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字运用专题卷(四)
(对应学生用书第104页)
(建议用时:20分钟)
1.在下面一段文字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
【导学号:76934028】
有了朋友,生命才显出它全部的价值;一个人活着是为了朋友;保持自己生命的完整,不受时间________,也是为了朋友。友谊要像爱情一样才________人心,爱情要像友谊一样才________。 A.侵蚀 温暖 颠扑不破 B.侵蚀 温暖 牢不可破 C.侵袭 温润 牢不可破 D.侵袭 温润 颠扑不破
B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侵蚀:逐渐侵害使变坏。侵袭:侵入并袭击。根据“生命的完整”,应选“侵蚀”。温暖:暖和;使感到温暖。温润:温和;温暖润湿;细润。根据“人心”,应选动词“温暖”。颠扑不破:无论怎样摔打都不会破裂,比喻永远不会被推翻(多指理论、道理)。牢不可破:坚固得不可摧毁(多用于抽象事物)。根据对象“爱情”“友谊”,应选“牢不可破”。]
2.下面是辛弃疾写的一首词,它的词牌名应是(3分)( )
当年得意如芳草。日日春风好。拔山力尽忽悲歌。饮罢虞兮从此奈君何。 人间不识精诚苦。贪看青青舞。蓦然敛袂却亭亭。怕是曲中犹带楚歌声。 A.菩萨蛮 B.念奴娇 C.虞美人 D.西江月
C [本题考查理解古代诗词体裁常识的能力。选项所给的四个词牌名的作品均是教材中出现过的。根据这首词的句数、字数及平仄押韵等情况,可以判断其词牌名是“虞美人”。]
3.依次填入下边一段话中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
乐观的人看见问题后面的机会,________。机会从来不会主动敲响你的门,无论你等待多少年,________。朝着既定目标前进,________。
①悲观的人则看见机会后面的问题 ②悲观的人只看见机会后面的问题
③它只如一阵风拂面而过,需要你有反应能力和追随速度 ④需要你有反应能力和追随速度,它只如一阵风拂面而过 ⑤你就会发现机会的存在,充分发挥你的潜能 ⑥尽量发挥你的潜能,你就会发现机会的存在 A.①④⑥ C.①③⑤
B.②④⑤ D.②③⑥
D [本题以排序题的形式考查语言的连贯。本题的话题是“机会”,围绕中心词,本题分为三组句子。第三组句子最好确定,联系语境,“尽量发挥你的潜能”应该是“发现机会的存在”的条件,由此,可以选出第⑥句。其次是第二组,可以从连贯性上加以考虑,上文是“你等待多少年”,下文是“(你)朝着既定目标前进”,所以应该选择第③句。此时,用排除法,已经可以选择出D项。最难判定的是第一组,考查的是关联词“只”和“则”的区别,“只”强调“只有、仅有”之意,更符合“悲观的人”看问题有局限性的特点。]
4.下列各句表达得体的一项是(3分)( )
【导学号:76934029】
A.王明肯定李昊的写作水平:“您的文章写得真好,本世纪散文百家,
您必能忝列其中。”
B.张磊过生日,接受朋友的礼物:“既然你这么客气,又这么真诚,那我
就笑纳了。”
C.刘娟在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活动中,采访抗日女英雄时问:“老奶奶,
请问您芳龄。”
D.75岁高龄的前院长说:“好吧,既然诸位如此客气,那么这件事就由
老朽做主了!”
D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得体的能力。A项,“忝”是谦辞,表示辱没他人,自己有愧。用在此处不得体。B项,“笑纳”是客套话,用于请人收下礼物。此处用于自己接受礼物,不得体。C项,“芳龄”指女子的年龄(一般用于年轻女子)。此处用来称老奶奶,不得体。D项,“老朽”是老人自谦之词,
符合语境。]
5.下面是作家迟子建参与讨论“现实主义”创作时的一段叙述,对此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我曾去煤矿采访过,所以在写作以煤矿为背景的《世界上所有的夜晚》时,落笔就不慌张。为了创作《额尔古纳河右岸》,我追踪放养驯鹿的鄂温克部落一直到人迹罕至的大兴安岭深处,体味他们的生活,倾听他们原生态的歌声。写作《群山之巅》时,我更是调动了多年的生活储备,否则,我小说中的龙盏镇就没有生机,无法建构。 A.好作品都与现实密不可分。 B.写作绝不能离开现实的生活。
C.现实主义就是写真实的生活,不能虚构。 D.现实生活是作家创作现实主义作品的源泉。
C [本题考查理解语段内容的能力。材料主要阐明了作家创作必须以生活为写作源泉的道理,但文学必定是含有虚构的。所以C项中的“不能虚构”错误。]
6.请按要求完成下面两小题。(4分)
【导学号:76934030】
(1)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句子,构成比喻最恰当的一句是________。(2分)
生活中,我们有时会遭遇无意的伤害,但请记住,我们不可为之抛弃了那一颗宽容之心。这就犹如__________。 ①牛虻叮上几口,老牛决不为此而停止耕耘。 ②马蹄踩踏到了鲜花,鲜花依旧簇拥着马蹄。 ③你不让它做一颗明星,它甘愿做一盏小灯。 ④山崩造成断崖,断崖却形成了壮观的瀑布。
(2)请在下面横线处补上恰当的语句。要求:运用比拟,与前面的语句构成排比,语意连贯。(2分)
水,有着很强的可变性:伸长脖子,就变成了江河;站直身子,就变成了喷泉;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本题考查修辞手法的运用。此题横线前后实际上是一种类比,
根据语境“遭遇无意的伤害”,可排除①③,因为牛被牛虻叮咬,不是“无意”,不让“做一颗明星”不能说就是“伤害”。根据不可抛弃“那一颗宽容之心”可排除④,因为断崖形成“瀑布”与“宽容”关系不密切。 (2)本题从排比、拟人修辞方面考查仿写句子。题目要求(“运用比拟”和“与前面的语句构成排比”)非常明确。横线前面的两个句子运用比拟手法从水的姿态入手,解说了水的可变性。仿写的两个句子也应该对水的可变性从另外的方面或角度进行解说。注意,冒号前面的内容是引领后面各分句的总括句。 【答案】 (1)②
(2)示例:高温桑拿 就变成了云雾 亲吻礁石 就变成了浪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