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论风景园林——浅谈当代园林景观设计风格

论风景园林——浅谈当代园林景观设计风格

来源:华佗小知识
文学与艺术第二卷第三期论风景园林——浅谈当代园林景观设计风格杨晓颖(山东枣庄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摘要】城市园林景观环境是与整个社会的发展紧密相连、息息相关。它不同程度的折射着社会的各个侧面,或强烈或温和的充当着“晴雨表”的角色,较之传统的园林.现代城市园林景观所呈现的风格特征则更为丰富。传统的中国古典园林、El本式园林、英国自然式园林、法国宫廷式园林等等,各自表现了较为强烈的个性化形式特征;在信息交流频繁、思想文化繁荣、艺术风格多元、更能要求复杂的今天,城市公园体现出的既有内在的逻辑发展轨迹,又有外在的令人目不暇接的迥然的风格特征。显示出与其他门类设计风格变化的一致性。【关键词】园林艺术;极简主义;设计世界园林的四大流派:世界各国的园林形态是一种民族文化的体现。它是在一定山东枣庄277100)的范围内.根据自然、艺术和工程技术规律.主要由地形地貌、山水泉石、动植物、广场、园路及建筑小品等要素组合、建造的环境优美.生态环境良好的空间境域。世界园林可以分为四大流派:中国自然山水园。中国园林充分体现着天人合一的理念.体现着人们顺应自然,以求生存与发展的思想。在造园技法上是模拟自然而高于自然.即。虽由人作.宛自天开”。它以人工或半人工的自然山水为骨架,以植物材料为肌肤,在有限的空间里创造无限的风光。又运用隔景、障景、框景、透景等手法分隔组合空间,形成多样而统一的不同景点.可谓步移景异.静中有动,动中有静。宋代以后,又在模拟自然的基础上.强化人们精神思想和文化上的追求.形成写意山水园。以诗词歌赋命题、点景.作为造园的指导思想。达到诗情画意的境地,已成为中国传统园林的精髓。中国园林艺术是自然环境、建筑、诗、画、(下转第71页)(上接第69页)主要的特征有构成性与形式感的结合、客观物象的装饰性变化等。装饰设计素描的主要形式法则是简化、增加、减弱与夸张。首先对自然物象删繁就简、高度集中。除去次要元素.抓住物象的本质特征和具有形式感的主要特征。其次。在装饰设计素描的表现过程中,运用增加的手法,强化自然物象中的主要代表性特征。再次.从物象的整体或结构出发。突破原有造型的比例和规律,对最突出的特征进行适当的变形.达到夸张强化的作用。最终.装饰设计素描达:至Jj-维化、组合化、秩序化的装饰审美需要。4.表现设计素描表现设计素描发展自表现主义绘画.以创作者强烈的情感方式.对物象进行感知和表现。常表现为扭曲和夸张的造型,主观和强烈的色彩,具有强烈的视觉;中击力。表现设计素描其主要特点是:其表现具有随意性、性和创作者特点的情绪性。视觉形象的生动与视觉传达的可感。即表现设计素描对客观物象的表达必须符合深层审美的需要。并提供形象原型的依据、按表现设计的视觉造型要求做形象的主观夸张处理。通过对客观物象的典型选择与概括,使其表现能引起审美共鸣,将视觉形象转化为真实的情感感受。5.具象设计素描具象设计素描是以客观物象为依据的一种重视研究、分析和表现的素描造型手段。但它是区别于传统的写实具象造型素描的.其主要以设计的表达与表现为目的.去培养设计意识.追求对具象形式和视觉要素的理解,以掌握基本的设计造型语言和表现能力。在设计素描中的具象设计素描更多是作为实现创意性表现的形式和方法.而并非是以通常的单纯写实性描绘为目的。6.意象设计素描意象与意境相通,可以理解为有意味的想象.是一种通过联想与寓意表达的艺术样式.意象设计素描不是一种解决造型能力的训练。而是一种艺术样式的基础训练。意象设计素描的特点是:随象写意.形随神变.以形达意。意象设计素描在造型上主张以意立象.以象尽意.是视觉形态以形表意的体现。意象设计素描重视创作者的艺术积累的表达。它打破了常规的思维习惯,特别强调艺术创作的探索性和表现性。7.综合材料性设计素描广义的素描概念为设计素描打开了广阔的天空.设计素描不再拘泥于以铅笔为工具.以素描纸为媒介的范围内。努力对材质媒介的物理特性进行发现.探索综合应用性材料的素描技法.从而使设计素描的审美价值得以更新与提高。综上所述.设计素描作为设计艺术基础造型的一种训练手段和方式。必然是有其独特的自身特点。在其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中.也不断受到中西方传统美学观和现代艺术思潮的影响.更要适应现代设计学科的发展和延展.设计素描的基本范畴和分类也必将在不断的发展中变化与更新。【参考文献】【1】吴华先.设计素描[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5.【2】黄作林.设计寨描【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2.【3】王中义.从素描走向设计【M】.杭州:浙江美术学院出版社.1992.【4】陈守义.素描构成表现[M】.杭州: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2000.【5】杨蕾,杨君顺.结构素描与白描艺术的相似性分析【J】.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2007(8).作者简介:李科(1979-)。男。湖北省荆州市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艺术设计专业视觉传达及影像艺术70万方数据文学与艺术楹联、雕塑等多种艺术的综合。园林意境产生于园林境域的综合艺术效果.给予游赏者以情意方面的信息,唤起以往经历的记忆联想.产生物外情、景外意。不是所有园林都具备意境,更不是随时随地都具备意境.然而有意境更令人耐看寻味.引兴成趣和深刻怀念。所以意境是中国千余年来园林设计的名师巨匠所追求的核心.也是使中国园林具有世界影响的内在魅力。意大利台地式别墅园。由于意大利地处南欧地中海亚平宁半岛,夏季炎热干旱。冬季温暖湿润.三面为坡.只有沿海~线为狭窄的平原。因此自古以来,意大利的贵族、富豪多背靠山坡、面向大海建造宅院别墅。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威为经济繁荣的中心.使园林作为一种文化形态也达到极盛时期。特别是古希腊的建筑师、园林师为逃避土耳其入侵者,大批逃亡意大利.使希腊吉罗马帝国时期的文化在该国得以复兴,并得到高度发展。台地园的造园模式是在高耸的欧洲杉林的背景下,自上而下.借势建园,房屋建在顶部.向下形成多层台地;中轴对称,设置多级瀑布、叠水、壁泉、水池:两侧对称布置整形的树木、植篱及花卉。以及大理石神像、花钵、动物等雕塑。人们在林中.居高临下.海风拂面.一种独特的地中海风光尽收眼底。法国宫廷式花园。法国地处气候温和的平原地带,王室、贵族占据着辽阔的领地,领地四周为茂密的森林。因此.其园林的形式从整体上讲是平面化的几何图形,也就是以宫殿建筑为主体.向外辐射为中轴对称,并按轴线布置喷泉、雕塑。树木采用行列式栽埴,大多整形修剪为圆锥体、四面体、矩形等,形成中心区的大花园。茂密的林地中同样以笔直的道路通向四处。以方便到较远的地方骑马、射猎、泛舟、野游。著名的凡尔塞宫可谓经典之作。凡尔赛宫(ChateaudeVersailles)法国王宫.西方古典主义建筑的代表。距巴黎18公里。建筑面积11万平方米,园林面积100万平方米。花园为几何图形,在长达三公里的中轴线上.有雕像、喷泉、草坪、花坛、柱廊等。宫殿雄伟壮观,室内都用大理石镶砌.以雕刻、油画等为装饰。中部的镜厅曾是宫廷举行大型招待会和国王接见高级使团的场所,有17面由483块镜片组成的落地镜。凡尔赛宫与许多重大历史事件有关,英国承认美国的条约、协约国与德国的《凡尔赛和约》等均在此签订。1833年辟为国家历史博物馆。英国自然风致式园林。英伦三岛基本上为高低起伏的丘陵.为大西洋海洋性气候带,虽为高纬度,但受大洋暖流影响.使得四季冷凉而湿润。由于阴霾、大雾的天气居多。人们渴望阳光明媚的好天气出现,因此英格兰和苏格兰民族对园林的形式就形成了崇尚自然的理念,远处片片琉林草地.近观成片野花.曲折的小径环绕在丘陵问.木屋陋舍点缀其中.没有更多的人工雕琢之气。伦敦园为典型之作。英国自然风致式园林。英伦三岛基本上为高低起伏的丘陵,为大西洋海洋性气候带,虽为高纬度。但受大洋暖流影响。使得四季冷凉而湿润。由于阴覆、大雾的天气居多。人们渴望阳光明媚的好天气出现.因此英格兰和苏格兰民族对园林的形式就形成了崇尚自然的理念。远处片片疏林草地.近观成片野花.曲折的小径环绕在丘陵间.木屋陋舍点缀其中.没有更多的人工雕琢之气。伦敦园为典型之作。以上四大流派的园林风格,作为一种文化形态辐射影响着周边国家。这就形成了所谓的欧陆风情及东方园林两大体系。少就是多——极简主义的设计风格随着西方,尤其是美国在20世纪60年代遭遇了前所未有的。能源危机”。社会变得曰益动荡不安.这种急剧的变化使得人们不得不从各方面进行严肃认真的反恩.艺术家们当然也无法置身其外。于是.各种新兴的艺术类型。肩负着反映社会各阶层现实状况的使命出现在历史舞台上.这其中就包括有极简主义。极筒主义.又称最低限度艺术.它是在早期的结构主义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一种艺术门类。最初.它主要通过一些绘画万方数据第二卷第三期和雕塑作品得以表现。很快.极简主义艺术就被彼得·沃克(PeterWalkerl、玛萨·舒瓦茨(MarthaSchwartz)等先锋园林设计师运用到他们的设计作品中去.并在当时社会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和争议。如今,随着时间的推移,极简主义园林已经日益为人们了解和认可。彼德,沃克是当今美国最具影响的园林设计师之一.由于他的作品带有强烈的极筒主义色彩.他也被人们认为极简主义园林的代表者。不管是谁,当看到他的作品时,大都会被其简洁现代的布置形式、古典的元素、浓重的原始气息、神秘的氛围所打动.这也是彼得·沃克作品的过人之处——艺术与园林的无声结合赋予了作品全新的含义。早年他在哈佛求学时.受到当时流行的现代主义的巨大影响,与他同时代的导师、学长们对于现代主义的追求深深感染了彼德·沃克,他也因此成为现代主义的忠实追随者。随着对园林认识的不断深入,彼德·沃克开始尝试着将自己喜爱的极简艺术结合到园林设计中去。(需要说明的是.彼德·沃克曾是一名狂热的极简主义艺术爱好者.这也成为他日后运用极简艺术的主要动力源泉。)其后的欧洲之旅.尤其是法国古典规则园林带给他的巨大冲击更加坚定了他将极简艺术运用到园林设计中的决心。在进行了一些初期的尝试之后.沃克发现这种结合的效果出乎意料的成功.它们所反映出的那种鲜明的特色。如同闪电一样照亮了昏暗的天空。。当时他设计的那些作品包括1980年和舒瓦茨合作的尼可庭院和1983年伯纳特公园等。初期设计尝试的成功促使沃克更加努力的发展自己的极简主义设计风格。他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的一些作品标志着他这种风格的威熟.如1984年的唐纳喷泉、IBM索拉那园区规划、广场大厦以及1991年的市中心花园等。其中哈佛大学校园内的唐纳喷泉尤为典型。它位于一个交叉路口,是一个由159块巨石组成的圆形石阵.所有石块都镶嵌于草地之中.呈不规则排列状。石阵的是一座雾喷泉,喷出的水雾弥漫在石头上.喷泉会随着季节和时间而变化.到了冬天则由集中供热系统提供蒸汽.人们在经过或者穿越石阵时.会有强烈的神秘感。唐纳喷泉充分展示7沃克对于极简主义手法运用的纯熟。巨石阵源自他对英国远古巨石柱阵的研究。同时质朴的巨石与周围古典建筑风格完全协调.而圆形的布置方式则暗示着石阵与周围环境的联系。与其原型:安德鲁的雕塑作品。石之原野”比起来,这件作品从内容和功能上都已经超越了它,唐纳喷泉也因此被看做是沃克的一件典型的极简主义园林作品。步八晚年的沃克仍然在执著的追寻着设计的真谛。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沃克的作品中有着相当明显的日本传统园林的影子,这既是他对日本园林的兴趣与研究的威果.也从某种程度上反映出极简主义与日本禅宗园林的某些设计思想有着相似之处:两者都崇尚简洁与自然。彼得-沃克作为一位著名的园林设计师.数十年来设计了无数佳作。他因此也获得了包括ASLA设计奖在内许多重要奖项。此外,他还出版过<极简主义庭园)和‘看不见的花园>这两本书来详细阐述自己的设计思想。对于他作为极简主义者这一重要特征.我们应该给与足够的重视.这不仅有利于我们更好的理饵他的各种极简主义风格的园林作品.同时也对其他艺术门类在园林设计中的运用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最后。这个社会日新月异的发展.为城市园林景观设计提供了较之以往丰富的多的技术手段、新型材料和设计元素;并且社会也比以往更宽容的容纳各类思潮和各种尝试,这使得当代城市园林景观呈现出风格多样性与差异性的特征。这种倾向性对于设计者来说应该是创造了一个更为宽松、更能发挥的设计环境。同时更应意识至4去租取精、去伪存真,努力创作优秀的城市园林景观之责任。71论风景园林——浅谈当代园林景观设计风格

作者:作者单位:刊名:英文刊名:年,卷(期):被引用次数:

杨晓颖

山东枣庄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山东,枣庄,277100文学与艺术

WENXUE YU YISHU2010,\"\"(3)0次

1.期刊论文 田甜.刘志成.TIAN Tian.LIU Zhi-cheng 极简主义对现代园林艺术的影响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08,10(1)

通过对极简主义艺术的起源,特点以及理念的探讨;对极简主义园林东西方渊源的追溯及对现代园林中具有极简主义特征的实例的分析,总结出极简主义艺术在内在文化理念、外在创作形式两个方面对现代园林的影响,指出了学习西方极简主义园林对我国现代园林景观发展的实际意义.

2.学位论文 周晨毅 园林设计中简约风格的研究 2007

园林设计是一个受人文思想理念与时代技术支配的互相交融的综合性设计,各种各样的风格样式与设计思潮在这个巨大的容器中互相影响、传播,又各自呈现出相互不同的面貌。其中简约风格设计以一种简洁而又深具内涵的审美方式在园林中独树一帜。

简约风格有着深厚的思想渊源和哲学基础,春秋战国时期老子就提出了的“少则多,多则惑”的说法;在西方,古希腊时期的哲学家柏拉图在论述几何立方体时就已经有了“简单极少”的观点。东方的文化对简约风格的内涵塑造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而西方的思想则对简约风格的外部特征有着直接的影响。

本文首先介绍了简约风格的概念,简要阐述了简约风格产生的根源以及主要特征,并将其与极简主义进行了比较,强调说明了简约风格与极简主义在本质上的不同。其次研究和探讨了简约风格对建筑、室内、工业和园林等设计领域的影响;介绍了简约风格在设计领域的发展过程,总结了简约风格设计的主要特征;从审美、空间、材料等方面重新阐释了简约风格的设计理念与手法。

园林设计中的简约风格手法特征主要体现在对于整体性的把握,对抽象、纯粹空间的追求,对材质的关注和构造的精细,对抽象几何形式、植物、水景和色彩的运用等等。

简约风格是各个领域设计手法的提炼和思想的凝聚,其简洁、抽象的特点已经发展成了一种设计审美。通过对简约风格设计理念的借鉴,可以使国内设计师在吸收西方园林理论的同时,将我国传统园林的精华融入到当代园林设计当中,将国内的设计行业发展成独具时代气息的艺术,以适合我国精神文明的发展和人们新的审美需求。

3.学位论文 罗丹荔 中日园林造园艺术比较 2005

中国是东方园林乃至世界自然山水园的发源地,悠久的人文历史和深厚的文化积淀反映在造园艺术中,产生了自然山水园最成熟的形态——人文山水园。中国的文化思想和造园技艺对日本园林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催生并发展了日本的园林艺术。日本又根据本国地理环境,结合本土文化,并且结合禅宗文化的美学理念,创造出具有日本特色的“枯山水”和“茶庭”两种形式的园林。

进入现代景观设计,日本园林一直在积极的探索与发展,其简洁质朴又神秘空灵的风格延续到了日本现代景观设计中,形成了具有浓厚文化传统和民族精神的景观设计体系,并且从某种程度上讲,契合了世界极简主义的潮流。可惜的是,由于种种历史原因,在从古典园林向现代景观设计过渡的历史进程中,中国现代景观设计的发展出现了滞后的现象,虽然也出现了好些优秀的仿古园林作品以及中国传统风格的景观作品,但从整体来看,中国的传统园林艺术在现代景观设计中的传承和体现还有待进一步的探索与发展。

所以,本文将中国园林和日本园林艺术手法进行比较,不仅仅是分析比较两国园林艺术风格异同,更重要的是借鉴日本园林中优秀的因素,加深对中国园林艺术的认识和了解,根植于传统,面向世界,在吸收和继承中,寻求变革与发展。对中日两国园林艺术比较认识简述如下: 意义与目的:

一、同属东方园林体系,中国园林为本源,日本园林为支流。

二、中国园林的传统人文山水园和日本园林的枯山水与茶庭,都是优秀的园林形式,值得研究探讨。

三、通过分析比较,加深对中国园林的认识,了解中日园林当中优秀的造园要素,以及日本现代景观设计中对传统园林文化的继承和把握,特别是日本园林设计中尊重自然、珍惜资源的生态原则和理念,是很值得我们借鉴学习的。

四、回顾发展历史,比较艺术特色,做到知己知彼,对于中国现代环境艺术设计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方法与手段:

大致分析对比两国地理环境和文化背景的差别,再从中日园林发展史分析两国园林历史渊源。造园艺术具体从造园五要素:置石,理水,掇山,建筑,植物入手,结合园林实例,进行分析比较。最后再从两国现代景观设计发展现状进行对照和反思,以及中国现代景观设计应向日本学习借鉴什么,从而明确自身发展方向。

4.期刊论文 董瑜 彼得·沃克及其极简主义园林的产生 -山东林业科技2009,39(3)

彼得.沃克深受现代主义教育的影响,从欧洲古典主义园林中获得启示,并从极简主义艺术当中捕捉灵感,创造了独具一格的极简主义园林,对现代园林艺术的发展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研究这个过程对我们把现代园林理论同中国传统造园艺术相结合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5.期刊论文 黄静.HUANG Jing 从法国古典主义园林探寻极简主义的造园手法 -山西建筑2009,35(30)

分析法国古典主义园林造园特色,重点阐述法国古典主义园林的整体统一性形成,并结合美国极简主义对其的借鉴进行剖析.从其构图布局的简约、古典元素的运用、新奇材料的结合,探寻了极筒主义园林艺术的造园手法.

6.学位论文 罗丹荔 中日园林造园艺术比较 2005

中国是东方园林乃至世界自然山水园的发源地,悠久的人文历史和深厚的文化积淀反映在造园艺术中,产生了自然山水园最成熟的形态——人文山水园。中国的文化思想和造园技艺对日本园林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催生并发展了日本的园林艺术。日本又根据本国地理环境,结合本土文化,并且结合禅宗文化的美学理念,创造出具有日本特色的“枯山水”和“茶庭”两种形式的园林。

进入现代景观设计,日本园林一直在积极的探索与发展,其简洁质朴又神秘空灵的风格延续到了日本现代景观设计中,形成了具有浓厚文化传统和民族精神的景观设计体系,并且从某种程度上讲,契合了世界极简主义的潮流。可惜的是,由于种种历史原因,在从古典园林向现代景观设计过渡的历史进程中,中国现代景观设计的发展出现了滞后的现象,虽然也出现了好些优秀的仿古园林作品以及中国传统风格的景观作品,但从整体来看,中国的传统园林艺术在现代景观设计中的传承和体现还有待进一步的探索与发展。

本文链接: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wxyys201003049.aspx

授权使用:重庆大学(cqdx),授权号:56122c55-6c0b-41f0-abf4-9e2f01735969

下载时间:2010年11月15日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