片附加顶焦度值或对配戴位置的校正值(适用时),D子镜片的尺寸,mm右眼或左眼(适用时)子镜片的棱镜度(适用时),△设计款式或贸易名眼镜质量的检测标准▪眼镜架(GB/T 14214-2003)▪眼镜镜片(GB 10810)➢GB 10810.1-2005第1部分:单光和多焦点镜片➢GB 10810.2-2006第2部分:渐变焦镜片▪配装眼镜(GB 13511)➢GB 13511.1-2011第1部分:单光和多焦点镜片➢GB 13511.2-2011第2部分:渐变焦标志▪镜片的包装上或附带文件中,应该加以说明的镜片特性,至少应标明下列参数➢对所有镜片顶焦度值,D镜片标称尺寸,mm设计基准点位置,如未标明,则视该点位于镜片的几何中心色泽(若非无色)镀层的种类材料的贸易名或折射率,以及生产厂或供片商的名称若对配戴位置已做校正,标明光学中心和棱镜度的校正值标志▪应可获得的资料➢中心或边缘厚度,mm➢基弯,D➢光学特性(包括阿贝数,光谱透过性能)➢减薄棱镜(适用时)渐变焦镜片:远用区后顶焦度允差GB10810.2-2006绝对值最大的子各主子午柱镜顶焦度允差午面上的顶焦度面顶焦度0.00 ~ >0.75 ~ >4.00 ~ 值匀差0.754.006.00>6.00≥0.00 ~ 6.00±0.12±0.12±0.18±0.18±0.25>6.00 ~ 9.00±0.18±0.18±0.18±0.18±0.25>9.00 ~ 12.00±0.18±0.18±0.18±0.25±0.25>12.00 ~ 20.00±0.25±0.18±0.25±0.25±0.25>20.00±0.37±0.25±0.25±0.37±0.377
渐变焦镜片:柱镜轴位方向允差柱镜顶焦度值(D)≤0.50>0.50~0.75>0.75~1.50≥1.50轴位允差(°)±7±5±3±2渐变焦镜片:光学中心和棱镜度配装眼镜第1部分:单光和多焦点镜片GB 13511.1-2011▪定配眼镜的两镜片光学中心水平距离偏差▪定配眼镜的光学中心垂直互差▪定配眼镜的柱镜轴向方向偏差▪定配眼镜的处方棱镜度偏差渐变焦镜片:附加顶焦度眼镜质量的检测标准▪眼镜架(GB/T 14214-2003)▪眼镜镜片(GB 10810)➢GB 10810.1-2005第1部分:单光和多焦点镜片➢GB 10810.2-2006第2部分:渐变焦镜片▪配装眼镜(GB 13511)➢GB 13511.1-2011第1部分:单光和多焦点镜片➢GB 13511.2-2011第2部分:渐变焦配装眼镜第1部分:单光和多焦点镜片GB 13511.1-2011▪定配眼镜的两镜片光学中心水平距离偏差▪定配眼镜的光学中心垂直互差▪定配眼镜的柱镜轴向方向偏差▪定配眼镜的处方棱镜度偏差8
定配眼镜的两镜片光学中心水平距离偏差▪光学中心:镜片前表面与光轴的交点▪光学中心水平距离:两镜片光学中心在与两镜圈几何中心连线平行方向上的距离▪光学中心水平偏差:光学中心水平距离的实测值与标称值(如瞳距、光学中心距离)的差值配装眼镜第1部分:单光和多焦点镜片GB 13511.1-2011▪定配眼镜的两镜片光学中心水平距离偏差▪定配眼镜的光学中心垂直互差▪定配眼镜的柱镜轴向方向偏差▪定配眼镜的处方棱镜度偏差定配眼镜的光学中心垂直互差顶焦度绝对值最0.00~0.500.75~1.001.25~2.50≥2.50大的子午面上的顶焦度值(D)光学中心垂直互≤0.50△≤3.0mm≤2.0mm≤1.0mm差定配眼镜的两镜片光学中心水平距离偏差顶焦度绝对值0.00 0.75~1.25~2.25~≥4.25最大的子午面~0.501.002.004.00上的顶焦度值(D)光学中心水平0.67△±6.0mm±4.0mm±3.0mm±2.0m距离允差m定配眼镜的水平光学中心与眼瞳的单侧偏差均不应大于表中光学中心水平距离的二分之一定配眼镜的光学中心垂直互差▪光学中心高度:光学中心与镜圈几何中心在垂直方向的距离▪光学中心垂直互差:两镜片光学中心高度的差值配装眼镜第1部分:单光和多焦点镜片GB 13511.1-2011▪定配眼镜的两镜片光学中心水平距离偏差▪定配眼镜的光学中心垂直互差▪定配眼镜的柱镜轴向方向偏差▪定配眼镜的处方棱镜度偏差9
定配眼镜的柱镜轴位方向偏差▪柱镜轴位偏差=柱镜轴位的实际测量值-配镜处方中的轴位值配装眼镜第1部分:单光和多焦点镜片GB 13511.1-2011▪定配眼镜的两镜片光学中心水平距离偏差▪定配眼镜的光学中心垂直互差▪定配眼镜的柱镜轴向方向偏差▪定配眼镜的处方棱镜度偏差老视成镜▪标明光学中心水平距离,光学中心水平距离允差为±2.0mm▪光学中心单侧水平允差为±1.0mm▪光学中心垂直互差应符合定配眼镜标准▪两镜片顶焦度互差应不大于0.12D定配眼镜的柱镜轴位方向偏差柱镜顶焦度值0.25 ~ >0.50 ~ >0.75 ~ >1.50 ~ >2.50(D)≤0.50≤0.75≤1.50≤2.50轴位偏差(。)±9±6±4±3±2定配眼镜的处方棱镜度偏差棱镜度(△)水平棱镜允差(△)垂直棱镜允差(△)≥0.00 ~ ≤2.00对于顶焦度≥0.00 ~ ≤3.25D:0.67△对于顶焦度≥0.00 ~ ≤5.00D:0.50△对于顶焦度>3.25:偏心2.0mm所对于顶焦度>5.00:偏心1.0mm所产产生的棱镜效应生的棱镜效应>2.00 ~ 对于顶焦度≥0.00 ~ ≤3.25D:1.00△对于顶焦度≥0.00 ~ ≤5.00D:0.75△≤10.00对于顶焦度>3.25:0.33△+偏心对于顶焦度>5.00:0.25△+偏心2.0mm所产生的棱镜效应1.0mm所产生的棱镜效应>10.00对于顶焦度≥0.00 ~ ≤3.25D:1.25△对于顶焦度≥0.00 ~ ≤5.00D:1.00△对于顶焦度>3.25:0.58△+偏心对于顶焦度>5.00:0.50△+偏心2.0mm所产生的棱镜效应1.0mm所产生的棱镜效应例如:镜片的棱镜度为3.00△,顶焦度为4.00D,其水平棱镜度的允差为0.33△+(4.00D×0.2cm)=1.13△装配质量10
注意事项▪左右两镜片顶焦度不同时,按顶焦度绝对值大的镜片实测值为标准进行检测▪对于散光轴位在90°的单散镜片,无需检测其光学中心垂直互差▪对于散光轴位在180°的单散镜片,无需检测其光学中心水平偏差▪对于散光轴在斜向的单散镜片,因其光学中心为一条线而不是一个点,应依据加工时的瞳高检测光学中心水平偏差配装眼镜(GB 13511)GB 13511.2-2011第2部分:渐变焦配装眼镜(GB 13511)GB 13511.2-2011第2部分:渐变焦眼镜质量的检测标准▪眼镜架(GB/T 14214-2003)▪眼镜镜片(GB 10810)➢GB 10810.1-2005第1部分:单光和多焦点镜片➢GB 10810.2-2006第2部分:渐变焦镜片▪配装眼镜(GB 13511)➢GB 13511.1-2011第1部分:单光和多焦点镜片➢GB 13511.2-2011第2部分:渐变焦配装眼镜(GB 13511)GB 13511.2-2011第2部分:渐变焦配装眼镜(GB 13511)GB 13511.2-2011第2部分:渐变焦▪厚度➢测定值与标称值的偏差应为±0.3mm▪配适点的垂直位置(高度)➢配适点的垂直位置(高度)与标称值的偏差应为±1.0mm➢两渐变焦镜片配适点的互差应为≤1.0mm处方中左右镜片配适点不一致时不适用11
配装眼镜(GB 13511)GB 13511.2-2011第2部分:渐变焦▪配适点的水平位置➢配适点的水平位置与单眼中心距的标称值的偏差应为±1.0mm▪水平倾斜度➢永久标记连线的水平倾斜度应不大于2°配装眼镜的检测流程▪眼镜质量的初步检验▪眼镜加工过程中的检测▪眼镜质量最终检测配装眼镜的整形质量要求▪配装眼镜左右两镜面应保持相对平整▪配装眼镜左右两托叶应对称▪配装眼镜左右两镜腿外张角为8095°,且左右对称▪两镜腿能开平放或倒状均保持平整,镜架不可扭曲▪左右身腿倾斜度互差不大于2.5°71配装眼镜(GB 13511)GB 13511.2-2011第2部分:渐变焦▪镜架外观、镜片表面及装配质量眼镜配装检测▪眼镜片检测▪眼镜架检测▪配装质量检测▪整形要求▪标志要求无框眼镜外观质量检查▪镜片和定片扣有无松动▪镜片上螺丝孔的周边光滑、无裂纹▪打孔的位置基本对称▪两镜片边缘光滑、无毛边和倒角▪两镜面保持相对平整▪两托叶和镜腿对称、平整▪外张角80o-95o,左右对称▪两镜片应力均匀7212
谢谢!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