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部分地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汇编:语言文字运用1板块
江苏省南京市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1(本题共1小题,3分) 2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早在2005年左右,法国社会学家伊娃·易洛思就在《冷亲密》中犀利地指出,在市场化的未来,情感可能成为一种可被评估、检查、讨论、协商、量化乃至交易的实体,原本“热”的亲密关系正在趋于冷静、理性,并越来越受到粗粝的功利主义影响而被“放冷”。换言之,“冷亲密”时代正在到来。
比如最初来源于经济学和营销领域的“情绪价值”说法,如今成了婚恋、交友中的高频词,在易洛思看来,这种情感的商品化不只是影响现代人的亲密关系,而且让原本瞬息万变且难以捉摸的情感,正在成为理性化的对象。
易洛思坦言,在数字化时代,看似独属于人的情感其实最容易被操控,真正区分人与机器的是知觉、意识、批判性思维。
请用一个简洁的单句为文中的“冷亲密”下定义,不超过30个字。
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匾额,是悬挂在传统建筑门屏上,反映建筑物名称、表达义理情感之类的牌匾,集字、印、雕、色为一体。传统私家园林的题名匾额常寄寓着文人归隐、淡泊名利的追求。苏州拙政园的命名出自西晋潘岳的《闲居赋》:“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此亦拙者之为政也。”“拙政”象征园主远离政治的归隐意向。园内有一座精巧雅致的扇面亭,取名为“与谁同坐轩”。其名取自苏轼《点绛唇》:“与谁同坐?明月清风我。”传达苏轼流连山水,只与明月清风为伍的孤高气质,拨动着游客的心弦。①苏州留园的“曲溪楼”“活泼泼地”“涵碧山房”、②分别从色、形、态等角度命名,③拓展了游人的观赏维度和想象空间,④有限的建筑空间,⑤赋予无限的象征意义。“活泼泼地”是一座水阁,取殷迈《自励》中“窗外鸢鱼活泼,床头经典交加”诗意。( ),不觉有尽头了。
在《红楼梦》中,“怡红院”“潇湘馆”“蘅芜苑”“稻香村”“兰风蕙露”“顾恩思义”,一个个匾额或随事命名、或与人物性格相关、或与环境布置相称、或表达“颂圣”思想,不仅为大观园增添了无限诗意,也体现了大观园“天上人间诸景备”的宏伟建构。 18.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此地溪中有鱼跃,林中有飞鸟,水源似从阁下流出,人在阁中仿佛跨溪之上,天机活泼
B. 此地溪中有鱼跃,林中有飞鸟,天机活泼,人在阁中仿佛跨溪之上,水源似从阁下流出
C. 此地林中有飞鸟,溪中有鱼跃,天机活泼,水源似从阁下流出,人在阁中仿佛跨溪之上
D. 此地天机活泼,林中有飞鸟,溪中有鱼跃,人在阁中仿佛跨溪之上,水源似从阁下流出
19. 拙政园的“与谁同坐轩”与大观园“潇湘馆”都是私家园林题名匾额,请分析两者不同的表达效果。
20. 文中划横线句子有三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序号并写出正确句子,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 江苏省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2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达尔文提出的自然选择学说被公认为解释生命创造过程最完美的理论,但因为太超前,《物种起源》面世很长时间_①_。有人将其归纳为“适者生存”,认为它证明了剥削制度的合理性;有人将它应用
到商界,视其为资本主义市场竞争理论的基石;甚至,还有人从它推导出优生学,认为那些“劣等民族”就应该被淘汰。 然而,这本书的结尾这样写道:
“凝视树木交错的河岸,许多种类的无数植物覆盖其上,群鸟鸣于灌木丛中,各种昆虫飞来飞去,蚯蚓在湿土里爬过,默想一下,这些构造精巧的类型,彼此这样相异,并以这样复杂的方式相互依存,而它们都是由于在我们周围发生作用的那个法则产生的,这岂非有趣之事?……这样一种看待生命的方式是极其壮丽的,那就是造物主先是将若干能力注入到少数几种或者单独一个物种的身体里,然后,地球就在按照固定的法则不停地转圈的过程中,生命从最初的那个简单的开始,逐渐进化出美丽而又奇异的无数个新物种,而且这个过程仍在继续。”
从这个诗意的结尾中,我们至少可以读出三层含义:第一,达尔文认为当今地球生命就是一个巨大的共生体,我们是一家人;第二,自然选择的目的并不是只让最强者生存,而是_②_,其结果就是多姿多彩的生物圈;第三,达尔文不知道最初的那个物种是如何形成的,所以他只能_③_,让他来给生命之轮提供一个最初的推动力。 18. 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19. 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增删少量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江苏省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一进入腊月,宽广的乡村大地,便接踵上演起一部部关于亲情的贺岁大片。父母的叮咛,亲人的期盼,通过小小的电波,借助封封缱绻的短信,把 ① 的人们连在了一起。随着年的脚步越来越近,这部贺岁片的镜头也越拉越近:离家的游子像归巢的小鸟,带着对家乡亲人的思念,带着对故土的眷恋,回到了 ② 的故乡……腊月,这个甜香氤氲的时刻,因为亲人的团聚而越发美丽:多少悠长的相思,都饱含在醇香的米酒里。多少无言的牵挂,都蕴藏在关切的目光中。多少真诚的祝福,都凝聚在深情的拥抱里……咂摸着这部贺岁片,亲情之花悠然绽放在人们的心间,淡淡的幽香也让腊月的乡村山含情,水含笑,美丽无比。
腊月的乡村,是世上最美的家园,铺展着世间最红、最火、最艳的颜色,流淌着人间最纯的真情,它是我们梦里挥之不去的深情眷恋。回到腊月里的乡村,就是一次排遣乡愁的旅行,每一个朔风吹拂的日子,都会因此温暖起来,并为来年积蓄新的动力。
18. 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19. 选文第二段连用五个“最”,请简要分析其作用。
20.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请结合材料内容简要分析其构成及表达效果。 答案
江苏省南京市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答案】冷亲密是数字时代情感被理性化,“热”关系变“冷”的现象。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压缩语段之下定义的能力。
第一步,确定句子主干。“冷亲密”作主语,“是”作谓语,“冷亲密”的属概念作宾语中心语。通过阅读第一段可知,“冷亲密”是一种社会现象,“冷亲密”的属概念可以写成“现象”,该定义应表述为“冷亲密是……的现象”的形式。
第二步,确定修饰语。“在市场化的未来”“数字化时代”为“冷亲密”产生的时代背景,作状语;“情感可能成为一种可被评估、检查、讨论、协商、量化乃至交易的实体,原本‘热’的亲密关系正在趋于
冷静、理性,并越来越受到粗粝的功利主义影响而被‘放冷’”以及“正在成为理性化的对象”“情感其实最容易被操控”为“冷亲密”的特点及表现形式,作定语。
第三步,把修饰语代入主干句,压缩字数,整合成单句。答案就是:冷亲密是数字时代情感被理性化,“热”关系变“冷”的现象。 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语文试题 【答案】18. C 19. ①“与谁同坐轩”传达流连山水,只与明月清风为伍的孤高气质,寄寓着文人归隐、淡泊名利的追求。②“潇湘馆”是林黛玉的住所,与她的性格相关,潇湘馆里有大量的竹子,竹子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坚韧和高洁。
20. ①苏州留园的“曲溪楼”“活泼泼地”“涵碧山房”等题名 ②分别从形、态、色等角度命名 ④将有限的建筑空间 【解析】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连贯的能力。
根据诗句“窗外鸢鱼活泼”可知,“鸢”在“鱼”的前面,所以先说“飞鸟”再说“鱼跃”,排除AB;
“活泼”在“鸢鱼”后面,所以“天机活泼”应在“林中有飞鸟,溪中有鱼跃”后面,排除D。 故选C。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词语表达效果的能力。
根据“其名取自苏轼《点绛唇》:‘与谁同坐?明月清风我。’传达苏轼流连山水,只与明月清风为伍的孤高气质,拨动着游客的心弦”可知,“与谁同坐轩”传达流连山水,只与明月清风为伍的孤高气质;根据“传统私家园林的题名匾额常寄寓着文人归隐、淡泊名利的追求”可知,寄寓着文人归隐、淡泊名利的追求。
根据“一个个匾额或随事命名、或与人物性格相关、或与环境布置相称”可知,潇湘馆是林黛玉在荣国府的住所,与她的性格相关。潇湘馆中以竹子最盛,称为“凤尾森森,龙吟细细”,一片翠竹环绕。竹子象征着一种不屈不挠的可贵品质,高洁中带着儒雅,含蓄里透着活力。这种特质与林黛玉的性格和才华相契合,她的诗号“潇湘妃子”也暗合了竹子的典故。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①成分残缺,此处说的是题名,在“涵碧山房”后面加上“等题名”。 ②语序不当,“色、形、态”语序不当,“曲溪楼”“活泼泼地”“涵碧山房”分别对应的是“形、态、色”。
④成分残缺,“有限的建筑空间”是“赋予……”的对象,在“有限”前加上“将”。
江苏省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语文试题
【答案】18. ①还被广泛误读;②让每种生物都找到自己的世界;③借助造物主之手
19. 就在地球按照固定的法则不停地转圈的过程中,生命从最初的那个简单的开始,逐渐进化出无数个美丽而又奇异的新物种 【解析】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①由后面的有人认为的几种说法可知,《物种起源》因为太超前,虽然面世很长时间,但是被广泛误读,可填 “还被广泛误读”。 ②根据“达尔文认为当今地球生命就是一个巨大的共生体,我们是一家人”,可见自然选择的结果是让地球上的每种生物都能共生,都能找到自己的生存方式,可填“让每种生物都找到自己的世界”。
③根据“达尔文不知道最初那个物种是如何形成的,所以他只能”“给生命之轮提供一个最初的推动力”以及“就是造物主……”可知,达尔文的《物种起源》是借助造物者之手,可填“借助造物主之手”。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画波浪线的句子的语病有:
“地球就在按照固定的法则不停地转圈的过程中”缺少谓语,结构混乱,后面句子的主语是“生命”,所以应将本句话改为整个句子的状语,应改为“就在地球按照固定的法则不停地转圈的过程中”。 “美丽而又奇异的无数个新物种”语序不当,“美丽而又奇异”“无数个”是“新物种”的两个定语,正常语序应为“无数个美丽而又奇异的新物种”。
江苏省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语文试题 【答案】18. ①天南地北 ②朝思暮想
19. ①“最”表示程度达到顶点,没有能比得上的。
②连用五个“最”字,突出表现了腊月乡村的美好、红、火、艳与纯真。
③表达了对腊月乡村的深切眷念及与亲人间的浓浓深情。
20. ①用三组“多少……都……”结构相同、内容相关、语气一致的句子构成排比,具体表现了游子与亲人团聚的心情。 ②排比的使用使得句式整齐,读起来朗朗上口,富有气势。 【解析】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第一空,结合前文“通过小小的电波,借助封封缱绻的短信”把人们连在一起,此处是说人们相隔遥远,可以用“天南地北”。天南地北:形容地区各不相同,也形容距离极远。
第二空,结合前文“带着对家乡亲人的思念,带着对故土的眷恋”,此处是说对故乡的思念之深,可以用“朝思暮想”。朝思暮想:形容非常想念或经常想着某一件事。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赏析句子表达效果的能力。
“最”,相当于“极”“绝”,表示居于首要地位的,程度达到顶点的,没有能比得上的。
此处表现腊月的乡村,用了“最美的家园”“世间最红、最火、最艳的颜色”“人间最纯的真情”来描绘,连用五个“最”字,突出表现了腊月乡村的美好、红火、艳丽与纯真。
联系前后文“腊月的乡村”“它是我们梦里挥之不去的深情眷恋。回到腊月里的乡村,就是一次排遣乡愁的旅行,每一个朔风吹拂的日子,都会因此温暖起来,并为来年积蓄新的动力”可知,表达了作者对腊月乡村的深切眷念及与亲人间的浓浓深情。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
从“多少悠长的相思,都饱含在……多少无言的牵挂,都蕴藏在……多少真诚的祝福,都凝聚在……”可知,此处用了三组结构相同、内容相关、语气一致的句子,三组“多少……都……”构成了排比;联系此处前面起总说作用的冒号和前文“腊月,这个甜香氤氲的时刻,因为亲人的团聚而越发美丽”可知,此处是具体表现了游子与亲人团聚的心情。
此处排比的使用使得句式整齐、语调铿锵,读起来朗朗上口,使行文更加丰满、富有气势,产生了气贯长虹、意蕴深厚的效果,让人回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