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新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专项同步练习

新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专项同步练习

来源:华佗小知识
新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专项同步练习

1. 按古诗的内容重新排列诗句。 ①可怜九月初三夜 ②一道残阳铺水中 ③露似真珠月似弓 ④半江瑟瑟半江红 排序:______ ①雪却逊梅一段香 ②梅雪争春未肯降 ③梅须逊雪三分白 ④骚人阁笔费评章 排序:______

2. 阅读诗歌,按要求回答问题。

饮湖上初晴后雨 (宋)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1)这首诗描写的是哪里的景色?( )

(2)诗人苏轼认为这里的景色是晴天美,还是雨天美?((3)诗中把什么比作什么?( )

(4)你推测诗人作诗时的心情是怎样的?( )

3. 补全诗句,解释加下划线词语的意思。 (1)______ 元 ______,______。 王师 ______,______ 乃翁。 无:______王师:______ 乃翁:______

(2)山外______,______休? ______,直把______。 休:______直:______

(3)______ 生气恃______,万马齐喑______。 ______,______。

生气:______恃:______ 万马齐喑:______

4.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 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这首诗是唐代诗人______写的。 (2)这是一首________诗。( ) (3)将横线字的读音写在横线上。 ______ ______ 朝 舍

(4)诗中“使”的意思是:______;“浥”的意思是:______。 (5)将古诗补充完整并说说补充诗句的意思。

5.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大自然的邮票

春天的树上,长出嫩嫩的芽瓣(yá bàn)。 夏天的树上,挂满肥(féi)肥的叶片。 秋天的树上,树叶涂(tú)满鲜红和金黄。 冬天的树下,树叶落地化成土壤(rǎnɡ)。

落叶是大自然的邮票,把一年四季寄(jì)给你,寄给我,寄给大家。 (1)全文共有______句话。 (2)填空。

①一年有______个季节。

②春天的树上是______,夏天的树上的叶片______的,秋天树叶的颜色是______和______的,冬天树叶化成了______。 (3)大自然的邮票指______。

6. 根据提示写诗句。

(1)诗人杜牧坐车从山中经过,忽然停下车来欣赏枫林,这是因为“______”。 (2)一年中最美好的景色就在秋季!正如苏轼在诗中写的“______,最是橙黄橘绿时。”

(3)“______,夜深篱落一灯明。”叶绍翁知道孩子们在逗引蟋蟀,是因为篱笆旁边有一盏灯亮着。 阅读与理解

7.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李凭箜篌引 李贺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白凝云颓不流。 湘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1)对这首诗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2)试比较《琵琶行》《听颖师弹琴》与《李凭箜篌引》在音乐描写上的异同。

8. 填空。

(1)______,孰能无惑?《师说》

(2)人固有一死,______,______。——司马迁

(3)人是为了______ 。(苏联)肖洛霍夫《静静的顿河》

(4)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每逢佳节,大家都喜欢吟咏故事应景。每到春节,人民会吟咏“______,______”; 每到清明节节,人民会吟咏“______,______”; 每到重阳节,人民会吟咏“______,______。

9.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酒瓶椰子 树干膨大着圆圆的肚子, 羽毛般的绿叶子, 像一个高高大大的酒瓶, 在瓶口一簇簇丛生。 可惜无法摆在餐桌上, 我常常坐在椰子树下, 只能当作大地的一道风景。 背靠着这大大的酒瓶, 最喜欢高温的天气, 虽然还没喝到这醉人的美酒, 顶着骄阳,_______着热风, 我却早已沉醉在这美景中。 (1)反复读第二小节,你觉得横线上填入哪个词最合适?( ) A.吹 B.飘 C.迎 D.冒

(2)这首诗描写的是一棵酒瓶椰子树,请简要概括这棵树的特点(至少3个)。

(3)根据语境选择“醉”的正确解释,将序号填在后面的得横线上。

①“虽然还没喝到这醉人的美酒”______ ②“我却早已沉醉在这美景中”______

(4)你喜欢诗歌中画线的句子吗?写写理由。

10.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把这首诗写完整,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诗人______。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______,______。 (2)解释词语: ①题:______ ②缘:______ ③不识:______

(3)前两句写了诗人从______、______不同的角度,处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同位置观看庐山的感觉。这两句诗的意思是______。 (4)所谓“当局者迷”,诗中表示这个道理的诗句是:______,______。 (5)从《题西林壁》这首诗中得到的启发是( )

11. 下列诗句中描写儿童的是( )

A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B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C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D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12. 对“群儿戏于庭”理解不正确的是( )

A .群儿:一群孩子 B .戏:玩水 C .庭:庭院

13. 围绕“毕业话题”写话。

(1)小学六年来,你一定读了不少课外书,积累了很多知识,看看能不能把下面的空填上。

①我国四大古典名著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诗仙是______ , 诗圣是______。

(2)马上就要毕业了。马建亲手制作了一张贺卡,准备送给班主任肖老师。你能帮他写几句赞美、祝福老师的话吗?马建还要求用上排比句呢!先想一想,再写下来。

(3)小学即将毕业,你马上就要离开母校了,在即将离开母校的时刻,请你为母校设计一条广告语,宣传学校的特色。(不要超过20字,要有创意)

14. 写出下列诗句的意思。

(1)死去无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2)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3)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15. 把下面诗句补充完整。 (1)______,千里共婵娟。 (2)______,今夕是何年。

16. 我会按课文内容填空。

(1)《独坐敬亭山》是唐朝诗人______写的。我最喜欢其中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

(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______,______。 (3)大漠孤烟直,______。 (4)______,青草池塘处处蛙。

(5)这样的山______着这样的水,这样的水______着这样的山,再加上空中______,山间绿树红花,江上竹筏小舟,让你感到像是走进了连绵不断的画卷,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6)谁都有生活的______,谁都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______。在这个清香袅袅的早晨,安静告诉我这样的道理。

(7)这学期,我在课外阅读了不少书,其中《______》这本书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为______。

17. 填一填,补一补,选一选。 ( )对雨,雪对 。 花对 , 鸟对( )。

( )清对 , 柳绿对 。 (1)按课文内容在括号里写字。 (2)选一选,把横线补全。(填序号) ①桃红 ②水秀 ③风 ④树

(3)试着编一编,选一选。(填序号) 天对______,______对风,对长空。 ①地 ②雨 ③人

18. 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______,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______。

这首诗是______朝诗人______写的《______》,______是写景,______是借景抒情,表达了自己______的心情。

19. 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______,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______。 ______,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______。

这首词的词牌名是______,______以动写静,______表达了诗人喜悦、兴奋的心情。这首词表达了诗人______的情感。

20.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四时田园杂兴 宋·范成大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①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唯有蜻蜓蛱蝶②飞。

【注释】①麦花:荞麦花。荞麦是一种春秋皆可种植的农作物。②蛱蝶:蝴蝶。

(1)诗的一,二句中,作者抓住哪些景物描写向我们展示了初夏农村特有的景象?

(2)诗的三、四两句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3)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肥——______ 稀——______ 长——______ 无——______

21. 鉴赏小诗。

故 乡

没有离开故乡的时候,

故乡,是一幅铺在地上的画。

我在画中走来走去, 只看到天边遥远的云霞。

远远地离开故乡的时候, 故乡,是一幅挂起来的画。

一抬头,便能看见,

每当月下, 透过一层薄薄的纱。

将要回到故乡的时候

……

(1)这首小诗写了哪三个方面的内容?

(2)这首小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3)诗人为什么说身在故乡时,故乡是一幅“铺”在地上的画;而远离故乡时,故乡则是一幅“挂”起来的画?

22. 写出几句你喜欢的描写“月”的诗句。

23. 古典诗词我欣赏:请默写古诗《牧童》并完成下面的填空。可别忘了写题目,书写要整洁啊! (1)默写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2)填空: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你喜欢它的原因是______。

24. 品味诗歌

(二)卜算子·咏梅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1)读着“烂漫”让我想到了这样的景象:______。

(2)“百丈冰”采用______的修辞手法,写出了自然环境的恶劣。

(3)“俏也不争春”赞美了梅花______、______的精神。

(4)词中的“______”和“______”这两个字写出了梅花的坚强、自信。

(5)“风雨”“飞雪”通过描写自然环境的恶劣,反衬出了梅花傲霜斗雪、坚强不屈的精神。(判断正误)

(6)梅花在“丛中笑”是嘲笑其他花都凋谢了。(判断正误)

(7)这首诗中的梅花象征着坚强的者形象。(判断正误)

25. 看图,先根据图意写出两句诗,用上比喻句,说说这两句诗描写的景色。

古诗:______,______。 景色:______。

26. 回忆古诗词填空。

(1)九曲黄河万里沙,______。 (2)______,不是遮头是使风。 (3)草铺 ______,笛弄 ______ 诗中“铺”和“弄”用得妙吗?为什么? ______

27. 课文背诵,按课文原文填空。

(1)你看,它把______给了银杏树,______的叶子像一把把______,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______。

(2)橙红色是给果树的,橘子、柿子______,争着______呢! (3)小雨滴______,______便开始了。

(4)当小雨滴汇聚起来,他们便一起______:______淙淙地流向______,______潺潺地流向______,______哗啦啦地汹涌澎湃。

(5)______在林中互相碰触着,______在狂风里簌簌地响, ______拍着大手。

28.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1)作者在这首诗中塑造了怎样的一种意境?

(2)诗歌中以动衬静、声色相间的句子是:______,对其中的动静和声色略作分析______。

(3)你是如何理解“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两句的艺术特色的? (4)对诗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5)尾联中王孙指谁?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9. 课内阅读,回答问题。

泊船瓜洲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1)诗中“绿”字用得好,说说好在哪里。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30. 填空。(20分)

(1)“爆竹声中一岁除,______”选自宋朝______写的《元日》,诗中描写的是______的情景。你还知道我国有______(传统节日名),描写这个节日的诗句______,______。

(2)“一人虽听之,______,思援弓缴而射之。”句中的两个“之”分别指______、______;这个人的学习态度我们可以用______、______等成语形容。 (3)我劝天公重抖擞,______。

(4)洗手的时候,吃饭的时候,______,默默时,______ 。 (5)种树者必培其根,______ 。

(6)敬爱的老师,您的谆谆教诲恰似春雨滋润我的心田,这让我想起杜甫的诗句:“随风潜入夜,______。”

(7)《石灰吟》是______代诗人______的作品。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的______精神,其中最能表达思想的诗句是“______。”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