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软胶囊及其它胶囊剂的制备
有滴制法和压制法两种。生产软胶囊剂时,填充药物与成型是同时进行的。
1. 滴制法
滴制法制备软胶囊剂(亦称胶丸)的工作原理见示意图4-19 。分别盛装于贮液槽中的油状药物与明胶液按不同速度通过滴制喷头从同心管喷出,明胶液从管的外层流下,药液从中心管流出,在管的下端流出口处,明胶将一定药液包裹起来,并滴入到另一种不相混溶的冷却液体(如液体石蜡)中。由于表面张力作用,胶液接触冷却液后形成球状体,逐渐凝固成胶丸,如浓鱼肝油胶丸,亚油酸胶丸的制备。本法生产的胶丸又称无缝胶丸,具有成品率高、装量差异小、产量大、成本较低的优点。
滴制法制备胶丸的影响因素有:
(1)明胶的处方组成 以明胶:甘油:水为1:(0.3~0.4):(0.7~1.4)为宜。
(2) 液体的密度 为了保证胶丸在冷却液中有一定的沉降速度及足够的冷却成型时间,药液、胶液及冷却液三者应有适宜的密度,如鱼肝油胶丸制备时,三者的密度分别为0.9 g/ml、1.12 g/ml和0.86 g/ml。
(3) 温度 胶液和药液均应保持在60℃,喷头处应保持在80℃,冷却液为13~17℃,胶丸干燥温度应为20~30℃,且配合鼓风条件。
2.压制法
将明胶、甘油、水等溶解后制成胶皮,再将药物置于两块胶皮之间,用钢模压制而成。其制备方法如图4-20所示。由机械自动制出的两张胶皮以连续不断的形式向相反的方向移动,在达到旋转模之前逐渐接近,经下部加压而结合,此时药液则从填充泵经导管由追楔形注入管压入两胶皮之间。由于旋转模的不停转动,遂将胶皮与药液压入模的凹槽中,使胶带全部扎压结合,而将药液包于其中,形成软胶囊剂。剩余的胶皮自动被切割分离。药液的数量由填充泵准确控制。本法可连续化自动生产,成品率较高,产量大,装量差异较小。
图4-19 滴制法制备软胶囊工艺流程图
图4-20 自动旋转扎囊机工艺流程图
(三)其他胶囊剂
胶囊剂通常口服给药。根据临床不同用途和作用,还可制备特殊类型的胶囊剂,如肠溶胶囊、缓释胶囊、泡腾胶囊、吸入用胶囊和供腔道用胶囊等。
1.肠溶胶囊剂
肠溶胶囊剂多指硬、软胶囊经药用高分子处理或用其他方法加工而成,药物在肠液中崩解、溶化、释放的胶囊剂。适于一些具有辛臭味、刺激性、或是遇酸不稳定或需在肠内溶解后释放的药物的制备。肠溶胶囊剂的制备方法有:①在胶囊上“包衣”法:将囊壳涂上一层肠溶材料,达到肠溶的效果。肠溶材料有CAP、虫胶等。先将CAP、PVP溶液喷射于胶囊上,作为底衣层,以增加其粘附性,然后用CAP、蜂蜡等进行外层包衣。可将药物直接填充到具有肠溶作用的空心胶囊内。目前,国内已有生产可在不同肠道部位溶解的空
心胶囊。º 胶囊内容物包衣法:将内容物(颗粒、小丸等)包肠溶衣后装于空心胶囊中,此空心胶囊虽在胃中溶解,但内容物只能在肠道中溶解、崩解、和溶出。
2.缓释胶囊剂
缓释胶囊多指采用一定技术将药物制备成具有缓释作用的内容物,将其装入空心胶囊中的制剂。其方法有:①将药物与缓释材料制成骨架型缓释内容物(如颗粒、小丸等)。②将药物制成包有缓释材料,能在胃或肠液中缓慢释放的微孔型包衣小丸,然后将其装入空心胶囊中。
3.其他类型胶囊剂
将药物与辅料混合后制成泡腾颗粒,用药时胶囊迅速溶解,内容物发泡,药物经泡腾作用而溶出和吸收,具有快速吸收特点的泡腾胶囊剂。还可将药物粉末装入胶囊后,放入特制的吸入装置内,使用前戳破胶壳供患者吸入囊内粉末的吸入用胶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