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大数据背景下博物馆文创产品的发展趋势

大数据背景下博物馆文创产品的发展趋势

来源:华佗小知识
92现代交际·2018年11期

大数据背景下博物馆文创产品的发展趋势

张晋

(故宫博物院 北京 100009)

摘要:21世纪以来,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传统的博物馆已经无法满足大众的需求,因为它仅仅具有收藏和展示等基础功能。因此开发文创产业既符合目前大众对于博物馆的精神文化需求,同时也能够给博物馆开拓资金来源渠道,帮助博物馆不断发展。所以随着相关的和法规不断完善出台,我国博物馆在文创产业的发展上也一路高歌猛进,但是在发展过程当中也遇到了新的挑战,这也是博物馆适应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重点研究我国博物馆的文创产业经营管理现状,分析其问题产生的原因并结合市场状况提出解决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博物馆 文创产业 经营管理模式

中图分类号:G1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8)11-0092-02

博物馆文创产品就是指博物馆利用自身的馆藏文化与文化创意产业相结合,同时发挥创造性思维,将馆藏文化整合加工成带有博物馆文化特色的创意产品。目前博物馆文创产品作为博物馆21世纪下的新型产品,也是时下博物馆最耀眼的亮点。随着的不断对文创产业的引导,学术界也对博物馆的文创产业引发了一波学术研究热潮,所以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开发也成为博物馆文化产业,甚至是整个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新的热点。作为博物馆发展的新的发展方向,如何开发好文创产品,传承中华文化,也已经成为博物馆当下建设的重要话题。发出的近千款的文创产品在电子商务平台进行销售,文创产业开发态势十分明朗。二、博物馆文创产业开发过程存在问题(一)文化符号的发掘有失妥当虽然在对博物馆的文化产业的开发过程中急需很多创意灵感,但是也不能强行增加不合适的文化创意,所有的灵感开发都必须以博物馆的文化作为基础,这些文化符号是博物馆的核心资源。因此无论是博物馆的对外开放展示,还是博物馆的教育宣传过程都必须以这些文化资源作为核心重点。所以当对文创产品进行开发时,只有将文化符号融合进来,才能切实起到文化的传承作用,同时也才能够满足消费者的精神文化需求,激发他们的购买欲望。当前的博物馆在对博物馆资源中的文化进行挖掘时处理方式不得当,没有能够真正体现出博物馆的特色文化,整个生产流程都缺乏对文化的深度理解。(二)产品设计缺少创意,制作不够精细文化是产品的内在灵魂,而创意也是产品的外在表现核心。博物馆的文创产品应该是独一无二的,也应该是让人脑洞大开的,这样才能在吸引消费者的同时也能够传播文化。但是实际情况中大多数的博物馆文创产品都是以“卖萌”“穿越”甚至是简单的工艺品复制,这样的生产方式导致博物馆的文创产品没有多样化的创意发展。虽然一开始会让大众觉得新颖,但是随着这类的文创产品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对大众的吸引力也会逐渐下降。另一方面,对文创产品的制作过程还是没有一个精细化的管理,精细程度很低,主要由于博物馆的文创产业链还没有构建起来,大多数的博物馆文创产品都是采用外包生产,如果不能严格地监督这些外包商,那么就会造成生产出来的文创产品质量下降,市场反应程度也会降低。(三)销售渠道缺乏市场化的运作文创产品是带有文化符号的产品,它要走向市场,将博物馆的文化传扬给大众。但是就目前对文创产品的销售环节来说,一些博物馆做得还不到位,其沿用的还是传统纪念品的销售方式,缺乏针对性的产品展示。在对文创产品的宣传上也没有采用一个全新的宣传模式,没有将文创产品作为博物馆的对外文化传扬展厅来进(下转第91页)一、博物馆的文创产业经营现状近年来我国的各级博物馆已经开始加快对文化产业的开发进程,并且随着的各项的出台,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也十分迅猛。在2009年,国家文物局就对地区的博物馆进行抽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98%的博物馆都还没有自己的文化创意产品。但是现在几乎所有的博物馆都有了凸显自身特色的文创产品。截止到2017年年底,故宫博物馆总计开发出文创产品76种,其中在2013年到2015年所研发的文创产品有1273种。作为中国博物馆的杰出代表,故宫博物馆抓住时代发展的潮流,在新媒体方面也不断发展,先后已经和阿里巴巴、腾讯等大型互联网公司合作,从而为自己的文化作了很多网络推广,也扩大了在网络上的销售规模和自身的文创产品的开发力度。此外,故宫博物馆在宣传方面也积极注重线上线下相结合,拥有自己的官方微博和微信公众号,对博物馆内的实体产品和数字化产品都加强了推广力度。除了故宫博物馆不遗余力地开创文创产业外,地方博物馆也积极利用地方特色和自身特色对文创产品进行开发。位于南京的南京博物馆作为明清皇家宫廷文物的三大博物馆之一,也是文创产业开发的重点地区,其文创产品主打的是金陵文化口号,目前南京博物馆的文创产品累积已有一千多种,并且面对不同层次的消费者提供不一样的文创产品,满足其精神文化需求。而位于西安的陕西博物馆依托其陕西地域历史文化的藏品特点,创造出了一系列优质的文创产品,并且巧妙地实现了文旅融合的目的。而且其开发出国内第一家文创电子商务平台,也将自身研作者简介:张晋,故宫博物院馆员,研究方向:博物馆经营管理工作。

数字信息背景下图书情报工作的创新性变革91取代的。因此,情报工作人员应该对自身的专业素质有更高的要求,根据用户的需求调整工作的方式,充分发挥图书馆的物理空间的功能。这样一来,图书情报工作会增加更多的内容,对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也有更高的要求,同时服务质量也更上一个台阶。图书情报工作的革新可以更大程度上满足客户的需求,工作人员的任务量也会减少许多。(三)图书馆信息资源的挖掘与整合数字化图书馆的建立让图书馆的信息覆盖范围越来越广。由于信息的来源比较广泛,用户在检索信息的时候就会浪费大量的时间,效率也比较低,这并不利于实现资源的有效共享。因此,情报工作人员需要将大量繁杂信息资源进行合理的整合,建立一个系统化的资源体系,提高用户的检索效率,达到资源的合理共享。有的用户在检索某个主题的资源时,可能需要到多个数据库之中去收集。但是每个数据库的检索方式和界面设计都不一样,这无疑给用户的检索工作带来了麻烦。因此,情报工作人员在进行跨库整合时,要对检索的页面进行统一的规划,同时也要将不同数据库内同一主体的资料进行合理的整合,以便用户能够有更加畅快的体验。四、结论情报工作是伴随着文字的发展而产生的,为文化的传播作出了非常大的贡献。随着社会的进步,信息的重要性越来越明显。随着信息的不断更新换代,图书情报工作也随之改革。因此,图书情报人员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探索新的工作方式,对信息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整合,以便让用户有更加优质的使用体验。参考文献:价值三、图书情报工作创新性变革的实际意义与在当前数字信息的背景下,与时俱进是对图书情报工作提出的最新要求。随着读者需求的改变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图书情报工作在进行创新时不仅要满足社会的需求,同时也要对图书馆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对图书情报工作进行创新性变革能够使图书馆的情报管理观念得到更新,业务能力变得越来越强。图书馆的作用不仅仅是储藏图书,更重要的是让用户有优质的体验。[3]因此,对图书情报工作进行革新也能提高图书馆的服务质量,优化用户体验。无论信息技术如何进步,图书馆的物理空间价值还是不可(上接第92页)行合理推广。博物馆的销售渠道也仅仅局限在博物馆内部,没有将销售的渠道加以扩大,主要还是局限于博物馆事业单位的定位,没有一个专业的销售团队,同时也没有市场化推广销售的眼光。[1]王红.图书情报机构在国家智库建设中的使命担当与服务创新[J].图书情报工作,2015,59(14):46-50.[2]王春华,李维,文庭孝.我国图书情报领域大数据研究热点分析[J].图书情报知识,2015(4):82-.[3]初景利,易飞,杜杏叶,王传清,王善军,刘远颖,徐健.持续推动图书情报理论创新与实践探索——《图书情报工作》2014年发文评述[J].图书情报工作,2015,59(1):5-16.责任编辑:刘健三、博物馆文创产业开发过程中的问题解决策略(一)深入挖掘文化符号,重视文化打磨博物馆是整座城市的文化见证者,它也是城市的文化继承者。所以肩负着文化传承的使命,博物馆也要不断对外传扬历史文化,在文创产品的设计上必须结合城市文化历史,深入挖掘文化符号。在博物馆最核心的文化当中,挖掘出符合博物馆灵魂的符号。这样所生产出的文创产品才能够最大化地体现出博物馆的文化,同时也能够最大程度上向社会传扬历史文化。所以重视对文创产品的文化打磨工作不仅仅是开发价值链当中最初的部分,更是最关键的部分,它为整个文传产品的研发注入最重要的文化动力。(二)吸纳优秀设计人才,避免产品同质化目前国内虽然设计人才不缺乏,但是能够真正了解文物蕴含的文化元素并且能够用文创产品的形式来表达文化内涵的设计师十分稀缺。所以为了能够找到这些设计人才,博物馆可以考虑和优质高校开展合作,提供定向培养名额,为博物馆储备一些专业性较强的设计人才。此外,博物馆还可以通过相关中介机构和设计人才平台进行沟通交流,由符合条件的设计师为博物馆定制设计,满足设计人才和博物馆的双向需求,还能够为中国的文创设计事业培养出一批优秀人才。另一方面,在设计过程中一定要避免产品的同质化,深挖文化元素内涵,使得文创产品能够以多样化角度面向大众,从而刺激游客的购买欲,也增加了产品的价值。(三)构建多渠道、多方式的文创产品销售链在文创产品的对外销售中,博物馆更应该重视品牌的建设,不应该仅仅局限在博物馆内的销售,可以考虑建立博物馆的文创产品专营店,重视对品牌的塑造和影响力的推广。此外要利用文化旅游来拓展自己的销售渠道,和酒店、饭店等文化旅游场所积极开展合作,通过文创产品进行文化再包装。博物馆应该将文创产品的目标客户扩大到所有对文化有需求的地方,让文创产品在文化旅游这个更大的平台上拥有更大的销售潜力,提升文创产品的影响力度。 四、结语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开展,博物馆文创产品在市场化的道路上也有非常大的潜力。因此我们不仅要积极推动中国文创产业尽快迈入3.0时代,还要积极鼓励中国文创产业走向世界舞台,将中国的传统文化向全世界进行推广,让世界看到一个充满创意活力的中国。参考文献:[1]邢致远.博物馆文化创意产业模式与产品研究[J].艺术百家,2014(5):18-22. [2] 张爱红.博物馆艺术衍生品创意开发模式研究[J].艺术百家,2015(4):210-214. [3] 迟小英,宣国良.价值链研究发展综述[J].外国经济与管理,2014(8):25-30. 责任编辑:刘健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