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江苏省扬州市高邮市2021-2021学年九年级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数学试卷(含解析)

江苏省扬州市高邮市2021-2021学年九年级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数学试卷(含解析)

来源:华佗小知识
.

江苏省扬州市高邮市2021-2021学年九年级〔上〕第一次月考数学试

一、选择题

1.以下说法错误的选项是〔 〕

A.直径是圆中最长的弦 B.长度相等的两条弧是等弧 C.面积相等的两个圆是等圆 D.半径相等的两个半圆是等弧

2.如图,⊙O的弦AB=8,P是劣弧AB中点,连结OP交AB于C,且PC=2,那么⊙O的半径为〔 〕

A.8 B.4 C.5 D.10

3.⊙O的半径r=5cm,圆心到直线l的距离OM=4cm,在直线l上有一点P,且PM=3cm,那么点P〔 〕

A.在⊙O内 B.在⊙O上

C.在⊙O外 D.可能在⊙O上或在⊙O内

4.如图,AB是⊙O的弦,点C在圆上,∠OBA=40°,那么∠C=〔 〕

A.40° B.50° C.60° D.80°

5.如图,圆O是Rt△ABC的外接圆,∠ACB=90°,∠A=25°,过点C作圆O的切线,交AB的延长线于点D,那么∠D的度数是〔 〕

下载后可自行编辑修改,页脚下载后可删除。

.

A.25° B.40° C.50° D.65°

6.有一个边长为50cm的正方形洞口,要用一个圆盖去盖住这个洞口,那么圆盖的直径至少应为〔 〕 A.50cm B.25

cm C.50

cm D.50

cm

7.一个长为4cm,宽为3cm的长方形木板在桌面上做无滑动的翻滚〔顺时针方向〕,木板点A位置的变化为A→Al→A2,其中第二次翻滚被面上一小木块挡住,使木板与桌面成30°的角,那么点A滚到A2位置时共走过的路径长为〔 〕

A. B. C. D.

上一点,且

8.如下图,MN是⊙O的直径,作AB⊥MN,垂足为点D,连接AM,AN,点C为=

,连接CM,交AB于点E,交AN于点F,现给出以下结论:

=

;④∠ACM+∠ANM=∠MOB;⑤AE=MF.

①AD=BD;②∠MAN=90°;③

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是〔 〕

A.2

B.3 C.4 D.5

二.填空题〔将第9-18题填写在横线上,每题3分,共30分〕

9.如图,⊙O的直径为10,弦AB长为8,点P在AB上运动,那么OP的最小值是 .

10.如图,AB是⊙O的直径,点C在⊙O上,CD⊥AB,垂足为D,CD=4,OD=3,求AB的长是 .

下载后可自行编辑修改,页脚下载后可删除。

.

11.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过格点A,B,C作一圆弧,圆心坐标是 .

12.⊙O的半径为R,圆心O到点A的距离为d,且R、d分别是方程x2﹣6x+9=0的两根,那么点A与⊙O的位置关系是 .

13.扇形的半径为6cm,圆心角的度数为120°,那么此扇形的弧长为 cm.

14.如图,正方形OABC的边长为2,以O为圆心,EF为直径的半圆经过点A,连接AE,CF相交于点P,将正方形OABC从OA与OF重合的位置开场,绕着点O逆时针旋转90°,交点P运动的路径长是 .

15.将半径为3cm的圆形纸片沿AB折叠后,圆弧恰好能经过圆心O,用图中阴影局部的扇形围成一个圆锥的侧面,那么这个圆锥的高为 .

16.AB是半⊙O的直径,∠D=50°,AD切⊙O于点A,连接DO交半⊙O于点E,作EC∥AB交半⊙O于C点,连接AC,那么∠CAB的度数为 .

下载后可自行编辑修改,页脚下载后可删除。

.

17.如图,⊙O的半径为1,点O到直线l的距离为3,点P是直线l上的一个动点,PQ切⊙O于点Q,那么PQ的最小值为 .

18.如图,AB是⊙O的直径,弦BC=3cm,F是弦BC的中点,∠ABC=60°.假设动点E以3cm/s的速度从A点出发沿着A→B→A方向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s〕〔0≤t<3〕,连接EF,当t值为 s时,△BEF是直角三角形.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96分〕 19.⊙O中的弦AB=CD,求证:AD=BC.

20.如图,在⊙O中,点C是半径的长.

的中点,弦AB与半径OC相交于点D,AB=12,CD=2.求⊙O

下载后可自行编辑修改,页脚下载后可删除。

.

21.如图,⊙O是△ABC的外接圆,点D为的周长.

上一点,∠ABC=∠BDC=60°,AC=3cm,求△ABC

22.如图,以△OAB的顶点O为圆心的⊙O交AB于点C、D,且AC=BD,OA与OB相等吗?为什么?

23.如下图,正方形网格中,△ABC为格点三角形〔即三角形的顶点都在格点上〕. 〔1〕把△ABC沿BA方向平移后,点A移到点A1,在网格中画出平移后得到的△A1B1C1; 〔2〕把△A1B1C1绕点A1按逆时针方向旋转90°,在网格中画出旋转后的△A1B2C2; 〔3〕如果网格中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求点B经过〔1〕、〔2〕变换的路径总长.

24.如图,点C是⊙O的直径AB延长线上的一点,且有BO=BD=BC. 〔1〕求证:CD是⊙O的切线; 〔2〕假设半径OB=2,求AD的长.

下载后可自行编辑修改,页脚下载后可删除。

.

25.〔10分〕如下图,扇形AOB的半径为6cm,圆心角的度数为120°,假设将此扇形围成一个圆锥,那么:

〔1〕求出围成的圆锥的侧面积为多少? 〔2〕求出该圆锥的底面半径是多少?

26.〔10分〕如图,AB为⊙O的直径,C是⊙O上一点,过点C的直线交AB的延长线于点D,AE⊥DC,垂足为E,F是AE与⊙O的交点,AC平分∠BAE. 〔1〕求证:DE是⊙O的切线;

〔2〕假设AE=6,∠D=30°,求图中阴影局部的面积.

27.〔12分〕阅读以下材料,然后解答问题.

经过正四边形〔即正方形〕各顶点的圆叫作这个正四边形的外接圆,圆心是正四边形的对称中心,这个正四边形叫作这个圆的内接正四边形.

如图,正四边形ABCD的外接圆⊙O,⊙O的面积为S1,正四边形ABCD的面积为S2,以圆心O为顶点作∠MON,使∠MON=90°,将∠MON绕点O旋转,OM、ON分别与⊙O相交于点E、F,分别与正四边形ABCD的边相交于点G、H.设由OE、OF、

及正四边形ABCD的边围成的图

下载后可自行编辑修改,页脚下载后可删除。

.

形〔图中的阴影局部〕的面积为

S.①

〔1〕当OM经过点A时〔如图①〕,那么S、S1、S2之间的关系为:S= 〔用含S1、S2的代数式表示〕;

〔2〕当OM⊥AB时〔如图②〕,点G为垂足,那么〔1〕中的结论仍然成立吗?请说明理由; 〔3〕当∠MON旋转到任意位置时〔如图③〕,那么〔1〕中的结论仍然成立吗?请说明理由. 28.〔12分〕如图,点C为△ABD的外接圆上的一动点〔点C不在重合〕,∠ACB=∠ABD=45° 〔1〕求证:BD是该外接圆的直径; 〔2〕连结CD,求证:

AC=BC+CD;

2

2

2

上,且不与点B,D

〔3〕假设△ABC关于直线AB的对称图形为△ABM,连接DM,试探究DM,AM,BM三者之间满足的等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

下载后可自行编辑修改,页脚下载后可删除。

.

,2021-2021学年江苏省扬州市高邮市九年级〔上〕第一次月考数学试卷

参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

1.以下说法错误的选项是〔 〕

A.直径是圆中最长的弦 B.长度相等的两条弧是等弧 C.面积相等的两个圆是等圆 D.半径相等的两个半圆是等弧 【考点】圆的认识.

【分析】根据直径的定义对A进展判断;根据等弧的定义对B进展判断;根据等圆的定义对C进展判断;根据半圆和等弧的定义对D进展判断.

【解答】解:A、直径是圆中最长的弦,所以A选项的说法正确; B、在同圆或等圆中,长度相等的两条弧是等弧,所以B选项的说法错误; C、面积相等的两个圆的半径相等,那么它们是等圆,所以C选项的说法正确; D、半径相等的两个半圆是等弧,所以D选项的说法正确. 应选B.

【点评】此题考察了圆的认识:掌握与圆有关的概念〔弦、直径、半径、弧、半圆、优弧、劣弧、等圆、等弧等〕.

2.如图,⊙O的弦AB=8,P是劣弧AB中点,连结OP交AB于C,且PC=2,那么⊙O的半径为〔 〕

A.8 B.4 C.5 D.10

【考点】垂径定理;勾股定理.

【分析】首先连接OA,由P是劣弧AB中点,可得OP⊥AB,且AC=4,然后设⊙0的半径为x,利用勾股定理即可求得方程:x2=42+〔x﹣2〕2,解此方程即可求得答案. 【解答】解:连接OA,

下载后可自行编辑修改,页脚下载后可删除。

.

∵P是劣弧AB中点,

∴OP⊥AB,AC=AB=×8=4,

设⊙0的半径为x,那么OC=OP﹣PC=x﹣2, 在Rt△OAC中,OA=OC+AC, ∴x=4+〔x﹣2〕, 解得:x=5, ∴⊙0的半径为5. 应选C.

2

2

22

2

2

【点评】此题考察了垂径定理以及勾股定理.注意准确作出辅助线是解此题的关键.

3.⊙O的半径r=5cm,圆心到直线l的距离OM=4cm,在直线l上有一点P,且PM=3cm,那么点P〔 〕

A.在⊙O内 B.在⊙O上

C.在⊙O外 D.可能在⊙O上或在⊙O内 【考点】点与圆的位置关系.

【分析】由条件计算出OP的长度与半径比拟大小即可. 【解答】解:由题意可知△OPM为直角三角形,且PM=3,OM=4, 由勾股定理可求得OP=5=r, 故点P在⊙O上, 应选B.

【点评】此题主要考察点和圆的位置关系的判定,只要计算出P点到圆心的距离再与半径比拟大小即可.

4.如图,AB是⊙O的弦,点C在圆上,∠OBA=40°,那么∠C=〔 〕

下载后可自行编辑修改,页脚下载后可删除。

.

A.40° B.50° C.60° D.80° 【考点】圆周角定理.

【分析】首先根据等边对等角即可求得∠OAB的度数,然后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求得∠AOB的度数,再根据圆周角定理即可求解. 【解答】解:∵OA=OB, ∴∠OAB=∠OBA=40°,

∴∠AOB=180°﹣40°﹣40°=100°. ∴∠C=∠AOB=×100°=50°. 应选B.

【点评】此题考察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以及圆周角定理,正确理解定理是关键.

5.如图,圆O是Rt△ABC的外接圆,∠ACB=90°,∠A=25°,过点C作圆O的切线,交AB的延长线于点D,那么∠D的度数是〔 〕

A.25° B.40° C.50° D.65° 【考点】切线的性质;圆周角定理.

【分析】首先连接OC,由∠A=25°,可求得∠BOC的度数,由CD是圆O的切线,可得OC⊥CD,继而求得答案. 【解答】解:连接OC,

∵圆O是Rt△ABC的外接圆,∠ACB=90°, ∴AB是直径, ∵∠A=25°,

下载后可自行编辑修改,页脚下载后可删除。

.

∴∠BOC=2∠A=50°, ∵CD是圆O的切线, ∴OC⊥CD,

∴∠D=90°﹣∠BOC=40°. 应选B.

【点评】此题考察了切线的性质以及圆周角的性质.注意准确作出辅助线是解此题的关键.

6.有一个边长为50cm的正方形洞口,要用一个圆盖去盖住这个洞口,那么圆盖的直径至少应为〔 〕 A.50cm B.25

cm C.50

cm D.50

cm

【考点】正多边形和圆.

【分析】根据圆与其内切正方形的关系,易得圆盖的直径至少应为正方形的对角线的长,正方形边长为50cm,进而由勾股定理可得答案.

【解答】解:根据题意,知圆盖的直径至少应为正方形的对角线的长;再根据勾股定理,得圆盖的直径至少应为:应选C.

【点评】此题主要考察正多边形和圆的相关知识;注意:熟记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斜边是直角边的

7.一个长为4cm,宽为3cm的长方形木板在桌面上做无滑动的翻滚〔顺时针方向〕,木板点A位置的变化为A→Al→A2,其中第二次翻滚被面上一小木块挡住,使木板与桌面成30°的角,那么点A滚到A2位置时共走过的路径长为〔 〕

倍,可以给解决此题带来方便.

=50

下载后可自行编辑修改,页脚下载后可删除。

.

A. B. C. D.

【考点】弧长的计算;旋转的性质.

【分析】将点A翻滚到A2位置分成两局部:第一局部是以B为旋转中心,BA长5cm为半径旋转90°,第二局部是以C为旋转中心,4cm为半径旋转60°,根据弧长的公式计算即可. 【解答】解:∵长方形长为4cm,宽为3cm, ∴AB=5cm,

第一次是以B为旋转中心,BA长5cm为半径旋转90°, 此次点A走过的路径是

=π〔cm〕,

第二次是以C为旋转中心,4cm为半径旋转60°, 此次走过的路径是∴点A两次共走过的路径是应选:B.

【点评】此题主要考察了弧长公式l=

8.如下图,MN是⊙O的直径,作AB⊥MN,垂足为点D,连接AM,AN,点C为=

,连接CM,交AB于点E,交AN于点F,现给出以下结论:

=

;④∠ACM+∠ANM=∠MOB;⑤AE=MF.

上一点,且

,注意两段弧长的半径不同,圆心角不同.

=π〔cm〕,

+

=

π〔cm〕.

①AD=BD;②∠MAN=90°;③

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是〔 〕

A.2 B.3 C.4 D.5

【考点】圆周角定理;垂径定理.

【分析】根据AB⊥MN,垂径定理得出①③正确,利用MN是直径得出②正确,得出④正确,结合②④得出⑤正确即可.

=

=

下载后可自行编辑修改,页脚下载后可删除。

.

【解答】解:∵MN是⊙O的直径,AB⊥MN, ∴AD=BD,∵∴

==

, =

, =

,∠MAN=90°〔①②③正确〕

∴∠ACM+∠ANM=∠MOB〔④正确〕 ∵∠MAE=∠AME, ∴AE=ME,∠EAF=∠AFM, ∴AE=EF,

∴AE=MF〔⑤正确〕. 正确的结论共5个. 应选:D.

【点评】此题考察圆周角定理,垂径定理,以及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等知识.

二.填空题〔将第9-18题填写在横线上,每题3分,共30分〕

9.如图,⊙O的直径为10,弦AB长为8,点P在AB上运动,那么OP的最小值是 3 .

【考点】垂径定理;勾股定理.

【分析】根据“点到直线的最短距离是垂线段的长度〞知当OP⊥AB时,OP的值最小.连接OA,在直角三角形OAP中由勾股定理即可求得OP的长度. 【解答】解:当OP⊥AB时,OP的值最小, 那么AP′=BP′=AB=4, 如下图,连接OA,

在Rt△OAP′中,AP′=4,OA=5,

那么根据勾股定理知OP′=3,即OP的最小值为3.

下载后可自行编辑修改,页脚下载后可删除。

.

【点评】此题主要考察了勾股定理、垂径定理.注意两点之间,垂线段最短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0.如图,AB是⊙O的直径,点C在⊙O上,CD⊥AB,垂足为D,CD=4,OD=3,求AB的长是 10 .

【考点】圆的认识;勾股定理.

【分析】先连接OC,在Rt△ODC中,根据勾股定理得出OC的长,即可求出AB的长. 【解答】解:连接OC, ∵CD=4,OD=3, 在Rt△ODC中, ∴OC=

∴AB=2OC=10, 故答案为:10.

=

=5,

【点评】此题考察了圆的认识,解题的关键是根据勾股定理求出圆的半径,此题较简单.

11.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过格点A,B,C作一圆弧,圆心坐标是 〔2,0〕 .

下载后可自行编辑修改,页脚下载后可删除。

.

【考点】垂径定理;点的坐标;坐标与图形性质.

【分析】根据垂径定理的推论:弦的垂直平分线必过圆心,可以作弦AB和BC的垂直平分线,交点即为圆心.

【解答】解:根据垂径定理的推论:弦的垂直平分线必过圆心,

可以作弦AB和BC的垂直平分线,交点即为圆心. 如下图,那么圆心是〔2,0〕. 故答案为:〔2,0〕.

【点评】此题考察垂径定理的知识,理解此题中圆心在圆的弦的垂直平分线上,是垂直平分线的交点.

12.⊙O的半径为R,圆心O到点A的距离为d,且R、d分别是方程x2﹣6x+9=0的两根,那么点A与⊙O的位置关系是 点A在⊙O上 . 【考点】点与圆的位置关系;解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 【分析】解方程得出R=d=3,即可得出点A在⊙O上. 【解答】解:∵R、d分别是方程x﹣6x+9=0的两根, 解方程得:R=d=3, ∴点A在⊙O上. 故答案为:点A在⊙O上.

【点评】此题考察了点与圆的位置关系、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熟练掌握点与圆的位置关系,通过解方程得出R=d=3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13.扇形的半径为6cm,圆心角的度数为120°,那么此扇形的弧长为 4π cm.

下载后可自行编辑修改,页脚下载后可删除。

2

.

【考点】弧长的计算.

【分析】在半径是R的圆中,因为360°的圆心角所对的弧长就等于圆周长C=2πR,所以n°圆心角所对的弧长为l=nπR÷180.

【解答】解:∵扇形的半径为6cm,圆心角的度数为120°, ∴扇形的弧长为:故答案为:4π.

【点评】此题考察了弧长的计算.解答该题需熟记弧长的公式l=

14.如图,正方形OABC的边长为2,以O为圆心,EF为直径的半圆经过点A,连接AE,CF相交于点P,将正方形OABC从OA与OF重合的位置开场,绕着点O逆时针旋转90°,交点P运动的路径长是

π .

=4πcm;

【考点】轨迹;正方形的性质;旋转的性质. 【分析】如图点P运动的路径是以G为圆心的弧证明∠EGF=90°,求出GE的长即可解决问题. 【解答】解:如图点P运动的路径是以G为圆心的弧∵四边形AOCB是正方形, ∴∠AOC=90°, ∴∠AFP=∠AOC=45°, ∵EF是⊙O直径, ∴∠EAF=90°, ∴∠APF=∠AFP=45°, ∴∠H=∠APF=45°, ∴∠EGF=2∠H=90°, ∵EF=4,GE=GF, ∴EG=GF=2

下载后可自行编辑修改,页脚下载后可删除。

,在⊙G上取一点H,连接EH、FH,只要

,在⊙G上取一点H,连接EH、FH.

.

∴的长=

π.

=π.

故答案为

【点评】此题考察正方形的性质、旋转的性质、轨迹、圆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正确发现轨迹的位置,学会添加辅助线,利用圆的有关性质解决问题,属于中考填空题中的压轴题.

15.将半径为3cm的圆形纸片沿AB折叠后,圆弧恰好能经过圆心O,用图中阴影局部的扇形围成一个圆锥的侧面,那么这个圆锥的高为 2

cm .

【考点】圆锥的计算.

【分析】作OC⊥AB于C,如图,根据折叠的性质得OC等于半径的一半,即OA=2OC,再根据含30度的直角三角形三边的关系得∠OAC=30°,那么∠AOC=60°,所以∠AOB=120°,那么利用弧长公式可计算出弧AB的长=2π,利用圆锥的侧面展开图为一扇形,这个扇形的弧长等于圆锥底面的周长得到圆锥的底面圆的半径为1,然后根据勾股定理计算这个圆锥的高. 【解答】解:作OC⊥AB于C,如图,

∵将半径为3cm的圆形纸片沿AB折叠后,圆弧恰好能经过圆心O,

下载后可自行编辑修改,页脚下载后可删除。

.

∴OC等于半径的一半,即OA=2OC, ∴∠OAC=30°, ∴∠AOC=60°, ∴∠AOB=120°, 弧AB的长=

=2π,

设圆锥的底面圆的半径为r, ∴2πr=2π,解得r=1, ∴这个圆锥的高=故答案为:2

cm.

=2

〔cm〕.

【点评】此题考察了圆锥的计算:圆锥的侧面展开图为一扇形,这个扇形的弧长等于圆锥底面的周长,扇形的半径等于圆锥的母线长.

16.AB是半⊙O的直径,∠D=50°,AD切⊙O于点A,连接DO交半⊙O于点E,作EC∥AB交半⊙O于C点,连接AC,那么∠CAB的度数为 20° .

【考点】切线的性质.

【分析】根据切线的性质得AD⊥OA,那么利用互余可计算出∠AOD=40°,再根据圆周角定理得到∠ECA=∠AOE=20°,然后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得∠CAB的度数. 【解答】解:∵AD切⊙O于点A, ∴AD⊥OA, ∴∠DAO=90°,

下载后可自行编辑修改,页脚下载后可删除。

.

∴∠AOD=90°﹣∠D=90°﹣50°=40°, ∴∠ECA=∠AOE=20°, ∵CE∥AB,

∴∠CAB=∠ECA=20°. 故答案为20°.

【点评】此题考察了切线的性质:圆的切线垂直于经过切点的半径.也考察了圆周角定理.

17.如图,⊙O的半径为1,点O到直线l的距离为3,点P是直线l上的一个动点,PQ切⊙O于点Q,那么PQ的最小值为 2

【考点】切线的性质.

【分析】因为PQ为切线,所以△OPQ是Rt△.又OQ为定值,所以当OP最小时,PQ最小.根据垂线段最短,知OP=3时PQ最小.根据勾股定理得出结论即可. 【解答】解:∵PQ切⊙O于点Q, ∴∠OQP=90°, ∴PQ2=OP2﹣OQ2, 而OQ=1,

∴PQ2=OP2﹣1,即PQ=当OP最小时,PQ最小, ∵点O到直线l的距离为3, ∴OP的最小值为3, ∴PQ的最小值为故答案为2

=2

. ,

【点评】此题综合考察了切线的性质及垂线段最短等知识点,如何确定PQ最小时点P的位置是解题的关键,难度中等偏上.

下载后可自行编辑修改,页脚下载后可删除。

.

18.如图,AB是⊙O的直径,弦BC=3cm,F是弦BC的中点,∠ABC=60°.假设动点E以3cm/s的速度从A点出发沿着A→B→A方向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s〕〔0≤t<3〕,连接EF,当t值为 1或或 s时,△BEF是直角三角形.

【考点】圆周角定理;三角形中位线定理.

【分析】根据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得到直角三角形ABC,再根据30°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得到AB=6cm,那么当0≤t<3时,即点E从A到B再到O〔此时和O不重合〕.假设△BEF是直角三角形,那么∠BFE=90°或∠BEF=90°. 【解答】解:∵AB是⊙O的直径, ∴∠C=90°. ∵∠ABC=60°, ∴∠A=30°. 又BC=3cm, ∴AB=6cm.

那么当0≤t<3时,即点E从A到B再到O〔此时和O不重合〕.

假设△BEF是直角三角形,那么当∠BFE=90°时,根据垂径定理,知点E与点O重合,即t=1; 当∠BEF=90°时,那么BE=BF=,此时点E走过的路程是或s.

故答案为:1或或.

【点评】此题综合考察了圆周角定理的推论、垂径定理以及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是一道动态题,有一定的难度.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96分〕 19.⊙O中的弦AB=CD,求证:AD=BC.

,那么运动时间是s

下载后可自行编辑修改,页脚下载后可删除。

.

【考点】圆周角定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圆心角、弧、弦的关系. 【分析】由AB=CD,得:

,即可推出

,即可推出AD=BC.

【解答】解:∵⊙O中的弦AB=CD, ∴∴

, ,

∴AD=BC.

【点评】此题主要考察圆心角、弧、弦的关系,关键在于运用数形结合的思想,结合相关的定理推论推出

20.如图,在⊙O中,点C是半径的长.

的中点,弦AB与半径OC相交于点D,AB=12,CD=2.求⊙O

【考点】垂径定理;勾股定理.

【分析】连接OA,根据垂径定理求出AD=6,∠ADO=90°,根据勾股定理得出方程,求出方程的解即可.

【解答】解:连接AO,

∵点C是弧AB的中点,半径OC与AB相交于点D, ∴OC⊥AB, ∵AB=12, ∴AD=BD=6,

下载后可自行编辑修改,页脚下载后可删除。

.

设⊙O的半径为R, ∵CD=2,

∴在Rt△AOD中,由勾股定理得:AD=OD+AD, 即:R2=〔R﹣2〕2+62, ∴R=10

答:⊙O的半径长为10.

【点评】此题考察了垂径定理,勾股定理的应用,解此题的关键是构造直角三角形后根据勾股定理得出方程.

21.如图,⊙O是△ABC的外接圆,点D为的周长.

上一点,∠ABC=∠BDC=60°,AC=3cm,求△ABC

2

2

2

【考点】圆周角定理;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分析】根据圆周角定理可以证明△ABC是等边三角形,据此即可求得周长. 【解答】解:∵∴∠BDC=∠BAC. ∵∠ABC=∠BDC=60°, ∴∠ABC=∠BAC=60°, ∴∠ACB=60°.

∴∠ABC=∠BAC=∠ACB=60°. ∴△ABC为等边三角形. ∵AC=3cm,

∴△ABC的周长为3×3=9〔cm〕.

【点评】此题考察了圆周角定理以及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定理,根据圆周角定理找出图形中相等的角是关键.

=

下载后可自行编辑修改,页脚下载后可删除。

.

22.如图,以△OAB的顶点O为圆心的⊙O交AB于点C、D,且AC=BD,OA与OB相等吗?为什么?

【考点】圆的认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分析】过O作OE⊥AB于E,那么OE满足垂径定理得到CE=DE,然后利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即可得到OA=OB. 【解答】答:OA=OB. 理由如下:

如图,过O作OE⊥AB于E, ∵CD是⊙O的弦,OE⊥CD, ∴CE=DE, ∵AC=BD, ∴AE=BE, ∵OE⊥CD, ∴OA=OB.

【点评】此题考察了垂径定理的知识,解题的关键是作出垂直于弦的半径.比拟简单.

23.〔10分〕〔2021•嘉善县校级一模〕如下图,正方形网格中,△ABC为格点三角形〔即三角形的顶点都在格点上〕.

〔1〕把△ABC沿BA方向平移后,点A移到点A1,在网格中画出平移后得到的△A1B1C1; 〔2〕把△A1B1C1绕点A1按逆时针方向旋转90°,在网格中画出旋转后的△A1B2C2; 〔3〕如果网格中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求点B经过〔1〕、〔2〕变换的路径总长.

下载后可自行编辑修改,页脚下载后可删除。

.

【考点】作图-旋转变换;作图-平移变换.

【分析】〔1〕按A到A1的平移方向和平移距离,即可得到B和C对应点,从而得到平移后的图形;

〔2〕把B1和C1绕点A1旋转90°,得到对应点即可得到对应图形; 〔3〕利用勾股定理和弧长公式即可求解. 【解答】解:〔1〕△A1B1C1就是所求的图形; 〔2〕△A1B2C2就是所求的图形;

〔3〕B到B1的路径长是:B1到B2的路径长是:那么路径总长是:2

+

=π.

=2,

π.

【点评】此题考察了图形的平移和旋转,以及弧长公式,理解图象的旋转过程中每个点经过的路径是弧是关键.

24.〔10分〕〔2021•牡丹江〕如图,点C是⊙O的直径AB延长线上的一点,且有BO=BD=BC. 〔1〕求证:CD是⊙O的切线; 〔2〕假设半径OB=2,求AD的长.

下载后可自行编辑修改,页脚下载后可删除。

.

【考点】切线的判定;含30度角的直角三角形;勾股定理.

【分析】〔1〕由于BO=BD=BC,即DB为△ODC的边OC的中线,且有DB=OC,那么∠ODC=90°,然后根据切线的判定方法即可得到结论;

〔2〕由AB为⊙O的直径得∠BDA=90°,而BO=BD=2,那么AB=2BD=4,然后根据勾股定理可计算出AD.

【解答】〔1〕证明:连结OD,如图, ∵BO=BD=BC,

∴BD为△ODC的中线,且DB=OC, ∴∠ODC=90°, ∴OD⊥CD,

而OD为⊙O的半径, ∴CD是⊙O的切线;

〔2〕解:∵AB为⊙O的直径, ∴∠BDA=90°, ∵BO=BD=2, ∴AB=2BD=4, ∴AD=

=2

【点评】此题考察了切线的判定定理:过半径的外端点且与半径垂直的直线为圆的切线.也考察了直角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勾股定理.

下载后可自行编辑修改,页脚下载后可删除。

.

25.〔10分〕〔2021秋•霞山区校级期中〕如下图,扇形AOB的半径为6cm,圆心角的度数为120°,假设将此扇形围成一个圆锥,那么: 〔1〕求出围成的圆锥的侧面积为多少? 〔2〕求出该圆锥的底面半径是多少?

【考点】圆锥的计算.

【分析】〔1〕根据圆锥的侧面展开图为一扇形,这个扇形的弧长等于圆锥底面的周长,扇形的半径等于圆锥的母线长和扇形的面积公式计算;

〔2〕根据圆锥的侧面展开图为一扇形,这个扇形的弧长等于圆锥底面的周长,扇形的半径等于圆锥的母线长和弧长公式计算. 【解答】解:〔1〕圆锥的侧面积=〔2〕该圆锥的底面半径为r, 根据题意得2πr=解得r=2.

即圆锥的底面半径为2cm.

【点评】此题考察了圆锥的计算:圆锥的侧面展开图为一扇形,这个扇形的弧长等于圆锥底面的周长,扇形的半径等于圆锥的母线长.

26.〔10分〕〔2021•云南〕如图,AB为⊙O的直径,C是⊙O上一点,过点C的直线交AB的延长线于点D,AE⊥DC,垂足为E,F是AE与⊙O的交点,AC平分∠BAE. 〔1〕求证:DE是⊙O的切线;

〔2〕假设AE=6,∠D=30°,求图中阴影局部的面积.

=12π〔cm2〕;

下载后可自行编辑修改,页脚下载后可删除。

.

【考点】切线的判定;扇形面积的计算.

【分析】〔1〕连接OC,先证明∠OAC=∠OCA,进而得到OC∥AE,于是得到OC⊥CD,进而证明DE是⊙O的切线;

〔2〕分别求出△OCD的面积和扇形OBC的面积,利用S阴影=S△COD﹣S扇形OBC即可得到答案. 【解答】解:〔1〕连接OC, ∵OA=OC, ∴∠OAC=∠OCA, ∵AC平分∠BAE, ∴∠OAC=∠CAE, ∴∠OCA=∠CAE, ∴OC∥AE, ∴∠OCD=∠E, ∵AE⊥DE, ∴∠E=90°, ∴∠OCD=90°, ∴OC⊥CD,

∵点C在圆O上,OC为圆O的半径, ∴CD是圆O的切线;

〔2〕在Rt△AED中, ∵∠D=30°,AE=6, ∴AD=2AE=12,

在Rt△OCD中,∵∠D=30°, ∴DO=2OC=DB+OB=DB+OC,

下载后可自行编辑修改,页脚下载后可删除。

.

∴DB=OB=OC=AD=4,DO=8, ∴CD=∴S△OCD=

=

=

=8

=4,

∵∠D=30°,∠OCD=90°, ∴∠DOC=60°, ∴S扇形OBC=×π×OC2=∵S阴影=S△COD﹣S扇形OBC ∴S阴影=8

. ,

∴阴影局部的面积为8

【点评】此题主要考察了切线的判定以及扇形的面积计算,解〔1〕的关键是证明OC⊥DE,解〔2〕的关键是求出扇形OBC的面积,此题难度一般.

27.〔12分〕〔2021•邵阳〕阅读以下材料,然后解答问题.

经过正四边形〔即正方形〕各顶点的圆叫作这个正四边形的外接圆,圆心是正四边形的对称中心,这个正四边形叫作这个圆的内接正四边形.

如图,正四边形ABCD的外接圆⊙O,⊙O的面积为S1,正四边形ABCD的面积为S2,以圆心O为顶点作∠MON,使∠MON=90°,将∠MON绕点O旋转,OM、ON分别与⊙O相交于点E、F,分别与正四边形ABCD的边相交于点G、H.设由OE、OF、

及正四边形ABCD的边围成的图

下载后可自行编辑修改,页脚下载后可删除。

.

形〔图中的阴影局部〕的面积为

S.①

〔1〕当OM经过点A时〔如图①〕,那么S、S1、S2之间的关系为:S= S1、S2的代数式表示〕;

〔用含

〔2〕当OM⊥AB时〔如图②〕,点G为垂足,那么〔1〕中的结论仍然成立吗?请说明理由; 〔3〕当∠MON旋转到任意位置时〔如图③〕,那么〔1〕中的结论仍然成立吗?请说明理由. 【考点】扇形面积的计算;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正多边形和圆.

【分析】〔1〕根据正方形的圆的对称性,显然阴影局部的面积等于扇形OEF的面积减去三角形OEF的面积,即圆面积的减去正方形的面积的;

〔2〕显然此时扇形OEF的面积仍是圆面积的,四边形OGBH的面积仍是正方形的面积的,故〔1〕中结论仍成立;

〔3〕可以作OP⊥AB,OQ⊥BC,利用全等的知识即可证明四边形OGBH的面积和〔2〕中四边形的面积相等,故结论仍成立.

【解答】解:〔1〕根据图形的对称性,得 S=

〔2〕结论仍成立.

∵扇形OEF的面积仍是圆面积的,四边形OGBH的面积仍是正方形的面积的,

∴S=;

下载后可自行编辑修改,页脚下载后可删除。

.

〔3〕作OP⊥AB,OQ⊥BC. 那么∠OPG=∠OQH,OP=OQ, ∵∠POQ=∠MOH, ∴∠POG=∠QOH, ∵在△OPG与△OQH中,

∴△OPG≌△OQH〔ASA〕. 结合〔2〕中的结论即可证明.

【点评】一题多变是常见的类型,熟悉正方形的性质.

28.〔12分〕〔2021•广州〕如图,点C为△ABD的外接圆上的一动点〔点C不在且不与点B,D重合〕,∠ACB=∠ABD=45° 〔1〕求证:BD是该外接圆的直径; 〔2〕连结CD,求证:

AC=BC+CD;

上,

〔3〕假设△ABC关于直线AB的对称图形为△ABM,连接DM,试探究DM2,AM2,BM2三者之间满足的等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

【考点】圆的综合题.

下载后可自行编辑修改,页脚下载后可删除。

.

【分析】〔1〕要证明BD是该外接圆的直径,只需要证明∠BAD是直角即可,又因为∠ABD=45°,所以需要证明∠ADB=45°;

〔2〕在CD延长线上截取DE=BC,连接EA,只需要证明△EAF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即可得出结论;

〔3〕过点M作MF⊥MB于点M,过点A作AF⊥MA于点A,MF与AF交于点F,证明△AMF是等腰三角形后,可得出AM=AF,MF=

2

2

2

AM,然后再证明△ABF≌△ADM可得出BF=DM,最后根

据勾股定理即可得出DM,AM,BM三者之间的数量关系. 【解答】解:〔1〕∵∴∠ACB=∠ADB=45°, ∵∠ABD=45°, ∴∠BAD=90°,

∴BD是△ABD外接圆的直径;

〔2〕在CD的延长线上截取DE=BC, 连接EA, ∵∠ABD=∠ADB, ∴AB=AD,

∵∠ADE+∠ADC=180°, ∠ABC+∠ADC=180°, ∴∠ABC=∠ADE, 在△ABC与△ADE中,

∴△ABC≌△ADE〔SAS〕, ∴∠BAC=∠DAE,

∴∠BAC+∠CAD=∠DAE+∠CAD, ∴∠BAD=∠CAE=90°, ∵

=

=

∴∠ACD=∠ABD=45°, ∴△CAE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下载后可自行编辑修改,页脚下载后可删除。

.

∴∴

AC=CE,

AC=CD+DE=CD+BC;

〔3〕过点M作MF⊥MB于点M,过点A作AF⊥MA于点A,MF与AF交于点F,连接BF, 由对称性可知:∠AMB=ACB=45°, ∴∠FMA=45°,

∴△AMF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AM=AF,MF=

AM,

∵∠MAF+∠MAB=∠BAD+∠MAB, ∴∠FAB=∠MAD, 在△ABF与△ADM中,

∴△ABF≌△ADM〔SAS〕, ∴BF=DM, 在Rt△BMF中, ∵BM2+MF2=BF2, ∴BM2+2AM2=DM2.

下载后可自行编辑修改,页脚下载后可删除。

.

【点评】此题考察圆的综合问题,涉及圆周角定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勾股定理等知识,综合程度较高,解决此题的关键就是构造等腰直角三角形.

下载后可自行编辑修改,页脚下载后可删除。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