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2013年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

2013年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

来源:华佗小知识
潍坊市益都中心医院

2013年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

为进一步巩固前两年我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成果,促进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有效控制细菌耐药,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按照《2013年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制定本方案。

一、活动目标

通过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优化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结构,提高合理应用水平,有效遏制细菌耐药;针对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中存在的突出问题,采取标本兼治的措施;完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效措施和长效工作机制,促进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能力和管理水平持续提高。

二、组织管理

药事管理和药物治疗学委员会会同抗菌药物管理工作组负责制定我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组织实施并对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开展情况进行督导检查。

临床科室负责各项工作措施落实,实现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各项指标,建立健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长效工作机制。

三、重点内容 (一)院长是我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第一责任人,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作为医疗质量和医院管理的重要内容纳入工作安排。院长与临床科室主任分别签订抗菌药物合理应用责任状;药学部门配合医务处科学设定临床科室抗菌药物应用控制指标;各临床科室要根据自身学科特点,制定本科室常见疾病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规范。

(二)医务处、感染管理科、信息科、微机管理中心、药学部门按其职责分别对2012年度科室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情况进行统计:抗菌药物品种、剂型、规格、使用量、使用金额,使用量和使用金额分别排名前10位的抗菌药物品种,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使用强度、I类切口手术和介入诊疗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使用率、使用强度,门诊抗菌药物处方比例、急诊抗菌药物处方比例。

(三)完善感染性疾病科和临床微生物室,配备感染专业医师、微生物检验专业技术人员和临床药师,为医师提供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相关专业培训,对临床科室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进行技术指导,参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工作。

(四)药事管理和药物治疗学委员会根据省级抗菌药物分级管理目录,修订本院抗菌药物分级管理目录。医务处对不同管理级别的抗菌药物处方权进行严格限定。各级医师严格按处方权限及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规定与流程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五)完善抗菌药物遴选、评估、加强抗菌药物购用管理。对抗菌药物供应目录进行动态管理,清退存在安全隐患、疗效不确定、耐药严重、性价比差和违规使用的抗菌药物品种或品规。清退或者更换的抗菌药物品种或品规原则上12个月内不得重新进入抗菌药物供应目录。

抗菌药物品种应少于50种,同一通用名称注射剂型和口服剂型各不超过2种,头霉素类抗菌药物不超过2个品规;三代及四代头孢菌素(含复方制剂)类抗菌药物口服剂型不超过5个品规,注射剂型不超过8个品规;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注射剂型不超过3个品规;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口服剂型和注射剂型各不超过4个品规;深部抗真菌类抗菌药物不超过5个品种。药学部门负责将抗菌药物采购目录要向省卫生计生委备案。

因临床工作需要,采购的抗菌药物品种和品规数量超过上述规定,向省卫生计生委提出

1

申请,并详细说明理由。

因特殊治疗需要,需使用本院抗菌药物供应目录以外抗菌药物的,可以启动临时采购程序。临时采购由临床科室提出申请,说明申请购入抗菌药物名称、剂型、规格、数量、使用对象和使用理由,经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抗菌药物管理工作组审核同意后,由药学部门临时一次性购入使用。同一通用名抗菌药物品种启动临时采购程序原则上每年不得超过5例次。如果超过5例次,要讨论是否列入本院抗菌药物供应目录。调整后的抗菌药物供应目录总品种数不得增加。

药学部门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规定,每半年将抗菌药物临时采购情况向省卫生计生委备案。

(六)加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相关指标控制力度。

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不超过60%,门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不超过20%,急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不超过40%,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力争控制在每百人天40DDDs以下。

住院患者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时间控制在术前30分钟至2小时(剖宫产手术除外),抗菌药物品种选择和使用疗程合理。I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比例不超过30%,原则上不联合预防使用抗菌药物。其中,腹股沟疝修补术(包括补片修补术)、甲状腺疾病手术、乳腺疾病手术、关节镜检查手术、颈动脉内膜剥脱手术、颅骨肿物切除手术和经血管途径介入诊断手术患者原则上不预防使用抗菌药物;I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时间原则上不超过24小时。

(七)抗菌药物管理工作组每月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利用信息化手段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分析临床各专业科室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评估抗菌药物使用适宜性;对抗菌药物使用趋势进行分析,出现使用量异常增长、使用量排名半年以上居于前列且频繁不合理使用、企业违规销售以及频繁发生药物严重不良事件等情况,及时调查并采取有效干预措施。

(八)加强临床微生物标本检测和细菌耐药监测。提高血液及其他无菌部位标本送检比例,保障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根据临床微生物标本检测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接受抗菌药物治疗的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前微生物检验样本送检率不低于30%;接受使用级抗菌药物治疗的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前微生物检验样本送检率不低于50%;接受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治疗的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前微生物送检率不低于80%。检验科定期发布细菌耐药信息,建立细菌耐药预警机制,针对不同的细菌耐药水平采取相应应对措施;按照要求药学部门向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网报送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相关数据信息,检验科向细菌耐药监测网报送耐药菌分布和耐药情况等相关信息。

(九)医师抗菌药物处方权限和药师抗菌药物调剂资格管理。医务处和药学部门要按年度对医师和药师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知识和规范化管理培训、考核工作,医师经培训并考核合格后,授予相应级别的抗菌药物处方权;药师经培训并考核合格后,授予抗菌药物调剂资格。

(十)落实抗菌药物处方点评制度。医务处组织感染、药学、微生物等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对抗菌药物处方、医嘱实施专项点评。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每个月组织对25%的具有抗菌药物处方权医师所开具的处方、医嘱进行点评,每名医师不少于50份处方、医嘱,重点抽查感染科、外科、呼吸科、重症医学科等临床科室以及I类切口手术和介入诊疗病例。

医务处根据点评结果,对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前10名的医师,向全院公示;对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前10名的医师,在全院范围内进行通报。点评结果作为科室和医务人员绩效考核重要依据。对点评中发现的问题,要进行跟踪管理和干预,实现持续改进。

对出现抗菌药物超常处方3次以上且无正当理由的医师提出警告,其特殊使用级和使用级抗菌药物处方权;处方权后,仍出现超常处方且无正当理由的,取消其抗菌

2

药物处方权。药师未按照规定审核抗菌药物处方与用药医嘱,造成严重后果的,或者发现处方不适宜、超常处方等情况未进行干预且无正当理由的,应当取消其药物调剂资格。医师处方权和药师药物调剂资格取消后,在6个月内不得恢复。

(十一)微机中心配合医务处实现医师抗菌药物处方权限和药师抗菌药物处方调剂资格管理、控制抗菌药物使用的品种、时机和疗程;开发利用电子处方点评系统加大抗菌药物处方点评工作力度,扩大处方点评范围和点评数量;开发相应统计功能软件实现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动态监测、评估和预警。

(十二)建立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情况通报和诫勉谈话制度。医务处要定期对临床科室和医务人员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情况进行汇总,并向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对非使用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情况,每年报告一次;对使用级和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情况,半年报告一次。

(十三)完善抗菌药物管理奖惩制度,严肃查处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情况。医院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合理性评估结果作为医师职称晋升、评先评优、定期考核、收入分配、绩效考核等工作的重要内容,加大对于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责任人的处理和惩罚力度,加大对合理使用抗菌药物行为的奖励力度,引导医务人员摒弃不合理用药行为,逐步树立良好的执业风气和合理用药氛围。

对于存在抗菌药物临床不合理应用问题的医师,医务处应当视情形依法依规予以警告、限期整改、暂停处方权、取消处方权、降级使用、暂停执业、吊销《医师执业证书》等处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对于存在抗菌药物临床不合理应用问题的科室,院长应当视情形给予警告、限期整改;问题严重的,撤销科室主任行政职务。

四、活动安排

(一)宣传发动阶段(2013年5月 日)。制定《2013年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进行全面动员部署。签订责任状。

(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知识和规范化管理培训(2013年6月 日) (三)自查自纠阶段(2013年6 月)。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情况调查报告和自查整改报告于6月15日前报上级卫生行政主管部门。

(四)迎接督导检查阶段(2013年10—12月) 五、工作要求

(一)提高思想认识,明确领导责任。从维护人民群众利益出发,切实提高对专项整治活动重要性的认识,加强领导,细化措施,精心设计,周密安排,层层落实责任制,保障活动的顺利开展。

(二)突出整治重点,务求工作实效。采取强化措施、开展处方点评、科室和医师用药情况公示、实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和细菌耐药监测、加强院感控制等手段,切实加强对抗菌药物使用重点环节的监测和监管,通过集中治理,抓点带面,点面结合,逐层突破,确保活动取得实效。

(三)注重活动宣传,强化人员培训。要切实做好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的宣传、发动工作。要加强对医务人员的宣传教育、要加大对社会的宣传力度,在单位显著位置悬挂活动标语,在显示屏、宣传栏、网站和通过有关媒体宣传抗菌药物使用知识,引导群众理解、支持、配合医务人员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避免医患纠纷。

(四)认真总结经验,促进持续改进。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提高合理用药水平,保障医疗安全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任务,需要不断完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改进工作方案。

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