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通报(20120618石蛙养殖)
石蛙,学名棘胸蛙(RanaspinosaDavid)俗称石鸡,蛙科(Ranidae),蛙属(Rana),成蛙体重一般10-13cm,体重150-250g,是我国特有的大型野生蛙。石蛙具有食活性、冬眠性、繁殖能力强等生物学特点。它不但营养丰富,味道甘美,而且还具有健肝润肺、清心明目、乌发驻颜、治疗疳疮疾等药用功效。广泛分布于深山密林的山沟小溪,属珍贵的两栖动物。 棘胸蛙是大型的野生蛙类,具有高蛋白,低脂肪的营养价值。它体大肉多而细,味美,营养丰富。 蛙肉中含有蛋白质、葡萄糖、氨基酸、铁、磷和维生素等多种营养成分,脂肪含量很低,历来是我国南方宴席上的上等佳肴。 其食用价值远远高于牛蛙,被国外美食家誉为“百蛙之王”。棘胸蛙肉可供药用;有滋补强壮的功效。 棘胸蛙药性平,味甘,入心、肝、肺三经,有滋阴降火、 清心 调肺、健肝肾的功效,对治疗疳积、病后虚弱、 心烦口渴等有一定辅助疗效。
近年来,由于滥杀和大量使用农药,污染水质,致使生态环境不断恶化,造成野生棘胸蛙日趋减少。 大力发展人工养殖,合理保护开发,即能满足人们日益增 长的需求,又能保护自然生态平衡。而且,棘胸蛙养殖条件要求不高,资金投入不大,不管是稻田,池塘,还是房前屋后的坑塘,有无污染水源的地方就可以实施养殖。在农村养殖,为了解决石蛙养殖的饵料问题,需要联合农户进行蚯蚓养殖,因此,随着石蛙规模化养殖的进行,就能带领农民脱贫致富,同时解决社会就业问题。 一、生活场地及设施要求
养殖场地应具备“足、清、凉、静”的环境条件。冬暖夏凉,交通便捷,管理方便。山溪水、冷泉水或地下水等,要求水源充足、水温稳定, 一般夏季最高水温应低于30℃;排灌方便,没有对水质构成威胁的污染源。
营建仿生态养殖池。建在室外的养殖池应设凉棚,应符合棘胸蛙的生活习性。建在室内的养殖池要求通风、凉爽。各类蛙池以砖砌、水泥抹面为宜,呈方形,池底略为倾斜,池上方安装进水管、最低处开排水孔,池内设水面、陆地、石穴、
食台等,摸拟自然状态。池上口设网盖,防止鼠、鸟、蛇等敌害生物危害,在进、出水口加过滤设施,防止水生昆虫、蚂蟥等进入。
生长的适宜温度在18℃-26℃之间,PH值以中性和略偏酸性为佳,最适宜的PH值在6-7之间。春秋两季是其活动最频繁生长最旺盛的季节,白天活动量小,大多在夜间出来觅食。喜欢吃活动的食物,一般不吃死的或不动的食物。从蝌蚪变成幼蛙之后需再经过2年的养殖才能成为商品蛙。 二、经济效益分析
标准化的林蛙养殖场:以占地10亩计,建设期二年(不含前期准备半年)。: 投入:种虫500斤10000元,虫盘4000个10000元,麦麸10吨15000元,蛙种200对40000元,基地建设(孵化池、越冬池、围栏)20000元,给水、绿化、遮阴10000元,人工20000元,塑料、铁线、建设工具等27000元,其它投入20000元。总计第一年投入15万元。可存栏小蛙50万只。第二年饲料投入加大。总投入30万元。
产出:第二年秋后可以出栏商品蛙15万只。平均每只5元计75万元。3年存利30万元。以后利润逐年增加并可扩大规模。 三、风险分析:
1、价格风险:石蛙价格降低风险较低。 2、疾病风险:较低。
3、自然灾害风险:水灾、气温等风险系数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