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经济全球化的机遇与挑战

经济全球化的机遇与挑战

来源:华佗小知识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技术经济》 第8期(总第176期) 2002年 经济全球化的机遇与挑战 淮南师范学院 吴玉才 汕头大学孙效敏 经济全球化是由于生产力发展突飞猛进,国际分工由过去单一的垂直型分工发展到多种分工形式并存 的新格局,公司迅猛发展,国际贸易空前发展,各国的经济活动(主要是指生产、金融和科技)已经开始大 规模地突破国家、民族界限,各国经济逐步融为一体并在世界范围内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历史过程。在这一 过程中,美国和其他西方发达国家处于主导地位。经济全球化虽然是当代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历史过程,但 它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人们只可以认识它、利用它,而不可以否认它。经济全球化使我们既面临机 遇,更要面对挑战。 经济全球化给我国可能带来的机遇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经济全球化给我国实现经济和科学技术的跳跃式发展。赶超发达国家。提供了一个千载难逢的良好机 会。因为经济全球化使资本、技术、知识等生产要素在全世界范围内自由流动。我国的企业可以抓住机遇用 最低的成本引进外国的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经验.在最短的时间内实现“洋为中用”。这就为我国 科技发展和经济腾飞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好机遇。 2、经济全球化给我国的千百万人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创业和就业的良好机会。由于在全世界范围内的国 寄\! ;、 者合法权益和维护市场秩序也将成为市场监管的主旨。 . 消极方面的影响: 第一,目前中国的证券市场无论是在市场深度和广度上。还是在市场效率、市场自由度和市场l规范程度 上,都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中国在近5年内不会开放证券市场,但这只是一个过渡期。中国证券市场终究将 对外开放。开放后,国际金融资本进入中国的程度加深,频率加快,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国际市场波动的传 递机制,使国内金融和经济受到国际经济、金融风险的影响。因此,如何回避风险,有效抵御国际风险的冲击 将成为我们将要面临的问题。 第二,目前我国证券业不适应对外开放,突出的问题是大券商缺少活力。较僵化;而小券商实力较 弱,还存在无序竞争,内部管理较差等问题。我国的证券经营机构同国外的证券经营机构相比在资产规模、 管理机制、创新能力、市场适应能力等方面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所以,国内证券经营机构与国外有着几十年 甚至上百年经营历史,且规模、实力超强的证券公司站在同一起跑线上进行竞争,在竞争中处于非常不利的 地位,如何提高竞争能力将是有待解决的问题。 第三,国内证券业的优秀人才将不可避免地流向外资券商。除了国外机构从工作条件和工作待遇上吸 引大批的优秀人才外,更重要的是,合资公司在经营机制方面的吸引力将是在目前下我国证券公司或基 金管理公司根本无法比拟的。因此,证券业同样存在着一个现代企业制度的建设问题。存在着一个按市场化 原则进行兼并收购的问题。 三、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我国证券业的对策 第一,提高我国证券经营结构的实力。就目前实际情况来看,我国券商的整体实力无法同国际性的券商 相匹敌。因此,培育大规模证券经营机构就变得十分重要和紧迫。发展机构投资主体的方式主要有:(1)培 育实力雄厚的大券商,创造条件鼓励券商之间购并重组,壮大实力,实现规模化经营。(2)大力发展以投资基 金为代表的机构投资者。发展投资基金对于扩大证券市场的规模,强化投资功能,减少投机性和盲目性,使 我国股期稳定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第二,充分利用GTT的相关规定和条款,确立结构性的对外开放证券市场的基本策略。就证券市场的 准人形式来说,继续扩大跨境服务方式的外国券商的商业介入,对于我国企业、和金融机构海外融资的 业务的跨境消费予以支持,而对于以商业存在方式在我国境内从事证券市场相关业务则加以适当控制,还可 以适当考虑向外资证券公司和投资银行开放目前我国券商和投资银行不能满足的业务市场。 第三,建立有效的市场监管制度。应建立一支精通证券市场专业技术知识,并具备高度敬业及职业道德 的监管队伍,充分发挥和提高证券市场监管机制的功能和效率。同时应加快证券市场的立法步伐,建立健全 证券市场的各项法律法规,要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第四,创造条件,加快我国券商的国际化经营的步伐。加人世贸组织后,中国作为缔约方按照对等的原 则,可以进入对方的市场。面对国际大型券商和投资银行的强力竞争,我国券商可采取迂回的国际市场进入 策略,积极主动地占领国际证券市场,以自己的特色服务,在国际大型券商和投资银行无暇顾及的项目和业 务领域立足,并通过这些项目和业务的运作,学习和熟悉海外市场,向国际惯例靠拢,为全面参与全球一体化 资本市场的竞争积累经验。 ・2l・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技术经济) 第8期(总第176期) 2002年 际分工越来越细,这就使每个民族和国家都在经济和技术的进步中得到自己应有的一份机会。改革开放以 来,大量的外国直接投资涌人我国,或开办独资企业、或与我国企业举办中外合资或合作企业,与此同时,我 国的企业也冲出亚洲,走向世界,在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分支机构或与当地企业举办合营企业。这就 为我国剩余劳动力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和创业机会。 3、经济全球化给我国的高新科技发展和高科技人员国际交流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良好机会。由于现代信 息、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高度发展,特别是全球网络系统的出现,极大地缩短了各国的空间距离。今天 各国科技人员完全可以进行远距离合作,从而降低科技人员交流的机会成本。使我国的科技人员不出国门 就可以学到外国的先进技术,不出国门就可以了解全世界的科技发展动态,大大地减少了我国科技人员的重 复劳动,这就给我国高新技术发展提供了机遇。 4、经济全球化给我国积极参与、影响和建立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提供了机遇。众所周知,现行的国际经 济秩序是不合理、不民主、不平等的,它给发展中国家的经济贸易以及知识和科技准人等方面带来的负面影 响是很大的,加剧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差距。而这些现行的国际经济规则大部分是以发达国家 为主导制定的,虽然考虑到发展中国家的利益,但比例很小。有些规则甚至是在发展中国家缺席的情况下制 定的。特别是某些产业发展规则,在发展中国家还没有发展或还没有充分发展的时候就制定出来,如信息技 术产品协议和劳工标准等。这显然是不公平的,也是不合理的。中国是个发展中国家,但是个人口大国,经 济潜在大国,现在又加人世贸组织。所以,中国可以利用经济全球化的机遇,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秩序改革,保 护本国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利益。 经济全球化给我国带来空前的机遇,同时也给我国带来挑战,其挑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经济全球化可能给我国经济改革带来更大的难度。我国已经进行了2O多年的改革,取得巨大成 就,也坚定了中国人的信心,并向世人表明中国有决心在21世纪的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但改革的道路是漫长的,改革的过程是痛苦的。我国经济改革的任务还远未完成,特别是许多深层次的 问题,难度大又急需解决,可以说我国的经济改革已经进入攻坚阶段。在这一阶段,改革的任务已经十 分艰巨,加之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外来冲击,诸如失业率可能在短期内上升、部分职工养老不安心和工作不 稳定、甚至社会治安出现短期恶化等等,这都对我国经济改革产生不利影响。 2、经济全球化使我国高科技人才流失更加严重。在今天的经济运行中,体力意义的劳动力和智力意义 的劳动者之间可转换的可能性在急剧降低,凸显出高科技人才的重要性。由于外国或外企工作环境好,薪金 报酬高,具有很强的吸引力。所以,我国不少优秀的科技人才到三资企业工作,有的科技工作者通过全球网 络系统脱离本国控制而为外国资本服务。尤其是在一些名牌大学的研究生中,流传着这样的顺口溜:一流毕 业生出国,二流毕业生到外企,三流毕业生留在搞社会主义。青年学子、教师或研究人员出国留学、进修 者最后回国的比重很低。 3、经济全球化相对增加了我国高新技术开发与使用的难度。一方面经济全球化给我国高新技术开发提 供了机遇,另一方面也给我国高新技术开发增加了难度。因为,经济全球化虽然给富国和穷国都可以带来好 处,但相对而言,富国与穷国的差距不是在缩小,而是在扩大。高新技术开发和使用,又需要有强大的经济实 力作后盾。发达国家在高新技术开发与使用方面占据绝对优势,随之而来的是,高新技术所需要的规则、标 准、协议等完全由发达国家制定,发展中国家只是这些规则、标准和协议的接受者。从根本上讲,对这些规 则、标准和协议的控制是更高层次的控制,不仅控制了今天的生产过场,而且也控制了明天,控制了未来的发 展趋势。在这方面“中心一外围”结构的后果十分明显。我国是个人口大国,经济上潜在大国,而不是经济强 国。所以,我国必须正视和解决这些问题。 4、经济全球化可能给我国的民族产业和市场造成一定的冲击。经济全球化使各国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 联结为一体,通过封闭国内市场来保护国内市场的做法越来越不可能。人世后,标志我国开始参与经济全球 化的进程。随之而来的是,我国国内市场开放程度不断扩大,直到完全与国际经济接轨,过去我国建立的一 整套行之有效的贸易保律、法规将因与世界贸易组织的规则相冲突而被废除或修改(我国保留的条款除 外)。外国商品大量涌人,民族产业受到的冲击越来越大,有时甚至引起国内经济波动。 5、经济全球化可能诱发国内金融风险。金融国际化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内容之一,金融国际化要求国 际金融资本自由化,这样国际资本流动速度会大大加快。在大量的国际资本流动中,短期资本占有很大的比 例。这种国际资本的最大特点是投机性强,它以最快的速度频繁出入于各国资本市场,在给各国带来巨大的 资金供给的同时,也给各国的金融和经济带来巨大的冲击。现在我国已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并承诺逐步开 放金融市场,这将不可避免地受到短期国际资本的冲击,发生货币和金融危机的可能性也比以前大大增强。 ・ 22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