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入学考试生物化学(核酸)历年真题试卷汇编2
(总分:72.0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 判断题请判断下列各题正误。(总题数:10,分数:20.00)
1.(厦门大学2008年考研试题)在1mol/LNaOH溶液中,RNA和DNA同样不稳定,易被水解成单核苷酸。 (分数:2.00) A.正确 B.错误 √
解析:解析:DNA的脱氧核糖上不具2\"-OH,在稀碱溶液中稳定,所以在1mol/L NaOH溶液中,DNA稳定,不易水解成单核苷酸,而RNA具有2’一OH,碱溶液中的OH一吸引2’一OH上的H,使2‘-OH上的O成为亲核试剂,攻击3’一OH上的磷酸基团,产生2’-3’一环核苷酸(2’-3’-cNMP),2’-3’-cNMP不稳定容易在碱溶液中迅速水解形成2’-核苷酸和3’-核苷酸。
2.(厦门大学2007年考研试题)用 H胸腺嘧啶只能标记RNA,而不能标记DNA。 (分数:2.00) A.正确 B.错误 √
解析:解析:胸腺嘧啶丰要存在于DNA中,tRNA中也含有少量胸腺嘧啶,所以用 H胸腺嘧啶可以标记DNA,但不能标记RNA。
3.(厦门大学2007年考研试题)艾滋病病毒HIV是一种单链RNA病毒。 (分数:2.00) A.正确 √ B.错误 解析:
4.(南开大学2009年考研试题)对多重谷氨酸残基的乙酰化能减少整个核小体对DNA的亲和力。 (分数:2.00) A.正确 B.错误 √
解析:解析:对多重赖氨酸残基的乙酰化能减少整个核小体对DNA的亲和力。 5.(南开大学2009年考研试题)Hoogsteen配对使Z型DNA得以形成。 (分数:2.00) A.正确 B.错误 √
解析:解析:在三链DNA中,除正常的Watson-Crick配对之外还存在不寻常的碱基配对现象,人们把三链DNA(H-DNA)中的非Watsor-Cfick配对称为Hoogsteen配对。因此Hoogsteen配对使H型DNA得以形成。 6.(南开大学2009年考研试题)作为杂交探针的双链DNA片段,杂交前需进行变性和退火处理。 (分数:2.00) A.正确 √ B.错误 解析:
7.(南开大学2008年考研试题)核糖核蛋白是RNA和蛋白质的复合物。 (分数:2.00) A.正确 √ B.错误 解析:
8.(南开大学2008年考研试题)核酸中的碱基具有芳香化合物的性质。, (分数:2.00) A.正确 √ B.错误
3
3
解析:
9.(南开大学2008年考研试题)已知基因的编码序列称为开放读码框。 (分数:2.00) A.正确 B.错误 √
解析:解析:开放阅读框是DNA上的一段碱基序列,由于拥有特殊的起始密码子和直到可以从该段碱基序列产生合适大小蛋白才出现的终止密码子,该段碱基序列编码一个蛋白。 10.(南开大学2008年考研试题)RNA的化学性质比DNA稳定。 (分数:2.00) A.正确 B.错误 √
解析:解析:由于RNA在核糖的2’位置上具有-OH,可以参与氢键的形成,也能参与某些化学反应以及酶催化的反应,而DNA在脱氧核糖的2’位置只有H,所以DNA的化学性质比RNA稳定。
二、 填空题(总题数:11,分数:22.00)
11.填空题请完成下列各题,在各题的空处填入恰当的答案。(分数:2.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2.(厦门大学2007年考研试题)维持DNA双螺旋结构稳定的因素是_____和_______。 (分数:2.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碱基堆砌力 氢键) 解析:
13.(厦门大学2007年考研试题)当两条_______之间存在互补配对时,在一定条件下形成_______,这个过程称为_______。 (分数:2.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单链DNA 双链DNA 复性) 解析:
14.(南开大学2009年考研试题)DNA一级结构测定方法主要有Sanger建立的_______和Maxam-Gilben的_______。Sanger法使用了一种特殊底物,称_______。 (分数:2.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双脱氧末端终止法 化学法 双脱氧核苷酸) 解析:
15.(北京师范大学2006年考研试题)_______是指分子的一个或多个羟基被氢原子取代的单糖,可在细胞核中参与构成生物大分子_______。 (分数:2.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脱氧核糖 DNA) 解析:
16.(北京师范大学2005年考研试题)假尿苷中的糖苷键是_______键。 (分数:2.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C-C) 解析:
17.(北京师范大学2005年考研试题)NAD 、FAD、CoA三种物质均属于_______的衍生物。 (分数:2.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腺苷酸)
+
解析:
18.(北京师范大学2005年考研试题)DNA分子中的G-C含量高,分子比较稳定,融解温度_______。 (分数:2.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高) 解析:
19.(北京师范大学2005年考研试题)RNA是_______病毒和_______病毒的遗传物质。 (分数:2.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RNA 逆转录) 解析:
20.(北京师范大学2005年考研试题)引起核酸变性的因素很多,其中有_______。 (分数:2.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升高温度、过酸、过碱、纯水、加入变性剂) 解析:
21.(北京师范大学2005年考研试题)DNA通过分子折叠形成的三股螺旋叫_______DNA,它存在于_______区,因而具有重要的生物学意义。 (分数:2.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铰链(H ) 基因) 解析:
-
三、 不定项选择题(总题数:11,分数:22.00)
22.不定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有一个或多个是符合题意的,请选出所有符合题意的备选答案。(分数:2.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23.(华东理工大学2006年考研试题)某双链DNA分子中,A的含量为15%,则C的含量是( )。 (分数:2.00) A.15% B.35% √ C.55% D.75% E.85% 解析:
24.(华东理工大学2006年考研试题)下列碱基对中,氢键数目正确的是( )。 (分数:2.00) A.A=T,G=C B.A=T,G≡C √ C.A≡T,G≡C D.A≡T,G=C E.A≡U,G≡C 解析:
25.(华东理工大学2006年考研试题)核酸分子一级结构的连接方式是( )。 (分数:2.00)
A.2’,3’-磷酸二酯键 B.3’,5’-磷酸二酯键 √ C.2’,5’-磷酸二酯键 D.糖苷键
E.氢键 解析:
26.(华东理工大学2006年考研试题)DNA解链温度指的是( )。 (分数:2.00)
A.A260nm达到最大值时的温度
B.A260nm达到最大值50%时的温度 √ C.DNA开始解链时所需要的温度 D.DNA完全解链时所需要的温度 E.A280nm达到最大值50%时的温度 解析:
27.(华南农业大学2009年考研试题)DNA复性的重要标志是( )。 (分数:2.00) A.溶解度降低 B.溶液黏度降低 C.紫外吸收增大 D.紫外吸收降低 √ 解析:
28.(湖南大学2007年考研试题)稀有碱基主要存在于( )中。 (分数:2.00) A.染色体DNA B.rRNA C.tRNA √ D.mRNA 解析:
29.(湖南大学2007年考研试题)有关RNA的描写哪项是错误的?( ) (分数:2.00)
A.mRNA分子中含有遗传密码 B.tRNA是分子量最小的一种RNA C.胞浆中只有mRNA √ D.RNA可分为mRNA、tRNA、rRNA E.组成核糖体的主要是rRNA 解析:
30.(江南大学2007年考研试题)各类核糖核酸中,稀有核苷酸含量百分比最高的是( )。 (分数:2.00) A.tRNA √ B.5srRNA C.mRNA 解析:
31.(武汉大学2005年考研试题)下面是关于双螺旋DNA结构和性质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分数:2.00)
A.DNA的碱基组成具有A/G=T/C的关系
B.AT含量为35%DNA的解链温度小于AT含量为65%DNA C.Co-t 1/2 的大小可作为DNA序列复杂性的指标 √ D.当DNA复性时,它的紫外吸收增高 解析:
32.(武汉大学2005年考研试题)下面是关于tRNA结构、性质与功能的叙述,除( )外都是对的。 (分数:2.00)
A.3’端和5’端碱基互补形成氨基酸接受臂 B.在其分子右侧突环中含有TψC结构
C.它能识别所携带的氨基酸和该氨基酸密码子 √ D.大多数被修饰的碱基位于突环中 解析:
四、 名词解释题(总题数:4,分数:8.00)
33.(复旦大学2008年、厦门大学2008年、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华南农业大学2009年、江南大学2007年考研试题)增色效应 (分数:2.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增色效应(hyperchromic effect)是指由于DNA变性引起的光吸收增加,也就是变性后DNA溶液的紫外吸收作用增强的效应。DNA分子具有吸收250~280nm波长的紫外光的特性,其吸收峰值在260nm。DNA分子中碱基间电子的相互作用是紫外吸收的结构基础,但双螺旋结构有序堆积的碱基又“束缚”了这种作用。变性DNA的双链解开,碱基中电子的相互作用更有利于紫外吸收,故而产生增色效应。) 解析:
34.(北京师范大学2005年考研试题)氨基酸臂和反密码子环 (分数:2.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RNA的二级结构呈三叶草形,氨基酸臂和反密码子环是其中两部分,其中,氨基酸臂由7对碱基组成,富含G,末端为CCA,接受活化的氨基酸;反密码子环由7个核苷酸组成,环中部为反密码子,由3个碱基组成。次黄嘌呤(I)常出现于反密码子中,反密码子环通过5对碱基组成的双螺旋区(反密码子臂)与tRNA部分相连,反密码子可识别信使RNA的密码子。) 解析:
35.(北京师范大学2005年、华东理工大学2006年考研试题)增色效应和减色效应 (分数:2.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单链多核昔酸的摩尔磷吸光系数ε(P)值比双螺旋结构多核昔酸的ε(P)值要高,所以核酸发生变性的ε(P)升高25%,而在260nm处的紫外吸收会增加,此现象称增色效应,相反复性后ε(P)降低,则称减色效应。) 解析:
36.(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考研试题)核酸的变性与复性 (分数:2.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核酸的变性是指核酸双螺旋区的氢键断裂,变成单链结构的过程。变性核酸将失去其部分或全部的生物活性。能够引起核酸变性的因素很多。温度升高、酸碱度改变、甲醛和尿素等的存在均可引起核酸的变性。变性DNA在适当的条件下,两条彼此分开的单链可以重新缔合成为双螺旋结构,这一过程称为复性。DNA复性后,一系列物理、化学性质将得到恢复。DNA复性的程度、速率与复性过程的条件有关。) 解析: