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道路交通 城市道桥与防洪 2014年7月第7期 山区高速公路互通式立交选型体系的研究 王明刚 ,孙静 (1.林同棱国际工程咨询(中国)有限公司道路交通事业部,重庆市401 12l; 2.重庆能源职业学院土木工程系,重庆市402260) 摘要:高速公路互通立交设计在国内外已有较成熟的做法和经验,但多数是适合平原区条件的,山区互通式立交没计模式固 定、作法缺乏灵活性,特别是在互通式立交类型方面.存在立交类型较单一,规模大、造价高.定位、定性不当等问题。该文针对重 庆“二环八射”高速公路互通式立交进行深入研究,总结了重庆“二环八射”高速公路161座立交的类型采用情况和选型依据,归 纳出重庆高速公路互通式立交的类型特点,同时也总结出了部分立交类型存在的问题。并以此为依托,提出影响山区高速公路 互通式立交类型的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经过反复分析论证,提出了一套适合山区高速公路互通式立交的类型体系,为山区互 通式立交的选型提供依据。 关键词:山区;高速公路:互通式立交;类型 中图分类号:U412.35 .2.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7716(2014)07—0016—03 O绪论 高速公路互通立交设计在国内外已有较成熟 的做法和经验,但多数是适合平原区条件的,山 区互通式立交设计模式固定、作法缺乏灵活性, 特别是在互通式立交类型方面,存在立交类型较 交,约占16%;再次是半定向型立交,约占12%; 这三类立交类型约占全部立交类型的93%…(见 图1)。 单一,规模大、造价高,定位、定性不当等问 题。从国内情况来看目前尚无统一的结合山区立 交设计的技术指南和规范,尤其是在立交选型上 设计随意性大,规范性差,山区互通式立交选型 中许多关键性问题尚需进一步研究。 一 图1重庆市“二环八射”高速公路立交类型比例图 1.2重庆“二环八射”高速公路立交类型特点 1 重庆高速公路立交类型现状及分析 1.1 重庆高速公路立交类型现状 (1)除枢纽互通外,其余全部为收费立交。 (2)互通式立交类型受自然条件较大。 重庆自然条件较为复杂,主要是高差较大、空间 较小、地质条件恶劣等方面。按照平原区的技术 标准要求来布设立交匝道会受到很多条件的制约。 (3)受重庆山区地形条件的影响,往往两条 相交道路的高差相差较大,给互通式立交的布设 带来不便,而匝道的合理布设又直接影响互通式 立交类型的选择。 (4)重庆市是我国中西部地区唯一的直辖市, 城乡差异较大,路网发展不平衡,互通立交类型 应用受限。 (5)合理应用了“四改三型”互通式立交。重 庆“二环八射”高速公路中当高速公路与一般公路 相交时,通常设分离式立交桥使主线与被交路相 互通过,在高速公路侧设单喇叭互通立交,再用 连接线将互通立交与被交路的平交口连接起来, 即“四改三”的方法 I。 本文以重庆市“二环八射”高速公路的161座 立交为对象,对典型立交深入实地调查,详细收 集相关设计资料,归纳分析重庆市高速公路立交 类型的经验,为进一步研究山区立交选型体系打 下基础。 重庆“二环八射”高速公路的161座立交中枢 纽互通立交40座,一般互通立交121座。三路 立交124座,四路立交32座,多路立交5座, 共设置“四改三型”立交41座。单喇叭形立交103 座;半定向型立交20座;全苜蓿叶形立交4座; 半苜蓿叶形立交5座;组合式立交26座;菱形 立交2座;环形立交1座。其中,单喇叭形互通 立交占的比重最大,约为65%;其次是组合式立 收稿日期:2014—03—3l 作者简介:王明刚(1980一),男.吉林通化人,硕士,丁程师 从事道路交通工程设汁与规划] 作。 2014年7月第7期 城市道桥与防洪 道路交通 17 1.3重庆“二环八射”高速公路立交类型主要问 题分析 (1)由图1中可以看出,重庆“二环八射”高速公 路的161座立交中,有103座为单喇叭形立交, 占全部立交的65%。立交类型较单一。 通式立交,高速公路与城市快速路相交时采用次 枢纽互通立交,高速公路与其他公路相交时采用 般互通式立交。 2_2.2相交道路交通量对立交类型的影响 一交通量的大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互通式立交 (2)重庆“二环八射”高速公路部分立交类型存 的型式。相反,互通式立交型式一定程度上反映 在规模大、费用高的问题。 交通流量的总方向。 (3)重庆“二环八射”高速公路部分立交存在 2_2.3相交道路条数对立交类型的影响 定性不当、定位不准的问题,在立交设计中,过 在山区高速公路互通式立交的类型中,三路 分的追求立交的功能性,对立交类型的选择不 互通立交一般较多采用单喇叭形,还有半定向T 当,造成立交的规模偏大。 形、半定向梨形、定向Y形;四路互通立交的类 (4)在重庆“二环八射”高速公路立交设计中, 型较灵活,常用型式有定向涡轮形、全定向形、 部分互通式立交的匝道设计车速套用平原区的标 双喇叭形、苜蓿叶形、菱形、“四改三”型、组合 准、规范,设计指标偏高,导致立交类型选择不 型等;多路互通式立交的型式较为复杂,一般有 当,无形中扩大了立交建设规模,增加了造价。 定向型五路立交,多路环形立交,还有多路组合 2 山区高速公路互通立交类型的影响因素 式立交,一般根据具体情况灵活采用。 2.3影响山区互通立交类型的客观条件 2.1 山区互通立交类型分类及其适用的技术条件 2.3.1 立交区域内的地形条件对立交类型的影响 2.1.1 山区互通立交类型分类 在山区立交主要受地形和山坡线线位与高差 经过对重庆“二环八射”高速公路立交类型的 的影响,在进行互通式立交设计时,就需要对立 深入研究,考虑山区高速公路的特点,按立交的 交匝道进行展线。展线时,应根据需要的展线长 性质,功能,以及相关道路等级,建议山区高速 度,结合地形、地质条件,因地制宜地灵活采用 公路立交类型可分为枢纽互通立交、次枢纽互通 各种展线方式。如:自然展线、回头展线、螺旋 立交、一般互通立交同。 展线、小环的展线等[4j。 2。1.2主要技术指标 2.3.2立交区域内的构造物对立交类型的影响 根据重庆绕城高速公路互通立交的经验,结 立交区域内的长大桥梁、隧道、服务区等对 合山区特点,推荐的互通立交的主要技术指标, 立交类型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影响。 见表1所列。 2.3.3立交区域内的地物条件对立交类型的影响 表1主要技术指标表 当立交区域内存在明显的地物,如已建成的 类型 枢纽互通立交次枢纽互通立交一般互通立交 房屋建筑、山丘、管线、茂密的树林等,在立交 类型的选取时对于不能破坏的重要地物,要尽量 绕行。 2.3.4立交区域内的用地条件对立交类型的影响 在山区高速公路互通式立交的建设中,由于 受地形、地物、地质情况等的影响,互通式立交 的用地非常紧张,这就需要在立交选型时合理的 结合立交区域内的具体情况,在有限的用地空间 里布设出较合理的立交类型。 2.3.5 立交区域内的地质水文条件对立交类型的 影响 略。 3 山区高速公路互通立交选型体系 2.2影响山区互通立交类型的主观条件 3.1 一般型互通式立交 2-2_1 相交道路等级性质对立交类型的影响 山区的一般型互通式立交即指立交所处位置 一般高速公路与高速公路相交时采用枢纽互 在山谷等地形较平坦的地区,不受约束条件 18 道路交通 城市道桥与防洪 2014年7月第7期 的立交。此类型的立交与平原区立交无大的区 别,选型可按一般立交选型要求进行。 3.2约束型互通式立交 3_2.1 约束型互通式立交的定义 约束型立交系指山区受地形、地质、地物建 筑、主线标准或相邻桥梁、隧道、服务设施等的 ,同时按常规布设难以满足标准、规范规定 一 I I 的立交形式。这里所说的约束,分外部约束和内 部约束两种,外部约束主要指地形约束、地质约 束、高差展线约束、地物建筑约束等;内部约束 主要是指道路自身约束,主要包括主线标准、相 I I Il霎I 交道路间距、立交之间以及立交与相邻桥梁、隧 道、服务区(停车区)之间的间距等。 3.2.2约束型互通式立交的分类 图2山区立交选型体系图 约束型互通式立交按其约束条件可分为两大 类,一是展线型立交,二是常规型立交。 交进行深入研究,总结了重庆“二环八射”高速公 展线型立交又可分为:自然展线型立交、回 路161座立交的类型采用情况和选型依据,归纳 头展线型立交、螺旋展线型立交和小环道展线型 出重庆高速公路互通式立交的类型特点,同时也 立交。 总结出了部分立交类型存在的问题。并以此为依 常规型立交又可分为:直连式立交、复合式 立交、连接线式立交。 釜一 托,提出影响山区高速公路互通式立交类型的主 观条件和客观条件,经过反复分析论证,提出了 一套适合山区高速公路互通式立交的类型体系, 4 山区高速公路互通立交选型体系 为山区互通式立交的选型提供依据。 通过上述对山区高速公路互通式立交类型的 参考文献 分析得出,山区高速公路互通式立交的类型选择 [1】孙家驷.重庆绕城高速公路技术总结【R】.重庆:重庆市交通 需要综合考虑影响山区高速公路立交类型的主观 规划勘察设计院,2008. 条件和客观条件,经过多方面的论证,从而最终 【2]孙家驷.道路立交规划与设计[M】.重庆:重庆交通大学出版 选出互通式立交的类型。选型体系详见图2所示。 社。2008. 【31孙家驷.重庆绕城高速公路立交规划布局研究[J].重庆交通学 5结语 院学报,2007,26(2):64~66,121. 【4】贾海燕.山区道路特种立交关键技术研究系列之一展线型立 本文针对重庆“二环八射”高速公路互通式立 交关键技术研究to].重庆:重庆交通大学,2009. 杭州今年开发地下空间500万m2 2014年,浙江省杭州市计划开发地下空间500万m2,其中新开工300万m2、完工200万m2,同 时,建成地下停车位3.5万个,其中主城区建设3万个。在这些地下停车位中,很大一部分属于房屋 项目的配建车位。 去年实施的(杭州市城市建筑工程机动车停车位配建标准实施细则》明确要求,公共租赁住房应 充分利用地下空间设置至少一层地下车库作为公共停车库,公共停车位数量不少于总户数的20%;中 小学校操场下方,应充分利用地下空间设置至少一层地下车库,作为公共停车库;公交场站、公共绿 地应设置公共停车位;当用地面积大于3 000 m:时,应设置至少一层地下车库,小于等于3 000 m2 时,应结合场地条件尽可能多地设置公共停车位。 在今年确定的地下空间开发目标中,有60个项目被列为重点开发项目,有多个地下停车场(库) 将开工或进行续建。此外,还有一些是房屋建设项目的地下空间和地下停车位的配套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