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蝙蝠和雷达》教学设计

《蝙蝠和雷达》教学设计

来源:华佗小知识
9.《蝙蝠和雷达》导学案

科目:语文 课型:精读 年级:四年级 备课时间:2019.3 备课人:刘星 【学习目标】

1. 通过读一读、写一写、找一找、查一查等方式认识7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 “蝙蝠、清朗、捕捉、飞蛾、蚊子、避开、敏锐、铃铛、苍蝇、揭开、推进、障碍物、荧光屏、横七竖八”这些词语,并理解词语意思。

2. 默读课文,理解蝙蝠夜间飞行的秘密的?画出文中的相关语句。科学家又是怎样从蝙蝠身上得到启示,发明雷达的?(学习重难点) 【学习过程】 一、知识链接

蝙蝠 哺乳动物,头部和躯干像老鼠,四肢和尾部之间有皮质的膜,夜间在空中飞翔,吃蚊、蛾等昆虫。视力很弱,靠本身发出的超声波来引导飞行。

雷达 利用极短的无线电波进行探测的装置。无线电波传播时遇到障碍物就能反射回来,雷达就根据这个原理,把无线电波发射出去再用接收装置接收反射回来的无线电波,这样就可以测定目标的方向、距离、大小等,接收的电波映在指示器上可以得到探测目标的影像。 二、自主学习

1.第一遍读文,标出自然段,圈画本课词语,多读几遍。 2.读一读 第44页认读的生字。(方法:借助拼音,组词,扩词) 3.再读课文,运用联系上下文、近义词替换、查阅工具书的方式、借助图片等理解词语意思,不理解的词语用横线标出来。

蝙蝠 清朗 捕捉 飞蛾 蚊子 避开 敏锐 苍蝇 揭开 推进 障碍物 荧光屏 横七竖八 铃铛

3. 默读课文,说说课文介绍了有关蝙蝠和雷达的哪些知识?

4. 朗读课文(1—3自然段)概括一下这几个自然段的意思? 三、合作探究( 12分钟)

1、朗读课文4-6自然段,思考:课文是咋样一步步揭示蝙蝠夜间飞行的秘密的?

2.组内读第4、5、6自然段内容,填写下表。 试验顺序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试验方式 试验结果 试验结论

第一次试验证明了什么?第二三次试验又证明了什么?

3. 讨论科学家是怎样从蝙蝠身上得到启示,发明雷达的?。(在图中画一画,标一标。) 四、反馈总结( 10分钟) 1、完成练习册21页1、2小题。

2.你还知道哪些东西也是受到动物特点的启发而发明的?向同学作介绍。

安全教育 年满12周岁的学生确需骑自行车,须经家长同意,并不准骑车搭人和在快车道上行驶。 【收获与不足】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