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安全形式分析报告

安全形式分析报告

来源:华佗小知识
安全形式分析报告

安全生产责任重于泰山,在各级领导的指导与关心下,一直以来,公司始终把安全生产列入重要的工作日程,作为我们这个公司的重中之重来抓。在安全成产工作实践中,我们始终坚持“一人为本,安全第一”的工作方针,始终把“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作为我公司的安全生产指导思想;以系统化、规范化、标准化的方式推进安全生产,不断提高我司本质化安全水平;始终不断加强学习,提高认识,把安全生产工作推向一个新高度作为我们努力和追求的方向。戒指目前,我司未发生一起轻伤事故,开创了安全生产工作的新局面,为构件和谐企业、打造平安团队,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在我们的日常检查中,发现大部分的施工企业或多或少都存在一些安全意识上的疏忽,这些安全意识上的疏忽主要体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1. 工人反光背心、安全带、安全帽未穿戴

我们的建设工地多数是道路建设、桥梁建设,反光背

心、安全带、安全帽是我们生命的保证。在道路施工中,工人的反光警示背心能给车辆驾驶人员一定警示作用,提示他们前方道路施工,而我们的工人往往忽略了反光背心的作用,以为穿和不穿没多大的区别。特别是有的道路需要在夜间作业的,车辆驾驶人视线不好,周围环境昏暗,这时反光

背心更是工人生命的保证,能让驾驶员在远处清晰的看到前方工人作业。在桥梁架设中安全带、安全帽更是必不可少的安全措施。桥梁建设中多数时候是高空作业,工人往往在十米或者几十米的高空进行工作,如果这时一个疏忽,安全带未佩戴往往会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

2.施工单位安全人员到位情况差

在历次的安全检查中发现施工单位安全管理人员有时不在现场或者提供不出安全员的相关证件。安全员是工程安全生产检查的第一道关口。我们的工人多数是当地农民或者其他务工人员,他们的思想就是如何方便如何工作,这就造成很多的安全隐患,如果现场管理安全人员部及时制止就会极少成多,造成大的安全隐患直至出现安全事故。

3.安全资料不完善

施工单位对工人的安全培训资料、岗前安全培训、定期安全列会、安全人员检查记录等资料不完善。很多都是以前或检查时应付的资料。

4.特种机械设备未按照规定进行养护、检查。根据最新安全生产法第三十四条规定:特种机械设备必须定期进行检测、养护等。但大多数施工单位未对特种设备作出养护检测和记录。

5.安全隐患整改不及时或未整改。在检查过程中发现施工单位对安全隐患的整改不到位。今天说明天整改,明天说

后天整改,但是当整改时限到是扔未整改。施工单位始终采取“太极”,答应的快,实施的慢。

6.河银路堡坎垮塌。河银路3标段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不慎将一处民房前的堡坎挖塌。目前施工单位已与当事人协商达成一致,正积极回复堡坎,消除该处安全隐患。

7.南联络道桥面沉降。南联络道桥面渝道路连接处存在塌陷现象。目前已与施工单位进行沟通,已作出相应处理。公司也将安排相关人员不定期对该路段进行沉降观测。

8.草统路涌水工程。统景草统路涌水工程属于隧道施工,该隧道属于单洞双向通行,车流量大,交通情况复杂,易出现突发交通事故。公司已要求施工单位妥善组织好交通放心方案,缩短放心时间,24小时分3班派人值守。在施工现场预留出事故处理区域,方便紧急处理,要求施工单位做好突发事故处置的应急预案。公司也将每周2次对该工程进行检查。

根据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和复杂性,结合生产经营的特点及目前出现的安全工作的不足和安全工作的实际情况,将下一步的安全工作计划如下:

一、落实法律、法规、企业规章及上级指令;

1、对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规定的“重点单位必须承当的责任”及相关条款,整理、修改了本公司的安全制度。力求规章的统一完整、严谨科学、简明适用。删除

相互矛盾或相互抵触的条款,取消不必要的章节,补充完善新的规定等。

2、对照《重庆市劳动监察条例》、《重庆市安全生产教育办法》中的有关条款,对新上岗职工进行培训,对因各类休假而未参加上岗培训的职工还要补办培训班。使受教育率达100%。

3、举办各层次安全培训班和专门会议,传达公司紧急会议内容,宣讲有关法律、法规及规章,使各施工单位负责人对所承当的安全责任明了,并落实到每一个岗每一个人。公司安全部将每周2召开安全工作例会(工程项目负责人、安全人员必须到场),将上周的安全检查中存在的隐患、不足、未整改的施工单位进行通报,并要求时限进行整改每月28日(如遇周末顺延)召开安全工作当月总结会议,总结这个月以来的安全工作开展情况并对要求整改不及时或未整改的施工单位作出处理(如再不整改的,按照安全生产法及渝交委安【2014】32号文件精神,扣除安全生产经费)并进行重点检查。对下个月的安全工作作出计划。在第一个“落实”中,我们一一对照法律、法规,查了各项安全规章是否健全、是否合理,并进行了各种形式的教育。 二、安全工作落实到“点”上;

这个“点”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指安全工作的重点,另一方面是指安全工作的“点子”即安全工作的方法。

1、安全工作重中之重是“领导重视”。只有最高领导在安全工作上重视,坚持安全工作的方针、原则和方法,将各层管理人员职责分清,协调好安全职能与其他职能部门间的关系,才能为安全工作的顺利开展创造良好的空间,打下坚实的基础。

2、安全工作重点是人。安全状态包括物的状态和人的行为。仅有物的不安全状态,没有人的不安全行为,不会发生事故。二者相比,人的行为更重要。前者受技术、资金、时间等条件的不易改变。而人的行为是主要安全隐患。每一个人都是一个安全隐患,因为人的意识可以在瞬间变化。因此,我们每一次会议,每一次安全教育都要求受教育人亲笔签到,并记录受教育的时间及内容,以引起人们对安全的重视。

3、结合工程建设的特点,确定安全工作重点是“工程建设中机具的操作、材料的堆放、工人的安全意识”。在工人的机具操作等方面,根据相关操作章程、操作规范、流程等规定,对生产设备,特种机械器具的使用和隐患的处理做了规范,有效地控制机器设备操作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在材料的堆放方面,制定《施工现场物料堆放管理办法》,对各种施工材料的使用及堆放进行严格的规定,并与施工单位签订《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明确各方责任,收到较好的效果。

4、针对安全工作重点采取有效方法。一是“立”,二是“讲”,三是“查”,四是“处理”。“立”是建立完善的安全制度,“讲’是把安全规章向执行人讲清楚,“查”是检查安全规章执行情况,“处理”是消除检查出的隐患和对违章行为的处理。在这四个环节中尽可能地体现“责”“权”“利”。责任人尽责必须有相应的权利。在《安全制度》总纲中明确赋予安全部门处罚建议权、检查权、有条件的停产权等,赋予职工消除隐患权、纠正违章权、拒绝违章指挥权等,使分清的责任得以落实。责任落实的持久没有反复,还必须与责任人的经济利益结合起来。发放风险奖不搞大锅饭,根据责任落实的情况数额有所不同。得到充分落实的多,否则少,没有得到落实的给予经济处罚。哪一个岗位的责任未落实,都要受到相应的处罚,领导岗位也不例外。

三、再落实。即百分之百落实。这是安全工作的特殊要求;

1、全员参与安全工作必须百分之百。上述两个落实的内容,所有人中有一个不知道,事故往往就出在他的身上。我们强调安全工作的全员性,就是要落实到“建章、教育、检查、处理”等具体的安全工作中。

2、就每个人而言,时刻要注意安全,记取各类事故的教训,切不可过于自信或麻痹大意。一时疏忽成千古恨的教训还少吗?安全规章是血的教训的结晶,只要遵守各类规章,安全就会伴您一生,“老虎打盹之时”就可避免。提高每个

人的自我保护意识,才是提高百分之百整体安全意识的前提。

3、要投入百分之百的精力做好全部安全工作。仅做了大部分或绝大部分,可以保证很长时间安全,但不能保证永远。这也就是“大风大浪闯过,小河沟里翻船”的原因之一吧,闯过有些偶然,翻船则有些必然。因此,安全工作要做深做细,做好百分之百。

四、实行安全生产企业黑名单及约谈制度。

对那些存在安全隐患不整改或不及时整改的,安全台账不完善的施工单位实行安全生产黑名单制。重点对该项目进行检查。定期在该工程召开现场安全培训会,并约谈该施工单位主要负责人,交流安全生产的重要性,督促施工单位重视安全,牢固树立红线意识,责任意识和担当意识。时刻绷紧安全这根弦。

上述三个落实中前两个是基础,再落实是关键。我们要把安全工作时刻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不能今天放首位,明天生产经营一忙就不放了。安全工作齐抓共管,每个岗、每个人都要管,层层落实,落实、再落实。

久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的道理?大家也都有同感,在工程建设行业干久了,干得多了,看到听到的工程垮塌、机具伤人等人员伤亡的事情数不胜数,可能许多位都有亲身经历。因此,接下来我就针对分析事故原因、消除根本隐患这

个问题发表一下自己的拙见。 谁都不愿意发生事故,为什么偏偏事故会经常发生呢?因为社会要进步,人类要发展就要生产,要生产就会有危险。如何保证生产安全呢?必须对事故进行分析。 在这里我必须重申,在安全三要素中,人是重要因素。如有先进的设备和技术而没有较高安全素质的人,同样会发生各类事故。

在企业中有工人,有管理人员。二者都需要管理,特别是管理人员更需要管理,只有工人需要管理的想法是单纯的、片面的,这是企业管理的一大误区。人、机、环境三者安全品质不匹配或被削弱是事故直接隐患,而产生这种不匹配或被削弱的原因是管理不到位。反过来说管理不到位是产生事故直接隐患的根本原因。 一次违章不等于一次事故。每一次违章不会必然发生一次事故,但每一起事故必然是由违章引起的。违章行为是事故直接隐患,而造成违章行为发生的根本原因是管理不到位。或者说是管理缺陷。违章行为是行为人疏忽大意和过于自信的两种表现。行为人疏忽大意或过于自信的有无,取决于企业管理的水平。某种意义上讲企业管理就是:“人们对生产经营的全过程利用各种手段或方法,如:规章制度、教育、检查监督、考核、计划总结等。对全体参与者实施控制”。违章行为来自管理缺陷,管理缺陷只有三种情况,一是没有“控制”,二是“控制不够”三是“控制”方法不正确。第一种情况不多见,后两种是当今

各类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

人们往往在“灾难”之后小心翼翼,特别是亲临事故现场后,悲惨情景会在脑海中浮现一段时间。这段时间的长短取决于生产经营参与者的行为所获得暂时经济利益的大小。见利忘义者置人民生命财产于不顾,我行我素,只讲效益不讲安全,要钱不要命,事故再次发生的可能性就越大。人们看到身边事故的影响都会惊叹。马上就会想到事故直接隐患,却忽视了经常伴随左右并且是产生这些直接隐患的原因,即事故根本性隐患“管理不到位”。这也许正是“安全天天讲,规章月月修,考核年年有,事故还发生”的症结。我们应当根据“隐患险于明火”的规律,对隐患给予高度重视,只有“对症下药”才能避免事故的发生。

从种种安全事故处理结果来看,行政一把手的责任已然确定,出了问题,谁的责任谁来负。工人有操作规程,管理人员有安全职责,工人遵守操作规程,管理人员履行安全职责,责任分明,我认为这是最为重要的一点。因为一把手的责任是通过管理岗层层落实到每一个工人,每一个管理岗都必须有安全职责叫做“一岗双责”。每一个管理岗明确安全职责是前提,只有每一个管理人员都知道自己的安全职责并尽职尽责,才能消除事故根本性和直接性隐患。

凡事说较易,行较难。建立和完善切实可行的规章相对容易,实施规章难。只要上下同心协力,采取正确的方法管

理,缺陷一定能够得到治理。责任重于泰山吗。“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要善于从失败中总结经验教训。但不要“吃一堑长一智”,人生总有吃不完的“堑”,“堑”“堑”都要自己吃,到死“智”也长不完。因此,需要对别人的事故发生原因进行分析,以消除自己的各类隐患。“防范胜于救灾”,我们的“血”不能白流。 我坚信,在我们的努力工作下,一定能够确保安全生产经营。 对于安全问题许多同仁都会有不少好的经验,希望我们在会上会下能够多多交流,取长补短,用我们的努力,将损失尽可能的减少,不让悲剧在我们身边重演。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