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06 附着式升降脚手架施工工艺标准

06 附着式升降脚手架施工工艺标准

来源:华佗小知识
 附着式升降脚手架施工工艺标准 制度编号: 版号: 页码:第 1 页 共 14 页 附着式升降脚手架施工工艺标准 编制 审核 批准 黄峥 日期 2018.7 2018.7 2018.7 崔晓强、刘峰 日期 陈东彪 日期 修订记录 日 期 修订状态 修改内容 修改人 审核人 批准人 附着式升降脚手架施工工艺标准 制度编号: 版号: 页码:第 2 页 共 14 页 1. 目的

为规范电动附着式升降脚手架现场搭设,做到安全、可靠、简单、方便,制定本操作。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集团所属区域事业部与城市公司在建及新建拟采用集成爬架18层及以上,主流工业化全混凝土外墙高层项目。

3. 编制说明

所有新建项目拟采用集成爬架可参照本型号附着式脚手架做法执行;

4. 编制依据

《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升降及同步控制系统应用技术规程》(CECS373-2014)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

5. 附着式升降脚手架 5.1 架体简介

5.1.1附着式升降脚手架(以TSJPT9.0型为例)构成 (1)架体构件(杆件、脚手板、节点、立网等) (2)水平支承桁

(3)竖向主框架(导轨、主框架横梁、主框架斜撑) (4)附着支承结构(含附着、防倾、防坠、导向等装置)

附着式升降脚手架施工工艺标准 制度编号: 版号: 页码:第 3 页 共 14 页 (5)升降机构(电动葫芦、循环免移动装置等)

(6)同步荷载系统(主控箱、分控箱、传感器、遥控器等) 5.1.2工作原理

(1)电动葫芦提升,附着支座和轨道间设防坠落装置。 (2)微电脑控制智能遥控控制进行架体的提升作业。 5.1.3主要特点

(1)构造简单,适用性强,可用于楼层安全防护,也可满足框架核心筒外围防护。 (2)产品仅限于外防护,不做为承重架使用。 (3)智能电动操控,同步性能好。

(4)主要构件标准化设计,安拆方便,设备二次利用率高。 5.2 架体材料组成及规格 5.2.1 架体材料构件组成

1.节点 2. 杆件 3. 斜杆 4. 导轨 5. 附着支承结构 6. 网片卡槽 附着式升降脚手架施工工艺标准 制度编号: 版号: 页码:第 4 页 共 14 页 9. 垫块 7. 滑轮组 8. 主框架横梁 10. 电动葫芦 11. 主控箱 12. 分控箱 13. 网片 14. 脚手板1 15. 脚手板2 5.2.1 附着式升降脚手架(以TSJPT9.0型为例)架体主材规格 序号 1 2 3 4 5 6 7 8 主构件名称 导 轨 杆 件 主框架横梁 节点 附着支承结构 脚手板 网 片 电动葫芦 规格(mm) 1800 600、1200等 —— 160*160*42 350*320*104 600、900 750*1715 5.0T 材质 Q235(6.3槽) Q345B(Φ48*2.5) Q235(5#槽) 45#钢 Q235 镀锌板(2.0) 冲孔彩钢板(0.7) —— 质量要求 符合国家标准 符合国家标准 符合国家标准 符合国家标准 符合国家标准 符合国家标准 符合国家标准 符合国家标准 附着式升降脚手架施工工艺标准 制度编号: 版号: 页码:第 5 页 共 14 页

5.3 附着式升降脚手架(以TSJPT9.0型为例)的主要规格和参数 5.3.1架体的主要参数如下:

(1)提升工况:架体高度一般为3.5-5倍施工结构标准层高; (2)架体宽度:600mm;立杆纵距:1200、1500等; (3)机位跨距:直线≤6m,折线或曲线≤5.4m;

(4)提升动力:5T环链电动葫芦,吊钩速度为14cm/min,功率为500W; (5)提升行程:单次最大行程8m; (6)架体端部悬挑长度:不大于1.5m;

(7)施工荷载:结构施工时——2层,每层不大于3KN/m2;装修施工时——3层,每层不

附着式升降脚手架施工工艺标准 制度编号: 版号: 页码:第 6 页 共 14 页 大于2KN/m2;

(8)提升荷载控制:超过设计的15%时,自动报警和显示报警机位,超过30%时,升降设备

自动停机并报警和显示报警机位; (9)遥控操作距离:直线距离40米; 5.4 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安装及提升流程 A1:找平架体:确保找平架体水平 A2:安装下部主框架梁 A3:安装下部大横杆 A4:安装下部圆盘节点 附着式升降脚手架施工工艺标准 制度编号: 版号: 页码:第 7 页 共 14 页 A5:安装下部小横杆 A6:安装竖向导轨 A7:安装立杆 A8:安装上部主框架横梁 A9:安装斜杆 A10:安装上部大小横杆、圆盘节点及网片卡槽 附着式升降脚手架施工工艺标准 制度编号: 版号: 页码:第 8 页 共 14 页 A11:安装脚手板水平斜支撑及脚手板 A12:安装网片 A13:吊装 A14:安装导轨及附着组件 A15:安装提升控制系统 A16:安装电器控制系统 附着式升降脚手架施工工艺标准 制度编号: 版号: 页码:第 9 页 共 14 页 详见附件 A17:完成上部架体搭设 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安装及提升流程: A18:验收提升

5.5 附着式升降脚手架的验收及使用注意事项 5.5.1验收

严格按照《建筑施工工具式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202-2010中附着式升降脚手架验收条款进行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

附着式升降脚手架所使用的电气设施和线路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的要求。

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安装前应具有下列文件: (1)相应资质证书及安全生产许可证 (2) 附着式升降脚手架的鉴定或者验收证书 (3)产品进场前的自检记录

(4) 特种作业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岗位证书

(5)各种材料、工具的质量合格证、材质单、测试报告 (6)主要部件及提升机构的合格证 5.5.2 架体使用注意事项

架体施工过程中,应建立有效监督机构,须设架体专业施工管理员,并组织专门作业小组,

附着式升降脚手架施工工艺标准 制度编号: 版号: 页码:第 10 页 共 14 页 小组成员应基本固定,做到定员、定岗、定责。

架体在实施中,使用单位和操作班组应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制定必要的其它措施,确保使用安全。

在架体的实施过程中,请注意积累、收积资料,总结经验以便修改及完善。

架体发生异常情况,现场管理人员及操作班组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故发生,并立即向公司和有关部门报告。 5.6 附着式升降脚手架拆除

为确保安全、可靠、快速拆除附着式升降脚手架,请按以下拆架程序拆除架体。 5.6.1设置安全防护区域

在拆架区下方地面划出安全区,须有专人警戒守护,严禁无关人员进入该区域。 5.6.2 拆架前准备工作:

(1)技术人员安全交底,分工且通信可靠;

(2)拆架时须先卸除所有使用荷载,清除架体上所有建筑垃圾等; (3)架上作业人员,必须戴安全帽,穿防滑鞋,系安全带; (4)整个拆除过程中,操作人员应严格遵守有关安全规定;

(5)架子拆除后应及时将设备、构配件及架子材料运走或分类堆放整齐; (6)架子利用塔吊向上提升拔出,架子上严禁有人。 5.6.3 附着式升降脚手架的拆除: (1)清除脚手架上杂物及地面障碍物。

(2)将脚手架内所有提升装置拆除,并吊至地面,分别类放置整齐。 (3) 脚手架拆除顺序与其组装顺序相反,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在分组架体顶部安装起吊钩,拆除脚手架相邻节点间的连接螺栓;

打开导轨限位,拿出固定支座,塔吊上吊集成架与其它集成架脱离,在地面平放; 地面操作人员将该架体斜撑杆拆除后将其恢复到初始,安放整齐。重复上述步骤,依次将脚手架架体拆除、吊离和恢复初始状态。 6. 附则

6.1. 本工艺标准由集团工程管理部负责解释。

附着式升降脚手架施工工艺标准 制度编号: 版号: 页码:第 11 页 共 14 页

附表一:附着式升降脚手架的验收表

附表1: 附着式升降脚手架首次安装完毕及使用前检查验收表 工程名称 建筑面积 总包单位 分包单位 安拆单位 序号 1 2 3 4 5 6 7 附着支座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同步装置 设置情况 电气控制 水平支 承桁架 竖向 主框架 检 查 项 目 标 准 各节点应焊接或螺栓连接 相邻竖向主框架的高差≤30mm 导轨的垂直度偏差≤50mm 各连接节点应采用焊接或螺栓连接 水平支承桁架高度不宜小于1.8m 使用工况,每点位不少于三个附着支座 升降工况,每点位不少于两个附着支座,附着支座上应设有防倾、导向的装置 附着支座应采用锚固螺栓与建筑物连接,受拉螺栓每端的螺母不得少于两个或采用单螺母加弹簧垫圈 附着支座在建筑结构上附着处的混凝土强度应达到设计要求且不小于C20 每一升降点不得少于2个,在使用和升降工况下都能起作用 防坠落 装置 防坠落装置与升降设备应分别固定在建筑结构上 应具有防尘防污染的措施,并应灵敏可靠和运转自如 防倾覆装置中应包括导轨和两个以上与导轨连接的可滑动的附着支座 在防倾附着支座的范围内应设置防倾覆导轨,且应与竖向主框架可靠连接 防倾覆 装置 在升降和使用两种工况下,最上和最下两个附着支座之间的最小间距不得小于2.8m或架体高度的1/4 应具有防止竖向主框架倾斜的功能 应用螺栓与附着支座连接,其装置与导轨之间的导向间隙应小于5mm 应有荷载同步或高差同步控制装置。 采用荷载控制时,超过±15%时报警;当机位荷载变化超过±30%时,自动停机并报警; 主电箱应有漏电、短路、错相、断相保护装置 结构形式 机位布置情况 项目经理 项目经理 项目经理 检查结果 主 控 项 目 附着式升降脚手架施工工艺标准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检查结论 一 般 项 目 系统 电缆在架体上敷设时应穿管走线 制度编号: 版号: 页码:第 12 页 共 14 页 主 控 项 目 两步架同时使用时每步架荷载不大于3.0kN/m2,三步架同时使用时每步架荷载不大于2.0kN/m2 安全使用 不得利用架体吊运物料、支顶模板等 主框架附近杆件连接螺栓扭矩力必须100%达到(150-165N.M),其它部位合格率达到95%以上 架高≤5倍层高 架宽0.6m 架体全高×支承跨度≤110m2 支承跨度直线型≤6m 架体构造 支承跨度折线或曲线型架体,相邻两主框架支撑点处的架体外侧距离≤5.4m 水平悬挑长度不大于1.5m,且不大于跨度的1/2 升降工况上端悬臂高度不大于2/5架体高度且不大于6m 操作层脚手板应铺满、铺牢,与结构间隙不大于200mm 架体底层脚手板应铺设严密,与结构间隙不大于200mm,并用翻板盖严,翻板应有可靠的固定措施 总包单位 分包单位 安拆单位 检查人签字 符合要求,同意使用( ) 不符合要求,不同意使用( ) 总监理工程师(签字): 年 月 日 注:本表由施工单位填报,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分包单位、各存一份。

附着式升降脚手架施工工艺标准 制度编号: 版号: 页码:第 13 页 共 14 页

附表二:附着式升降脚手架每次提升作业申请及检查表

附表2:附着式升降脚手架每次提升作业申请及检查表

项目名称 总包单位 架体所在楼层数 序号 检查项目 组 号至 号,已至 层 主要检查内容 升降前试运转正常 链条理顺、无咬伤,润滑良好 1 电动葫芦 吊钩灵活无裂缝,轴卡及护板完好 电线、插头完好,葫芦有防雨、接地措施 2 3 4 5 吊挂措施 配电箱及电缆 吊点位置 附着支座 附着支座数量齐全、防坠装置有效、承重构件有效 无钢筋、铁丝、混凝土等污染物 6 导 轨 无倾斜、变形 与建筑结构、支模架等无刮卡 7 8 9 架 体 钢丝绳 绳径、安装、连接、使用符合规范要求 特殊部位 须加设斜拉、顶撑防护措施的应齐全可靠 告知相关作业人员升降计划的信息告知执行情况 10 安全警戒及障碍处理 所有障碍物拆除情况 准备升降的架体下方设置安全警戒线和警示标志 评 定 结 果 分包单位 总包工程部 总包安全部 项目部 复查意见: 复查意见: 复查意见: 意见: 架体无堆放的材料、设备,无较多垃圾 无断股、生锈、死弯现象 连接牢固可靠 漏电保护,错、断相保护、接地装置齐全可靠 电缆线路完好 无开焊及塑性变形 防坠装置灵活、有效 日 期 分包单位 施工班组 自检结果 合格 整改 整改及复查结果 合格 再改 年 月 日 分 包 工 长 安全管理人员 项 目 经 理 附着式升降脚手架施工工艺标准 制度编号: 版号: 页码:第 14 页 共 14 页 注:此表由施工单位填报,分包单位、施工单位各存一份。

附表三:附着式升降脚手架每次提升完成后验收表

附表3:附着式升降脚手架每次提升完成后验收表

工程名称 施工单位 序号 1 检查项目 架体 主要检查内容 架体无内外倾斜,下垂变形现象,各种杆件搭设符合要求,扣件齐全并拧紧,架体之间连接可靠。 导向件背板满贴建筑结构,导向座防坠装置完好,导向件用不小于Φ27mm的螺杆与墙体连接牢固,使用中不少于三个,导轨穿插在附着支座中,导轨与附着支座连接可靠。 日 期 年 月 日 层 组 号至 号至 层 检查情况 整改情况 2 附着支座和导轨 3 4 5 7 8 螺栓组件 螺栓露出螺母3—5扣丝、垫片齐全。 电力系统 开关、插头、按钮灵活完好,电缆无破损,漏电保护符合要求。 架体与临边防护 脚手板 翻板 架体顶部与建筑物应有连接,架体底部全密封。 脚手板应满铺无漏空,离墙间距不大于200 mm,无松动脱落。 翻板完好、密封严密,与脚手板连接应牢固,无松动。 架体垃圾杂物应及时清理,葫芦要定期保养,砂浆污染应及时清除,各种丝扣杆件定期上油除锈。 9 保 养 班组长 工长 现场指导人员 技术员 安全员 班组自检 检查意见: 工程部 评定结果 分包单位复检 技术部 项目部 检查意见: 检查意见: 检查意见: 安全部门验收意见: 注:此表由施工单位填报,分包单位、施工单位各存一份。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