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资料:某企业2002年6月份应付工资为135650元,其中产品生产工人工资是123750元,车
间管理人员工资是3000元,厂部管理人员工资是00元;本月生产的甲、乙、丙三种产品,实际生产工时分别为5000、9500和15500小时。本月职工福利费计提比例为14%。 要求:(1)采用生产工人工时比例分配法分配生产工人工资及提取的职工福利费,并填入下列表中;(2)根椐上述资料及分配结果编制工资和福利费分配的会计分录。
直接人工费用分分配表
2002年6月 产品名称 实际生产工时 甲产品 乙产品 丙产品 合计 5000 9500 15500 30000 工资分配 福利费分配 直接人工费用合计 23512.50 44673.75 72888.75 141075 分配率 分配金额 分配率 分配金额 4.125 4.125 4.125 20625 39187.50 63937.50 123750 14% 14% 14% 2887.50 5486.25 51.25 17325 借: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20625 乙产品39187.50 丙产品63937.50
制造费用 3000 管理费用 00
贷:应付职工薪酬135650 借: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2887.50 乙产品5486.25 丙产品51.25 制造费用 420 管理费用 1246
贷:应付职工薪酬 191
1. 某企业生产A、B两种产品,共同耗用燃料费用,其实际成本为29000元.两种产品的燃料
费用定额为;A产品20元,B产品15元;当月的实际产量为;A产品500件,B产品300件. 要求;(1)采用定额费用比例法分配燃料费用;
(2)编制耗用燃料的会计分录(分录中列示到明细科目及成本项目;该企业成本明细账不设”燃料及动力”成本项目;不专设”燃料”总账)
(1)解:分配率=29000/20*500+15*300=29000/14500=2 A产品应分燃料费=20*500*2=20000(元) B产品应分燃料费=15*300*2=9000(元) (2)借:基本生产成本-原材料-A产品 20000 -原村料-B产品 9000 贷:原村料-燃料 29000
2. 资料:某企业设有供电和机修两个辅助生产车间,在交互分配前,供电车间本月生产费用为
300元,机修车间为33600元.本月供电车间供电110000度,其中机修车间耗用10000度,
产品生产耗用80000度,基本生产车间照明耗用8000度,厂部管理部门耗有12000度.本月机修车间修理工时为10600小时,其中供电车间600小时,基本生产车间7000小时,厂部管理部门3000小时.
要求:根据资料分别采用直接分配法、交互分配法和计划成本分配法(假定每度电计划成本为0.345元,每修理工时计划成本为3.46元,成本差异记入管理费用)分配辅助生产费用,并据以编
制会计分录.
解:(1)直接分配法
电分配率=300/110000-10000=300/100000=0.3(元/度) 修理分配率=33600/10000=3.36(元/工时) 产品生产用电:80000*0.3=29120元
基本生产车间照明用电:8000*0.3=2912元 厂部管理部门用电:12000*0.3=4368元 厂部管理部门修理:3000*3.36=10080元 基本生产车间修理:7000*3.36=23520元 借:基本生产成本 29120 制造费用 232 管理费用 14448
贷:辅助生产成本-供电 300 -机修 33600 (2)交互分配法
①交互分配法:电分配率=3.1698(元/度)
修理分配率=0.330909(元/小时) 供电车间应分修理费=600*3.1698=1901.元 机电车间应分电费=10000*0.330909=3309.09元
供电车间实际费用=300+1901.-3309.09=34992.80元 机修车间实际费用=33600+3309.09-1901.=35007.20元 ②对外分配:电分配率=0.349928(元/度) 修理分配率=3.50072(元/小时) 产品生产用电:80000*0.349928=27994.24元 基本生产车间用电:8000*0.349928=2799.42元 管理部门用电:12000*0.349928=4199.14元 基本生产车间修理:7000*3.50072=24505.04元 管理部门修理:3000*3.50072=10502.16元 ① 交互分配分录
借:辅助生产成本-供电 1901. -机修 3309.09 贷:辅助生产成本-机修 1901. -供电 3309. ②对外分配分录
借:基本生产成本 27994.24 制造费用 27304.46 管理费用 14701.30
贷:辅助生产成本-供电 34992.80 -机修 35007.20 (3)计划成本分配法 ①按计划成本分配
产品生产用电:80000*0.345=27600 基本生产车间用电:8000*0.345=2760 管理部门用电:12000*0.345=4140 基本生产车间修理:7000*3.46=24220 管理部门修理:3000*3.46=10380 机修车间用电:10000*0.345=3450 供电车间修理:600*3.46=2076
② 计算差舁
供电车间=300+2076-27600-2760-4140-3450=526元 机修车间=33600+3450-24220-10380-2076=374元 ① 按计划成本分配分录 借:辅助生产成本-供电 2076 -机修 3450 基本生产成本 27600 制造费用 26980 管理费用 14520
贷:辅助生产成本-供电 37950 -机修 36676 ②计算差异分录 借:管理费用 900
贷:辅助生产成本-供电526 -机修 374
4.某基本生产车间生产甲、乙、丙三种产品,共计生产工时25000小时,其中:甲产品5000小
时,乙产品10000小时,丙产品10000小时.本月发生各种间接费用如下: 要求:(1)计算该种产品两道工序的完工率;
(2)计算该种产品月末在产品的约当产量;
(3)按约当产量比例分配计算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的原材料费用和加工费用; (4)计算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的成本. (1)以银行存款支付劳动保护费2700元; 借:制造费用2700 贷:银行存款2700
(2)车间管理人员工资4000元; 借:制造费用 4000 货:应付工资4000
(3)按车间管理人员工资的14%提取福利费; 借:制造费用 560 贷:应付福利费560 (4)车间消耗材料1500元; 借:制造费用 1500 贷:原材料 1500
(5)车间固定资产折旧费2000元; 借:制造费用 2000 贷:累计折旧 2000 (6)预提修理费1000元; 借:制造费用 1000 贷:预提费用 1000
(7)本月摊销保险费800元; 借:制造费用 800 贷:待摊费用 800
(8)辅助生产成本(修理、运输费)转入1400元; 借:制造费用 1400
贷:辅助生产成本 1400
(9)以银行存款支付办公费、水电费、邮电费及其他支出等共计10元. 借:制造费用 10
贷:银行存款10
(10)采用生产工时比例法在各种产品之间分配制造费用.
本月制造费用总额=2700+4000+560+1500+2000+1000+800+1400+10=15820 制造费用分配率=15850/25000=0.634 甲产品应分制造费用=5000*0.634=3170 乙产品应分制造费用=10000*0.634=6340 丙产品应分制造费用=10000*0.634=6340 借: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 3170 -乙产品 6340 -丙产品 6340 贷:制造费用 15850
5某企业生产的甲种产品的原材料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产品成本中的原材料费用所占比
重很大,月末在产品按其所耗原材料费用计价.该种产品月初原材料费用2000元,本月原材料费用15000元,人工费用2000元,制造费用1200元,本月完工产品150件,月末在产品50件. 要求:按在产品所耗原材料费用计价法分配计算甲产品完工产品成本和月末在产品成本. 原材料费用分配率=(2000+15000)/(150+50)=85 完工产品材料费=150*85=12750 月末在产品材料费=50*85=4250
完工产品成本=12750+2000+1200=15950元 月末在产品成本=4250元
6.某企业采用平行结转分步法计算产品成本.该企业生产A产品顺序经过三个生产步骤(不
经过半成品库),原材料在开始生产时一次投产,在产品成本按约当产量法计算.各步骤月末在产品的完工程度为50%. (1)产量资料如下表: 项目 月初在产品数量 本月投产数量 (2)成本资料见下表: 一步骤 项目 月初在产品成本 本月生产费用 原材料 6240 3120 加工费 1000 650 二步骤 980 1050 三步骤 120 360 一步骤 项目 原材料 9360 加工费 1650 二步骤 2030 三步骤 480 一步骤 80 120 二步骤 40 140 三步骤 120 160 项目 本月完工数量 月末在产品数量 一步骤 140 60 二步骤 160 20 三步骤 200 80 合计 要求:(1)计算各步骤应计入A产品成本的”份额”,将计算结果直接填入各步骤成本明细账内.(2)将各步骤应计入A产品成本的:份额”平行结转、汇总,编制A产品成本汇总表. 1. 第一步骤 摘要 期初在产品 本月生产费用 合计 约当产量 分配率 直接材料 6240 3120 9360 360 26 加工费 1000 650 1650 330 5 合计 7240 3770 11010 应计产成品 期末在产品 5200 4160 1000 650 6200 4810 原材料约当产量=200+(60+20+80)=360件 加工费约当产量=200+20+80+60*50%=330件 第二步骤 摘要 期初 本月 合计 约当 分配率 产成品 期末 加工费 980 1050 2030 290 7 1400 630 合计 980 1050 2030 1400 630 加工费约当产量=200+80+20*50%=290件 第三步骤 摘要 月初在产品 本月生产费用 合计 约当产量 分配率 应计入产成品 期末在产品 加工费 120 360 480 240 2 400 80 合计 120 360 480 400 80 加工费约当产量=200+80*50%=240件 2.产品成本汇总计算表 项目 第一步骤 第二步骤 第三步骤 总在本 单位成本 直接材料 5200 5200 26 加工费 1000 1400 400 2800 14 合计 6200 1400 400 8000 40 7.某企业的甲产品生产人两个小骤,分别由两个车间进行.第一车间生产半成品,交半成品库
验收;第二车间按照所需数量向半成品库领用.己知;第二车间领用半成品550件,其单位成本207.10元.其他资料见下表; 产品成本明细账 车间;第二车间 摘要 月初在产品成本(定额成本) 本月生产费用 生产费用累计 产成品成本 月末在产品成本(定额成本) 半成品 直接人工 制造费用 成本合计 95000 113905 2005 142405 66500 4950 7850 12800 10400 2400 24750 38450 63200 51200 12000 124700 160205 284905 204005 80900 8.某企业本月生产产品的成本资料如下.该企业采用逐步结转分步法中的综合结转法结转半
成品成本.
项目 还原前产成品成本 半成品 15200 原材料 _______ 18240 工资及福利费 制造费用 20 6980 5880 5180 合计 27500 30400 本月所产半成品成本 _______ 要求:将本月所产产成品成本进行成本还原(填表计算,写出计算过程). 解:还原分配率=15200÷30400=0.5
18240*0.5=9120(生产成品中所耗半成品费用中原材料费用) 6980*0.5=3490(生产成品中所耗半成品费用中人工费用) 5180*0.5=2590(生产成品中所耗半成品费用中制造费用)
产品成本还原计算表 项目 还原前产品成本 本月所产半成品成本 产品成本中半成品成本还原 不原后产品总成本 产成品单位成本 还原分配率 0.5 半成品 15200 原材料 18240 9120 9120 91.20 工资及福利费 20 6980 3490 9910 99.10 制造费用 5880 5180 2590 8470 84.70 合计 27500 30400 27500 275 9.某企业采用简化分批法计算甲产品各批产品成本.3月份各批产品成本明细账中有关资料
如下:
1023批号;1月份投产22件.本月全部完工,累计原材料费用79750元,累计耗用工时8750小时. 2011批号;2月份投产30件,本月完工20件,累计原材料费用108750元,累计耗用工时12152小时;原材料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月末在产品完工程度为80%,采用约当产量比例法分配所耗工时.
3015批号;本月投产5件,全部未完工,累计原材料费用18125元,累计耗用工时2028小时.基本生产成本二级账归集的累计间接计入费用分配率和甲产品各批完工产品成本(列出计算过程).
解:(1)计算累计间接计入费用分配率
全部产品累计工时=8750+12152+2028=22930小时 工资及福利费分配率=36688÷22930=1.6(元/小时) 制造费用分配率=55032÷22930=2.4(元/小时) (2)甲产品各批完工产品成本 批号 原材料 工时(小时) 工资及福利费 制造费用 成本合计 1023 79750 8750 8750*1.6= 8750*2.4= 114750 14000 2100 8680*1.= 8680*2.4= 107220 13888 20832 2011 108750/(20+10)*20=72500 12152/20+10*80%*20=8680
10.某企业采用品种法与分类法结合进行产品成本计算,A类产品包括甲、乙、丙三个品种,
甲为标准产品.生产费用按类归集,类内各种产品之间费用分配的方法是;原材料按定额费用系数为标准分配,其他费用按定额工时比例分配.A类完工产品总成本为480920元,其中原材
料为269700元,工资及福利费为96760元,制造费用为114460元,产量及定额资料如下; 产品品名 甲 乙 丙 产量(件) 400 600 300 原材料费用 单位产品原材料费用定额(元) 240 312 216 系数 单位产品工时定额(小时) 20 15 22 要求(1)计算A类各种产品的原材料费用系数;
(2)填制A类产品成本计算单,分配计算类内各种产品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 产品名称 单位产品原料费用定额 系数 产品名称 单位产品原料费用定额 系数 甲 乙 240 312 工时定额 20 15 22 1 1.3 丙 216 0.9 A类产品成本计算单 项目 分配率 甲 乙 丙 合计 产量(件) 原材料费系数 原材料费用总系数 定额工时 工资及福利费 制造费用 产品总成本 产品单位成本 原材料 400 600 300 1 1.3 0.9 400 780 270 1450 8000 9000 6600 186 74400 145080 50220 4.1 32800 36900 27060 96760 4.85 38800 43650 32010 146000 225630 109290 365 376.05 3.30 1105.35 23600 269700 114460 480920 11.甲产品采用定额成本法计算成本,本月份有关甲基产品原材料费用的资料如下;
(1)月初在产品定额费用为5000元,月初在产品脱离离定额的差异为节约145元,月初在产品定额费用调整为降低100元,定额变动差异全部由完工产品负担.
(2)本月定额费用为100000元,脱离定额差异为节约5100元,本月脱离定额差异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间分配.
(3)本月原材料成本差异率为超支1%,材料成本差异全部由完工产品负担.
(4)本月完工产品的产量500件.甲产品单位产品旧材料费用定额为220元,定额变动系数为0.9.
要求(1)计算本月完工产品的原材料定额费用; (2)计算本月末在产品的原材料定额费用;
(3)计算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的原材料实际费用(脱离定额差异,按定额费用比例在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之间分配).
解(1)本月完工产品定额费用=500*220*0.9=99000
(2)月末在产品定额费用=5000+100000-500*220*0.9=6000 (3)脱离定额差异率=-0.05
完工产品分配脱离定额差异=99000*(-0.05)=-4945 月末在产品分配脱离定额差异=6000*(-0.05)=-300
完工产品原材料实际费用=(99000-4945)*(1+1%)=104984.45 月末在产品原材料实际费用=6000-300=5700
12.某企业2002年产品生产成本表如下;
单位成本 产品名称 可比产品成本 甲 乙 不可比产品 丙 全部产品 计量实际单位 产量 上年实际平均 本年计划 本期实际 按上年实际平均单位成本计算 52500 21000 31500 52500 总成本 按本年计划单位成本计算 50450 20700 29750 8000 58450 本期实际 件 件 件 30 35 20 700 900 690 850 400 680 830 460 49450 20400 29050 9200 58650 产值成本计划数为60元/百元,商品产值实际数(按现行价格计算)为102000元. 要求(1)计算和填列产品生产成本表中总成本各栏数字;(2)分析全部产品生产成本计划的完成情况;(3)计算和分析产值成本率计划的完成情况.
(2)①可比产品实际成本比计划成本降低率=(50450-49450)÷50450*100%=1.9822% ②不可比产品实际成本比计划成本降低率=(8000-9200)÷8000*100%=-15% 全部产品实际成本比计划成本降低率=(58450-58650)÷58450*100%=-0.3422% (3)产值成本率(元/百元)=58650÷102000*100=57.50(元/百元)
以上计算表明,本月全部产品实际总成本虽然比计划超支,但本月商品产值也较大,从产品成本率分析看,企业本月生产耗费的经济效益较好.总成本超支是由于丙产品(不可比产品)成本超支所致,可比产品甲与乙成本都是降低的.应对丙产品超支,甲乙产品成本节约进行进一步分析,寻找具体原因.
13.某企业实行计时工资制度.乙种产品每件所耗工时数和每小时工资费用的计划数和实
际数如下表;
项目 本年计划 本月实际 单位产品所耗工时 每小时工资费用 直接人工费用(元) 15小时 11.84小时 2 2.5 30 29.60 要求:计算直接人工费用变动的总差异,并采用差额计算法分析各因素变动对总差异的影响程度.
解:直接人工费差异=29.6-30=-0.4
(1) 单位产品所耗工时变动影响(11.84-15)*2=-6.32 (2) 每小时工资费用变动影响11.84*(2.5÷2)=5.92 因二素变动对人工费用的影响-6.32-5.92=-0.4
14.某生产车间本月在乙产品生产过程中发现不可修复废品10件,按所耗定额费用计算不
可修复废品的生产成本.单件原材料纲用定额为68元;己完成的定额工时共计120小时,每小时的费用定额为;燃料和动力1.5元,工资及福利费1.9元,制造费用1.10元.不可修复废品的残料作价120元以辅助材料入库;应由过失人赔款80元.废品净损失由当月同种产品成本
负担.
要求(1)计算不可修复废品定额成本; (2)计算不可修复废品净损失;
(3)编制结转不可修复废品的定额成本、残料入库、过失人赔款和结转废品净损失的会计分录.
解(1)不可修复废品定额成本 原材料:68*10=680
燃料及动力:1.5*120=180 工资及福利费:1.9*120=228 制造费用:1.1*120=132 680+180+228+132=1220
(2)不可修复废品净损失:1220-120-80=1020 (3)借:废品损失-乙产品 1220
贷:基本生产成本-乙产品-原材料 680
燃料及动力180 工资及福利费 228 制造费用 132 借:原材料 120
贷:废品损失-乙产品120 借:其他应收款 80
贷:废品损失-乙产品80
借:基本生产成本-乙产品-废品损失 1020 贷:废品损失-乙产品 1020
15.某种产品经两道工序完成,原材料随加工进度陆续投入.原材料消耗定额为;第一道工序
70%,第二道工序30%.月末在产品数为;第二道工序300件,第二工序300件.该月完工产品140件.月初和本月发生的费用为;原材料费用3500元,;加工费用2000元. 要求:(1)计算该种产品两道工序的完工率; (2)计算该种产品月末在产品的约当产量;
(3) 按约当产量比例分配计算完产品和月末在产品的原材料费用和加工费用; (4) 计算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的成本. 解:(1)第一工序;70%*50%=35% 第二工序:70%*30%*50%=85%
(2)第一工序月末在产品约当产量;300*35%=105件 第二工序月末在产品的当产量;300*85%=255件 月末在产品的约当产量;105+255=360件 (3)原材料费用分配率;3500/(140+360)=7.1元 完工产品原材料费;140*7.1=994元 月末在产品原材料费;360*7.1=2550元 加工费用分配率;2000/(140+360)=4元 完工产品加工费;140*4=560元 月末在产品加工费;360*4=1440元 (4)完工产品成本;994+560=1554元 月末在产品成本;2556+1440=3996元 简答题
1、如何测定在产品的完工程度(完工率)? 测定在产品守工程度的方法一般有下列两种:
一种是平均计算完工率,即一率按50%作为各工序在产品的完工程度。这是在各工序在产品数量和单位产品在各工序的加工量都差不多的情况下,后面各工序在产品多加工的程度可以抵补前面各工序少加工的
程度。,这样,全部在产品完工程度可按50%平均计算。
另一种是各工序分别测算完工率。为提高成本计算的正确性,加速成本的计算工作,可以按照各工序的累计工时定额占[完工产品工时定额的比率计算,事前确定各工序在产品的完工率。 某工序在产品完工率=前面各工序工时定额之和+本工序工时定额*50% / 产品工时定额
2、产品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各包括哪些方法?各自的适用条件是什么? 为了适应各尖型生
产的特点和不同的管理要求,在产品成本计算工作中存在着三种不同的成本计算对象,从而有三种不同的成本计算方法:
1 品种法。以产品品种不成本计算对象有产品成本计算方法,称为品种法。这种方法一般适用于单步聚的大量大批生产,如采掘、发电等;也可用于管理上不需分步聚计算成本的多步聚的大量大批生产,如水泥厂等。
2、分批法。以产品批别为成本计算对象的产品成本计算方法,称为分批法。这种方法一般适用于小批,单件的单步聚生产或管理上不要求分步聚计算成本的多步聚生产,如重型机械制造、船舶制造,修理作业等。
3、分步法。以产品生产步聚为成本计算对象的产品成本计算方法,称为分步法。这种方法一般适用于大量大批且管理上要求分步聚计算成本的多步聚生产,如纺织、冶金等。
3、简述产品的理论成本与实际成本。 从理论上说,产品的成本是工业企业在产品制造过程中已
耗费的、以货币表现的生产资料的价值与劳动者为自己劳动所创造的价值之和。在实际工作中,为了促使工业企业加强经济核算,节约耗费、减少生产损失,某些不形成产品价值的损失(例如废品损失、停工损失、停电损失)也作为生产费用,计入产品成本。
此外,大多按时期发生的期间费用(例如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难于按产品归集,基于简化成本核算工作的考虑,不计入产品的成本,而直接计入当期损益。因此,实际工作中的产品成本,是指产品的生产成本,也称制造成本,并非制造产品所耗费的全部成本。
4、什么是平行结转分步法?其特点是什么? 在一些生产企业中,各生产步骤所产半成品的种类
很多,但半成品外售的情况却很少,在管理上不要求计算半成品成本,因而为了简化和加速成本计算工作,在计算产品成本时,以可不计算各步骤所产半成品成本,也不计算各步骤所耗上一步骤的半成品成本(即各步骤之间不结转所耗半成品成本),只计算本步骤所发生的各项生产费用以及这些费用中应计入产成品成本的“份额”。然后,将各步骤应计入同一产成品成本的份额平等结转、汇总,即可计算出该产品的产成品成本。这种平行结转各步骤 成本的方法,称为平行结转分步法,或称不计算半成品成本分步法。 其特点是什么?134页“平行结转分步法的特点:1.各生产步骤不计算半成品成本,只计算本步骤所发生的生产费用。2.半成品成本不随半成品实物转移而结转。3.各步骤的生产费用要在产成品与广义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计算这些费用在产成品成本中所占的份额和广义在产品成本中所占的份额。
5、正确计算产品成本应该正确划清哪些方面的费用界限?为了正确地进行成本核算,正确地计
算产品成本和期间费用,必须正确划分以下五个方面的费用界限:
(1)正确划分应否计入生产费用、期间费用的界限 (2)正确划分生产费用与期间费用的界限 (3)正确划分各月份的生产费用和期间费用界限 (4)正确划分各种产品的生产费用界限
(5)正确划分完工产品与在产品的生产费用界限
6、简述品种法的成本计算程序。
采用品种法计算产品成本时,可按以下几个步骤进行:
1、开设成本明细账。 2、人分配各种要素费用。 3、分配辅助生产费用。4、分配基本车间制造费用。5、分配计算各种完工产品成本和在科头跣足成本。6、结转产成品成本
7、简述辅助生产费用归集的两种程序。
应设置“辅助生产成本”账户。辅助生产费用归集的程序有两种,相应地,“辅助生产成本”明细账的设置方式也有两种。两者的区别在于辅助生产制造费用归集的程序不同。
在一般情况下,辅助生产车间的制造费用应先通过“制造费用(辅助生产车间)”账户进行单独归集,然后将其转入相应的“辅助生产成本”明细账,从而计入辅助生产产品或劳务的成本。
在辅助生产车间规模很小、制造费用很少,而且辅助生产不对外提供商品,因而不需要按照规定的成本项目计算产品成本的情况下,为了简化核算工作,辅助生产的制造费用可以不通过“制造费用(辅助生产)”明细账单独归集,而是直接记入“辅助生产成本”明细账
8、管理要求对成本计算方法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管理要求对成本计算方法的影响主要有:1、单步骤生产或管理上不要求分步骤计算成本的多步骤生产,以品种或批别为成本计算对象,采用品种法或分批法。2、管理上要求分步骤计算成本的多步骤生产,以生产步骤为成本计算对象,采用分步法。3、在产品品种、规格繁多的企业,管理上要求尽快提供成本资料,简化成本计算工作,可采用分类法计算产品成本。4、在定额管理基础较好的企业,为加强定额管理工作,可采用定额法。
9、简述成本会计的职能及包括的具体内容。 成本会计的职能是指成本会计在经济管理中所具有的内在功能。最初的成本会计只是进行成本核算,随着企业经营管理要求的提高,成本会计在成本核算的基础上进行了成本分析。之后,随着管理科学的发展及其与成本会计的结合与渗透,成本会计的职能又不断发展、变化,逐步增加了成本的预测、决策、计划、控制及考评等职能。
10、什么是产品生产成本表?其结构怎样? 产品生产成本表是反映企业在报告期内生产的全部产品的总成本和各种主要产品 的单位成本的报表 ,该表分为基本报表和补充资料两部份。基本报表部份应按可比产品和不可比产品分别填列。 基本报表部分,反映可比产品 、不可比产品和全部产品的本月总成本和本年累计总成本。对于其中各种主要产品,还他别反映其实际产量,单位成本、本月总成本和本年累计总成本。主要产品的品种,由企业或主管企业的上级机构根据管理需要规定。表中补充资料部分,主要反映可比产品成本的降低额和降低率等资料。 11、分项逐步结转有何特点?
分项结转法的特点是将各步骤所耗用的上一步骤半成品成本,按照成本项目分项转入各该步骤产品成本明细账的各个成本项目中。如果半成品通过半成品库收发,在自制半成品明细账中登记半成品成本时,也要按照成本项目分别登记。
优缺点是:采用分项结转法结转半成品成本,可以直接、正确地提供按原始成本项目反映的企业产品成本资料,便于从整个企业的角度考核和分析产品成本计划的执行情况,不需要进行成本还原。但是,这一方法的成本结转工作比较复杂,而且在各步骤完工产品成本中看不出所耗上一步骤半成品费用是多少,本步骤加工费用是多少,不便于进行各步骤完工产品的成本分析。
12、综合结转有何特点?有何优缺点?
综合结转法的特点是将各步骤所耗用的上一步骤半成品成本,以“原材料”、“直接材料”或专设的“半成品”项目,综合记入各该步骤的产品成本明细账中。综合结转,可以按半成品的实际成本结转,也可以按照半成品的计划成本(或定额成本)结转。
优缺点是:可以在各生产步骤的产品成本明细账中反映各该步骤完工产品所耗半成品费用的水平和本步骤加工费用的水平,有利于各个生产步骤的成本管理。缺点是:为了从整个企业的角度反映产品成本的构成,加强企业综合的成本管理,必须进行成本还原,从而增加核算工作量。因此,这种结转方法只适宜在半成品具有的国民经济意义,管理上要求计算各步骤完工产品所耗半成品费用,但不要求进行成本还原的情况下采用。
13、简要回答定额法的优缺点。 1、通过对生产耗费和生产 费用脱离定额和计划的差异的日常核算,能够在各该耗费和费用发生的当时反映和监督脱离定额(或计划)的差异,加强成本控制,从而及时,有效地促进节约生产耗费,降低产品成本。 2、由于产品实际成本是按照定额成本和各种成本差异分别反映的,因而便于进行产品 成本的定期分析,有利于进一步挖掘降低成本的潜力。 3、通过脱离定额差异变动差异的核算,有利于提高成本的定额管理和计划管理工作的水平。 4、由于有着现成的定额成本资料,因而能够比较合理和简便地解决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之间分配费用(即分配各种差异)的问题。
优缺点是:由于要制定定额成本,单独计算脱离定额的差异,在定额变动时还要修订定额成本并计算定额变动差异,因而计算的工作量较大。
14、什么是成本会计的对象?工业企业和各行业企业成本的会计对象是什么?
成本会计的对象是指成本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概括来讲,成本会计的对象是各行业企业生产经营业务成本和有关期间费用,简称成本、费用。
随着经济的发展与科技进步,企业经营管理要求的提高,成本的概念和内容在不断发展、变化。随着成本概念的发展、变化,成本会计的对象也相应地发展、变化。现代成本会计的对象,应该包括各行业企业生产经营业务成本、有关的期间费用和各种专项成本。
15、目前我国固定资产折旧的计提方法主要有哪些?对于工业企业计提的各种折旧费用按其用途应分配计入哪些成本费用账户?
我国目前采用的折旧计算方法,主要是使用年限法和工作量(或工作时数)法。此外,我国会计制度还允许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数总和法等加速折旧法。
折旧费用的分配一般过过编制折旧费用分配表进行。折旧费用一般应按固定资产使用的车间、部门分别记入“制造费用”和“管理费用”等总账账户和所属明细账的借方(在明细账中记入“折旧费”费用项目)。折旧总额应记入“累计折旧”账户的贷方。 16、定额比例法的特点和适用范围是什么? 定额比例法的特点:
适用范围:这种方法适用于各项消耗定额或费用定额比较准确、稳定,但各月末在产品数量变化较大的产品。
17、定额法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定额法的特点:前事前制定产品的消耗定额、费用定额和定额成本作为降低成本的目标在生产费用发生的当时,就将符合定额的费用和发生的差异分别核算,以加强成本差异的日常核算、分析和控制;月末,在定额成本的基础上,加减各种成本差异,计算产品的实际成本,并为成本的定期考核和分析提供数据。
适用范围:采用定额法计算产品成本,应具备的条件有二:一是定额管理制度比较健全,定额管理工作的基础比较好;二是产品的生产已经定型,消耗定额比较准确、稳定。 18、什么是比率分析法?比率分析法主要有几种?各自的含义是什么?
比率分析法是通过计算有关指标之间的相对数,即比率,进行分析评价的一种方法。比率分析法一般有三种:相关比率分析法,构成比率分析法和连环替代法。
相关比率分析法:是通过计算两个性质不完全相同而又相关的指标的比率进行分析的一种方法。
构成比率分析法:是计算某项指标的各个组成部分占总体的比重,即部分与总体的比率,进行数量分析一种方法。
连环替代法:是根据因素之间的内在依存关系,依次测定各因素变动对经济指标差异影响的一种分析方法。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