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 普通调幅(AM)信号的解调解调(Demodulation)是调制的逆过程。振幅调制信号的解调电路称为振幅检波电路,简称检波电路(Detector),它的作用是从振幅调制信号中不失真地检出调制信号来。对于普通调幅信号来说,它的载波分量未被抑制掉,可以直接利用非线性器件实现相乘作用,得到所需的解调电压,而不必另加同步信号,通常将这种振幅检波器称为包络检波器。目前应用最广的是二极管包络检波器。
解调调幅波时,二级管总是在输入信号的每个周期的峰值附近到导通,因此输出电压与输入信号包络相同。二极管电流的平均分量Iav流过电阻R形成检波输出,而高频分量被电容C滤掉。图6即为调制波形和解调输出波形。
图6检波器输出波形(上)与输入调幅波(下)的关系(不失真)
由于参数的选择,检波器容易惰性失真。在二级管截止期间,电容C两端电压下降的速度取决于RC的时常数。如果电容放电速度很慢,使得输出电压不能跟随输入信号包络下降的速度,那么检波输出将与输入信号包络不一样,产生失真。把由于RC时间常数过大而引起的这种失真称为惰性失真或者对角线切割失真。如图7:
图7检波器出现惰性失真时的输出波形
同时还有一种失真,底部切割失真。如图8所示。
产生这种失真是因为交直流负载不同引起的。要避免底边切割失真,一定要设法增大交流阻抗和直流阻抗的比值。
图8 检波器出现负峰切割失真时的输出波形
由上面三图可得如下结论:当用二极管包络检波法解调普通调幅波时,要选择合适的电路参数。
4. 利用仿真软件Multisim 10对DSB电路仿真分析
4.1 DSB信号的数学表达式
抑制掉调幅信号频谱结构中无用的载频分量,仅传输两个边频的调制方式成为抑制载波的双边带调制,简称双边带调制,并表示为:
u0(t)kau(t)coswct
显然,它与调幅信号的区别就在于其载波电压振幅不是在Vm0上下按调制信号规律变化。这样,当调制信号u(t)进入负半周时,uo(t)就变为负值。表明载波电压产生1800相移。因而当u(t)自正值或负值通过零值变化时,双边带调制信号波形均将出现1800的相移突变。双边带调制信号的包络已不再反映u(t)的变化,但它仍保持频谱搬移的特性,因而仍是振幅调制波的一种,并可用相乘器作为双边带调制电路的组成模型,如下图9所示,图中AMVcmka。
AMxyu(t) Vcmcoswct xy uo(t)AMVcmu(t)coswct 图9 双边带调制信号组成模型
4.1.1 调制过程的数学表达式
设载波电压为:
uc(t)UcMcoswct
调制信号为:
u(t)UMcost
经过模拟乘法器A1后输出电压为抑制载波双边带调制信号,其数学表达式为:
u(t)Kuc(t)u(t)
=KUcMcoswctUMcost
=KUcMUMcos(wc)tcos(wc)t2 (4) 4.1.2 解调过程的数学表达式 双边带调幅波的电压u(t)可表示为:
u(t)KUcMcoswct
UMcostUMu(t)coswct
本机载波电压为:
uc(t)UcMcoswct
解调波的表达式:
up(t)Kuc(t)u(t)
=KUcMcoswctUMcost
=KUcMUMcos(wc)tcos(wc)t2 (5) 4.2 DSB信号的波形
在Multisim仿真电路窗口中创建如下图10所示的电路,其中由高频载波信号
uc(t) (V13)、低频调制信号u(t) (V9)及乘法器(K=0.1)A3组成抑制载波双边带
调幅电路;由模拟乘法器A1输出电压u(t)、本机载波信号uc(t)(V14)和乘法器(K=0.1)A4组成抑制载波双边带解调电路,其目的是从抑制载波双边带调幅波中检出调制信号u(t)。
图10 DSB乘法器调制解调电路
运行仿真开关,双击示波器图标,可以得到抑制载波双边带调幅仿真输出波形如图11所示:
图11 用乘法器组成的抑制载波双边带(DSB)输入波形及调制波形
4.3 DSB信号的解调
usus(t)振幅调制波的(t) uo(t)uo(t) 解调电路 图12 振幅检波电路的作用 如图12所示,为输入振幅调制信号电压,为反映调制信号变化的输出电压。在频域上,这种作用就是将振幅调制信号频谱不失真地搬回到零频率附近。因此振幅检波电路也是一种频谱搬移电路,可以用相乘器实现这种作用,如图13所示:
图13 振幅解调电路的组成模型
AMxyus(t) x y u 低通滤波器 uo(t) ur(t) 图中电路由相乘器和低通滤波器组成。由图可见,将us(t)先与一个等幅余弦电压
ur(t)相乘,要求这个电压与输入载波信号同频同相,即ur(t)=Vrmcoswct,称为同步信号,相乘结果是us(t)频谱被搬移到wc的两边,一边搬到2wc上,构成载波角频率为2wc的双边带调制信号,它是无用的寄生分量;另一边搬到零频率上,这样,us(t)的一边带就必将被搬到负频率轴上,负频率是不存在的,实际上,这些
负频率分量应叠加到相应的正频率分量上,构成实际的频谱,因此它比搬移到2wc上的任一边带频谱在数值上加倍。而后用低通滤波器滤除无用的寄生分量,取出所需的解调电压。必须指出,同步信号ur(t)必须与输入信号保持严格同步(同频、同相)是实现上述电路模型的关键,故将这种检波电路称为同步检波电路。否则检波性能就会下降。
当恢复载波与发射载波同频同相时,输出将无失真的将调制信号恢复处出来。如图14:
图14同步检波器输入的双边带信号(上)及其输出信号(下)
若恢复载波与发射载频有一定的频差,将会引起振幅失真和频率失真,若只有一定的相差,但频率相同,则会引起一个振幅衰减因子,使振幅减小。
5. 利用仿真软件Multisim 10对SSB电路仿真分析
5.1
SSB信号的数学表达式
单边带调制(SSB)信号是由DSB信号经边带滤波器滤除一个边带或在调制过程中,直接将一个边带抵消而成的。单频调制时,uDSB(t)kuuc SSB信号的表达式为:
取上边带:uSSB(t)Ucos(C)t 取下边带:uSSB(t)Ucos(C)t
UUUC
从上式看,单频时的SSB信号仍是等幅波,但它与原载波电压是不同的。SSB信号的振幅和调制信号的幅度成正比,它的频率随着调制信号频率的不同而不同,
因此它含有消息特征。单边带信号的包络与调制信号的包络形状相同,在单频调制时,它们的包络都是一个常数。 5.2 移相法产生SSB信号的方法:
f(t) F() 0-c0c -/2平 衡调制器Af(t)cos ct
cosct-/2sinct平 衡调制器B+∑-+uSSB-上边带+下边带^f(t)sin ct F()j 00-cc图15 移相法产生SSB信号原理 如图15所示,移相法是利用移项网络,对载波和调制信号进行适当的相移,以便在相加过程中将其中的一个边带抵消而获得SSB信号,图1为SSB调制信号的原理框图,图中,两个调制器相同,但输入信号不同。调制器B的输入信号是移项90度的载频和调制信号;调制信号的输入没有相移。两个分量相加时为下边带信号,两个分量相减时为上边带信号。
5.3抑制载波的单边带调幅(SSB)信号的波形
在Multisim仿真电路窗口中创建如下图16所示的电路,其中由高频载波信号uc(t) (V13)、低频调制信号u(t) (V9)及乘法器(K=0.1)A3组成抑制载波双边带调幅电路f(t)cos(ct);由模拟积分器和乘法器(K=0.2)A2组成相移90.度
ˆ(t)sin(t)。两者通过模拟加法器相加后,模拟出单边带调幅(SSB)信号。 fc
图16 SSB乘法器调制解调电路
运行仿真开关,双击示波器图标,可以得到抑制载波单边带调幅仿真输出波形如图17所示:
图17 用乘法器组成的抑制载波单边带(SSB)输入波形及调制波形
5.4 抑制载波的单边带调幅(SSB)信号的解调
SSB的解调方法和DSB完全相同,所获得波形如图18所示。
图18 同步检波器输出信号(上)及其经过低通滤波器的信号(下)
6、结束语
模拟调制系统是电子信息工程通信方向最主要的模块之一,通过在课堂上对理论知识的学习,我们了解到模拟调制系统的基本方式以及其原理。然而,如何将理论在实践中得到验证和应用,是我们学习当中的一个问题。而通过本次课程设计,我们在强大的Multisim平台上对数字信号的调制解调进行了一次仿真,有效的完善了学习过程中实践不足的问题,同时进一步巩固了原先的基础知识。
通过这次的课程设计,我们对调制和解调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尤其是在系统设计方面,尽管是非常基础的AM,DSB,SSB调制与解调的传输,也是经过若干设备协同工作,才能保证信号有效传输,而小到仅仅是一个电容电阻参数,都有可能导致整个仿真过程无法正常运行。课设中SSB信号的产生是用移相法产生,也可以用带通滤波法产生。经过比较队员均认为用移相法比较能够容易实现。对于包络检波器和同步检波器的用法以及参数可能导致的失真情况有了更加明晰直观的认识。不单停留在老师上课讲的惰性失真,底部切割失真等,对于如何改善失真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另一方面,我们通过本次的课程设计,着实领教了Multisim强大的功能和实力。通过在Multisim环境下对系统进行模块化设计与仿真,使我们获得两方面具体经验,第一是Multisim中各个功能模块的使用方法,第二是图形化和结构化的系统设计方法。这些经验虽然并不高深,但是对于刚入门的初学者来说,对以后步入专业领域进行设计或研发无疑具有重大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曾兴雯,刘乃安,陈健.高频电路原理与分析[M].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3,6.
[2]郑步生,吴渭.Multisim2001电路设计及仿真入门与应用[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2.
[3]华成英,童诗白.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第四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