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灾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1事故特征1.1危险性分析
火灾是企业常见事故,火灾具有突发性,且后果比较严重。引起火灾事故的原因主要包括:
1)用火不慎或在不应用火的地方用火。
2)设备设施没按防火要求进行设计或安装、维护不当。
3)物料原因,爆破材料、机用柴油、汽油、润滑油、塑料管、木材、电线电缆等易燃品可能引发火灾,甚至爆炸。
4)防护措施不健全、管理不善、雷电或杂散电流,可能引发火灾。5)电气系统中电线短路、过载或接触电阻过大,产生电火花、电弧,引发火灾。
1.2事故类型
火灾事故类型:火灾分为A、B、C、D四类,A类火灾是指固体物质火灾;B类火灾是指液体火灾和可熔化的固体火灾;C类火灾是指气体火灾;D类火灾是指金属火灾。
1.3事故发生的区域、地点
车间机关、食堂、车间厂房、变电站、各配电室、电缆、材料库,化验室、厂区树林等。
1.4火灾事故的危害程度
火灾是威胁公共安全,危害人们生命财产的灾害之一。火灾危害程度严重,有可能造成死亡,烧毁厂房、设备,造成极大财产损失,造成环境污染等。
1.5事故征兆
由于违规使用动火或电源线过流过载或接触不良产生火花等,使可然物产生烟雾、导、异味、发光发热等现象导致物体燃烧。
2应急组织与职责
2.1事故现场应急处置小组组长:
副组长: 成员:
2.2工作职责
2.2.1组长负责人了解和掌握事故现场情况,及时向上级汇报,在上级应急指挥机构到达前负责指挥和组织现场抢救。
2.2.2副组长负责协助组长开展应急抢救工作。
2.2.3各成员职责
1)应急抢险队员负责组织人员进行现场抢救。
2)安全保卫队员等负责维护现场秩序、保护事发现场。3应急处置
3.1事故应急处置程序
事故现场人员应立即报告车间值班人员、车间值班人员立即向车间领导和应急处理办公室报告,车间领导及现场应急处置小组根据事故的大小和发展态势向上级部门报告,并同时启动公司相应级别的应急预案,当事故超出本公司应急处置能力时应向相关部门请求支援,启动相应应急救援预案。
3.2现场应急处置措施
3.2.1现场人员发现事故征兆,如电源线产生火花,某个部位有烟雾,异味等,应立即报告项部,同时进行自救,灭火、防止火情扩大。
3.2.2事故现场继续蔓延扩大,现场指挥人员向消防机构(119)报告火警,派人接消防车辆,保持通讯畅通。
3.2.3本矿灭火人员在消防人员到达事故现场之前,应继续根据不同尖型的火灾,采取不同的灭火方法,撤离周围易燃可燃物品等办法控制火势。
3.2.4在有可能形成有毒或窒息性气体的火灾时,应佩戴隔绝式氧气呼吸器或采取其他措施,以防救灭火人员中毒。
3.2.5应通知引导各处人员尽快疏散,应撤离火灾现场的所有无关人员。在烟雾弥漫中,要用湿毛巾掩鼻,低头弯腰逃离火场。
3.2.6电线、电气设施着火,应首先切断供电线路及电气设备电源。
3.2.7扑救电气火灾,可选用卤代烷1211灭火器和干粉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不得使用水、泡沫灭火器灭火。
3.2.8扑救电气设备着火时,灭火人员应穿绝缘鞋、戴绝缘手套,防毒面具等措施加强自我保护。
3.2.9被救人员衣服着火时,可就地翻滚,用水或毯子、被褥等物覆盖措施灭火,伤处的衣、裤、袜应剪开脱去,不可硬行撕拉,伤处用消毒布或干净棉布覆盖,并立即送往医院救治。
3.2.10对烧伤面积较大的伤员要注意呼吸、心跳的变化,必要时进行心脏复苏。
3.2.11对有骨折出血的伤员,应作相应包扎、固定处理,搬动伤员时,以不压迫伤面和不引起呼吸困难为原则。
3.2.12当有人员受伤时,拨打120向当地急救中心取得联系,详
细说明事故地点、严重程度、联系电话,并派人到路口接应。
3.3应急救援联络电话
3.3.1公司内24小时值守电话
24小时值班电话:医院急救电话:
公司办公室:应急总指挥:应急副总指挥:安全科科长:
公司外部联系电话:
名 称电话号码
市安监局应急科
应急救援队
医院
3.4事故报告基本内容
(1)事故发生单位名称、地址、性质;(2)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
(3)事故已经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伤亡人数(包括下落不明、涉险的人数)。
4注意事项
4.1火势很小,可以用手提灭火器、消防水源进行扑救。
4.2救人重于灭火,火场上如果有人受到火势胁,首要任务是把被火围困的人员抢救出来。
4.3先控制、后灭火,对于不可能立即扑灭的火灾,首先控制火势的继续蔓延扩大,在具体扑灭火灾的条件时,展开攻势,扑灭火灾。
4.4灭火中应注意防止中毒,倒塌、坠落伤亡等事故。
4.5灭火时注意观察起火的部位、物质、蔓延方向等,灭火后要注意保护好现场的痕迹和遣留物品,以便查明起火原因,便于分析事故。
4.6备齐必要的应急救援物资,如车辆、灭火器材、担架、氧气袋、止血带、通讯设备、照明器材等。
4.7灭火结束后,应保护好现场,等待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