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成本:商品经济的价值范畴,是商品价值的主要组成部分。
2. 非生产成本:指企业在销售和管理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费用是与企业的销售,经营
和管理任务的成本。
3. 生产成本:是在生产过程中为制造一定种类。一定数量的产品所发生的各种生
产费用之和
4. 成本性态:指成本总额与特定业务量在数量方面的依存关系 5. 成本性态可分为:变动成本 固定成本 混合成本,
6. 变动成本:指在相关范围内其成本总额随业务量增减变化而成比例变动的成本 7. 固定成本:指在相关范围内其成本总额不受业务量增减变动影响而固定不变的
成本
8. 制造费用;制造企业各个生产单位为组织和管理生产而发生的各项费用直接用
于产品生产但未专设成本项目的专项费用以及间接用于产品生产的费用。 9. 制造费用的分配对象;各车间本期所生产的各种产品或所提滚的劳务。
10. 废品;不符合规定的技术标准,不能按照原定用途使用或者需要加工修理后才
能使用的在产品、半成品和产成品。
11. 约当产量法:按完工产品数量和月末在产品约当产量的比例来分配生产费用,
以确定完工产品成本和月末在产品实际成本的方法。
12. 可修复废品:技术上工艺上可以修复而且所支付的修复费用在经济上是合算的
废品。
13. 不可修复废品:在技术上工艺上不可修复或者虽可修复但所支付的修复费用在
经济上是不合算的废品。
14. 停工损失:生产车间或班组因计划停产停电待料机器设备发生故障等原因发生
的损失
15. 约当产量:在产品实际数量按完工程度折合为相当于完工产品的数量就是在产
品的约当产量。
16. 定额成本法:在产品按定额成本估价扣除法
17. 品种法:以产品品种为成本计算对象、归集分配生产费用计算产品成本的一种
成本计算方法。
18. 分批法:以产品批别为成本计算对象、归集分配生产费用计算产品成本的一种
成本计算方法。
19. 分步法:以每种产品经过的每一生产步骤作为成本计算对象,按照每一步骤的
成本计算对象归集生产费用计算产品成本的一种计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