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作文之路,日记起步

作文之路,日记起步

来源:华佗小知识
读写算 2011年第46期 语文教育研究 作文之路,日记起步 赵一波 (上虞市道墟屯头小学 浙江 上虞 312300) 【摘要】《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 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用的表达方式写 作。”不言而喻,其意为要求小学生具备书面表达的能力。随后的《小学语文教学建议三十条》又指出:“作文教学先要让学生敢于表达, 再慢慢让学生善于表达。”观照当下的作文教学之现状,此二条显得相当尴尬——当梦想照进现实之后,忽然变得迷雾重重。能否拨-Z-L 日,在当下作文教学里走出一条康庄大道,是为笔者作此番研究之目的也。 、 【关键词 文教学 微型日记 缘起:独怜幽草涧边生 语文教学根本在于什么?笔者窃以为根本在于教师为学生打开 一扇门,让学生自觉地掌握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并以此来表达,与 世界交流。怎样掌握这一能力?过程是阅读,呈现形式便是学生的表 达能力。阅读的对象囊括世间万物,书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表达的 内容是一切和学生有关的要素,生活也好,情感也罢,都在其中。 l、“有名无份”的尴尬。美其名曰语文教学里作文占有重要 的地位,但实际处境却非如此:以三至六年级为例,一学期八次 作文指导课,以单元为周期,主题定在那儿,螺旋上升,实际几年 里操作中只练了这么几个主题的文章:写景,写人,写一件难忘 的事等等。其量相比于四年来的作业练习,少得可怜,其质脱离 学生生活,谈不上有多少创造性。久之,学生对此新鲜感尽失,终 于望而生畏,表达能力自然不能得到提高。 2、“知难而退”的命运。作文教学在整个语文教学里遭遇“有 名无份”之尴尬,教师和学生面对它的态度几乎“清一色”——知难 而退。对于教师,诉求不高,因为阅读教学研究相对而言更容易些, 周期短、见效快,作文教学这块硬骨头,懒得一啃;对于学生,诉求 也不高,考试中应付、凑合便行,大多没有记点东西的习惯,即使 有,面对一般QQ日志、博客之类,没人评分,自然也不追求“文从字 顺、具体明确”。于是,作文教学常被提起,却常被“扶不起”。 3、“涧边而生”的幽草。在此山穷水尽之际,笔者蓦然发现,仍 有柳暗花明:作为常规作文教学的补充,引领学生走向敢于表达、 善于表达的途径,引领学生舞动自由人生的舞台,能小心翼翼地 撑起学生心灵的保护伞,便是这“涧边而生”的幽草一一微型日 记。微型13记,可以成为常规作文教学的“左膀右臂”,甚至能取而 代之。其“天赋异禀”,具有真实性、灵活性、自由式、个性化,师生 双向交流便捷等特点,每一条击中课堂作文教学之“要害”,正中 作文教学之“下怀”。于是,笔者独怜这幽草,并以飨诸位。 过程:身向榆关那畔行 所谓“微型”日记,是指13记选材角度小,内容单纯,字数自 由;而日记,又决定了面向个体,规定了时间,习作频次等。两者 合一,幻化出独具魅力的化学变化:微型日记,绝对遵循学生心 灵的自由,尊重个性,遵循作者心智上的成长轨迹。将每个孩子 的精彩呈现在自己面前,呈现在世人面前。在这一点上,微型13 记为每个孩子提供了一个心灵释放的通道。那么在开展微型日 记的过程中需要怎样做?要点有三: 一、科学的指导.让微型日记“微”得有“形” 学生的日记和我们成人的私人日记有很大的区别。我们开 展微型日记活动也不是为了纯粹让学生记录私人秘密,所以这 样的日记需要我们教师科学的指导,只有经过科学的指导,微型 31记才能“微”得华丽。科学的指导有此三部曲: l、“万水千山总是情”一一写作素材保证。首次接触微型日 记的孩子会感到新鲜而能坚持几天,但几天之后发现自己面对 平淡的生活无动于衷,写不了什么,随之兴趣也了无痕了。因此, 一定要在学生逝去兴趣之前,一方面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注周 围的一切事物,一件小事,别人的一句话,自己的一个想法等等; 另一方面,面对不同程度的小学生(三至六年级),还要为孩子们 创设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班级生活,这为孩子们提供丰富多彩 的写作素材。可以设计难易程度不同的活动,并且渗透观察生 活,感知生活的意识,引导学生善于捕捉生活中的素材 所谓“万 、 水千山总是情”,学生写作的内容是能够保证的。 2、“我手写我口”— 、自我意识启蒙。要多给学生自由,从选 择内容记录开始,学生的微型日记全凭自己的喜好做主 有了这 点自由,学生会入门。从一个对这个世界的旁观者!慢慢转向参与 者,直到彰显自我,以自己的目光和视野去评判、去感受,日记中 有了“自我”,对于他们来说,日记中有了“我”,便意味着他接近 了日记写作的本质,爱上了13记。自我意识启蒙了,学生微型日 记会从单纯走向立体,走向复杂。张扬他们的个性,放飞他们的 心情。他们能从微型日记这件事中得到前所未有的满足感,这已 基本能保证他们写下去了。 3、“淡妆浓抹总相宜”——表达方式多样。有效的表达能起到 事半功倍的效果。微型日记在表达形式上包容多样化。在驾驭文 字与选材方面已有了一定的基础之后,每个学生都有在表达形式 上追求多样化的自由。这不但拓宽学生写作的领域,并且如果这 个领域契合学生的个性、爱好、特长,是适合于他心灵成长的需要 的,那么,学生会为此而尽心的。他们会在写13记的过程中渐渐积 累自己喜欢的表达内容与擅长的表达方式。这将影响他们一辈 子。对于大多高年级、或者基础扎实的低年级学生来讲,表达方式 的变化也能引起他们极大的写作诉求。不管是诗歌、散文、小说, 还是剧本、漫画等等,总之,一句话:淡妆浓抹总相宜。 二,适度的评价。让微型日记“微”得有“趣” 除了科学的指导,适度的评价是保证微型日记走向香醇的 必要“佐料”。评价需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l、普遍化原则。要让每个孩子得到评价,并且能从评价中感 受到成功的喜悦,饶有趣味地写下去。 2、差异化原则。分层次地评价,对于能力参差不齐的学生评 价标准是有差异的,不能“一刀切”。因材施教,根据学生个体状 况而进行激励和引导。 3、个体化原则。从教师层面来讲,完全是个体化评价,通过 写评语、面对面交流等方式,达到评价目的。 4、多样化原则。除了教师对于学生的评语、口头评价之外,还 要有大量的其他方式的评价,比如示范引领(参加完同一活动之 后,教师下水微型日记);榜样作用;优秀作品展示,投票选出我心 目中的优秀“日记”等。另外,对外的有派一些优秀小作者参加各类 征文比赛;投往各类报刊杂志;上传到QQ 31志,博客相互欣赏等等。 总之,评价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在微型日记中感受到无穷 无尽的趣味,并且能自觉地做下去。 三 环境的保障。让微型日记“微”得有“意” 把学生的微型13记比作一棵小苗,想让这小苗长成参天大 树,需要的环境的保证。具体来说,影响到微型日记的“意”的因 素有不少: 1、学生的功底一一课外阅读“知多少”?没有一个良好的语 言积累的过程,无论怎样科学的指导,多么适度的评价,终归是 空中楼阁,孩子的作文是没有根的,其语言如一潭死水。课外阅 读“知多少”将决定你的文采有多高。 2、教师的耐心一一业余时间“献”多少?可以说微型日记作 为一项业余的工作,会占用教师大量的业余时间,教师能否献出 自己宝贵的时间呢?特别是开始实施阶段,必须保证,否则学生 失去信心是朝夕之事。 3、性格的差异一一自我意识“有多少”?日记归根(转封三) ・27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